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後篇》~ 卷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3)

1. 太陽合陽明方

但太陽經之表熱,陽明經之標熱,皆不能解也,如用之豈曰無害?若夾陰傷寒,面赤發熱,脈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可不慎哉!及內虛有寒,大便不實,脈息小弱,與婦人新產發熱,皆不可用也。

《夷堅志》云:朱肱,吳興人,尤深於傷寒。在南陽,太守盛次仲疾作,召視之。曰:小柴胡湯症也。請並進三服,至晚乃覺滿。又視之,問所服藥安在?取視乃小柴胡散也。肱曰:古人制㕮咀,銼如麻豆大,煮清汁飲之,名曰湯,所以入經絡攻病取快。令乃為散,滯在膈上,所以胸滿而病自如也。因旋制,自煮以進,兩服遂安。

小建中湯,方見三卷。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垣云: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飴糖、甘草甘溫,補脾養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脈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溫,發散陽氣,行於經絡、皮毛為使,故名建中。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大黃(二兩),枳實(四枚),半夏(半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仲景原文下四條同。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有人病傷寒,心煩喜嘔,往來寒熱,醫以小柴胡與之,不除。予曰:脈洪大而實,熱結在裡,小柴胡安能去之?仲景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三服而病除。蓋大黃盪滌蘊熱,傷寒中要藥。大柴胡酒洗生用。

按:柴胡、大黃之藥,升降同劑,正見仲景處方之妙。柴胡升而散外邪,大黃降而泄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自愈。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柴胡湯。

或問:大柴胡若內煩裡實者,固宜用也,其嘔而下利者,亦用之何也?夫治病節目,虛實二者而已。裡虛者,雖便難而勿攻;裡實者,雖吐利而可下。經曰:汗多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以遲為不足,即裡氣未實故也,此以大柴胡主之。凡吐利,心腹濡軟為裡虛;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為裡實也,下之當然。

況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二節病症,雖有參差,其裡實同一機也,皆與大柴胡者宜也。

病若二十餘日以上有下症者,止宜大柴胡湯,恐承氣太峻,蓋傷寒過經,則正氣多虛故也。

白話文:

太陽合陽明方

若單純太陽經或陽明經的表面熱症,都不能單獨使用本方治療,否則會有害。若合併陰寒證候,例如臉紅發熱、脈象沉弱、腳冷,服用本方會立即危及生命,務必謹慎!體內虛弱又有寒證、大便不實、脈搏微弱,以及產後婦女發熱等情況,都禁止使用本方。

《夷堅志》記載:朱肱,吳興人,尤其精通傷寒論。他在南陽時,太守盛次仲生病,請他診治。朱肱診斷為小柴胡湯的症狀,建議服用三劑。但晚上太守感覺胸悶,朱肱查看藥物,發現是將小柴胡湯的藥材研磨成散劑服用,而非古法炮製的湯劑。朱肱解釋說,古人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煮出藥汁服用,稱為湯劑,才能有效地進入經絡,快速攻克疾病。而將藥材研磨成散劑,藥物滯留在膈上,所以才會胸悶。於是朱肱重新炮製湯劑,太守服用兩劑後便痊癒。

小建中湯的方劑見於書卷三。

傷寒,陽脈沉澀,陰脈弦細,腹部劇烈疼痛者,應先服用小建中湯;若療效不佳,再服用小柴胡湯治療。

有人認為:芍藥味酸,能瀉肝木以滋養脾土,為君藥;飴糖、甘草甘溫,能補脾益胃,為臣藥;由於水克土,肝木過盛,所以脈弦而腹痛;肉桂辛溫,輔助芍藥驅除寒邪;生薑、大棗甘辛溫和,能發散陽氣,運行於經絡、皮毛,為使藥,因此稱為建中湯。

大柴胡湯方劑:

柴胡(八兩)、大黃(二兩)、枳實(四枚)、半夏(半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病,經過十多天,瀉下二三次後,四五天內柴胡證(指往來寒熱等症狀)仍然存在者,應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心下痞硬,鬱鬱不樂,微感煩躁,表示邪氣未解,應服用大柴胡湯攻下,即可痊癒。仲景原文後四條內容相同。

傷寒十多天,熱邪結聚於內,反复出現寒熱者,應服用大柴胡湯。

有人患傷寒,心煩易嘔,往來寒熱,醫生用小柴胡湯治療無效。我說:脈象洪大有力,熱邪結聚於內,小柴胡湯怎能奏效?仲景說:傷寒十多天,熱邪結聚於內,反复出現寒熱者,應服用大柴胡湯,三劑即可痊癒。大黃能盪滌積熱,是治療傷寒的重要藥物。大柴胡湯的藥材用酒洗淨後生用。

大柴胡湯中柴胡、大黃升降並用,正顯示了仲景處方的精妙之處。柴胡升散外邪,大黃瀉下內實,使患者退熱氣和而自愈。

傷寒發熱,汗出不暢,心下痞硬,嘔吐腹瀉者,大柴胡湯主治。

傷寒之後,脈象沉弱者,為內實,需攻下,宜用大柴胡湯。

有人問:大柴胡湯用於內熱裡實者,當然適合,但對於嘔吐腹瀉者,為何也使用呢?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虛實兩者。裡虛者,即使大便困難,也不宜攻下;裡實者,即使嘔吐腹瀉,也可攻下。經書說:汗多則大便困難,脈象遲緩,尚未可以攻下,因為脈象遲緩表示裡氣不足,也就是裡氣未實。此種情況可用大柴胡湯治療。凡是嘔吐腹瀉,心腹柔軟者為裡虛;嘔吐腹瀉,心下痞硬者為裡實,應當攻下。

況且太陽病,經過十多天,瀉下二三次後,四五天內柴胡症仍在者,應先服用小柴胡湯。嘔吐不止,心下急迫,鬱鬱不樂,微感煩躁者,表示邪氣未解,應服用大柴胡湯攻下,即可痊癒。這兩種病症,雖然有些差異,但裡實的病機相同,都適合服用大柴胡湯。

如果病情超過二十多天,出現上述症狀,只宜使用大柴胡湯,不宜使用承氣湯,因為傷寒病程過長,正氣多已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