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二 (2)
卷二 (2)
1. 真中篇
論傷寒直中陰經
人之陽氣素弱,加以房室過損,腠理久疏,胃氣久薄,瀉利無度者,一旦感受風寒之邪,正如怯懦之夫,盜至全不爭鬥,開門任其深入,拱手以聽命而已,所以其候全不發熱者為多。蓋發熱則尚有爭鬥之象,邪不得直入無忌也。然豈是從天而下,大都從胃口而入。胃為五臟六腑之源,邪入其中,可以徑奔三陰而從其類,以故吐嘔、四逆、唇青等候,亦從胃而先見也。失此不治,勢必腹痛下利不止,漸至捲舌、囊縮而死矣。
有魄汗淋漓而死者,孤陽從外脫,亦風邪為多也。有全不透汗,渾身青紫而死者、微陽為陰所滅,亦寒邪深重也。此症陰霾已極,以故一切猛烈之藥在所急用,不可一毫回互,設用藥而加躊躇,轉盻盼天崩地裂矣。
白話文:
論傷寒直中陰經
人的陽氣本來就虛弱,再加上房事過度,導致腠理長期疏鬆,胃氣長期薄弱,經常腹瀉不止,一旦受到風寒邪氣的侵襲,就像懦弱的人,小偷來襲也不抵抗,直接開門放賊進來,拱手聽命一樣,所以這種情況下,大多不會發燒。因為發燒至少表示還有抵抗的跡象,邪氣無法直接侵入肆虐。
然而邪氣並非從天而降,大多數是從胃口進入。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邪氣侵入其中,可以直奔三陰經,依附同類,因此吐嘔、四逆、唇青等症狀,也是從胃部首先出現。如果錯失治療良機,勢必腹痛不止,腹瀉不止,逐漸出現舌頭捲縮、身體蜷縮,最終死亡。
有些人會出現大汗淋漓而死,這是陽氣從體表外散,多半也是風邪所致。還有些人完全不發汗,全身青紫而死,這是陽氣被陰氣所滅,說明寒邪入侵太深。這種情況下,陰氣已經十分嚴重,所以需要立刻使用猛烈藥物治療,不可猶豫半刻,否則就只能等著天崩地裂了。
論真中風
傷寒症太陽經之中風者,乃風寒暑濕之風自外而入者也。真中風之風,乃人身自有之風,平素蘊蓄,而一旦內出者也。《素問》云: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可見真中風之病,乃人之數擾其陽所致。數擾其陽,惟房室一事為最。房室過勤,縱陰不走,而陽氣則已動,動而不已,必漸積於空隙之所。
而手微麻,足或微痹,舌或微蹇,風信已至。而擾其陽者未已,一旦乘虛橫發,與大塊噫氣,林木振響,黃沙蔽天,白浪翻海者,初無少異矣,其人安得不卒倒乎!迨至卒倒,而世醫方引風寒暑濕之風為治,一誤再誤,外風入而與內風交煽,任憑軀偉體堅,經年不能少減,而成廢人者比比,
白話文:
當一個人得了真正的中風時,他的身體會出現一些徵兆和症狀。這些症狀包括:
- 手腳麻木或癱瘓。
- 舌頭僵硬、口齒不清。
- 頭暈目眩、失去平衡感。
- 嘔吐、腹痛等消化系統問題。
- 眼睛視力模糊或失明。
- 感覺到心悸、胸悶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症狀。
如果以上任何一個症狀發生在你身上,請立即就醫檢查。如果你已經被診斷患有中風,那麼你需要接受適當的治療並遵循醫生的指示進行康復訓練。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飲食健康、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避免吸菸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甚有不數日而告斃者矣,可勝嘆哉!
論真中風大法
風既自內而生,還須自內而熄。欲自內而熄,何物是熄風之藥?養血乎,風亦與之俱養;補氣乎,風亦與之俱補;實腠理乎,風亦與俱實,將何所取耶?養血、補氣自不可少,而實腠理之藥斷不可用,進而求之於法,然後不患於無藥也。蓋天地間之風,得雨而熄。所以《素問》又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以雨治風,不言治,而治在其中。以故內風之人,腠理斷不可實,實則汗不能出也。氣血不可不補,虛則不足以供汗之用也。要使元氣足以拒風於腠理之間,務如大病退後之人,飲湯則汗,食粥則汗,如此旬日,以聽風之自熄,然後為當。其妙全在助陽而通血脈,不取驅風散邪為義,與荊、防、柴、葛之輕藥絕不相干。
白話文:
在一些情況下,不過幾天病人就宣告不治,真是令人惋惜啊!
