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陰陽六諸方脈證
2. 太陽合陽明方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加葛根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仲景原文
𠘧𠘧,項背拘強之狀。
按:後症葛根湯,乃桂枝湯中加麻黃、葛根也。其症無汗,故以麻黃髮之;此症有汗,故去麻黃,而曰桂枝加葛根湯也。若有麻黃,則亦葛根湯矣。
葛根湯
桂枝湯加麻黃、葛根。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患者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伴隨出汗後怕風,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這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了葛根,因為患者已經出汗了,所以去掉了麻黃。如果加了麻黃,就變成葛根湯。葛根湯是用桂枝湯加上麻黃和葛根,用於太陽病患者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不出汗、怕風的情況。
風寒傷經絡之徑,則所過但痛而已,未至於強;風寒傷筋骨之筋,則所過筋急強直,而成剛痓。痓,痙字之訛也。曰剛痓,無汗之名也。本草云:輕可去實,葛根、麻黃,形氣之輕者也。此以風寒表實,故加二物於桂枝湯中。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原文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原文
葛根加半夏湯,方見本湯。
凡合病,必自下利。下利,里症也。今之庸醫皆曰漏底傷寒,不治,仲景則以前方主之。蓋以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陰虛故下利也。以此湯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惟明者知之,其脈必弦而長。
白話文:
風寒侵犯到身體的經絡路徑時,只會引起經過部位的疼痛,還不至于造成肢體強直;但如果風寒侵襲到筋骨之間的筋脈,就會使得筋脈收縮、強直,進而形成所謂的剛痓(即痙攣)。『痓』是『痙』字的誤寫。所謂的剛痓,是指因風寒束表而無汗的狀況。本草學說中有云:性質輕揚的藥物能夠解除實邪,葛根和麻黃便是屬於形質輕且能調節氣機的藥物。由於這是風寒導致的表實證,所以要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這兩味藥物。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受病時,通常會伴有腹瀉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應使用葛根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這是原書中的記載。
若太陽經與陽明經同時受病,但沒有腹瀉問題,只有嘔吐的情況,則應該使用【葛根加半夏湯】作為主方進行治療。此處提及的【葛根加半夏湯】的具體方劑,可參見本處提供的湯方連結。
一般來說,當兩經同時受病時,多會出現腹瀉的症狀,因為腹瀉屬於裡證的表現。現在一些庸醫常常將此誤診為寒邪直入下焦的「漏底傷寒」,認為難以治療,但張仲景則建議使用上述前方來治療。這是因為邪氣集結於陽經,導致陽氣過盛而陰氣相對不足,陰氣不足就會產生腹瀉。使用此湯方能夠疏散經絡中的表邪,使陽氣不再過盛而陰氣得以恢復平衡,腹瀉自然就能停止。只有真正明白此病理機轉的醫師才會了解,患者的脈象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弦而長的。
張云:凡合病皆下利,各從外症以別焉。夫太陽病,頭項痛、腰脊強;陽明病,目疼、鼻乾,不得臥;少陽病,胸脅痛,耳聾。凡遇兩經病症齊見而下利者,合病也。然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也。仲景不言脈症,只言太陽與陽明合病者,以前章所論包含以上之症,即此理也。況各經之症,所見不一,難為定論乎!
按:合病者,三陽合病也。謂二陽經或三陽經同俱受邪,相合而病,故曰合病。此病之不傳者也。並病者,亦指三陽而言,並者,催併、督並之謂,前病未解,後病已至,有逼相併之義,此病之傳者也。且如太陽、陽明並病一症,若並而未盡,是傳未過,尚有表症,仲景所謂太陽症不罷,面色赤,陽氣怫鬱,在表不得越,煩躁氣短是也,猶當汗之,以各半湯。
白話文:
張云:當各種病症同時出現伴有腹瀉時,我們應根據外在的症狀來加以區分。比如,太陽病的特徵是頭部和頸項疼痛、腰背僵硬;陽明病則表現為眼睛疼痛、鼻子乾燥,以及難以安睡;少陽病則特點是胸部和肋側疼痛,以及聽力減退。如果發現有兩條經脈的病症同時出現並且伴有腹瀉,這就被稱為合病。然而,只需要出現其中一個症狀就足以判斷,不必所有症狀都同時存在。張仲景在這裡沒有具體描述脈象和其它症狀,只是提到了太陽與陽明合病的情況,這是因為前文已經涵蓋了這些基本症狀,道理就在這裡。再說,每條經脈可能表現出的症狀多種多樣,很難做出固定的論斷!
备注:所謂合病,是指三陽經合病,即兩條或三条陽經同時受到病邪影響,合在一起發病,因此稱為合病。這種情況下,病邪並未進一步傳變。至於並病,也是針對三陽經而言,這裡的「並」意味著緊隨、疊加,指前一個病症還未完全解除,後一個病症就接踵而至,有一種迫近併合的含義,這是病邪傳變的狀態。例如,當太陽病和陽明病併發時,如果併發的過程尚未完全結束,表示病邪傳變還未越过某個階段,依然存在表證的特徵。正如張仲景所說,如果太陽病的症狀還未消失,病人面部紅赤,這是因為體內陽氣鬱滯於表,無法正常發散,導致煩躁不安、呼吸短促,這種情況下,仍然需要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可以考慮使用各半湯。
若並之已盡,是謂傳過,仲景所謂太陽症罷,潮熱,手足汗出,大便硬而譫語者是也,法當下之以承氣湯。是知傳則入府,不傳則不入府也。所以仲景論太陽、陽明合病,止出三症,加前太陽、陽明並病,則言其有傳變如此也。然此皆三陽病耳,與三陰無干。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矣,所以三陰無合病例也。
梔豉湯,方見太陽中篇。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者主之。原文,下六條同。
懊者,懊惱;憹者,鬱悶貌。心中懊懊惱惱,煩煩憹憹,鬱郁不舒,憤憤無奈,此又煩悶而甚者也。由下後表之陽邪乘虛內陷,鬱而不發,結伏於心胸之間,故如是。按:梔子色赤,味苦,入心而治煩;香豉色黑,味鹹,入腎而治燥。
白話文:
如果病邪已經完全轉移,這就稱為傳變完成,張仲景所說的太陽病狀消失,之後出現潮熱,手腳出汗,大便坚硬且胡言亂語的情況就是這樣,治療上應該使用承氣湯。由此可知,病邪傳變就會進入腑,不傳變就不會進入腑。因此,張仲景在討論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生(合病)時,只提出了三種症狀,再結合之前提到的太陽和陽明併病的狀況,就是說明了病邪可能這樣傳變。然而,這些都只是三陽經的病症,與三陰經無直接關係。如果與三陰經同時發生合病,那就是所謂的兩感病了,也因此在三陰經中並沒有合病的病例。
_梔豉湯_的方劑記載在《傷寒論》的太陽中篇。
適用於發汗、嘔吐、瀉下等治療後,出現虛弱焦躁無法安眠的症狀。此描述與原著中的其他六條條文相同。
這裡所說的「懊」,指的是懊惱的心情;「憹」則形容心情鬱悶。心裡感到懊惱不已,煩悶鬱結,情緒不暢,煩躁而無可奈何,這是比一般煩悶更加嚴重的狀態。這種情況源於發汗、吐瀉等治療後,體表的陽性病邪趁虛內陷,鬱結於心胸部位,無法發散所致。根據藥性,梔子色紅味苦,能入心經治療煩躁;香豉色黑味鹹,能入腎經治療燥熱。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宜主之。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少惡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憤憤,反譫語者主之。
