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後篇》~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卷四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陰陽六諸方脈證

2. 太陽合陽明方

桂枝加葛根湯

桂枝葛根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葛根湯主之。仲景原文

𠘧𠘧,項背拘強之狀。

按:後症葛根湯,乃桂枝湯中加麻黃、葛根也。其症無汗,故以麻黃髮之;此症有汗,故去麻黃,而曰桂枝加葛根湯也。若有麻黃,則亦葛根湯矣。

葛根湯

桂枝湯加麻黃、葛根。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原文

風寒傷經絡之徑,則所過但痛而已,未至於強;風寒傷筋骨之筋,則所過筋急強直,而成剛痓。痓,痙字之訛也。曰剛痓,無汗之名也。本草云:輕可去實,葛根、麻黃,形氣之輕者也。此以風寒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原文

葛根加半夏湯,方見本湯。

凡合病,必自下利。下利,里症也。今之庸醫皆曰漏底傷寒,不治,仲景則以前方主之。蓋以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陰虛故下利也。以此湯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惟明者知之,其脈必弦而長。

張云:凡合病皆下利,各從外症以別焉。夫太陽病,頭項痛、腰脊強;陽明病,目疼、鼻乾,不得臥;少陽病,胸脅痛,耳聾。凡遇兩經病症齊見而下利者,合病也。然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也。仲景不言脈症,只言太陽與陽明合病者,以前章所論包含以上之症,即此理也。況各經之症,所見不一,難為定論乎!

按:合病者,三陽合病也。謂二陽經或三陽經同俱受邪,相合而病,故曰合病。此病之不傳者也。並病者,亦指三陽而言,並者,催併、督並之謂,前病未解,後病已至,有逼相併之義,此病之傳者也。且如太陽、陽明並病一症,若並而未盡,是傳未過,尚有表症,仲景所謂太陽症不罷,面色赤,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煩躁氣短是也,猶當汗之,以各半湯。

若並之已盡,是謂傳過,仲景所謂太陽症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譫語者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是知傳則入府,不傳則不入府也。所以仲景論太陽、陽明合病,止出三症,加前太陽、陽明並病,則言其有傳變如此也。然此皆三陽病耳,與三陰無干。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矣,所以三陰無合病例也。

豉湯,方見太陽中篇。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者主之。原文,下六條同。

懊者,懊惱;憹者,鬱悶貌。心中懊懊惱惱,煩煩憹憹,鬱郁不舒,憤憤無奈,此又煩悶而甚者也。由下後表之陽邪乘虛內陷,鬱而不發,結伏於心胸之間,故如是。按:梔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煩;香豉色黑,味鹹,入腎而治燥。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宜主之。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少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憤憤,反譫語者主之。

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煩躁俱在上者,腎子通於肺母也,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煩躁者,懊惱不得眠也。

或曰:煩者,心為之煩;躁者,心為之躁,何煩為肺躁為腎耶?夫心者,君火也,與邪熱相接,上下通熱,金以之而躁,水以之而虧,獨存火耳,故肺腎與之合而煩躁焉。此煩雖肺,躁雖腎,其實心火為之也。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惱,飢不能食,但煩汗出者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此湯。

下利後不煩,為欲解。若更煩而心下堅者,為谷煩,此煩是心下濡者,是邪熱乘里,客於胸中為煩也,與此湯吐之則愈。

按:此湯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若用之以去實,則非豉子所能宣矣。宣實者,須瓜蒂散主之。

凡服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仲景用梔子湯治煩胸,為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輕飄而像肺,色赤而像火,故能瀉肺之火也。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為吐者,梔子本非吐藥,為邪氣在上,拒而不納,故令人上吐,邪因得以出。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為津液之府,小便得以出也。

本經云:治大小腸熱,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去皮,泄心火;連皮,泄肺火,入手太陰、少陰經。

麻仁丸

大黃枳實厚朴,芍藥,麻仁,杏仁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原文,趺音孚,跏趺。

成無己曰:約者,結約之約,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脾約。與此丸以下脾之結燥,腸潤結化,津液入胃,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竊有疑焉,既曰約,脾弱不能運也,脾弱,則土虧矣,必脾氣之散,脾血之耗也。原其所由,必久病大汗、大下之後,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傷元氣,必傷於脾,而成此症。傷元氣者,肺金受火,氣無所攝;傷脾者,肺為脾之子,肺耗則液竭,必竊母氣以自救。

金耗則木寡於畏,土欲不傷不可得也。脾失轉輸之令,肺失傳送之官,宜大便秘而難下,小便數而無藏蓄也。理宜滋陰血,使孤陽之火不熾,而金行清化,木邪有制,脾土清健而運行,精液乃能入胃,則腸潤而通矣。今以大黃為君,枳實、厚朴為臣,雖有芍藥之養血,麻仁、杏仁之溫潤為之佐使,用之熱盛而氣實者,無有不安。

若與熱雖盛而氣不實者,雖得暫通,保無有脾愈弱而腸愈燥者乎!後之用此方者,慎勿膠柱而調瑟。

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傷寒八九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梔子柏皮湯

梔子,柏皮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茵陳蒿湯,治熱濕也;梔子柏皮湯,治燥熱也。如苗澇則濕黃,旱則燥黃,濕則泄之,燥則潤之也。此二藥治陽黃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見三卷。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連軺,用連軺也,氣寒味苦,主下熱氣。梓白皮氣寒味苦,主熱毒,去三蟲,時氣瘀熱之劑,必以苦為主。又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是也。

