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指迷方》~ 卷三 (4)
卷三 (4)
1. 厥證
論曰:若暴厥卒然不知人事,身脈皆動,其狀如屍,聽其耳中,如循嘯聲,股間暖,由邪氣折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五絡俱竭,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下墮,陰氣卒上而不交,陰陽離居。身溫而汗出,氣復,反則唇青身冷,此為入臟即死,謂之屍厥。
先以竹管吹左耳,極三度,又吹右耳如前,灸熨、鬥熨兩脅,以石菖蒲末著舌下及吹鼻中。又刺足大指內側,爪甲去端如韭葉,入一分,留三呼,謂隱白穴也,出之。又刺足心湧泉穴,如上法。又刺足中指爪上,令破,如上法,謂厲兌穴也。又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又刺手心主,謂中衝穴也。
又刺掌後銳骨之端,謂神門穴也。又剔取頭左角之發,燒灰,酒服方寸匕,不能飲,灌之後,宜太乙神精丹。
太乙神精丹(方缺。)
若居常無苦,忽然如死,身不動,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語,又或似有知而惡聞人聲,或但如眩冒,移時乃寤,此由亡汗過多,血少,氣並血中,氣血爭,陰陽亂,氣過血還則陰陽復通,而人乃寤,謂之鬱冒、血厥,此證多生婦人,男子亦有之,白微湯、倉公散主之。
白薇湯
白薇(一兩),當歸(一兩),人參(半兩)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倉公散
瓜蒂,藜蘆,雄黃(研),礬石(火煅一伏時,研)
上等分為末。以豆許吹鼻內,醒為度。
若卒然昏冒無所知,或妄言語,此由暴驚,心無所倚,神無所歸,久不治,陰陽相併,或陰氣並陽,陽氣並陰,令人九竅閉塞,狀類屍厥,菖蒲散主之。
菖蒲散
石菖蒲(一兩),麝香(一錢,研)
上為細末。酒調服二錢,或飲亦得。
若忽然瘛瘲瞋目不能語,喉中有聲,大便不通,胸滿欲嘔,或惡人聲,聞人聲則惕然而驚,或時叫,此得之暴驚,氣積而不散,伏痰聚於中脘,濕漬於脾,久而脾氣既耗,水氣乘之,則風動四末,宜先吐之,以勝金丸,次宜玉壺丸,以大便利即止,有熱則脈洪數,此脾鬱於心,鐵粉丸主之。
勝金丸(方缺。)
玉壺丸(方缺。)
鐵粉丸
鐵粉(二兩),硃砂(一兩,研),牛黃(研),天竺黃(研),鉛霜(研,各半兩),天南星
上為末,薑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生薑湯下五丸。
若素無疾,而暴得瘛瘲,發訖即如常,經隔月日又復如前,由陰陽失其常度,氣血相併也,此謂之癇,宜龍齒丸、烏鴉散、獨活湯主之。
龍齒丸
牛黃(研),麝香(研,各半錢),羚羊角(銼),龍齒,龍骨,羊齒(火煅赤,各一分),硃砂(研,半兩),蛇退(炒),白殭蠶(炒,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下五丸,臨臥服。
烏鴉散
臘月烏鴉一個,去足嘴大翅,用麝香一錢,填口內,以好紙通裹了,再用鹽紙和泥團了,候乾,炭火燒,煙盡取出為末,更入麝香一錢,研和。飲調方寸匕,日二服。
獨活湯
獨活(一兩),細辛(去苗,一分),殭蠶(炒,半兩),牡丹皮(三分),防己(半兩),紫菀(去苗,一分)
上為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若病人喜怒不常,獨閉戶牖而處,惡聞人聲者,蓋陽氣常動,因暴折而難決,肝膽氣鬱而不伸,故令喜怒,謂之陽厥,宜鐵落飲,無食肉,及菖蒲散。
鐵落飲(方缺。)
菖蒲散(見前。)
若言語不避親疏,或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此思慮用心太過,神散不藏,又或悲哭,忽忽不樂,神有餘則笑,為狂,勝金丸主之。神不足則悲,露朱丹主之。
勝金丸(方缺。)
露朱丹
好硃砂(一兩,碎)
上用真琉璃器盛之,露四十九夜,陰雨不算數。研細,入牛黃半錢,研和,滴熟蜜珠子,丸如梧桐子大。空心人參湯下一粒。
若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則眴僕,此太陽厥也,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見前眩暈門。)
若喜怒嗌痛,不肉食,氣奔走上,刺足下中央之脈,血出而止。
白話文:
厥證
如果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全身脈搏仍在跳動,身體僵硬如同屍體,仔細聽耳中會有如風聲的呼嘯聲,大腿根部卻是溫熱的,這是因為邪氣阻滯在手足少陰經、太陰經及足陽明經的經絡,導致五條經絡氣血耗竭,腎氣衰弱,精血不足,氣血上衝胸膈,宗氣反而聚集,血凝結在心下,陽氣下沉,陰氣突然上逆,陰陽不能交合,分離不協。身體發熱且出汗,氣息稍微恢復後,反而會嘴唇發青、身體冰冷,這表示邪氣已深入內臟,即將死亡,稱為「屍厥」。