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氣主肺,血主腎,煩躁俱在上者,腎子通於肺母也,故用梔子以治肺煩,用香豉以治腎躁。煩躁者,懊惱不得眠也。
或曰:煩者,心為之煩;躁者,心為之躁,何煩為肺躁為腎耶?夫心者,君火也,與邪熱相接,上下通熱,金以之而躁,水以之而虧,獨存火耳,故肺腎與之合而煩躁焉。此煩雖肺,躁雖腎,其實心火為之也。
白話文:
發汗後,如果出現腹瀉,並且伴隨煩熱、胸悶不暢,可以用它來治療。
傷寒病發病五六天,瀉藥服用後,體溫仍然不退,心中絞痛,病情尚未減輕,可以用它來治療。
陽明病,脈象浮緊,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呼吸困難,發熱出汗,不畏寒,略微怕熱,身體沉重。如果發汗治療,反而出現乾燥,心煩意亂,甚至出現神志不清,可以用它來治療。
煩躁,是因為氣機不順;躁動不安,是因為血氣瘀滯。氣主肺,血主腎,煩躁症狀都表現在上半身,是因為腎氣通於肺,所以用梔子來治療肺部的煩熱,用香豉來治療腎臟的躁動。煩躁症狀表現為心神不安,無法入睡。
有人可能會問:煩躁是由心引起的,為什麼說煩是肺的症狀,躁是腎的症狀呢?心是君火,與邪熱相結合,導致全身熱邪上行,金氣因此燥熱,水氣因此虧虛,只剩下火氣,所以肺腎受到影響而出現煩躁。雖然煩是肺的症狀,躁是腎的症狀,但實際上都是心火引起的。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惱,飢不能食,但煩汗出者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此湯。
下利後不煩,為欲解。若更煩而心下堅者,為谷煩,此煩是心下濡者,是邪熱乘里,客於胸中為煩也,與此湯吐之則愈。
按:此湯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若用之以去實,則非豉子所能宣矣。宣實者,須瓜蒂散主之。
凡服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仲景用梔子湯治煩胸,為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輕飄而像肺,色赤而像火,故能瀉肺之火也。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為吐者,梔子本非吐藥,為邪氣在上,拒而不納,故令人上吐,邪因得以出。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謂也。或用梔子利小便,實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氣清而化,膀胱為津液之府,小便得以出也。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使用了下法治療後,病人外表仍有熱象,手腳溫暖,沒有出現胸悶結塊的症狀,但是感到心情煩躁不安,雖感飢餓卻無法進食,只是感到煩躁並伴有出汗,這種情況適用此方進行治療。
如果病人在腹瀉之後更加感到煩躁不安,且按壓心下部位感覺柔軟,這是屬於虛性煩躁,適合使用此湯劑來治療。
腹瀉之後若不再感到煩躁,表示病情即將好轉。但如果腹瀉後反而更加煩躁,並且心下部位摸起來堅硬,這是由於食物積滯所引起的煩躁,而這種煩躁伴隨著心下部位柔軟的,則是因為邪熱侵入腑內,停留在胸部引發的煩躁,使用此湯劑催吐可以治愈。
需要注意的是,此湯劑僅適用於催吐無形的虛性煩躁,如果要用它來去除實邪,則豉子並不能達到宣泄的效果。要清除實邪,應該使用[瓜蒂散]為主的療法。
通常來說,如果病人以往就有稍微腹瀉的問題,就不應給予[梔子湯]。
張仲景使用梔子湯來治療胸悶煩躁,是因其能清上焦之熱。因此易老說:梔子性質輕揚類似肺的特質,色赤如同火,故能清除肺部的火熱。雖然本草經未提到其有催吐作用,但張仲景使用梔子湯導致嘔吐,是因為邪氣壅積在上部,身體抗拒不接受,所以會引起上吐,進而使邪氣得以排出。經典所說的「高者因而越之」就是這個道理。有時梔子也被用來促進小便通畅,實際上並非直接利尿,而是通過清肺的作用。肺氣得到清理而能正常運化,由於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因此小便就能自然排出。
本經云:治大小腸熱,辛與庚合,又與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去皮,泄心火;連皮,泄肺火,入手太陰、少陰經。
麻仁丸
大黃,枳實,厚朴,芍藥,麻仁,杏仁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原文,趺音孚,跏趺。
成無己曰:約者,結約之約,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故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脾約。與此丸以下脾之結燥,腸潤結化,津液入胃,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愚竊有疑焉,既曰約,脾弱不能運也,脾弱,則土虧矣,必脾氣之散,脾血之耗也。原其所由,必久病大汗、大下之後,陰血枯槁,內火燔灼,熱傷元氣,必傷於脾,而成此症。傷元氣者,肺金受火,氣無所攝;傷脾者,肺為脾之子,肺耗則液竭,必竊母氣以自救。
白話文:
《本草經》說:治療大腸和小腸的熱症時,這味藥因為辛味與庚金相合,同時也能與丙火相合,並且能夠排出戊土的濕熱,由於它首先影響到的是身體的中部(脾胃所在的區域)。去除外皮時,能清泄心火;保留外皮則可泄肺火,藥效可以到達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
麻仁丸 的組成包括:
- 大黃
- 枳實
- 厚朴
- 芍藥
- 麻仁
- 杏仁
當趺陽脈表現出浮且澀的特徵時,浮代表胃氣旺盛,澀則表示小便次數增多。浮澀兩種脈象交織,會導致大便困難。這種情況被稱為“脾約”,應以麻仁丸作為主治療法。這裡的“趺”發音同“孚”,與跏趺坐姿有關。
成無己解釋說:“約”在此處意指收縮、束縛,指的是胃氣過強而脾氣虛弱,導致身體裡的津液不能夠充分分佈,只往膀胱方向輸送,因此小便頻繁而大便乾硬,這就是所谓的“脾約”。使用麻仁丸可以幫助排解脾胃的乾燥結滯,使得腸道得以滋潤,大便得以暢通,津液回歸胃中,這樣大便就會變得容易,小便次數減少,症狀也就得到緩解。然而,我私下有些疑惑,既然稱為“約”,即表示脾臟功能減弱,無法正常運轉,那麼必然涉及到土(脾)的虧損,進而是脾氣的散失和脾血的消耗。追溯其原因,很可能是長期患病、大量出汗或是嚴重腹瀉之後,體內陰血枯竭,內火熾盛,高熱傷害了元氣,特別是傷害到了脾臟,從而引發這種病症。元氣受傷,意味著肺金(金生水,水為腎,肺為脾之子)受到火的侵襲,氣無所依附;而脾受傷,則因肺為脾之子,肺氣的耗損導致體液枯竭,肺為了自救,會進一步耗損母體(脾)的氣血。
金耗則木寡於畏,土欲不傷不可得也。脾失轉輸之令,肺失傳送之官,宜大便秘而難下,小便數而無藏蓄也。理宜滋陰血,使孤陽之火不熾,而金行清化,木邪有制,脾土清健而運行,精液乃能入胃,則腸潤而通矣。今以大黃為君,枳實、厚朴為臣,雖有芍藥之養血,麻仁、杏仁之溫潤為之佐使,用之熱盛而氣實者,無有不安。
若與熱雖盛而氣不實者,雖得暫通,保無有脾愈弱而腸愈燥者乎!後之用此方者,慎勿膠柱而調瑟。
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白話文:
金氣衰弱,木氣就容易受到傷害,而土氣也無法避免損傷。脾臟失去運化輸布的功能,肺臟失去宣發肅降的功效,就會出現大便乾燥難以排出,小便頻繁且無法儲存的情況。治療應以滋陰養血為主,使虛火不至於過盛,金氣清利化濁,木邪得到抑制,脾土健運,精液才能進入胃中,腸道才會潤滑通暢。現在用大黃為主要藥物,枳實、厚朴為輔助藥物,雖然還有芍藥滋養血液,麻仁、杏仁溫潤腸道,但如果用於熱盛氣實的病人,就沒有問題。
但是,如果用於熱盛氣虛的病人,雖然能暫時通便,但難保不會導致脾氣更虛,腸道更乾燥。後人使用此方時,要謹慎,不要死板地套用,而應該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調整。
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