潦水,即霖雨後行潦之水,亦取其發縱之極,流而不滯,不助濕也。

上三湯,其茵陳湯是欲泄滌其熱也;梔子與麻黃二湯是欲解散其實也。為治不同,總之皆折火徹熱之劑耳。色如煙燻黃,乃濕病也;一身盡痛,色如橘子黃,乃黃病也;一身不痛,間發黃,活人云:病人寒濕在裡不散,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薄,鬱蒸不消化,故發黃。然發黃與瘀血外症及脈俱相似,但小便不利為黃;小便自利為瘀血。

要之發黃之人,心脾蘊積,發熱引飲,脈必浮滑而緊數。若瘀血症,即如狂,大便必黑,此為異耳。

或問:白虎症亦身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何以不發黃?答曰:白虎與發黃症相近,遍身汗出,此為熱越,白虎症也;頭面汗出,頸已下都無汗,發黃症也。

又問:太陽病,一身盡痛,發熱,身如熏黃者,何曰太陽中濕也?仲景云,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或謂傷寒發黃,惟陽明與太陰有之,俱言小便利者,不能發黃,何也?蓋黃者,土之正色,以太陰與陽明俱屬土,故發黃也。其黃之理,外不能汗,里不得小便,脾胃之土為熱所蒸,故色見於外而發黃也。若小便利者,熱不內蓄,故不能變黃也。其有別經之發黃者,亦由脾胃之土受邪故也。

抵當湯抵當丸,二方俱見太陽篇。

血流下焦而瘀者,蓄血也。大抵傷寒先看面目,次看口舌,次看心下至少腹。以手揣之,若少腹硬滿,若小便不利者,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是蓄血症,可下瘀血。

傷寒失汗,熱畜在裡,熱化為血,其人善忘而如狂。血善逸則善忘,血下蓄則內急,用藥以取盡黑物為效。大抵看傷寒病人,心下兩脅少腹但存硬滿處,以手按則痛者,便當問其小便何如,若小便不利,乃是水與氣;若小便自利者,為有血也。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仲景凡稱太陽症脈沉者,皆謂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而脈反沉也。其症兼發狂,小腹痛者,為蓄血,此條抵當湯是其例也。

自經而言,則曰太陽;自腑而言,則曰膀胱。陽邪由經而入結於膀胱,故曰隨經瘀熱在裡。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病人無表裡症,發熱六七日,雖脈浮數者,可少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或問:攻下之法,須外無表症,里有下症,然後可攻。上言無表裡症,況脈更浮數,何故言可以下之?曰:此非風寒之所病,是由內傷而致然也。若外不惡寒,里無譫語,但七八日發熱,有爍津液,乃陽盛陰虛之時,苟不攻之,其熱不已,必變生焉。故云:雖脈浮數可下,不待沉實而攻之。

夫內傷者,經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傷脾,此非本病,醫特下所為也,仲景之意不外是理。凡傷寒當下之症,皆從太陽、陽明在經之邪而入於腑,故下之。今不言陽明病,而但曰病人無表裡症,此非自表之裡而病也。但為可下,故編於陽明篇中,學者宜詳玩焉。

傷寒有熱,少腹痛,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按:成注身黃、屎黑、喜忘、發狂,亦是推廣之詞,若依上文,只是滿而不硬耳。

抵當湯、丸,藥味同劑,如何是二法?蓋喜忘、發狂、身黃、屎黑者,疾之甚也;但小腹滿硬、小便利者,輕也,故有湯、丸之別。桃仁、大黃等分,水蛭虻蟲多者作湯,三分之二者作丸,作丸之名,取其數少而緩也。故湯用煎服一升,丸止服七合也。

活人云:若抵當湯、丸,更宜詳慎審其有無表症,若有蓄血而外不解,亦未可便用,宜先用桂枝湯以解外,緣熱客膀胱太陽經也。

大陷胸湯,方見前。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動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又下之,動數變遲,宜大陷胸湯

按:太陽病,在表未曾解,在表而攻裡,可謂虛矣。而況所得之脈,皆浮而動數乎!今得誤下,動數變遲矣。而又曰胃中空虛。又曰短氣、躁煩,虛之甚矣。借曰陽氣內陷,心下同硬,而可迅攻之乎!豈大陷胸之力緩於承氣。況已下者,不可再下,寧不畏其虛乎!且經明曰,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者死。

又曰結胸症悉具,煩躁者死。今曰脈浮,又曰煩躁,大陷胸果可用乎?彼陽病實下結,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下懊憹者,以梔子豉湯,吐胸中之邪。況太陽失下後,明有虛症乎!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經言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不云下後,但云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此亦不因下早而結胸者,何也?夫下早結胸,事之常;熱實結胸,事之變。其熱實傳裡為結胸,乃法之關防不盡者,故仲景述其症,以注方於其下也,於此可見古人用心曲盡其妙。且如下章以水結胸脅,但頭汗出者,以大陷胸湯主之,亦在常法之外,故條列其症以彰其理也。亦或其人本虛,或曾吐下,而裡氣弱,外邪因入,故自為結胸者也。

然所入之因不同,其症治則一理而已。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後往來潮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按:太陽病,已重發汗,表則虛矣。若復下之,更又虛矣。不大便五六日,可見津液之耗矣,非若前章之未曾發汗,而但下之傷於早爾。今雖有硬痛,而可以迅攻之乎?若曰潮熱於申酉系陽明,屬調胃承氣症。既又曰少有潮熱,猶在疑待之間,將無他法以緩取之乎!