論真正中風的治療大法
風氣既然從體內產生,自然也必須從體內加以平息。想要從內部平息風氣,該用什麼藥物才能達到此效果呢?如果滋養血液,風氣也會跟著得到滋養;如果補充氣力,風氣同樣會跟著得到補強;如果固實腠理(肌表),風氣也會跟著被固實,那麼我們應當如何選擇呢?滋養血液和補益氣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用以固實腠理的藥物則絕對不應該使用。進一步從方法上探求,這樣就不怕找不到對應的療法了。因為天地間的風氣,遇到雨水就會消散。正因如此,《素問》又提到:人體的汗如同天地間的雨。
用類似雨治風的概念,不直接說治療,但治療的效果已蕴含其中。因此,對於內風的患者,肌表的腠理千萬不可以固閉,因為一旦固閉,汗液就無法排出。氣血也不可不加以補充,否則將不足以支持出汗所需。關鍵是要讓身體的根本能量(元氣)足夠強大,能在腠理之間抵禦風氣,就像大病初癒的人那樣,喝湯會出汗,吃粥也會出汗,這樣持續約十天,任由風氣自然消散,這才算是恰當的處理方式。這個方法的精妙之處全在於輔助陽氣並疏通血脈,而不是依賴像「驅風散」那樣用來驅除風邪的藥方,與荊芥、防風、柴胡、葛根這些輕清解表的藥物完全無關。
世傳以羌、防等藥發散,一食頃者,此但可治偶感之風耳。以治內風,不去百分之一,豈有經年積累之風,而取辦一藥,且僅攻皮膚之理哉!中風病多見於富貴之人,而貧賤絕少。貧賤之人非無房室也,以其勞苦奔走,身中之氣時為蒸動,才有微風,便從汗解。而富貴之人,身既安逸,內風已熾,尚圖乘風納涼,沐泉飲水,以解其熱,致陽氣愈遏不舒,加以濃酒厚味之熱,挾郁陽而為頑痰,阻塞經絡,一旦卒然而中,漫不知病所由來。
古今成方雖多,辨症全不清切,盍觀平人飲醇食煿,積至無算,全不見其熱者,陽氣有權,嘿為運出耳!陽氣遏郁無權,勢必轉蒸飲食之物為痰,痰與風相結,迨發之時,其體盛之人,病反加重。
白話文:
世人流傳說羌活、防風等藥物可以發散風寒,一頓飯的時間就能見效,但這只能治一些偶爾感冒的風寒。如果要治內風,效果不到百分之一,怎麼可能用一劑藥就能治好多年積累的內風,而且只針對皮膚進行治療呢?中風病多見於富貴之人,而貧賤之人很少患病。貧賤之人不是沒有房子,而是因為他們勞苦奔波,身體的氣血經常運動,即使有風寒,也會通過流汗來解。而富貴之人,生活安逸,內風已經很盛,他們還想乘風納涼,泡泉水喝涼水,以解暑熱,導致陽氣更加鬱結不舒。再加上濃酒厚味帶來的熱氣,夾雜著鬱結的陽氣,形成頑固的痰,阻塞經絡,一旦突然發病,就不知道病因從何而來。
古今醫書裡的方劑雖然很多,但對疾病的辨證並不清楚。看看普通人飲酒吃辛辣食物,積累無數,但卻不見他們發熱,這是因為陽氣有調節能力,能將熱氣運出去。而陽氣鬱結沒有調節能力,就必然會將食物轉化成痰,痰與風氣結合,等到發病時,身體強壯的人,反而會病情加重。