陽明病,發熱出汗,這是熱邪外越,無法化為黃疸;但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汗,汗液從頸部流回,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的人,這是瘀熱內積,身體一定會出現黃疸,茵陳蒿湯可以治療。
傷寒八九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梔子柏皮湯
梔子,柏皮
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茵陳蒿湯,治熱濕也;梔子柏皮湯,治燥熱也。如苗澇則濕黃,旱則燥黃,濕則泄之,燥則潤之也。此二藥治陽黃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見三卷。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連軺,用連軺也,氣寒味苦,主下熱氣。梓白皮氣寒味苦,主熱毒,去三蟲,時氣瘀熱之劑,必以苦為主。又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是也。
白話文:
患了傷寒約八九天後,如果身體皮膚呈現如同橘子般的黃色,並且小便不通暢,腹部稍微脹滿的情況,應當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梔子柏皮湯
藥材包含梔子和柏皮。
當傷寒引發身體泛黃且伴有發熱時,應以梔子柏皮湯作為主方治療。
茵陳蒿湯適用於治療由濕熱導致的病症;而梔子柏皮湯則用於治療燥熱之症。這就好比作物在過度潮濕時會出現濕黃,而在乾旱時則呈現燥黃,對濕黃需用利濕的方法,對燥黃則需滋潤。這兩種藥方主要針對的是所謂的「陽黃」。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該方剂的詳情可參閱第三卷。
若傷寒時,體內瘀積熱邪,通常會導致皮膚發黃,這種情況下,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首選療法。
這裡提到的「連軺」實際上是指連翹,它的特性是氣寒味苦,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氣。另外,梓白皮同樣具有寒性與苦味,能有效對抗熱毒並驅除腸道寄生蟲。對於治療因時令疫疠或瘀熱所致的病症,藥方中多以苦寒藥物為主導。古籍中也有云:對於極端的熱性病狀,應用寒性藥物來治療,即所謂「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的原則。
潦水,即霖雨後行潦之水,亦取其發縱之極,流而不滯,不助濕也。
上三湯,其茵陳湯是欲泄滌其熱也;梔子與麻黃二湯是欲解散其實也。為治不同,總之皆折火徹熱之劑耳。色如煙燻黃,乃濕病也;一身盡痛,色如橘子黃,乃黃病也;一身不痛,間發黃,活人云:病人寒濕在裡不散,熱蓄於脾胃,腠理不開,瘀熱與宿谷相薄,鬱蒸不消化,故發黃。然發黃與瘀血外症及脈俱相似,但小便不利為黃;小便自利為瘀血。
要之發黃之人,心脾蘊積,發熱引飲,脈必浮滑而緊數。若瘀血症,即如狂,大便必黑,此為異耳。
白話文:
潦水指的是大雨過後流淌的积水,因為它流動迅速,不积滞,所以不會助長濕氣。
上面提到的三種湯劑,茵陳湯是要清熱解毒;梔子湯和麻黃湯則是要疏散體內的邪氣。雖然治療方法不同,但最終都是針對火熱症狀的藥物。
如果病人面色如煙燻般發黃,就屬於濕病;全身疼痛,面色像橘子一樣黃,則屬於黃疸病。如果全身不痛,只是間歇性發黃,則可能是寒濕內蘊,熱積在脾胃,導致腠理閉塞,瘀熱與宿食積聚,無法消化,而引起發黃。
雖然黃疸病和瘀血外症在症狀和脈象上很相似,但黃疸病患者小便不利且發黃,而瘀血症患者小便通暢。
總之,黃疸病人多半是心脾積熱,發熱口渴,脈象浮滑而緊數。而瘀血症則表現為神志不清,大便黑色,這兩者是明顯不同的。
或問:白虎症亦身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何以不發黃?答曰:白虎與發黃症相近,遍身汗出,此為熱越,白虎症也;頭面汗出,頸已下都無汗,發黃症也。
又問:太陽病,一身盡痛,發熱,身如熏黃者,何曰太陽中濕也?仲景云,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或謂傷寒發黃,惟陽明與太陰有之,俱言小便利者,不能發黃,何也?蓋黃者,土之正色,以太陰與陽明俱屬土,故發黃也。其黃之理,外不能汗,里不得小便,脾胃之土為熱所蒸,故色見於外而發黃也。若小便利者,熱不內蓄,故不能變黃也。其有別經之發黃者,亦由脾胃之土受邪故也。
白話文:
有人問:白虎症也會發燒、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為什麼不會發黃?
回答說:白虎症和發黃症很像,全身都出汗,這是熱氣往外散發,屬於白虎症;只有頭面出汗,脖子以下沒有汗,則是發黃症。
又有人問:太陽病,全身疼痛、發燒、身體像被熏黃了,為什麼說是太陽中濕呢?張仲景說,傷寒發汗後,身體和眼睛發黃。這是因為寒濕在身體內部,沒有被解除的原因。所以不能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應該在寒濕中尋找解決方案。
有人說傷寒發黃,只有陽明經和太陰經會出現,而它們都說小便順暢,不能發黃,為什麼呢?因為黃色是土的本色,而太陰經和陽明經都屬於土,所以會發黃。發黃的原因是,外不能出汗,內不能排尿,脾胃的土被熱氣蒸發,所以顏色顯露在外面,就發黃了。如果小便順暢,熱氣不會積聚在體內,所以不會變黃。其他經絡出現發黃的情況,也是因為脾胃的土受到邪氣影響造成的。
抵當湯,抵當丸,二方俱見太陽篇。
血流下焦而瘀者,蓄血也。大抵傷寒先看面目,次看口舌,次看心下至少腹。以手揣之,若少腹硬滿,若小便不利者,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是蓄血症,可下瘀血。
傷寒失汗,熱畜在裡,熱化為血,其人善忘而如狂。血善逸則善忘,血下蓄則內急,用藥以取盡黑物為效。大抵看傷寒病人,心下兩脅少腹但存硬滿處,以手按則痛者,便當問其小便何如,若小便不利,乃是水與氣;若小便自利者,為有血也。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白話文:
抵當湯和抵當丸,這兩種藥方都屬於太陽篇的內容。
當血液流到下焦並瘀積時,就形成蓄血。一般來說,診斷傷寒首先要觀察面部,然後是口舌,再看心下到小腹。用手觸摸,如果少腹硬滿,小便不利,這是津液停留凝聚,可以用利尿藥;如果小便自利,則是蓄血症,可以用化瘀藥。
傷寒病人出汗後,熱氣積聚在體內,熱氣轉化為血,患者會健忘,甚至出現狂躁。血液容易流失則會導致健忘,血液積聚在下焦則會引起內急,治療時應以排出黑色血塊為目標。一般來說,觀察傷寒病人,如果心下、兩脅、少腹存在硬滿部位,用手按壓時感到疼痛,就要詢問患者小便情況。如果小便不利,說明是水氣滯留;如果小便自利,說明有血液瘀積。
太陽病發展到六七天,表證依然存在,脈象微弱而沉,但沒有胸悶,患者出現狂躁症狀,說明熱氣積聚在下焦,小腹應該硬滿,小便自利,排出血液就可以痊癒,用抵當湯治療。後面三條內容與此相同。
仲景凡稱太陽症脈沉者,皆謂發熱惡寒,頭項強痛,而脈反沉也。其症兼發狂,小腹痛者,為蓄血,此條抵當湯是其例也。
自經而言,則曰太陽;自腑而言,則曰膀胱。陽邪由經而入結於膀胱,故曰隨經瘀熱在裡。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病人無表裡症,發熱六七日,雖脈浮數者,可少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或問:攻下之法,須外無表症,里有下症,然後可攻。上言無表裡症,況脈更浮數,何故言可以下之?曰:此非風寒之所病,是由內傷而致然也。若外不惡寒,里無譫語,但七八日發熱,有爍津液,乃陽盛陰虛之時,苟不攻之,其熱不已,必變生焉。故云:雖脈浮數可下,不待沉實而攻之。
白話文:
張仲景在文中提到,凡是說到太陽病而脈象沉的狀況,都是指病人有發熱、畏寒、頭部和脖子後面強烈疼痛的症狀,但脈搏卻異常地沉。如果這樣的病症還伴有精神錯亂、小腹部疼痛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蓄血症,而這裡所提的對應治療方劑就是抵當湯。
從經絡的角度來講,這是指太陽經;若從臟腑角度來說,則對應的是膀胱。當陽性的病邪沿著經絡進入並在膀胱中凝聚時,這就稱為隨著經絡而來的瘀熱在內部積聚。