按:潮熱本屬陽明也,太陽潮熱惟此一症耳,雜病。太陽潮熱則在巳午,更玩一小字,則知邪於太陽為多,陽明為少。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若上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見前。

文蛤散,藥即方見。

白通散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原文下同。

上文云硬滿而不可近者,是不待按而亦痛也。此云按之則痛,是手按之然後作痛耳。上文云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此云正在心下,則少腹不硬痛可知矣。熱微於前,故云小結胸也。且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氣猶淺,尚未深結,所以用此湯除胸膈上結熱也。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服文蛤散;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通散亦可服。

大陷胸湯,太陽本藥也;太陷胸丸,陽明藥也;小陷胸湯,少陽藥也。大陷胸湯治熱實,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按:經云結胸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則死。張云用藥如用兵,知可而進,知難而退,此理勢之必然也。夫寸浮關沉,乃結胸可下之脈,今脈浮大,心下雖結,其表邪尚未全結也。若輒下之,重虛其理,外邪復聚而必死矣。仲景所以言此為箴戒,使無踵其弊也。其脈既不可攻,當候其變,而待其實,假如小結胸症,其脈浮滑,按之則痛,故知邪非深結,亦不敢下無過,解除心下之熱耳,小陷胸湯主之。

或又曰:結胸倘有外症,大陷胸可用否?予曰:結胸無外症,或有微熱,或有小潮熱,仲景已明言之,其餘別無表症。若有外症,其邪亦未結實,不可以結胸論也。經曰:傷寒六七日,發熱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柴胡加桂枝湯主之。又傷寒六七日,已發汗而復下,胸脅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已上之症,雖云心下支結,及言胸脅滿微結,二條俱有外症,所以柴胡加桂枝及加乾薑以和解之。如無外症,止有胸腹結實而痛者,方為結胸病也。

陽明少陽各方

大承氣湯

厚朴(去痞),枳實(泄滿),芒硝(軟堅),大黃(蕩實),必痞滿燥實四症全者方可用

小承氣湯

厚朴,枳實,大黃

調胃承氣湯

芒硝,大黃,甘草

發汗後,不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原文下三十四條同。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不解,譫語者,以有熱,當以調胃承氣湯下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陽明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恐有燥屎,欲和之法,與小承氣湯。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此段分作三截看。自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止,為上一截。是將潮熱、譫語、不惡寒、不大便、對為現證。下文又分作一截,以辨劇者、微者之殊。微者但發熱、譫語,但字為義,以發熱、譫語之外,別無他症,其用承氣湯一方,利止後服,見其熱輕,猶恐下之太過也。

至於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如此熱極證危,不可不決死生以斷,斷以脈弦者生,澀者死。此陽熱已極,若脈弦為陰未絕,猶可下之,以復其陰;若弦澀為陰絕,不可救藥而必死矣。

潮熱者,若潮汐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按時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陽明旺於未申,必於日晡時發,乃為潮熱。

譫語者,謂亂言無次,數數更端也。鄭聲者,語鄭重頻煩也,只將一字內言重迭頻言之,終日殷勤不換他聲也。蓋神有餘則能機變,而亂語數數更端,神不足則無變聲,而只守一聲也,此虛實之分也。譫語屬陽,鄭聲屬陰。經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顛倒錯亂,言出無倫,常對空獨語,如見鬼狀。

鄭聲音,鄭重頻煩,語雖謬,而鄭重頻煩,諄諄不已。老年人遇事則諄語不休,以陽氣虛故也。此譫語、鄭聲虛實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難辨,但陽盛、裡實與陰甚隔陽,皆能錯語,須以他症別之。大便秘,小便赤、身熱煩渴而妄語者,乃里實之譫語也;小便如常,大便洞下,或發躁,或反發熱而妄言者,乃陰隔陽之譫語也。按解釋原文十餘日下有脫落。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及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主之。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雖經久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宜大承氣湯。

或問:經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何如?答曰:夫胃為受納,大腸為傳過之府,燥屎豈有在胃中哉?故經言谷消水去,形亡也,以是知在大腸而不在胃也明矣。

按:胃實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故使胃實,是以腹如仰瓦,注曰:胃上口為賁門,胃下口為幽門,幽門按小腸上口,小腸下口即大腸上口也,大小二腸相會為闌門。水滲泄入於膀胱,粗滓入於大腸,結於廣腸。廣腸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則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實。

所以言陽明當下者,言上下陽明經不通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通言陽明也。言胃,是連及大腸也,以其胃為足經,故從下而言之也;從下而言,是在大腸也,若胃中實有燥屎,則小腸乃傳導之府,非受盛之府也。啟元子云:小腸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傳入大腸。

是知燥屎在小腸之下,即非胃中有也。

二陽並病,太陽症罷,旦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與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謂減不足言,復曰當下之何也?此古之文法如是也。言腹滿不減,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此滿而不減之謂也。若時滿、時減者,不可以當下而論,假如太陽篇中雲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必衄,宜桂枝湯,緣桂枝為當發汗而設,非為治衄也。其減不足言之說,亦不外乎是理張論。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問:承氣湯,陽明當下之症宜用,今少陰病亦用何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之入胃,其胃土燥,則腎水乾,以二三日口燥咽乾,是熱之深傳之速也,故曰急下以全腎水。夫土實則水清,謂水穀不相混,故自利清水而口乾燥,此胃土濕熱而致然也。