可以先用竹管吹左耳三次,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吹右耳,接著用艾灸或熱熨來熨兩脅,並將石菖蒲粉末塗在舌下和吹入鼻中。再針刺腳大拇指內側,靠近指甲邊緣如韭菜葉大小的地方,針入一分深,停留三口氣的時間,這個穴位叫做隱白穴,然後拔出。再針刺腳底的湧泉穴,方法如前。再針刺腳中指指甲上方,使其出血,方法如前,這個穴位叫做厲兌穴。然後針刺手大拇指內側,靠近指甲邊緣如韭菜葉大小的地方。再針刺手心,這個穴位叫做中衝穴。
再針刺手掌後方突起的骨頭末端,這個穴位叫做神門穴。另外,剪下頭部左側的頭髮,燒成灰,用酒送服一小勺。如果無法飲用,就灌下去,然後應該服用太乙神精丹。(此藥方已失傳)
如果平時身體沒有不適,卻突然像死了一樣,身體不能動,默默無語,不省人事,眼睛閉著睜不開,嘴巴緊閉說不出話,或者好像有點意識但討厭聽到人聲,或者只是感到頭暈,過一段時間才會醒來,這是因為出汗過多,導致血少,氣血相互搏鬥,陰陽失調,等氣血恢復正常後,陰陽重新溝通,人才能清醒,稱為「鬱冒」、「血厥」。這種症狀多發生在婦女身上,男子也有可能發生,可以用白薇湯或倉公散來治療。
白薇湯
白薇(一兩)、當歸(一兩)、人參(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後溫服。
倉公散
瓜蒂、藜蘆、雄黃(研磨)、礬石(煅燒一伏時後研磨)
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粉末,用豆子大小的藥粉吹入鼻中,直到清醒為止。
如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胡言亂語,這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神不安,久治不癒,就會導致陰陽失調,陰氣和陽氣相互搏鬥,使人九竅閉塞,症狀類似屍厥。可以用菖蒲散來治療。
菖蒲散
石菖蒲(一兩)、麝香(一錢,研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調服二錢,或直接飲用。
如果突然出現抽搐、眼睛睜大、無法說話、喉嚨有聲響、大便不通、胸悶想吐,或者討厭聽到人聲,聽到人聲就會驚恐不安,有時會大叫,這是因為受到驚嚇,氣機鬱積不能疏散,痰液積聚在中脘,濕氣侵襲脾臟,久而久之脾氣虛弱,水濕乘虛而入,導致風邪在四肢遊走。應該先用吐法,服用勝金丸,然後服用玉壺丸,等到大便通暢就停止用藥。如果有發熱的現象,脈搏就會洪大且快速,這是因為脾氣鬱積在心,可以用鐵粉丸來治療。
勝金丸 (此藥方已失傳)
玉壺丸(此藥方已失傳)
鐵粉丸
鐵粉(二兩)、硃砂(一兩,研磨)、牛黃(研磨)、天竺黃(研磨)、鉛霜(研磨,各半兩)、天南星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煮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用生薑湯送服五丸。
如果平時沒有疾病,卻突然出現抽搐,抽搐停止後就恢復正常,經過一兩個月又再次發作,這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相互搏鬥。這種情況稱為「癇」,應該用龍齒丸、烏鴉散或獨活湯來治療。
龍齒丸
牛黃(研磨)、麝香(研磨,各半錢)、羚羊角(銼)、龍齒、龍骨、羊齒(煅燒至紅,各一分)、硃砂(研磨,半兩)、蛇蛻(炒)、白殭蠶(炒,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睡前用酒送服五丸。
烏鴉散
農曆十二月的烏鴉一隻,去掉腳、嘴和翅膀,將麝香一錢塞入口中,用好紙包好,再用鹽紙和泥團包裹,待乾燥後用炭火燒,等煙燒盡取出,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麝香一錢,研磨均勻。每次用酒調服一小勺,一天兩次。
獨活湯
獨活(一兩)、細辛(去掉苗,一分)、殭蠶(炒,半兩)、牡丹皮(三分)、防己(半兩)、紫菀(去掉苗,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煎至一碗,去渣後溫服。
如果病人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喜歡獨自關在房間裡,討厭聽到人聲,這是因為陽氣經常活動,受到突然的阻礙而不能順暢疏通,肝膽之氣鬱結而不能舒展,所以會喜怒無常,這種情況稱為「陽厥」,應該服用鐵落飲,禁食肉類,並服用菖蒲散。
鐵落飲 (此藥方已失傳)
菖蒲散(藥方見前述)
如果說話不分親疏,或者拋棄衣服奔跑,登上高處唱歌,這是因為思慮過多,心神散亂不能收斂,或者悲傷哭泣,情緒低落,心神有餘就會大笑,稱為「狂」,可以用勝金丸來治療。心神不足就會悲傷,可以用露朱丹來治療。
勝金丸 (此藥方已失傳)
露朱丹
好硃砂(一兩,碾碎)
將以上藥材放入真正的琉璃器中,在夜晚露天放置四十九天,陰雨天氣不算。然後將硃砂研磨成細粉,加入牛黃半錢,研磨均勻,滴入熟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大小。空腹用人參湯送服一粒。
如果頭部腫脹,感覺沉重,腳不能行走,發作時會突然昏倒,這是太陽經的厥症,可以用烏頭湯來治療。(烏頭湯的藥方見前述眩暈章節)
如果喜怒無常,咽喉疼痛,不喜歡吃肉,氣往上衝,就應該針刺腳底中央的脈絡,讓血流出就可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