蓋體盛則陽多,陽多則風與痰俱多也,孰知其風為本,而痰為標耶!孰知其陽氣為本,而風痰為標耶!風痰為標,可汗、可吐,而或者見其昏迷舌蹇,以為邪入心臟,用牛黃清心之類驅風散痰,致陽氣愈遏,而成不治甚多。夫陽遏在內之人,藏府有如火烙,平素喜生冷,臨病又投金石,覆轍相尋,明哲罔悟,亦獨何耶!陽氣為本,勢必絕欲而不更擾其陽,病相始拔。
然而陽氣素動,習慣漸近自然,多不樂於安養,風痰才得少息,往往思及欲事,略一舉動,復從本及末,蔓而難圖矣。古今無人深論及此。惟善保生者,見體中痰多風熾,無俟病發,預為絕欲可矣。甚哉,人於天地自然之氣機日用不知也!天時蒸動之時欲求涼風而不可得;風氣乾燥之時,欲求微雨而不可得。是以多濕之人惡蒸動,多風之人惡乾燥者,內邪感之而益動也。
白話文:
身體強壯的人陽氣旺盛,陽氣過盛則風邪與痰濕往往隨之增多,誰又能明白其中風為根本,痰只是表面現象呢!又有誰能认识到陽氣才是根本,而風邪和痰濕僅僅是次要的表象呢!對於風邪和痰濕這些表象,可以使用發汗或催吐的方式治療,然而有人見到病人昏迷舌頭不靈活,就誤以為邪氣已侵入心臟,於是使用像牛黃這類清心解毒的藥物來驅散風邪和痰濕,結果反而進一步遏制了陽氣,導致許多病例變得難以治愈。那些陽氣受到遏制的病人,他們的臟腑就像被火烤一樣灼熱,平時喜歡食用生冷食物,生病時又錯誤地服用金石類藥物,重複同樣的錯誤,即便是聰明人也未能覺醒,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如果陽氣是根本,那麼就必須杜絕一切慾望,不再干擾陽氣,這樣病情才有轉機。然而,通常陽氣偏旺的人,因長期的生活習慣,已經接近於自然狀態,多不願意安靜養身,風邪和痰濕稍有減緩,便又開始想著男女之事,稍微有些活動,就會使得病情從根本再次蔓延,難以控制。自古以來很少有人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只有真正懂得保養生命的人,在察覺到體內痰多風盛時,會在疾病發作之前就先行節制慾望,這是明智之舉。可悲的是,人們對天地間自然的氣機運行,在日常生活中竟是如此地缺乏认识!
當自然界處於濕熱蒸騰之際,人們渴望清涼的微風卻得不到;當風氣乾燥時,又渴求細雨滋潤卻不可得。因此,體內濕氣重的人害怕炎熱蒸騰,風邪偏盛的人畏懼乾燥,這是因為體內原有的病邪會因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加劇其活動。
故濕病喜燥藥而忌汗藥,風病喜汗藥而忌燥藥,充其義以為調攝,則居四達之衢,而披襟向風,起呼吸即通帝座之想者,即治濕之良方也。處奧隩之室而整冠振衣,凜天威不違咫尺之懼者,即治風之良方也。人苟知此,不誠可以卻痰而延年耶!
白話文:
因此,濕病喜歡燥性藥物而忌諱發汗的藥物,風病喜歡發汗的藥物而忌諱燥性藥物。充分理解這其中的道理,作為調攝方法,那麼居住在四通八達的街道,敞開衣襟迎風而立,呼吸之間就想要通往帝座的,就是治療濕病的良方。居住在幽深僻靜的房間,整冠振衣,畏懼天威不敢稍有違背的,就是治療風病的良方。人若能明白這個道理,難道不可以用此方法去除痰濕而延年益壽嗎?