下利色青,青,肝也,乃肝邪傳腎。緣腎之經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由是而心下痛,故急下以去實熱,逐腎邪。其六七日腹脹,不大便,以入腑之邪壅甚,胃土勝則腎涸,故急下以逐胃熱,滋腎水。蓋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然而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是以皆用大承氣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大承氣湯。

問曰:人病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又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以為宿食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復發,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問:承氣湯仲景有大小調胃之名,何也?然。傷寒邪熱,傳受入里,謂之入府。府者,聚也。蓋邪熱與糟粕蘊而為實也。實則潮熱、譫語,手心濈濈汗出者,此燥屎所為也。如人壯大熱、大實者,宜大承氣湯下之。又熱結不堅滿者,故減去厚朴、枳實,加甘草而和緩之,故曰調胃承氣也。

若病大而以小承氣攻之,則邪氣不伏;病小而以大承氣攻之,則過傷正氣。且不及還可再攻過,則不能復救,可不謹哉!仲景曰:凡欲行大承氣,先與小承氣一鍾,腹中轉失氣,乃有燥屎也,可以大承氣攻之。若不轉失氣,其不可攻,攻之則腹脹,不能食而難治。又曰,服承氣湯得利,慎勿再服,此諄諄告戒也。

凡用攻法,必先妙算,料量合宜,則應手而效。若不料量,孟浪攻之,必至殺人。

按陽明一症,分為太陽、正陽、少陽三等,而以大小調胃承氣下之者。按本草曰: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浸久於洗,得酒氣為多,故能引之於至高之分。若物在山巔,人跡不及,必射以取之也,故仲景以調胃承氣收入太陽門。而大黃下注曰:酒浸。及詳其用本湯,一則曰少少溫服,二則曰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又詳本湯之症,則曰不吐、不下,心煩者;又發汗不解,蒸蒸發熱;又吐後腹脹滿,是太陽、陽明去表未遠,其病在上,不當攻之,故宜緩劑以調和之也。及至正陽、陽明則皆曰急下之,與大承氣湯。而大黃下注曰:酒洗,是洗輕於浸,微升其趨下之性,以治其中也。至於少陽、陽明,則去正陽而逼太陰,其分為下,故小承氣湯中大黃不用酒製,少陽不宜下,故又曰少與;曰微溏之,勿令大泄,此仲景之妙法也。

東垣不審胃之云者,乃仲景置調胃承氣於太陽篇,太陽不宜下,故又稱胃以別之,卻踵成氏之謬,以小承氣治太陽脾約之症,以調胃治正陽、陽明大承氣之症,余故不能無辨。

海云:大、小、調胃三承氣之湯,必須脈浮、頭痛、惡風、惡寒,表症盡罷,而反發熱、惡熱、譫語、不大便方可用之。若脈浮緊,下之必結胸;若脈浮緩,下之必痞氣。已上三法,不可差也,若有所差,則無形者有遺害。假令調胃承氣症用大承氣下之,則愈後元氣不復,以其氣藥犯之也。

大承氣症用調胃承氣下之,則愈後神癡不清,以其氣藥無力也;小承氣症,若用芒硝下之,則或下利不止,變而成瘧矣。三承氣豈可差乎!

陶云:大凡傷寒邪熱傳裡結實,須看熱氣淺深用藥。今之庸醫不分當急下與宜微和胃氣之論,一概用大黃、芒硝,亂投湯劑下之,因茲而斃者多矣。余謂傷寒之邪,傳害非一,治之則殊。病有三焦俱傷者,則痞滿燥實兼全,俱宜大承氣湯。蓋厚朴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泄滿,芒硝咸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病斯愈矣。

若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症,故用調胃承氣湯,以甘草和中,芒硝潤燥,大黃泄實,不用枳、樸,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調胃之名,自此始矣。若上焦受傷,則痞而實,用小承氣湯,而以枳實、厚朴除痞,大黃泄實去熱,去芒硝,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本也。若夫大柴胡湯,則有表症尚未除,而里症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此湯通表裡而緩治之。

又有老弱及血氣兩虛之人,亦宜用此。故經云,轉藥孰緊?有芒硝者,緊也。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其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蓋為病輕者設也。仲景又云:盪滌傷寒熱積,皆用湯液,切禁丸藥,不可不知。

豬苓湯

豬苓澤瀉茯苓滑石阿膠(各一兩)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仲景原文

按:此浮字,誤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則知此症脈字下脫一不字也,據太陽篇內,五苓散乃豬苓、澤瀉、茯苓、三味中加桂、白朮也。陽明篇內豬苓湯,乃豬苓、澤瀉、茯苓、三味中加阿膠、滑石也。桂與白朮,味甘辛為陽,主外;阿膠、滑石,味甘寒為陰,主內。

奉議之言,亦可謂不失仲景之旨矣。第奉議欲區別二藥分曉,不覺筆下以沉對浮,遂使後人致疑,三陽症中不當言脈沉,更不復致疑經文之有闕也。更詳太陽症,固常脈浮,而陽明為表之裡,故其脈不曰浮而曰長,蓋長者,不浮不沉,中之脈也。成氏直以脈浮釋之,而朱氏卻以脈沉言之,胥失之矣。

