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四 (5)
卷四 (5)
1. 太陽合陽明方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經言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不云下後,但云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此亦不因下早而結胸者,何也?夫下早結胸,事之常;熱實結胸,事之變。其熱實傳裡為結胸,乃法之關防不盡者,故仲景述其症,以注方於其下也,於此可見古人用心曲盡其妙。且如下章以水結胸脅,但頭汗出者,以大陷胸湯主之,亦在常法之外,故條列其症以彰其理也。亦或其人本虛,或曾吐下,而裡氣弱,外邪因入,故自為結胸者也。
然所入之因不同,其症治則一理而已。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後往來潮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按:太陽病,已重發汗,表則虛矣。若復下之,更又虛矣。不大便五六日,可見津液之耗矣,非若前章之未曾發汗,而但下之傷於早爾。今雖有硬痛,而可以迅攻之乎?若曰潮熱於申酉系陽明,屬調胃承氣症。既又曰少有潮熱,猶在疑待之間,將無他法以緩取之乎!
按:潮熱本屬陽明也,太陽潮熱惟此一症耳,雜病。太陽潮熱則在巳午,更玩一小字,則知邪於太陽為多,陽明為少。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若上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見前。
文蛤散,藥即方見。
白通散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原文下同。
上文云硬滿而不可近者,是不待按而亦痛也。此云按之則痛,是手按之然後作痛耳。上文云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此云正在心下,則少腹不硬痛可知矣。熱微於前,故云小結胸也。且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氣猶淺,尚未深結,所以用此湯除胸膈上結熱也。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服文蛤散;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通散亦可服。
大陷胸湯,太陽本藥也;太陷胸丸,陽明藥也;小陷胸湯,少陽藥也。大陷胸湯治熱實,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按:經云結胸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則死。張云用藥如用兵,知可而進,知難而退,此理勢之必然也。夫寸浮關沉,乃結胸可下之脈,今脈浮大,心下雖結,其表邪尚未全結也。若輒下之,重虛其理,外邪復聚而必死矣。仲景所以言此為箴戒,使無踵其弊也。其脈既不可攻,當候其變,而待其實,假如小結胸症,其脈浮滑,按之則痛,故知邪非深結,亦不敢下無過,解除心下之熱耳,小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合陽明方
傷寒發病六七天,胸部脹滿發熱,脈象沉而緊,心下疼痛,按壓則堅硬如石,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經書記載,結胸症的成因是下利太早。但這段描述並沒有提到下利,只說傷寒六七天出現結胸熱實的症狀,這就不是因為下利太早造成的結胸。這是因為下利太早導致結胸是常見的情況,而熱實導致結胸則是一種變化。熱實傳入內裡形成結胸,是治療方法不完善造成的。所以張仲景詳細描述其症狀,並在下方註明方劑,由此可見古人用心的周到。就像下文提到的水結胸脅,但只伴有頭汗的症狀,也用大陷胸湯治療,這都超出了常規療法,所以列出這些症狀來闡明其道理。也可能是病人本身虛弱,或者之前曾嘔吐或服用瀉藥,導致裡氣虛弱,外邪趁虛而入,從而形成結胸。
然而,致病的原因不同,但症狀和治療原則卻是一致的。
傷寒十多天,裡邊有熱邪鬱結,之後出現往來寒熱,可用大柴胡湯治療;但如果只是結胸,沒有明顯的高熱,這是水邪結聚在胸脅,只是頭部輕微出汗,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太陽病,已經大量發汗又服用瀉藥,不大便五六天,舌苔乾燥口渴,午後略有潮熱,從心下到小腹部硬滿脹痛,不能觸碰,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說明:太陽病,已經大量發汗,表證已經虛弱。如果再服用瀉藥,就會更加虛弱。不大便五六天,說明津液已經耗損,這與前面提到的沒有發汗,而只服用瀉藥過早傷到正氣的情況不同。現在雖然有硬痛的症狀,但是可以快速攻邪嗎?如果說午後的潮熱屬於陽明經,應該用調胃承氣湯治療。但是又說略有潮熱,還在猶豫不決,是不是還有其他緩和的治療方法呢?
說明:潮熱本屬陽明經,太陽病出現潮熱只有這一種症狀,屬於雜病。太陽病的潮熱出現在巳午時分,仔細觀察這個「少」字,就知道邪氣主要在太陽經,陽明經較少。
傷寒五六天,嘔吐伴發熱,符合柴胡湯的症狀,但是服用其他瀉藥後,柴胡湯的症狀仍然存在。如果上下腹部都脹滿硬痛,這就是結胸,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小陷胸湯,方劑見前。
文蛤散,藥物和方劑見前。
白通散: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小結胸病,病位在心下,按壓則痛,脈象浮滑,可用小陷胸湯治療。
上文提到「硬滿而不可近」,是不需要按壓就已經疼痛。這段提到「按之則痛」,是指用手按壓後才疼痛。上文提到「至少腹」,是指整個腹部。這段提到「正在心下」,說明小腹部沒有硬痛。熱邪較輕,所以稱為小結胸。而且結胸的脈象是沉緊,或者寸脈浮而關脈沉,而現在脈象浮滑,說明熱邪還比較淺,還沒有深層鬱結,所以用這個湯劑去除胸膈上的鬱熱。
疾病在陽經,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卻用冷水沖洗或灌服,熱邪被遏制,服用文蛤散;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五苓散。寒邪鬱結在胸部,沒有熱證,服用三物小陷胸湯,白通散也可以服用。
大陷胸湯,是治療太陽病的藥方;大陷胸丸,是治療陽明病的藥方;小陷胸湯,是治療少陽病的藥方。大陷胸湯治療熱實證,大陷胸丸兼治喘證,小陷胸湯治療痞證。
說明:經書上說結胸的脈象浮大,不可以服用瀉藥,服用瀉藥就會死亡。張仲景說用藥如同用兵,知道可以就進攻,知道困難就撤退,這是必然的道理。寸脈浮而關脈沉,是結胸可以服用瀉藥的脈象,現在脈象浮大,心下雖然鬱結,但是表邪還沒有完全鬱結。如果貿然服用瀉藥,就會加重虛弱,外邪又會聚集而導致死亡。仲景說這些是為了警示後人,避免重蹈覆轍。既然脈象不能攻邪,就應該等待病情變化,等到邪氣實證,例如小結胸的症狀,脈象浮滑,按壓則痛,就知道邪氣沒有深層鬱結,也不敢盲目服用瀉藥,只是解除心下的鬱熱,所以用小陷胸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