對於太陽病的患者,如果出現身體黃疸、脈象沉結、小腹部位堅硬、小便不順暢的症狀,這是沒有蓄血的表現;而陽明病的特徵,假如患者經常忘事,那通常意味著有蓄血存在。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體內長期有瘀血積留,導致記憶力減退,即便大便看似乾硬,實際排便卻較為容易,且排出的大便顏色必定偏黑,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抵當湯來治療,促使瘀血下行。
假使有一個病人,沒有明顯的表證或裡證,發燒持續了六七天,即使脈象呈現浮數,也可以輕微地使用瀉下療法。如果已經進行瀉下治療,而脈搏仍然頻數且未見緩解,甚至瀉下不止,那麼可能會伴隨著高熱並排泄出帶有膿血的大便。有人質疑:瀉下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在外無表證、內有需要瀉下的跡象時才能施行。前面提到的「無表裡症」,加上脈象浮數,為什麼還能使用瀉下療法呢?回答是:這種情況並非由風寒直接引起,而是由於體內的傷害所致。如果病人外表不畏寒,內裡也沒有谵語的症狀,只是在七八天內持续發燒,有損耗體內津液的跡象,這屬於陽氣過盛而陰液不足的狀態。如果不加以治療,熱勢不僅不會減弱,反而可能引發其他病變。因此,即便是脈象浮數,也可以考慮適度瀉下,不必等到脈象沉實才進行治療。
夫內傷者,經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傷脾,此非本病,醫特下所為也,仲景之意不外是理。凡傷寒當下之症,皆從太陽、陽明在經之邪而入於腑,故下之。今不言陽明病,而但曰病人無表裡症,此非自表之裡而病也。但為可下,故編於陽明篇中,學者宜詳玩焉。
傷寒有熱,少腹痛,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丸。
按:成注身黃、屎黑、喜忘、發狂,亦是推廣之詞,若依上文,只是滿而不硬耳。
抵當湯、丸,藥味同劑,如何是二法?蓋喜忘、發狂、身黃、屎黑者,疾之甚也;但小腹滿硬、小便利者,輕也,故有湯、丸之別。桃仁、大黃等分,水蛭、虻蟲多者作湯,三分之二者作丸,作丸之名,取其數少而緩也。故湯用煎服一升,丸止服七合也。
白話文:
對於內臟受損的病症,《內經》提到當趺陽脈呈現浮而數的脈象時,浮代表影響到胃,數則表示傷及脾臟。這種情況並非疾病本質如此,而是因為醫師治療時使用下法所導致的。張仲景的觀點基本上遵循這個道理。一般來說,傷寒需要使用下法治療的情況,都是因為病邪從太陽經或陽明經進入腑臟所致,因此才採取下法。這裡雖未直接提及陽明病,而只說病人沒有明顯的表證或裡證,這表明病情並非由表及裡逐漸轉化的典型過程,但因其適合使用下法,所以將其編排在陽明病篇中,學習者應當細心研究。
如果患傷寒伴有發熱,且少腹部疼痛,按常理應見小便不暢,但實際上小便反而通利,這就表示可能有瘀血存在。這種情況應該使用下法治療,不宜再加其他藥物,最合適的是使用抵當丸。
註解中提到的身體發黃、糞便色黑、易忘、精神錯亂等症狀,這些是病情進一步發展的表現。然而,根據前文描述,主要問題還是集中在腹部脹滿而非堅硬。至於抵當湯和抵當丸,雖然藥物成分相同,其區別在於:對於如嚴重的健忘、瘋狂、身體黃疸、糞便黑色等重症,宜用湯劑;而對於僅有小腹脹滿、小便通利較輕微的情況,則選擇丸劑。桃仁和大黃等量配合,而水蛭和虻蟲用量較多時製成湯劑,用量較少時(約為總量的三分之二)則製成丸劑。丸劑命名的含義在於其劑量小且作用緩慢,因此湯劑服用量為一升,而丸劑只需七合。
活人云:若抵當湯、丸,更宜詳慎審其有無表症,若有蓄血而外不解,亦未可便用,宜先用桂枝湯以解外,緣熱客膀胱太陽經也。
大陷胸湯,方見前。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動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又下之,動數變遲,宜大陷胸湯。
按:太陽病,在表未曾解,在表而攻裡,可謂虛矣。而況所得之脈,皆浮而動數乎!今得誤下,動數變遲矣。而又曰胃中空虛。又曰短氣、躁煩,虛之甚矣。借曰陽氣內陷,心下同硬,而可迅攻之乎!豈大陷胸之力緩於承氣。況已下者,不可再下,寧不畏其虛乎!且經明曰,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者死。
白話文:
活人書中提到:對於使用抵當湯或抵當丸,更應詳細審慎地辨別是否有表證存在。如果有蓄血情況而外表的病症未解,也不應立即使用,應該先用桂枝湯來解表,因為這是熱邪滯留在膀胱及太陽經的緣故。
【大陷胸湯】的方劑見前文所述。
當患太陽病時,脈象浮且動數,浮脈表示風邪在表,動脈意味著有熱,同時也是疼痛的表現,數脈則反映正氣虛弱。如果出現頭痛、發熱、輕微的盜汗並且反而感到惡寒,這說明表證尚未解除。如果醫生又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使得動數的脈象轉為遲緩,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大陷胸湯】。
按語:太陽病本來就位在身體的表面而未解,此時若錯誤地治療體內,可謂是治療方向的嚴重失誤。更何況脈象顯示為浮動且數急,都是表證的特徵!現在由於誤用了下法,脈象由動數轉為遲緩,而且伴有胃中空虛的症狀,以及短氣、躁動煩亂,這些都表明體質已經非常虛弱。即便假設是因為陽氣內陷導致心下部位堅硬,就能夠果斷地使用峻猛攻下的方法嗎?難道大陷胸湯的藥力會比承氣湯更溫和嗎?況且,已經經歷過一次誤下的患者,不應該再進行下法治療,難道不怕這樣做會讓病人更加虛弱嗎?此外,經典明確指出,結胸的脈象如果浮大,是不應該使用下法的,違背這個原則會導致死亡。
又曰結胸症悉具,煩躁者死。今曰脈浮,又曰煩躁,大陷胸果可用乎?彼陽病實下結,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下懊憹者,以梔子豉湯,吐胸中之邪。況太陽失下後,明有虛症乎!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經言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此不云下後,但云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此亦不因下早而結胸者,何也?夫下早結胸,事之常;熱實結胸,事之變。其熱實傳裡為結胸,乃法之關防不盡者,故仲景述其症,以注方於其下也,於此可見古人用心曲盡其妙。且如下章以水結胸脅,但頭汗出者,以大陷胸湯主之,亦在常法之外,故條列其症以彰其理也。亦或其人本虛,或曾吐下,而裡氣弱,外邪因入,故自為結胸者也。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只要有結胸症狀,伴隨煩躁就一定會死。現在病人脈象浮,也有煩躁,那大陷胸湯可以用嗎?其實結胸症是陽氣實在下焦凝結,胃中空虛,外邪刺激膈肌,造成心下煩悶。這種情況應該用梔子豉湯,把胸中的邪氣吐出來。更何況這是太陽病失於向下發展,已經出現虛證,更不能用大陷胸湯了。
傷寒病發六七天,出現結胸熱實,脈象沉而緊,心下疼痛,按壓時堅硬如石,這種情況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這三段文字,下三段也同樣適用。
醫書上說,之所以會形成結胸,是因為瀉下太早導致的。但這段文字中並沒有提到瀉下,只說傷寒發病六七天出現結胸熱實。這說明並不是因為瀉下太早才導致結胸的。這是因為瀉下太早導致結胸是常見的情況,而熱實導致結胸是特殊情況。熱實傳入裡焦形成結胸,是因為人體的防御機制不完全造成的。所以仲景記載了這種特殊情況的症狀,並在下方注明了用藥。由此可見古人的用心良苦,將醫理精妙地闡述出來。就像下一章提到的水結胸脅,但只有頭部出汗,這種情況也是不常見的,所以也列出症狀並說明原因。也可能有些人本來就虛弱,或者曾經吐瀉過,導致裡氣虛弱,外邪乘虛而入,自然就形成了結胸。
然所入之因不同,其症治則一理而已。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後往來潮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按:太陽病,已重發汗,表則虛矣。若復下之,更又虛矣。不大便五六日,可見津液之耗矣,非若前章之未曾發汗,而但下之傷於早爾。今雖有硬痛,而可以迅攻之乎?若曰潮熱於申酉系陽明,屬調胃承氣症。既又曰少有潮熱,猶在疑待之間,將無他法以緩取之乎!