若曰脈浮者五苓散,不浮者豬苓湯,則得仲景之意矣。又詳少陰篇,病下利六七日,咳而漚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一條。雖不言脈沉,然少陰之脈必沉也,豈活人以少陰對太陽一症而言歟?以此推之,成氏隨文誤釋明矣。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以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利其小便故也。原文

《針經》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伍,天寒衣薄則為溺,天熱衣厚則為汗,是汗溺一液也。汗多為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故不可以豬苓湯利小便也。

小柴胡湯,方見太陽中篇。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滿,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主之。仲景原文,下二十條同。

或問:少陽膽經,縈紙盤屈,皆多於各經,及觀少陽篇中,治病至簡,又不聞何藥為本經之正法,何也?夫經絡所據,身之後屬太陽,太陽為陽中之陽,陽分也;身之前屬陽明,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陽為在表,陰為在裡,少陽在身之側,夾於表裡之間,故曰半表半裡。

太陽膀胱水,寒也;陽明大腸金,燥也。邪在陰陽二分之中,近後膀胱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則發熱,故往來寒熱也。治法,太陽在標,可汗而解,麻黃是也;在本,可滲而解,五苓散是也;陽明在標,可以解肌,葛根是也;在本,可下而解之,承氣湯是也。獨少陽居中,不表不里,開竅於膽,有入無出,故禁發汗,禁利大便,禁利小便,惟宜和之,以小柴胡湯,故名三禁湯。冷熱均平,從於中治,乃和解之劑。

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後,本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醫者宜詳之。

本方加減法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發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按:血弱氣盡,至結於脅下,是釋胸脅苦滿句;正邪分爭,是釋往來寒熱句,此是倒裝法也;至默默不欲飲食,兼上文滿痛而言也;若藏府相連四句,乃釋心煩喜嘔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頭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口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原文

噦,一塊切,淵,入聲。逆氣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下之則愈。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宜芒硝主之。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結者,小柴胡湯主之。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者,小柴胡湯主之。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主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者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夜則譫語者主之。

仲景《傷寒論》中言婦人者,止此三條耳。

《活人書》言,婦人傷寒治法,與男子不同,男子先調氣,女子先調血,此大略之辭耳。要之脈緊無汗為傷寒,脈緩有汗為中風,熱病脈洪大,中暑細弱,其症一也。當汗當下,豈必調血而後行津液耶!仲景《傷寒論》不分男女,良以此歟!此論固當,猶為未也。

仲景,亞聖也,世醫所知,仲景不知有是理乎?聖人創物,賢者述之事,可以為天下,則聖人已先據之矣,何待世人明之乎!聖人不言,以其同診也,後人不知湯液之源,故立為後人法則,異於男子,常人所具聰明眼者,肯以此為是乎!然以藥考之,則可知也。假令桂枝、芍藥固營而開衛,非血藥而何?麻黃、防風雖為之發汗,本治女子余疾,非血藥而何?白虎小柴胡中知母則治熱,柴胡則調經,皆氣中之血虛也。當歸、地黃不言可知為血藥。

白朮人皆以為氣劑,本草言能利腰臍間血,非血藥乎?大抵用之在陽,便是氣藥;用之在陰,便是血藥。若男子與女人傷寒,皆營衛受病,其症一也,何以云男先調氣,女先調血也?此二句云岐子以為治雜病法之常體,非為傷寒設也。其所以然者,以其任、沖盛而有子,月事行有期,有熱入血室一症,不得不異也。

在妊孕不得不保,在經血不得不調,表裡汗下何嘗有異也,無汗下藥中增損,自有調保之義。活人云:妊娠不用桂枝、半夏、桃仁,柴胡湯減半夏為黃龍湯,是則是矣。必竟蓄血極而鄰於死,須抵當湯、丸,則安得不用,止是減劑從輕可也。故黃帝云:婦人身重,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大聚大積,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此所以有從輕之義,蓋由諸此,以知桂枝、半夏、桃仁可用處必用,不可全無,但當從輕則可耳。保安丸中有桂、附、牛膝,皆隳胎之劑,以其數多之中些少,是亦從輕而無妨也。又為引用,必須少,而不可無也,大意如此。

後之君子,更宜詳定,保劑多,破劑少,破者從其保;破劑多,安劑少,安者從其破,此理不可不知。又寒熱多少例,寒者多,熱者少,熱不為之熱;熱者多,寒者少,寒不為之寒。

按:岐伯之論,謂妊婦之用毒藥,可用而不可過也。婦人懷孕,謂之重身,然用毒藥以治其病者,正以內有病之故。則有病以當毒藥,其子必無殞也,不惟子全,而母亦無殞也。但大積大聚,或病甚不堪,不得不用此以犯之,只宜衰其大半而止,藥行彼病自漸去。若過用其藥,則敗損真氣死矣。

按:男子亦有熱入血室症。經云: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熱入血室。但頭汗者,刺期門,蓋衝脈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之。男子下血譫語,婦人寒熱似瘧,皆為熱入血室。迫血下行,則為協熱而利。挾血之脈乍澀乍數,或沉伏,血熱交併則脈洪盛,大抵男子多在左手,女子多在右手見之也。