2. 小兒篇
闢小兒驚風論
小兒初生以及童幼,肌肉筋骨藏府血脈俱未充長,陰則不足,陽實有餘。不比七尺之軀,陰陽交盛,惟陰不足,陽有餘也。故身內易於生熱,熱盛則生痰,生風、生驚亦所時有。彼當日若以四字立名,曰熱、痰、風、驚,則後人不炫,乃以四字難呼,節去二字,曰驚風。遂移後人以多論,以其頭搖手勁也,而曰抽掣;以其卒口禁、腳攣急、目斜、心亂也,而曰搐搦;以其脊強前反也,而曰角弓反張。不知小兒之腠理未密,易於感冒風寒。
凡寒中人,必先入太陽經。太陽經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入腦,還出別下項,夾脊抵腰中,是以病則筋脈牽強,乃生出抽掣等不通各名,而用金石重藥鎮墜,以致外邪深入難痊。間有體堅症輕而愈者,遂以為奇方可傳,誤矣!又方書有云,小兒八歲以前無傷寒,以助驚風之說。
白話文:
對於剛出生以及年幼的小孩來說,他們的肌肉、筋骨、臟腑和血脉都尚未充分發育成長,因此陰氣較為不足,而陽氣則相對有餘。這與成年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成年人體內陰陽相對均衡且旺盛,但也是陰氣容易不足,陽氣偶有過剩的情況。正因如此,小孩的身體內部更容易產生熱氣,一旦熱氣過盛,就可能導致痰涎生成、風動、驚厥等情形時常發生。如果當初以四個字來命名這種情況,稱之為「熱、痰、風、驚」,或許後人就不會有所誤解。但因為四個字不易呼叫,於是省去了其中兩個字,只稱之為「驚風」。此後,人們便根據具體表現進行多種描述:看到孩子頭部搖晃、手腳用力抽動,就稱之為「抽搐」;遇到突然間口不能開、腳部抽縮緊張、眼睛歪斜、心神不寧的狀況,就稱為「搐搦」;如果背部僵硬、向前反弓,則稱之為「角弓反張」。這些現象的出現,都是因為小孩子的皮膚腠理尚未緊密,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
一般來說,風寒之邪入侵人體,首先影響到的是太陽經。太陽經的脈絡起始於眼內角,向上經過額頭交匯於头顶,再進入腦部,然後繞出向下經過頸部,夾著脊椎直到腰部。因此,當風寒侵襲時,就會導致筋脈收緊強直,進而出現抽搐等各種不適的症狀。而錯誤地使用重金屬或礦物質製成的沉降藥物來鎮定,反而會使得外邪更加深入,難以治愈。有時候,遇到體質較好或者病情較輕的孩子自行康復了,就誤以為是某種奇特療法的功效,這是錯誤的理解!此外,一些醫書上說,八歲以前的小孩不會得傷寒,這種說法無意中助長了對「驚風」誤解的流傳。
不思小兒不耐傷寒,初傳太陽經,早已身強多汗,筋脈牽動,人事昏沉,勢已極於本經,藥又亂投,不能待於傳經解散耳,豈為無傷寒乎?況小兒易於外感,易於發熱,傷寒為更多耶,是即世所云驚風也!所以小兒傷寒,要在三日內即愈為貴,若待其經盡而解,必不能矣。又剛痙無汗,柔痙有汗,小兒剛痙少,柔痙多。
人見其汗出不止,神昏不醒,遂名之曰慢驚風症,而以參、耆、朮、附藥閉其腠理,以致邪熱不得外越,以為大害。所以凡治小兒之熱,但當攻其出表,不當固其入內,仲景原有桂枝法,若舍而不用,從事東垣內傷為治,又誤矣。又新產婦人去血過多,陰虛陽盛,故感冒與小兒無別,乃遂相傳為產後驚風,尤可笑也。
白話文:
不應想當然地認為小兒體質不耐受傷寒,一旦感染初起於太陽經,往往迅速呈現身體壯熱多汗、筋肉抽搐、意識模糊等症狀,這種情況已表明病情在本經達到極點,而治療時藥物又使用混亂,未能及時應用能使病邪隨經絡傳變而解散的方法解散,難道這就不算傷寒嗎?再說,小兒特別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也很容易發熱,因此傷寒在小兒中更為常見,這也就是世人所稱的「驚風」!對於小兒的傷寒病,關鍵是要在病發三天內儘快治愈,如果等到病邪遍歷各經之後才求解,通常就很難辦到了。此外,小兒患刚痉時多不見汗,患柔痉時則出汗較多,而小兒患刚痉的情況較少,柔痉則較為常見。
人們看到小兒出汗不止、精神昏迷不清,便誤診為「慢驚風」,並使用人參、黃耆、白朮、附子等藥來封閉肌表,結果導致邪熱無法向外散發,反而加劇了病情,這是極大的危害。因此,治療小兒發熱時,應該著重於幫助病邪從表而出,而非固守於內。張仲景原本就提出了桂枝湯的治療方法,如果捨棄不用,反而套用李東垣針對內傷的治療理論,那就又錯了。另外,新產婦人若失血過多,導致陰虛陽亢,她們感染風寒後的表現與小兒相似,於是有人錯誤地將此稱作「產後驚風」,這實在是荒謬可笑的。
