《全生指迷方》~ 卷四 (2)
卷四 (2)
1. 喘證
論曰:凡人一呼一吸謂之息,呼出心肺,吸入腎肝,呼吸之間,脾受其氣,則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而周身之氣,無過不及。若藏氣乘並,則榮衛不能循常,氣過周身失度,不能隨陰陽出入以成息,故促迫而喘,諸氣並上於肺,肺管隘,則氣爭而喘也。其始或因墜墮恐懼,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而氣不行,氣不行則留於肝,肝乘於肺,此喘出於肝也。或因驚恐,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氣亂而氣乘於肺,此喘出於心也。
白話文:
古文: 論曰:凡人一呼一吸謂之息,呼出心肺,吸入腎肝,呼吸之間,脾受其氣,則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而周身之氣,無過不及。若藏氣乘並,則榮衛不能循常,氣過周身失度,不能隨陰陽出入以成息,故促迫而喘,諸氣並上於肺,肺管隘,則氣爭而喘也。其始或因墜墮恐懼,恐則精卻,精卻則上焦閉而氣不行,氣不行則留於肝,肝乘於肺,此喘出於肝也。或因驚恐,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氣亂而氣乘於肺,此喘出於心也。
凡人一呼一吸叫做呼吸。呼氣是由心肺呼出,吸氣是由腎肝吸入。在呼吸之間,脾胃接受了呼吸之氣,就會將營衛之氣運行於人體陽經二十五度,運行於陰經也是二十五度,使全身之氣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如果臟腑之氣互相乘犯,那麼營衛之氣就不能正常運行,身體之氣就會失去平衡,不能隨著陰陽出入而形成呼吸,所以會促迫喘息,諸氣都上升到肺部,肺部管腔狹窄,就會因爭奪氣而喘息。
最初可能因為墜落或恐懼,恐懼就會消耗精氣,精氣消耗就會使上焦閉塞而氣無法運行,氣無法運行就會停留在肝臟,肝臟乘犯於肺,這就是肝臟引起的喘息。或者因為驚恐,驚恐就會使心神無所依賴,精神無所歸屬,氣就會紊亂而乘犯於肺,這就是心臟引起的喘息。
白話文:
人體呼吸,呼氣由心肺排出,吸氣由腎肝吸入。脾胃在呼吸過程中吸收氣息,將營衛之氣運送到全身經絡,陽經二十五處,陰經二十五處,確保全身氣息均衡。如果臟腑之氣互相衝突,營衛之氣就無法正常運行,身體氣息失去平衡,無法隨陰陽變化而呼吸,就會喘息。
喘息可能由跌落或恐懼引起,恐懼消耗精氣,精氣耗損導致上焦阻塞,氣無法流通,停滯在肝臟,肝臟影響肺部,造成肝氣喘息。也可能是驚恐導致心神失守,精神無所依歸,氣息紊亂,影響肺部,造成心氣喘息。
或因渡水跌僕,腎氣暴傷,腎氣乘肺,此喘出於腎也。或因飽食過傷,動作用力,穀氣不流行,脾氣逆而乘肺,此喘出於脾也,團參散主之。
白話文:
有的人因為渡河時跌倒,腎氣受到極大的損傷,腎氣攻伐肺部,因此發生喘的症狀,這是因為腎氣造成的。有的人因為吃太飽,又過度用力,食物不能順利消化,脾氣逆行而侵犯肺部,因此發生喘的症狀,這是因為脾氣造成的。治療這種喘的症狀,可以使用團參散。
若喘而發熱,頸脈皆動,日漸瘦削,由客熱乘肺,或因飲食失宜,氣不轉而氣急,誤服熱藥,火氣熏肺而遂喘,頰赤咽燥,其脈細數,治屬骨蒸,小建中湯、天門冬湯主之
團參散
白話文:
如果出現喘氣併發熱,頸部脈搏跳動明顯,逐漸消瘦,是由於外來的熱邪侵入肺部,或者是由於飲食不當,氣息不順暢而導致氣促,誤服熱性藥物,火氣燻灼肺部而導致喘息,臉頰發紅、咽喉乾燥,其脈搏細微而數,治療上屬於骨蒸一類疾病,可以用小建中湯、天門冬湯來治療。
人參(一兩),桑白皮(銼,炒,二兩),大腹皮(銼,炒,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橘皮(洗,一兩),吳茱萸(炒),檳榔(銼,炒),芫花(炒),附子(炮,去皮臍),澤瀉(各半兩),半夏曲(兩),訶子(炮,去核,半兩),杏仁(去皮尖,研),桂心(各一兩),枳實(麩炒,去瓤,半兩),白朮(半兩)
白話文:
人參(一兩)、桑白皮(切碎,炒熟,二兩)、大腹皮(切碎,炒熟,一兩)、麥門冬(去心,一兩)、橘皮(清洗乾淨,一兩)、吳茱萸(炒熟)、檳榔(切碎,炒熟)、芫花(炒熟)、附子(炮製,去皮臍),澤瀉(各半兩)、半夏曲(兩)、訶子(炮製,去核,半兩)、杏仁(去皮尖,研磨)、桂心(各一兩)、枳實(麩炒,去瓤,半兩)、白朮(半兩)
上為細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二十粒,食前服。
小建中湯
芍藥(六兩),桂心(三兩),甘草(炙二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個,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天門冬湯
天門冬(去心,一兩),馬兜鈴,百部(各半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薑汁煮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飯前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二十粒。