或問:小柴胡近世治傷寒發熱,不分陰陽而用之何也?然,柴胡之苦平,乃足少陽經傷寒發熱之藥,除半表半裡之熱,及往來寒熱,小有日晡潮熱也。佐以黃芩之苦寒以退熱,半夏、生薑之辛以退寒,人參大棗之甘溫以助正氣,解渴,生津液,則陰陽和而邪氣解矣。

但太陽經之表熱,陽明經之標熱,皆不能解也,如用之豈曰無害?若夾陰傷寒,面赤發熱,脈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可不慎哉!及內虛有寒,大便不實,脈息小弱,與婦人新產發熱,皆不可用也。

《夷堅志》云:朱肱,吳興人,尤深於傷寒。在南陽,太守盛次仲疾作,召視之。曰:小柴胡湯症也。請並進三服,至晚乃覺滿。又視之,問所服藥安在?取視乃小柴胡散也。肱曰:古人制㕮咀,銼如麻豆大,煮清汁飲之,名曰湯,所以入經絡攻病取快。令乃為散,滯在膈上,所以胸滿而病自如也。因旋制,自煮以進,兩服遂安。

小建中湯,方見三卷。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垣云: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飴糖、甘草甘溫,補脾養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脈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溫,發散陽氣,行於經絡、皮毛為使,故名建中。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大黃(二兩),枳實(四枚),半夏(半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仲景原文下四條同。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有人病傷寒,心煩喜嘔,往來寒熱,醫以小柴胡與之,不除。予曰:脈洪大而實,熱結在裡,小柴胡安能去之?仲景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三服而病除。蓋大黃盪滌蘊熱,傷寒中要藥。大柴胡酒洗生用。

按:柴胡、大黃之藥,升降同劑,正見仲景處方之妙。柴胡升而散外邪,大黃降而泄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自愈。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柴胡湯。

或問:大柴胡若內煩裡實者,固宜用也,其嘔而下利者,亦用之何也?夫治病節目,虛實二者而已。裡虛者,雖便難而勿攻;裡實者,雖吐利而可下。經曰:汗多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以遲為不足,即裡氣未實故也,此以大柴胡主之。凡吐利,心腹濡軟為裡虛;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為裡實也,下之當然。

況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二節病症,雖有參差,其裡實同一機也,皆與大柴胡者宜也。

病若二十餘日以上有下症者,止宜大柴胡湯,恐承氣太峻,蓋傷寒過經,則正氣多虛故也。

有人患病傷寒,目痛、鼻乾、不得臥,大便不通,黃柏脈俱大已數日,一夕汗出,予謂速以大柴胡湯下之。醫駭曰:陽明自汗,津液已涸,法當用蜜煎,何須苦用下藥?予謂曰:子雖知蜜煎穩當,還用大柴胡湯,此仲景不傳之妙,公安能知之?餘力爭,竟投大柴胡二貼愈。仲景論陽明之病多汗者,急下之。

人多謂已是自汗,若又下之,豈不表里俱虛!又如論少陰雲:少陰病一二日,口乾、咽燥者,急下之。人多謂症發於陰,得之日淺,但見乾燥,若更宜下,豈不陰氣愈甚!舉此二端,則其可疑者不可勝數,此仲景之書,人罕能讀也!余謂仲景言急下之者,亦猶急當救表,急當救里之說,凡稱急者,為立變謂。才覺汗,未至津液乾燥,便速下之,則為精捷,免至用蜜煎也。

三陰及各症方

桂枝加芍藥湯,即於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即於桂枝湯內加大黃。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仲景原文,下二條同。

表症未罷而醫下之,邪乘裡虛,當作結胸。今不作結胸,而作腹滿時痛,是屬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耳。時痛者,有時而痛,非大實之痛也,故但與桂枝湯以解表,加芍藥以和里。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大凡表症未罷,仍當解表,若誤下以虛其里,則餘邪乘虛而入,內作大實痛。曰大實痛,則非時而痛者可例矣,故前方但倍芍藥,而此則加大黃。加大黃者,取其苦寒能蕩實也。

或問:太陰有可下者乎?曰:有經云,及太陽症,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為誤下傳也。

治病必求其本。假令腹痛,桂枝加芍藥,桂枝加大黃,何為不只用芍藥、大黃之屬,卻於桂枝湯內加之?蓋以病從太陽中來,當以太陽為本也。又如結胸症,自高而下,脈浮者不可下,故先用麻黃湯,解表已,然後以陷胸湯下之,是亦求其本也。至於蓄血下焦,血結膀胱,是亦從太陽中來,侵盡無形之氣,乃侵膀胱中有形之血。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當歸四逆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炙),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藏厥,藥即方見。

手足厥,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原文,下同。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仲景原文下同。

按:此承上文言,雖有手足厥,脈細欲絕症候,若其人內有久寒,則加吳茱萸、生薑,以散久寒而行陽氣。曰久寒者,陳久之寒也,對下直中寒也。明矣。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見太陽中篇。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者,當救里,宜四逆湯。原文下十條同。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者,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發熱頭痛,表病也。脈反沉者,里脈也。經曰:病在表者,脈當洪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見表病而得里脈,則當瘥;若不瘥,為內虛寒甚,與此湯救其里。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經言輩字者,為藥性同類,惟輕重、優劣不同耳。凡太陰自利不渴,師言有用理中而愈者,甚則理中加附子而獲安者,凡言輩者,蓋如此。夫四逆湯,甘辛相合,乃大熱之劑。苟輕用之,恐有過度之失,所以仲景不為定擬也。莫若以理中循循而用之,至為平穩;如不得已者,四逆方為用也。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屬霍亂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前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或問:論傳經之邪,自三陽傳至太陰,太陰則傳少陰,此不言傳經而言始得之何也?曰:傳經者,古人明理之法之意如此,安可執一而論哉!夫三陽傷寒,多自太陽入,次第而傳,至厥陰者,固有也;其三陰傷寒,亦有自利不渴,始自太陰而入者。今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正由自入,故云始得之。

