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三 (20)
卷三 (20)
1. 太陽經寒傷營方
若背微惡寒,及時時惡風二症,其中煩渴已甚,非白虎不能遏也。必候表邪俱盡,未免有太遲之愆也。此乃法之關防不盡者,故著方以拯治也。苟不著方,必然違法,此方法之妙,所以不可偏廢也。或問:白虎湯,仲景以表不解者,不可與。又時時惡風,背上惡寒者,此有表也,以白虎主之,何也?蓋石膏辛涼,解足陽明本經熱,蒸蒸發熱、潮熱,表裡皆熱,舌燥,煩渴之聖藥也。
且時時者,時或惡風而不常也;背上惡者,但覺微惡而不甚也,所以於盛熱燥渴而用則無疑矣。若夫表症惡寒常在背上,惡寒而加燥渴者,切不可用也。又太陽經發熱而渴,無汗者,不可與之。但汗後脈洪大而渴者,則可與之。如陰傷寒、面赤、煩躁、身熱,與夫胃虛噁心、大便不實、脈弱、食少、無大熱者,切不可用也。如誤用之,則傾危可立而待矣。
白話文:
如果背部稍微覺得寒冷,並且經常怕風,又非常口渴,那就非得用白虎湯不可了。一定要等到表邪都消除了再用,否則會太遲了。這是治療方法的防範措施沒有做到位,所以才特別記載這個方劑來搶救治療。如果不使用這個方劑,就一定會違背治療原則,這就是這個方法的精妙之處,所以不能捨棄不用。
有人會問:白虎湯,張仲景說表症未解就不能用。而這裡病人經常怕風,背部發冷,這不就是還有表症嗎?為什麼可以用白虎湯呢?因為石膏性味辛涼,能解少陽明經的本源之熱,對於蒸蒸發熱、潮熱、表裡俱熱、舌燥、口渴等症狀,是最好的藥物。
這裡說的「經常怕風」,是指有時怕風,不是一直怕風;「背部發冷」,是指只是感覺微微發冷,並不太嚴重。所以,對於這種盛熱、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用白虎湯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表症的發冷經常在背部出現,而且發冷伴隨口乾舌燥,那就絕對不能使用。此外,太陽經發熱口渴,沒有汗的,也不能用;只有出汗後脈搏洪大又口渴的,才可以考慮使用。如果病人是陰虛寒症、面紅、煩躁、發熱,或者胃虛噁心、大便不通暢、脈搏虛弱、食慾不振、沒有明顯發熱的症狀,就絕對不能使用。如果誤用了,就會很快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