白話文:
雖然導致疾病的原因不同,但治療原則都是一致的。
如果傷寒病發超過十天,熱邪積聚在內,之後出現寒熱往來交替的症狀,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但如果胸部脹滿,沒有明顯發熱,可能是水氣停滯在胸脅,只要頭部微微出汗,就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
太陽病患者,已經大量發汗,並且再次服用瀉藥,導致身體虛弱,已經五六天沒有排便,舌頭乾燥口渴,下午出現輕微潮熱,從心窩到小腹硬滿,不能靠近,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
分析:太陽病患者,已經大量發汗,表證已經虛弱。如果再次服用瀉藥,身體會更加虛弱。五六天沒有排便,說明體內的津液已經耗損,與前面章節中沒有發汗,而直接服用瀉藥導致的損傷不同。現在雖然有硬痛的症狀,但可以立即用藥攻治嗎?如果說下午的潮熱屬於陽明經的症狀,應該用調胃承氣湯治療。但又說潮熱不明显,還處於疑難之中,是否應該用其他緩和的方法治疗呢?
按:潮熱本屬陽明也,太陽潮熱惟此一症耳,雜病。太陽潮熱則在巳午,更玩一小字,則知邪於太陽為多,陽明為少。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若上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見前。
文蛤散,藥即方見。
白通散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白話文:
註解:潮熱這種症狀本來屬於陽明病的特徵,但在太陽病中出現的潮熱僅此一種情況,通常見於各種複雜的疾病之中。太陽病引發的潮熱通常發生在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巳時)以及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午時)。再細心观察文中的「小」字,可以理解到這時邪氣在太陽經較多,影響陽明經相對較少。
患傷寒五六天後,如果伴有嘔吐和發熱的症狀,這符合使用柴胡湯的治療指徵,但若已經誤用其他藥物進行瀉下處理,而柴胡湯適用的症狀依然存在的话。倘若病人出現上腹部及下腹部都感到脹滿且有堅硬疼痛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結胸病,應該使用大陷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小陷胸湯的方劑之前已經介紹過。
文蛤散的藥物組成及其用法在前文已有記載。
白通散的配方如下:
- 蔥白四根,
- 干姜一兩,
- 附子一整枚,
- 人尿五合,
- 豬膽汁一合。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原文下同。
上文云硬滿而不可近者,是不待按而亦痛也。此云按之則痛,是手按之然後作痛耳。上文云至少腹,是通一腹而言之。此云正在心下,則少腹不硬痛可知矣。熱微於前,故云小結胸也。且結胸脈沉緊,或寸浮關沉,今脈浮滑,知熱氣猶淺,尚未深結,所以用此湯除胸膈上結熱也。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服文蛤散;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通散亦可服。
白話文:
胸部有轻微的结胸病,疼痛位于心窝处,按压时会疼痛,脉象浮滑,可以用小陷胸汤治疗。
之前提到硬满不能靠近,是指不用按压就疼痛。现在说按之则痛,是指用手按压后才会疼痛。之前说至少腹,是指整个腹部都疼痛。现在说正在心下,说明少腹没有硬痛。因为热气较轻,所以说小结胸。通常结胸的脉象沉紧,或是寸脉浮关脉沉,现在脉象浮滑,说明热气尚浅,尚未深入结聚,因此用小陷胸汤来消除胸膈上的结热。
病症在阳位,应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却用冷水浇灌,甚至灌入体内,会导致热气被劫,需要服用文蛤散;如果病症没有好转,可以服用五苓散。
如果是因为寒实导致结胸,没有热证,可以服用三物小陷胸汤,白通散也可以服用。
大陷胸湯,太陽本藥也;太陷胸丸,陽明藥也;小陷胸湯,少陽藥也。大陷胸湯治熱實,大陷胸丸兼喘,小陷胸治痞。
按:經云結胸脈浮大,不可下,下之則死。張云用藥如用兵,知可而進,知難而退,此理勢之必然也。夫寸浮關沉,乃結胸可下之脈,今脈浮大,心下雖結,其表邪尚未全結也。若輒下之,重虛其理,外邪復聚而必死矣。仲景所以言此為箴戒,使無踵其弊也。其脈既不可攻,當候其變,而待其實,假如小結胸症,其脈浮滑,按之則痛,故知邪非深結,亦不敢下無過,解除心下之熱耳,小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大陷胸湯屬於太陽經藥物,太陷胸丸屬於陽明經藥物,小陷胸湯屬於少陽經藥物。大陷胸湯治療熱實證,太陷胸丸兼治喘,小陷胸湯治療痞證。
古籍記載,結胸症脈象浮大,不可使用下法治療,否則會導致死亡。張仲景曾說,用藥如同用兵,知曉可行才進攻,明知困難便要撤退,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寸關脈浮而尺脈沉,才是結胸症可以使用下法的脈象。如今脈象浮大,雖然心下有結,但表邪尚未完全侵入。若貿然使用下法,會加重虛弱之氣,外邪又會趁機聚集而致死。仲景之所以記載這段話,是為了告誡後人,避免犯同樣的錯誤。既然脈象不能攻治,就應該等待病情變化,等候邪氣消散。例如小結胸症,脈象浮滑,按之疼痛,可知邪氣尚未深入,也不敢輕易使用下法,只是解除心下熱而已,小陷胸湯就能解決此症。
或又曰:結胸倘有外症,大陷胸可用否?予曰:結胸無外症,或有微熱,或有小潮熱,仲景已明言之,其餘別無表症。若有外症,其邪亦未結實,不可以結胸論也。經曰:傷寒六七日,發熱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症未去,柴胡加桂枝湯主之。又傷寒六七日,已發汗而復下,胸脅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已上之症,雖云心下支結,及言胸脅滿微結,二條俱有外症,所以柴胡加桂枝及加乾薑以和解之。如無外症,止有胸腹結實而痛者,方為結胸病也。
陽明少陽各方
白話文:
有人問:結胸病如果伴隨外症,可以服用大陷胸湯嗎?我回答:結胸病沒有外症,可能會有輕微發熱或潮熱,張仲景已經清楚說明,除了這些以外沒有其他表症。如果出現外症,表示邪氣尚未深入結實,不能用結胸病來論斷。
《傷寒論》中記載:傷寒病發病六七天,發熱惡寒,四肢關節疼痛,略微嘔吐,心下有結塊,外症未消退,可用柴胡加桂枝湯治療。另外,傷寒病發病六七天,已經發汗後又腹瀉,胸脅部略微結塊,小便不順暢,口渴但不嘔吐,只出頭汗,反覆寒熱,心煩意亂,這是病邪未解的表現,可用柴胡桂枝乾薑湯治療。
以上兩種病症,雖然都說心下有結塊,或是胸脅部滿悶略微結塊,但都伴隨著外症,所以用柴胡加桂枝湯或加乾薑湯來和解。如果沒有外症,只有胸腹結實疼痛,才是真正的結胸病。
大承氣湯方
厚朴(去痞),枳實(泄滿),芒硝(軟堅),大黃(蕩實),必痞滿燥實四症全者方可用
小承氣湯方
厚朴,枳實,大黃
調胃承氣湯方
芒硝,大黃,甘草
發汗後,不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原文下三十四條同。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不解,譫語者,以有熱,當以調胃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大承氣湯的藥方是厚朴(去除痞氣),枳實(瀉掉積滿之物),芒硝(軟化堅硬之物),大黃(蕩滌實積),只有同時具有痞滿、燥熱、實積四種症狀的人才可以使用。
小承氣湯的藥方是厚朴、枳實、大黃。
調胃承氣湯的藥方是芒硝、大黃、甘草。
如果發汗後不惡寒,是身體虛弱的緣故;如果不惡寒,但感到熱,則是實證,應該調和胃氣,使用調胃承氣湯。以下三十四條內容同此。
太陽病未解,脈象陰陽俱停,必須先出現振慄汗出後才能痊癒,如果想要瀉下,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