緣少陰無身熱,而今有熱,故言反發熱,以不當發熱而熱也。為初病邪淺,故與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散之。按六經中但少陰症難辨,此條要看一反字,是以陰症雖云不用麻黃,今既始得之,反發熱,脈沉,所以用麻黃附子細辛以溫散之耳。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症,故微發汗也。

詳仲景發汗湯劑,各分輕重不同,如麻黃桂枝湯,青龍各半,越婢等湯各有差等;至於少陰發汗二湯,雖同用麻黃附子,亦有加減輕重之別,故以加細辛為重,加甘草為輕,辛散甘緩之義也。其第一症,以少陰本無熱,今發熱,故云反也。蓋發熱為邪在表而當汗,又兼脈沉,屬陰而當溫,故以附子溫經,麻黃散寒,而熱須汗解,故加細辛,是汗劑之重者。

第二症既無裡寒之可溫,又無裡熱之可下,求其所以用麻黃、附子之義,則是脈亦沉,方可名曰少陰病。身亦發熱,方行發汗藥,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淺,比之前症亦稍輕,故不重脈症,而但曰微發汗,所以去細辛加甘草,是汗劑之輕者。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生用)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已上,心中煩,不得臥,前湯主之。原文

附子湯

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茯苓,白芍,人參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原文下同。

按: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內經》曰:人身之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如此條是也。又或者陰氣不足,陽氣內陷,入於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

一為陰寒盛,氣一為陽氣內陷,何以明之?蓋陰寒為病,則不能消耗津液,故於少陰病則曰口中和。及陽氣內陷,則熱爍津液為干,故於太陽病則口燥、舌乾而渴也。要辨陰陽、寒熱不同者,當於口中潤燥詳之。

按:傷寒以陽為主,上件病皆陰勝,幾於無陽矣。辛甘皆陽也,故用附、朮、參、苓,所以散寒而養陽。辛濕之藥過多,則恐有傷陽之弊,故又用芍藥之酸以扶陰。經曰,火欲實,木當平之,此用芍藥之意也。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桃花湯

乾薑(一兩),赤石脂(一斤),粳米(一升)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原文,下同。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症自三陽傳來者,純是熱症。成無己因其下利而曰協熱,因其用乾薑而曰裡寒。余謂不然。蓋少陰腎水也,主禁固二便,腎水為火所灼,不能濟火,火熱克伐大腸金,故下利且便膿血。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乾薑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湯加人尿、豬膽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爾。經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正此之謂。用粳米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乾薑一兩之寡,豈足以溫,赤石脂一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

豬膚湯

豬黑皮,白米粉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主之。原文

膚,乃是燖豬刮下黑皮。《禮運》疏云,革,膚內厚皮;膚,革外薄皮。語云膚淺,義取諸此。

按:白粉,乃白米粉也,其鉛粉亦名曰粉,又名定粉,又名胡粉,主治積聚、疳、利,與白米粉不同。

甘草湯,即甘草一味

桔梗湯

甘草,桔梗連翹薄荷竹葉,梔子,黃芩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原文

苦酒湯,藥即方見。

少陰病,咽中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原文

半夏湯,藥即方見。

半夏散,藥即方見。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原文

或問:六經傷寒,皆不言咽痛,惟少陰篇中有咽痛、咽傷之症,何也?夫少陰咽痛,乃經絡所繫。蓋少陰之脈,上貫肝膈,入肺循喉嚨,系舌本,故有咽傷痛之患。《內經》曰:所生病者,咽腫、上氣、嗌乾及痛,此經脈所繫,邪氣循行而致然也。

白通湯

蔥白(四莖),乾薑,附子(一枚)

白通加豬膽汁湯,藥即方見。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原文,下同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按:少陰屬腎,水藏也,得天地閉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客寒居之,則痛而失其體,不能制水,故下利。蔥白之辛,所以通陽氣;薑、附之辛,所以散陰寒,故即蔥白而名之曰白通。

或謂:白通湯及白通加豬膽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皆為少陰下利而設,除用薑、附相同,其餘之藥,俱各殊異,何也?曰病殊則藥異,少陰下利,寒氣已甚,非姜不能治,此下利之理無殊,至兼有之症不一,則用藥當各從其宜。如白通湯用薑、附以散寒止利,則加蔥白以通調陽氣。

若利而乾嘔煩者,寒氣太甚,內為格拒,而薑、附非煩者之所宜,必嘔而不納,故加人尿、豬膽汁,候溫冷而服之。以人尿、豬膽汁皆鹹苦性寒之物,自納而不阻,至其所則冷體皆消,熱性便發。又真武湯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故多或為之症。夫水氣者,則寒濕也,腎主之,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蓄為水氣。

腹痛,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甚而水穀不能別也。經曰: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辛,故用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太陽篇中小青龍湯症,亦為有水氣,故多或為之症。