然小兒亦實有驚病,以小兒氣怯、神弱,凡卒遇怪異形聲,及驟然跌僕,皆生驚怖。其候面青、糞青、多煩、多哭,其神識昏迷,對面撞鐘放銃,全然不聞,不比熱邪塞竅也。
謹論小兒治法大綱
小兒冬月深居房幃,觸犯寒邪者恆少,而知識未開,天癸未動,又無不藏精之事,然亦有溫症三例可互推者。經云:水穀之氣感,則害人六府。小兒或因啖乳而傳母熱,或赤飲食而中外邪,皆從陽明胃經先受,由陽明而外達太陽,即與溫症之第一例頗同。而平素脾氣受傷者,邪氣入胃,復乘其脾虛,而客之,即與溫症之第二例頗同。
既陽明胃與太陰脾相連之一臟一腑,交合為病,正傷寒兩感症中二日陽明與太陰受之,則有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之症,與溫症之第三例分經雖不同,而兩感則頗同也。後人造為小兒八歲已前無傷寒之說,不思小兒冬月登山入水者尚有之,豈遂謂無寒可傷耶?即冬月不令受寒,豈遂謂無寒可傷耶?即冬月不令受寒,豈春月並不受時行外襲之氣耶?其後又因無傷寒之說,凡一切外感,俱妄立驚風之名,擅用金石重墜,反領外邪深入,以成不痊之症。昌《寓意草》中已略辨其端,但未詳其治也。
白話文:
儘管如此,小兒也有驚嚇之病,因為小兒氣虛神弱,凡是突然遇到奇異的形狀聲音,或是突然跌倒,都會產生驚恐。其症狀為面色青、大便青、煩躁不安、啼哭不止,其神識昏迷,即使當面敲鐘放槍,也完全聽不見,這與熱邪閉塞竅道不同。
謹論小兒治法大綱
小兒在冬季應深居屋內,接觸寒邪的機會少,而且知識未開、天癸未動,也沒有過度勞累導致精氣耗損的問題,但是也有溫症三例可以類推。經典雲:水穀之氣感受感染,則會危害人體的六腑。小兒有時候會因為吸吮乳汁而傳染母親的熱邪,或者因為飲食不當而感染外邪,這些都先從陽明胃經受到影響,由陽明胃經傳達至太陽經,這與溫症的第一例頗為相似。平時脾氣受損的人,邪氣進入胃部,又乘脾虛之機,而侵犯脾臟,這與溫症的第二例頗為相似。
由於陽明胃與太陰脾相連,一個是臟腑,一個是腑,互相影響,導致疾病,正如同傷寒兩感症中,陽明與太陰兩經受到感受,則會有腹脹、發熱、食慾不振、胡言亂語等症狀,與溫症的第三例分屬不同經絡,但兩感則頗為相似。後人杜撰出「小兒八歲前無傷寒」的說法,卻沒有想到,小兒在冬季登山涉水的事情還是有的,難道能說沒有寒邪可以感受侵犯嗎?即使在冬季不讓小兒受寒,難道能說春月就不會受到時令外襲之氣的侵襲嗎?後來又因為「小兒無傷寒」的說法,凡是各種外感,都胡亂套用「驚風」的名稱,擅自使用金石重墜的藥物,反而使外邪深入體內,形成無法痊癒的疾病。昌《寓意草》中已經略微辨別了這種錯誤,但是沒有詳細論述其治療方法。
試觀中風卒倒之人,邪中脾之大絡,則昏迷不醒。然則邪熾太陰脾經,勢必傳於大絡,其譫妄而不知人者,夫豈驚風之謂耶!只有慢脾風一說,似乎近理,然不以外感之名統之,則用藥茫無措手。茲特比入春溫之例,庶推之以及四時,而治悉無忒,後之赤子可登春臺。昌所以乞靈于越人,而大暢仲景之旨乎!
小兒溫症第一例
由陽明而太陽,自內達外,皆是表症。但表法原取解肌,而不取發汗,況於小兒肌膚嫩薄,腠理空虛,斷無發汗之理。仲景於太陽之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用桂枝加葛根湯,極得分經之妙,桂枝主太陽,葛根湯主陽明。以類推之,太陽症多,陽明症少,則用桂枝湯加葛根;陽明症多,太陽症少,則用葛根湯加桂枝。
白話文:
試著觀察那些突然中風倒地的人,若是邪氣侵犯到脾的大絡,就會導致昏迷不醒。然而,當邪氣旺盛於太陰脾經時,往往會蔓延到大絡,出現胡言亂語、不識人的狀態,這怎能簡單地歸結為驚風呢!雖然有所謂的「慢脾風」一說,看似較符合道理,但如果不用外感之名來概括它,那麼在選用藥物上就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特別將其歸納進春溫病的範疇,希望能以此推廣到四季之中,治療上就不會有偏差,往後的孩童都能健康成長,這也是我之所以向越人(古代名醫)求教,並大力闡述張仲景的意旨的原因!