傷寒病發作十三天,超過經期未解,出現譫語,這是因為體內有熱,應該使用調胃承氣湯瀉下。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陽明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恐有燥屎,欲和之法,與小承氣湯。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此段分作三截看。自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止,為上一截。是將潮熱、譫語、不惡寒、不大便、對為現證。下文又分作一截,以辨劇者、微者之殊。微者但發熱、譫語,但字為義,以發熱、譫語之外,別無他症,其用承氣湯一方,利止後服,見其熱輕,猶恐下之太過也。
白話文:
-
太陽病:當身體出現病症,如果經過十多天,心下部位開始感覺溫暖,想嘔吐,同時胸部會感到疼痛,大便變得溏軟,腹部有些脹滿,心情煩躁,並且在這之前有自行嘔吐或排便過的人,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來調理。
-
養明潮熱:當養明出現潮熱,大便變得稍硬時,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進行治療。若擔心腸中有乾燥的糞塊,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緩解。
-
若是傷寒症狀,在嘔吐或排便後,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持續數日至十多天未解大便,應使用大承氣湯來進行治療。若一次服藥後即有排便,則停止繼續服用。
這段文字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是關於傷寒症狀在嘔吐或排便後,如果持續數日至十多天未解大便,下午時段會出現潮熱,不畏寒,說話如同見到鬼一樣的情況,這可以作為一個判斷標準。下文再進一步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對於病情嚴重和輕微的區分。對於病情輕微的,僅有發熱和譫語的情況,「但」字表達了除此之外並無其他症狀,因此只使用承氣湯一方,並且在一次服藥後即停止,這表明他們的發熱程度較輕,可能擔心過度排便。
至於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如此熱極證危,不可不決死生以斷,斷以脈弦者生,澀者死。此陽熱已極,若脈弦為陰未絕,猶可下之,以復其陰;若弦澀為陰絕,不可救藥而必死矣。
潮熱者,若潮汐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按時而發者,謂之潮熱。若日三五發者,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潮熱屬陽明,陽明旺於未申,必於日晡時發,乃為潮熱。
譫語者,謂亂言無次,數數更端也。鄭聲者,語鄭重頻煩也,只將一字內言重迭頻言之,終日殷勤不換他聲也。蓋神有餘則能機變,而亂語數數更端,神不足則無變聲,而只守一聲也,此虛實之分也。譫語屬陽,鄭聲屬陰。經云:實則譫語,虛則鄭聲。譫語者,顛倒錯亂,言出無倫,常對空獨語,如見鬼狀。
白話文:
至於病情嚴重的人,發作時認不清人,會沿著衣服摸索床鋪,驚惕不安,稍微氣喘且眼睛直視,這樣的高熱狀況是重症的徵兆,情況危急,不能不根據生死的跡象來做判斷。如果脈象弦則表示有生存的可能,脈象澀則預示死亡。這是因為陽熱已經到了極點,如果脈象弦,表示陰氣尚未完全衰竭,還可以使用下法,以恢復陰氣平衡;但如果脈象變得弦澀,表示陰氣已經衰竭,無法救治,必定會死亡。
所謂的潮熱,就像潮水的漲落那樣規律,每天固定時間發作一次,按照時辰來發熱的,這就稱為潮熱。如果一天之中發作三到五次的,那就只是普通的發熱,並非潮熱。潮熱通常與陽明經相關,陽明經的機能在下午的未時至申時最旺盛,因此潮熱必定在傍晚時分(日晡時)發作,這樣才能被定義為潮熱。
譫語,指的是說話混亂無序,頻繁地改變話題。鄭聲,則是指說話沉重而反覆,只是將同一個字或詞不斷重複,整天殷切地說著同樣的話而不改變話題。一般來說,如果精神充足就會表現出機敏多變,因而亂語且話題頻繁轉換;如果精神不足,則無法改變話題,只會固守同一種聲音,這裡就是虛實的區別。譫語屬於陽性的病症,鄭聲則屬於陰性的病症。經典上說:實證會出現譫語,虛證則會出現鄭聲。譫語的特徵是言語顛倒錯亂,毫無邏輯,經常獨自面對虛空自言自語,好像看到鬼魅一樣。
鄭聲音,鄭重頻煩,語雖謬,而鄭重頻煩,諄諄不已。老年人遇事則諄語不休,以陽氣虛故也。此譫語、鄭聲虛實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難辨,但陽盛、裡實與陰甚隔陽,皆能錯語,須以他症別之。大便秘,小便赤、身熱煩渴而妄語者,乃里實之譫語也;小便如常,大便洞下,或發躁,或反發熱而妄言者,乃陰隔陽之譫語也。按解釋原文十餘日下有脫落。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一升,腹中轉失氣者,更服一升。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及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患者說話語無倫次,卻重複不斷,語氣急促,這是因為年老體虛,陽氣不足。這種胡言亂語,和因虛弱而產生的聲音變化,是不同的。兩者本不難分辨,但陽氣旺盛、內熱實證,以及陰氣過盛隔絕陽氣,都會導致說話錯亂,需要根據其他症狀區分。如果大便乾燥、小便赤紅、身體發熱口渴而胡言亂語,屬於內熱實證引起的譫語;如果小便正常,大便稀軟,或者躁動不安,或反覆發熱而胡言亂語,屬於陰氣過盛隔絕陽氣引起的譫語。
陽明病患者出現胡言亂語,伴有潮熱,脈象滑而快速,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如果服用一升承氣湯後,腹部仍然脹氣,可以再服用一升。
陽明病患者經常出汗,津液流失,胃中乾燥,大便必然硬結,硬結就會導致胡言亂語,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
陽明病患者出現胡言亂語,伴有潮熱,並且無法進食,胃中一定有五六枚乾燥的糞便。如果能進食,只是食物難消化,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雖經久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宜大承氣湯。
或問:經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何如?答曰:夫胃為受納,大腸為傳過之府,燥屎豈有在胃中哉?故經言谷消水去,形亡也,以是知在大腸而不在胃也明矣。
按:胃實者,非有物也,地道塞而不通也。故使胃實,是以腹如仰瓦,注曰:胃上口為賁門,胃下口為幽門,幽門按小腸上口,小腸下口即大腸上口也,大小二腸相會為闌門。水滲泄入於膀胱,粗滓入於大腸,結於廣腸。廣腸者,地道也。地道不通,土壅塞也,則逆上行至胃,名曰胃實。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汗且神志不清,可能是因為胃裡有乾燥的糞便,這是風邪造成的。必須要瀉下去,即使已經很久了也要瀉下去。如果瀉得太早,病人言語可能會變得更加混乱,因为表虚里实,应该服用大承氣湯。
有人可能会问,经书中说胃里有五到六枚干燥的粪便,是怎么回事?回答是,胃负责接受食物,大肠负责将食物残渣传导出去,怎么可能会有干燥的粪便留在胃里呢?经书上说谷消水去,形亡,由此可知,这些干燥的粪便应该在大肠,而不是胃里。
实际上,胃实并不是因为里面有东西,而是因为消化道的通路阻塞不通畅。导致胃实的现象是腹部鼓胀像翻过来的瓦片一样。注:胃上口叫賁門,胃下口叫幽门,幽门连接小肠上口,小肠下口就是大肠上口,大小肠交汇处叫做阑门。水渗入膀胱,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在广肠处凝聚。广肠就是消化道的通路,如果通路不通,食物残渣积聚堵塞,就会逆流向上到达胃,这就是胃实的现象。
所以言陽明當下者,言上下陽明經不通也;言胃中有燥屎五六枚者,非在胃中,通言陽明也。言胃,是連及大腸也,以其胃為足經,故從下而言之也;從下而言,是在大腸也,若胃中實有燥屎,則小腸乃傳導之府,非受盛之府也。啟元子云:小腸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傳入大腸。
是知燥屎在小腸之下,即非胃中有也。