如真武湯者,不殊此理也。通脈四逆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為裡寒。身熱惡寒,而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相通,與通脈四逆湯以散陰通陽,其或為之症,依法加減而治之。已主四症,俱云下利,而兼有或為之症不一,是以用藥大同而小異也。

或云:白通湯用附子,凡四症惟真武湯一症熟附,余皆生用何也?凡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非乾薑佐之則不可;炮熟則益陽除濕,用生薑相輔,允為宜矣。乾薑辛熱,故佐生附而用;生薑辛溫,少資熟附之功,原佐使之妙,無出此理。然白通等湯,以下利為重,其真武湯症,以寒濕相搏,附子亦用炮熟,仍用生薑以佐之,其生熟之用,輕重之分,無過此理也。

真武湯,方見三卷內。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原文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頭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主之。原文

通脈四逆湯

四逆加蔥(四莖),除甘草。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者主之。原文,下同。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四逆散

甘草,柴胡,枳實(炒),芍藥(生用,各一兩)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原文

此寒邪傳至少陰,里有結熱,則陽氣不能交接於四末,故四逆而不溫。用枳實,所以破結氣而除裡熱;用柴胡,所以升發真陽而回四逆;甘草和其不調之氣;芍藥收其失位之陰。是症也,雖曰陽邪在裡,甚不可下,蓋傷寒以陽為主,四逆有陰進之象,若復用苦寒之藥下之,則陽益虧矣,是在所忌。論曰諸四逆者,不可下之,蓋為此也。

大凡初服藥時無是症,服藥後而生新症者,故經曰:若吐、若汗、若下後之症是也,即壞病也,當以何逆而治之?若初服藥有是症,服藥後只是原症如故,不見新有症候者,只是病未退。仲景所謂服湯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也。汗下同法,清碧杜先生曰:陽熱病難療,陰寒病易治。

蓋熱者,傳經變態不一;陰寒不傳,治之亦一定法耳。仁庵嚴先生云:凡醫他人治過傷寒,須究前症曾服何藥?倘症交雜,先以重者為主,次論輕者。假如傳經之邪,治有三法:在皮膚者,汗之;在表時兩間者,和解之:在裡者,下之。此自外入內之治也。至若體虛之人,交接陰陽,飲食不節,則裡虛中邪,又非在表可汗之法,必用大熱之劑溫散。經曰: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失守,故使邪中於陰也。

方其裡氣不守而為邪中,正氣怯弱故成慄也。故經言寒則傷營,營者,血也。血寒則凝而不行,致四肢血氣不接而厥。身體冷而惡風寒,附子、乾薑適得其當。若寒退而熱毒內攻,目中不了了,下利清水,腹滿,又有急下之法,此論少陰經之治法也。若寒退而手足厥,其厥乍凜,腹中痛,而小便不利,又有四逆散之治法,所謂少陰傳變,與太陽相同者此也。

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主之。原文

少陰病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導其陽邪由溺而泄,則津液運化而渴自愈也。然豬苓質苦輕清之象也,能滲上焦之熱;茯苓味甘,中宮之性也,能滲中焦之濕;澤瀉味鹹,潤下之性也,能滲下焦之濕;滑石性寒,清肅之令也,能滲濕中之熱。四物皆滲利,則又有汗多亡陰之懼,故用阿膠佐之,以存津液於決瀆耳。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黃柏(各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當歸(四兩),川椒(去汗)

苦酒(醋也)。浸烏梅一宿,去核蒸熟,和藥蜜丸。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原文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烏梅丸主之。原文

蛔者,為人腹中長蟲,俗曰食蟲是也。

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症。吐蛔者,蓋胃中空虛,既無穀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症何如?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記一人,陽黃吐蛔,又大發班,陽毒症,口瘡,咽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症矣。

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乾薑,官桂,芍藥,甘草,黃芩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原文

仲景麻黃升麻湯為下壞之劑,而寸脈沉遲,或厥,或咽喉不利、咳嗽膿血,或下利不止,斷作難治,此藥有桂枝湯,有麻黃湯,有乾薑芍藥甘草湯,有白虎湯,內更有少陽藥黃芩是也。此是三陽合而標病,不應下而下之,壞而成肺痿也。若脈不遲者,去乾薑、官桂;不下利者,亦去之;寸口脈小者,去黃芩,此宜隨症而加減之也。前人全用藥,以其前症悉備,故用三陽標藥治之。

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是也。

薑黃黃芩人參湯,方見本湯。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者主之。原文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秦皮,黃連,黃柏(各三兩)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原文,下同。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

本方加人參一兩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為霍亂。自吐利,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原文

理中丸

本方等分蜜丸

霍亂,頭疼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原文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原文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以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主之。原文

燒褌散

即褌襠燒灰也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原文

取此物者,亦以病因於陰陽感召而得,故亦以陰陽之理治之。又且五味入口,鹹入腎,腐入腎,穢入腎,乃濁陰歸地之意也。褌襠味鹹而腐,故能入少陰;燒之則溫,故足以化氣;化之則濁,故足以入膀胱。經曰:濁陰歸六腑是也。藥物雖陋,而用意至微。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梔子(各十四枚),淡豉(四合)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如大黃如棋子大五六枚。原文

漿水

漿水味甘酸而性涼善走,故解煩渴,化滯物。其法以炊粟水,熱投冷水中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類漿故名。若浸至敗者害人。

牡蠣澤瀉散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者主之。原文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