小兒溫熱病症第一例
病邪由陽明經轉移到太陽經,由身體內部向外發展,這些都是屬於表證的表現。但治療表證原本就應該著重於緩解肌肉的緊繃,而非強制發汗,更何況小兒的肌膚柔嫩且腠理較為疏鬆,絕對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張仲景對於太陽經脈表现出的項背強直、出汗且怕風的症狀,建議使用[桂枝加葛根湯],這裡充分體現了針對不同經脈特點治療的精妙——[桂枝]主治太陽經的問題,而[葛根湯]則針對陽明經。依此邏輯推論,如果太陽經的症狀較多,陽明經的症狀較少,就應使用桂枝湯加上[葛根];相反地,如果陽明經的症狀占多數,太陽經的症狀較輕微,則應用葛根湯加上桂枝。
圓機在乎臨症,然頸項肩背正二陽所轄之地,不明經絡者,見其𠘧𠘧然牽強不舒,加以目睛上竄,手足反張,諸多太陽見症,而驚風之名自此始矣。詎知仲景曰:身熱、足寒、頭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禁,背反張者,痙病也。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剛痙;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柔痙。
又曰:太陽病,發汗過多因致痙。可見不解肌而誤發汗者,必有此變;又可見汗沾衣被,旋覆內滲者,必有此變。當解肌而不當發汗之說又顯矣。然則小兒之解肌,不更當從乎輕劑耶!小兒服桂枝,不必啜熱稀粥,並不可急灌,逼其大汗出。
白話文:
診斷疾病要依據實際病症,但頸項肩背屬於太陽經脈所管轄的部位,若不了解經絡,看到病人脖子僵硬、疼痛難忍,伴隨眼球上翻、手腳反伸,這些都是太陽經脈的病症,因此便誤認為是驚風。然而,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指出,身體發熱、腳冷、頭頸僵硬,怕冷,有時頭熱臉紅,眼白發紅,只有頭面部搖晃,嘴巴緊閉,背部反張,這才是痙病。如果發熱、沒有出汗,反而怕冷,叫做剛痙;發熱、出汗,不害怕寒冷,叫做柔痙。
張仲景還說,太陽病發汗過多會導致痙病。由此可見,不懂得解表卻誤用發汗藥物,必定會出現這種轉變;同時,汗水沾濕衣被,藥物滲入體內,也會導致這種轉變。因此,解表而不宜發汗的道理就更顯明瞭。那麼,小兒的解表,更應該使用輕劑吧!小兒服用桂枝,不必喝熱稀粥,也不要急著灌藥,逼迫他們大量出汗。
凡小兒發熱嘔吐者,倘未布痘,即須審諦,不可誤用溫胃之藥。里中一宗候,高年一子,恣啖不禁,每服香砂平胃散極效。一夕痘發作嘔,誤服前藥,滿頭紅筋錯出,斑點密攢筋路,所謂瓜藤斑也。上饒某公一侄,病發作嘔,乃父投以藿香正氣散,一夕舌上生三黑疔,如尖慄形,舌下四黃疔,如牛奶形。蓋痘邪正出,阻截其路,故生變若此,因述以垂戒。
解肌清熱三法
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桂枝加栝蔞湯
攻裡救胃一法
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
白話文:
孩子發燒嘔吐,如果沒打過天花,就要仔細檢查,不能亂用溫胃的藥。以前鄉下有戶人家,兒子年紀大了,貪吃不忌口,每次喝香砂平胃散效果都很好。有一天晚上突然發痘,還嘔吐,結果又錯用了以前的藥,導致滿頭紅筋亂竄,身上長滿密密麻麻的斑點,就像瓜藤一樣。上饒有個姓某的人,他兒子也發燒嘔吐,他父親就給他喝藿香正氣散,結果一夜之間舌頭上就長出三個黑色疔,像尖栗子一樣,舌頭底下還有四個黃色疔,像牛奶一樣。這是因為天花病毒正要出來,被藥物阻擋了去路,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我把這些案例寫下來,希望能警示後人。