二陽並病,太陽症罷,旦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因此,所謂的「陽明當下」,是指上下的陽明經络不暢通;而提到「胃中有燥屎五六枚」,這並不意味著燥屎實際位於胃中,而是泛指陽明範圍。這裡說到「胃」,實際上是涉及到大腸,因為胃屬於足陽明經的一部分,所以從下消化道的角度來論述;從下消化道角度講,這是指大腸部位。如果真的說胃裡有燥屎,那麼小腸作為傳導之官,就不應該是儲存食物廢渣的地方了。啟元子說過:小腸承接胃中的物質,負責接受並暫時儲存廢棄物,然後進一步轉化,再傳遞到大腸。
由此可知,燥屎位於小腸之下,就表示不在胃中。
當兩陽經同時出現病症,而太陽病的症狀消失後,如果早上開始出現潮熱,手腳不停地出汗,大便困難且伴有胡言亂語,這種情況下使用瀉下治療就會好轉,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在陽明病的治療中,如果已經使用瀉下方法,患者感到心煩懊惱,並且確認胃中有燥屎存在,就可以進一步攻擊病邪。但如果腹部只是輕微脹滿,排便時大便前端硬後端稀,這種情況就不宜再進行瀉下治療。假如有燥屎的情況,依然可以使用大承氣湯。
如果患者感到煩躁發熱,出汗後症狀減輕,並且像瘧疾一樣,在下午時分發熱,這是屬於陽明病的特徵。脈象如果堅實,適合用瀉下治療;若是脈象浮而虛弱,則應該發汗。選擇瀉下治療時,應使用大承氣湯。在經歷重度瀉下後,如果六七天不解大便,煩躁感持續不解,且腹部脹滿疼痛,這是因為體內有燥屎存在,其根本原因可能是之前就有未消化的食物殘留,這種情況下,同樣適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症,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與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病人小便不順暢,大便時而難解時而容易,偶爾有點發燒,喘不過氣來還不能躺著,這是因為腸胃燥熱,導致糞便乾燥。建議服用大承氣湯。
如果得了太陽病三天了,發汗也不見效,一直發熱,這是胃氣受阻,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傷寒病吐了之後,肚子脹滿的,也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
得了太陽病,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出汗、輕微煩躁、小便次數多,大便偏硬的情況,可以服用小承氣湯來緩解,效果會更好。
如果生病兩三天了,脈搏微弱,沒有太陽病或柴胡證的症狀,感到煩躁,心下硬結,到了四五天,雖然能吃東西,但可以服用少量的小承氣湯稍微緩解一下,讓病人舒適一點。到了第六天,可以服用一升的承氣湯。如果六七天都沒有大便,小便也減少,即使沒有食慾,也要注意,剛開始大便可能偏硬,但後面一定會變稀,還沒有完全硬結之前就應該服用藥物,服用藥物後大便一定會變稀,只要小便順暢,大便變得堅硬了,就可以服用大承氣湯治療。
陽明病,發燒出汗很多,需要迅速瀉下,服用大承氣湯最適合。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謂減不足言,復曰當下之何也?此古之文法如是也。言腹滿不減,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此滿而不減之謂也。若時滿、時減者,不可以當下而論,假如太陽篇中雲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必衄,宜桂枝湯,緣桂枝為當發汗而設,非為治衄也。其減不足言之說,亦不外乎是理張論。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發汗後症狀沒有改善,肚子脹痛,就要趕快使用瀉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如果肚子脹滿一直沒有消退,減輕程度微不足道,也應該使用瀉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減輕程度微不足道也需要使用瀉藥呢?這是古文中的表達方式,意思是如果肚子脹滿一直沒有消退,就應該使用大承氣湯。而如果肚子脹滿時有時無,就不適合使用瀉藥。比如說《傷寒論》中提到,傷寒病發六七天,沒有排便,頭疼發熱,可以服用大承氣湯。但如果患者小便清澈,就知道病邪不在內,還在表層,應該要繼續發汗,如果頭疼還伴隨鼻出血,應該服用桂枝湯,因為桂枝湯是針對發汗而設計的,不是用來治療鼻出血的。所以,減輕程度微不足道的說法,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
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就會出現腹瀉。如果脈象平順,就是正常的。如果脈象沉伏,就是失常,說明兩個經脈互相攻擊,稱為「負」。如果脈象滑數,說明有積食,應該使用瀉藥,適合服用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問:承氣湯,陽明當下之症宜用,今少陰病亦用何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之入胃,其胃土燥,則腎水乾,以二三日口燥咽乾,是熱之深傳之速也,故曰急下以全腎水。夫土實則水清,謂水穀不相混,故自利清水而口乾燥,此胃土濕熱而致然也。
下利色青,青,肝也,乃肝邪傳腎。緣腎之經脈從肺出絡心,注胸中,由是而心下痛,故急下以去實熱,逐腎邪。其六七日腹脹,不大便,以入腑之邪壅甚,胃土勝則腎涸,故急下以逐胃熱,滋腎水。蓋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然而症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是以皆用大承氣也。
白話文:
少陰病,在患病後的第二或第三天,如果出現口舌乾燥、咽喉乾渴的症狀,應該迅速使用瀉下方剂,適宜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
在少陰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自然排出清澈如水的糞便,且顏色純青,同時感到心下部位疼痛、口唇乾燥,這種情況也需要迅速使用瀉下方剂,同樣建議使用大承氣湯。
對於少陰病已經持續到第六或第七天,伴有腹部脹滿且無法排便的患者,也應當迅速採用瀉下治療,適用的方劑同样是大承氣湯。
有人可能會問:大承氣湯一般是針對陽明病中需要瀉下的症狀使用,為什麼在少陰病時也會使用呢?這是因為胃被稱為水穀之海,負責供養身體各部,當身體其他部位出現問題時,病邪能夠傳導影響到胃。一旦胃中燥熱,就會導致腎水乾涸。因此,如果在病發後的二三日就出現口舌和咽喉乾燥,這表明熱邪深入且傳播迅速,為了保護腎水,就需要及時使用瀉下方剂。
當胃中濕熱,糞便會呈現清澈且分離的狀態,同時伴隨口唇乾燥,這是因為胃中的濕熱狀況所致。至於排泄物呈現青色,青色與肝臟相對應,這意味著肝臟的病邪已經傳遞到了腎臟。由於腎經的路徑從肺部出發,經過心臟,達到胸中,因此心下部位會感到疼痛。這種情況下,需要急速瀉下以清除實熱,驅除侵犯腎臟的病邪。至於病程到第六或第七天時腹部脹滿且無法排便,是因為病邪在腑內積聚過盛,胃的燥熱會進一步消耗腎水,所以要及時瀉下以消除胃熱,滋養腎水。
總的來說,雖然陽明病和少陰病中使用大承氣湯的具體症狀不同,但它们的共通點在於病邪已經深入腑臟,因此在治療上都選擇了大承氣湯來進行瀉下。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大承氣湯。
問曰:人病宿食,何以別之?
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又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不欲食者,以為宿食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瘥後,至其年月日復發,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拉肚子,還胡言亂語的,是腸道乾燥,應該服用小承氣湯。
秋天,大原則是適合瀉下。
服用瀉下藥,湯劑比丸劑效果好,病情改善後就停止服用,不必全部吃完。
拉肚子,三部脈象都平緩,按壓腹部硬硬的,要立刻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拉肚子,脈象遲緩而滑,是內裡積實。拉肚子還沒停,要立刻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有人問:怎麼辨別是不是食物積滯?