建中湯:芍藥六兩、桂心三兩、甘草(炙)二兩。將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水兩盞,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個,一起煎煮至一盞,去渣溫服。
天門冬湯:天門冬(去心)一兩、馬兜鈴、百部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水兩盞,煎煮至一盞,去渣溫服。
若喘嗽時血出,四肢懈怠,脈浮大而沉,由腎氣上並於胃,氣道壅塞,血無所行而散溢於脾,精不化,上不勝下,脾之絡脈外絕,去胃外歸陽明,白朮丸主之。
白朮丸
白話文:
如果在喘息、咳嗽時出血,四肢乏力,脈浮大有力但同時也有沉的脈象,這是因為腎氣上升並與胃氣相併,導致氣道堵塞,血液無法正常運行而散溢到脾臟,精氣不能化生,上部不能勝任下部,脾臟的絡脈向外斷絕,離開胃部轉向歸屬於陽明經,這種情況應服用白朮丸來治療。
麥門冬(去心),人參,茯苓,白朮,澤瀉,生地黃(焙),大豆卷(各一兩),桑白皮(炒,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下三十粒,食前服。
白話文:
麥門冬(去心)、人參、茯苓、白朮、澤瀉、生地黃(焙)、大豆卷(各 60 公克),桑白皮(炒,120 公克)
若病人不臥,臥而有所不安則喘者,臟有所傷,精有所寄,故不得臥而喘,肺氣盛,脈滿大也,牡蠣散主之。
牡蠣散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不能平躺,平躺後也不安靜,還會喘氣,這是臟腑受傷,精神不安定的緣故,所以不能平躺而喘氣,肺氣旺盛,脈搏又大又滿,可以用牡蠣散來治療。
用左顧牡蠣,文片色白正者二兩,先杵為粗末,以乾鍋子盛,火燒通赤,放冷,研為細末。每服一錢,濃煎鯽魚湯調下,不拘時。鯽魚重四兩者一個,去鱗肚,濃煎,煎時不許動。
白話文:
使用左顧牡蠣,選用色澤白正的,取二兩,先搗碎成粗末,然後用乾鍋子盛裝,用火燒至通紅,放涼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濃煎鯽魚湯調服,不限服用的時間。鯽魚選擇重四兩的一條,去除鱗片和內臟,濃煎,煎煮時不允許移動。
若咳嗽逆,倚息喘急,鼻張,其人不得仰,咽中作水雞聲,時發時止,由驚憂之氣蓄而不散,肺氣鬱,或因過飽勞傷,氣上行而不能出於肺,復遇寒邪,肺寒則諸氣收聚,氣緩則息,有所觸則發,經久則不能治,杏子散主之,及灸腎腧百壯。
杏子散
白話文:
如果咳嗽逆亂,呼吸急促,鼻孔張大,無法仰頭,喉嚨裡有像水雞的叫聲,一會兒發作一會兒停止,這是由於驚憂之氣積蓄而不散,肺氣鬱結,或者由於過飽勞傷,氣往上走而不能從肺中排出,又遇寒邪,肺寒則諸氣收聚,氣緩慢則呼吸緩慢,受到觸動就發作,時間久了就無法治療,用杏子散治療,並灸腎腧穴100壯。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色,研成膏),麻黃(為末,等分)
上研和。煎橘皮湯,調二錢匕。
玉腋散
白話文:
- 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用麩皮炒至金黃,研成膏狀)
- 麻黃(研成細末,與杏仁等量)
人參,川芎,茯苓,桂心(各一兩),馬兜鈴(半兩),知母,貝母(炒),杏仁(去皮尖),葶藶(炒),半夏曲(各一兩),柴胡(去淨苗,一兩),石膏(炒,研),訶子(炮,各二兩),橘皮(洗,一兩半),麻黃(去根節,一兩),白朮(一兩半),甘草(炙),羌活(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個,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人參、川芎、茯苓、桂心(各60克),馬兜鈴(30克),知母、貝母(炒)、杏仁(去皮尖)、葶藶(炒)、半夏曲(各60克),柴胡(去淨苗,60克),石膏(炒,研)、訶子(炮,各120克),橘皮(洗,90克),麻黃(去根節,60克),白朮( 90克),甘草(炙)、羌活(各30克)
若喘息肺鳴而痿蹶,由有所失亡,所求不得,氣鬱而肺熱葉焦上舉,是謂肺痿,阿膠丸主之。
阿膠丸
白話文:
如果出現呼吸短促、肺部有哮鳴音,並伴隨肢體痿軟、倦怠無力,這些症狀多由喪失某物或未能得到所求之物所導致,導致氣鬱而肺熱,肺葉焦灼向上舉升,這種情況稱為肺痿,服用阿膠丸可以治療。
天門冬(去心),桔梗,生乾地黃(焙),阿膠(銼,炒燥),桑白皮(銼,炒),麥冬(去心)柏子仁(炒,研,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白話文:
天門冬(挖出根中間的芯)、桔梗、自然乾燥後曬乾的地黃(烘烤而成)、阿膠(切碎,炒到乾燥)、桑白皮(切碎,炒熟)、麥冬(挖出根中間的芯)、柏子仁(炒熟,研磨,各半兩)、甘草(烘烤,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