解肌清熱的三個方法:
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桂枝加栝蔞湯
攻裡救胃的一個方法:
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
治痙病胸滿,臥不著席,腳攣急,齗齒者。
昌變調胃誤攻邪陷一法
桂枝加芍藥湯,治下後腹滿時痛者。
小兒溫症第二例
由陽明而太陰,自表入里。仲景云: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結硬。可見脾氣虛衰,不能力胃行津液,必致吐利兼見,此俗子藉口慢驚之源也。詎知外感之邪,入乘其虛,上吐下利者,即霍亂之意。正氣既虛,兒因畏怯則有之,豈是心虛發驚,肝木生風之候耶!此等認症一差,用藥不合,萬無生理。
蓋脾經之症,自有脾經之專藥,況於屬在外感,仍以散邪為先,所以誤下則心下結硬,正謂邪雖已入太陰,而陽明未盡除者,恐有表症相礙也。
白話文:
治療痙攣疾病,患者胸悶,躺下不能睡,腳抽筋,牙關緊閉。
昌變調胃誤攻邪陷一法
桂枝加芍藥湯,用於治療產後腹脹疼痛。
小兒溫症第二例
病情由陽明經轉入太陰經,從表證轉入裡證。仲景說:太陰病症表現為腹脹嘔吐,食慾不振,身體極度虛弱,時常腹痛,如果瀉下,則胸中會結硬塊。可見脾氣虛弱,不能幫助胃消化津液,導致嘔吐和腹瀉同時出現,這就是俗人誤以為是驚恐的根源。殊不知,外感邪氣乘虛而入,導致嘔吐腹瀉,正是霍亂的症狀。正氣虛弱,孩子因害怕而發病,怎可能是心虛發驚,肝木生風的表現呢!如果辨證錯誤,用藥不當,就絕對不可能治癒。
因為脾經的病症,自有脾經的專門藥物治療,何況是屬於外感的疾病,更應該以散邪為先,所以誤用瀉藥就會導致心下結硬,正是因為邪氣雖然已經進入太陰經,但陽明經的邪氣還沒有完全消除,恐怕會影響表證的治療。
解肌之法
桂枝湯
脈浮者用之。太陰之脈,尺寸俱沉細,今見浮,則邪還於表,仍用解肌之法,送出其邪為當也。
四逆湯
自利不渴者用之,燠土燥濕。
理中湯
濁氣上干於胃,腹脹滿者用之。
桂枝加大黃湯
大實痛者用之。然芍藥、大黃亦當倍減,以小兒胃薄易動也。
小兒兩感溫症第三例
胃與脾一腑一臟,表裡雙受,則在表者為陽邪。然既已入於胃即當愛惜津液,即不得已而解肌清熱,不可輕動其汗。所最難者,要在急溫、急下審諦不差。蓋胃實兼以脾實,則二火交熾,水穀之陰立盡,其口燥咽乾鼻煤。
此後,先生原稿遺失,俟查,接刊。
白話文:
解肌的方法
桂枝湯
當脈象呈現浮起時適用。通常太陰脈的特徵是寸尺部都沉細,但若出現浮脈,表示邪氣已回到身體表面,此時應繼續使用解肌的方法,以助排除邪氣。
四逆湯
適用於自發性腹瀉而不感到口渴的情況,能溫煦脾胃並去除濕氣。
理中湯
當混濁之氣上擾至胃,導致腹部脹滿時使用。
桂枝加大黃湯
適用於嚴重腹痛的情況。然而,芍藥和大黃的用量應適量減少,因為小兒的胃較弱且容易受到影響。
小兒兩感溫病的第三種情況
胃與脾互為表裡,若同時受邪,則在表的是陽性邪氣。一旦邪氣進入胃中,就應當保護體內的津液,即便必須解肌以清除熱邪,也不可輕易使人出汗。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必須迅速作出溫補或攻下的決策,且判斷要精確無誤。因為胃實加上脾也實的情況下,就如同兩把火同時燃燒,會迅速耗盡飲食中的陰液,進而引起口乾舌燥、咽喉乾涸及鼻腔黑灰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