醫生說:寸口脈浮大,按壓起來又澀,尺脈也微弱而澀,就知道有食物積滯,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拉肚子不想吃東西,是因為食物積滯,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拉肚子好了之後,過了很久又復發,是因為病情沒有完全好,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拉肚子,脈象反倒滑利,說明身體裡有東西要排出,瀉下才能痊癒,服用大承氣湯。
肚子脹滿疼痛,這是積實,應該瀉下,服用大承氣湯。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或問:承氣湯仲景有大小調胃之名,何也?然。傷寒邪熱,傳受入里,謂之入府。府者,聚也。蓋邪熱與糟粕蘊而為實也。實則潮熱、譫語,手心濈濈汗出者,此燥屎所為也。如人壯大熱、大實者,宜大承氣湯下之。又熱結不堅滿者,故減去厚朴、枳實,加甘草而和緩之,故曰調胃承氣也。
若病大而以小承氣攻之,則邪氣不伏;病小而以大承氣攻之,則過傷正氣。且不及還可再攻過,則不能復救,可不謹哉!仲景曰:凡欲行大承氣,先與小承氣一鍾,腹中轉失氣,乃有燥屎也,可以大承氣攻之。若不轉失氣,其不可攻,攻之則腹脹,不能食而難治。又曰,服承氣湯得利,慎勿再服,此諄諄告戒也。
白話文:
脈象呈現雙弦且遲緩時,患者心下部位必定會感到堅硬;若脈象宏大且緊繃,這表示陽證中夾有陰邪。這種情況適合使用下法治療,應當給予大承氣湯。
有人問:張仲景所創的承氣湯有大、小調胃之分,這是為什麼呢?是這樣的,傷寒之邪熱,如果逐漸傳導進入人體深層,就稱之為入腑。所謂的腑,就是聚集的意思,這裡指的是邪熱與身體中的廢棄物質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實邪。實邪積聚會導致發燒時熱勢更盛(潮熱)、胡言亂語,以及手掌心不斷出汗,這些都是因燥屎積結所引起的症狀。對於體質壯實、高燒且內有嚴重積實的患者,就應該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治療。
另外,如果熱結的程度不是很嚴重,且沒有腹部堅滿的情況,就會減少厚朴、枳實這兩味藥,並加入甘草來緩和藥性,這就是所謂的調胃承氣湯。
假如病情嚴重卻用小承氣湯來攻治,邪氣可能無法被清除;反之,若病情較輕而誤用大承氣湯,則可能會過度損傷體內的正氣。更進一步說,如果初次治療用量不夠,雖可考慮再次攻擊邪氣,但若一開始就用藥過猛,則後續很難再進行補救,這不是需要極端謹慎的嗎!張仲景曾說:凡是打算使用大承氣湯之前,可以先給患者服用一小碗小承氣湯,如果腹部出現排氣現象,那就表示確實有燥屎存在,可以進而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攻下。如果沒有排氣反應,就表示不應用攻下法,因為這樣做只會造成腹部脹滿,進而影響飲食,使病情變得更難以治療。他又強調,服用承氣湯後一旦排便順暢,千萬不要再繼續服用,這是對醫者的嚴肅警告。
凡用攻法,必先妙算,料量合宜,則應手而效。若不料量,孟浪攻之,必至殺人。
按陽明一症,分為太陽、正陽、少陽三等,而以大小調胃承氣下之者。按本草曰:大黃酒浸入太陽經,酒洗入陽明經,浸久於洗,得酒氣為多,故能引之於至高之分。若物在山巔,人跡不及,必射以取之也,故仲景以調胃承氣收入太陽門。而大黃下注曰:酒浸。及詳其用本湯,一則曰少少溫服,二則曰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又詳本湯之症,則曰不吐、不下,心煩者;又發汗不解,蒸蒸發熱;又吐後腹脹滿,是太陽、陽明去表未遠,其病在上,不當攻之,故宜緩劑以調和之也。及至正陽、陽明則皆曰急下之,與大承氣湯。而大黃下注曰:酒洗,是洗輕於浸,微升其趨下之性,以治其中也。至於少陽、陽明,則去正陽而逼太陰,其分為下,故小承氣湯中大黃不用酒製,少陽不宜下,故又曰少與;曰微溏之,勿令大泄,此仲景之妙法也。
白話文:
在使用攻下療法時,必須先進行精確的計算與衡量,確保方法適宜,這樣才能夠迅速見效。如果未能適當評估就輕率地進行攻下,必然導致傷害甚至危及生命。
針對陽明病的治療,可進一步區分為太陽、正陽、少陽三個階段,並根據病情輕重選擇大小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黃經酒浸泡後能作用於太陽經,經酒洗淨後則影響陽明經,浸泡時間越長或清洗後,因吸收更多酒氣,故能引藥力到達身體較高的部位。這就如同山巔之物,人力難及,需借助弓箭方能獲取。因此,張仲景將調胃承氣湯歸納於太陽病的治療中,並且註明大黃需經過酒浸處理。再細看調胃承氣湯的使用,一則建議少量溫服,二則強調需兼顧和胃,這與調胃承氣湯的設計意圖相符。
進一步分析本湯適用的症狀,如無嘔吐、便秘,且伴有心煩;或出汗後病症仍未解,全身發熱不止;以及嘔吐後腹部脹滿等情況,這些都表明病位雖已從太陽、陽明經稍有轉移但仍接近表層,病灶偏上,不宜直接攻下,應採用緩和的藥方來調和。然而,到了正陽、陽明階段,則強調應迅速攻下,使用大承氣湯,這裡大黃需經酒洗,相比浸泡,清洗的處理方式更為輕柔,稍微減弱其下行之力,以適應病在中部的特點。至於少陽、陽明階段,病情更趨向太陰經,病位已偏向下方,因此在小承氣湯中,大黃不經酒製,考慮到少陽階段不宜過度攻下,故建議少量使用,並保持轻微通便即可,不應造成劇烈腹瀉,這正是張仲景治療上的精妙之處。
東垣不審胃之云者,乃仲景置調胃承氣於太陽篇,太陽不宜下,故又稱胃以別之,卻踵成氏之謬,以小承氣治太陽脾約之症,以調胃治正陽、陽明大承氣之症,余故不能無辨。
海云:大、小、調胃三承氣之湯,必須脈浮、頭痛、惡風、惡寒,表症盡罷,而反發熱、惡熱、譫語、不大便方可用之。若脈浮緊,下之必結胸;若脈浮緩,下之必痞氣。已上三法,不可差也,若有所差,則無形者有遺害。假令調胃承氣症用大承氣下之,則愈後元氣不復,以其氣藥犯之也。
大承氣症用調胃承氣下之,則愈後神癡不清,以其氣藥無力也;小承氣症,若用芒硝下之,則或下利不止,變而成瘧矣。三承氣豈可差乎!
白話文:
东垣先生认为胃病不可不分,这是因为张仲景将调胃承气汤放在太阳篇,而太阳病不宜下泻,所以用“胃”来区别。但东垣先生却沿袭了成无己的错误做法,用小承气汤治疗太阳脾约证,用调胃承气汤治疗正阳、阳明大承气证,我对此不得不加以辨析。
海云先生说: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种承气汤,必须脉浮、頭痛、恶风、恶寒等表症全部消失,而反发热、恶热、譫语、不大便才能使用。如果脉浮紧,下泻必然结胸;如果脉浮缓,下泻必然痞气。以上三种方法,不可有丝毫差错,若稍有偏差,就会有无形的危害。比如调胃承气汤的病症,如果用大承气汤下泻,则病愈后元气不能恢复,因为是大承气汤的药物太过强悍,伤了元气。
如果用大承气汤的病症,用调胃承气汤下泻,则病愈后神智不清醒,因为调胃承气汤的药物不足以力敌。而小承气汤的病症,如果用芒硝下泻,则有可能下利不止,演变成疟疾。三种承气汤,岂能随意使用呢!
陶云:大凡傷寒邪熱傳裡結實,須看熱氣淺深用藥。今之庸醫不分當急下與宜微和胃氣之論,一概用大黃、芒硝,亂投湯劑下之,因茲而斃者多矣。余謂傷寒之邪,傳害非一,治之則殊。病有三焦俱傷者,則痞滿燥實兼全,俱宜大承氣湯。蓋厚朴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泄滿,芒硝咸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病斯愈矣。
若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症,故用調胃承氣湯,以甘草和中,芒硝潤燥,大黃泄實,不用枳、樸,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調胃之名,自此始矣。若上焦受傷,則痞而實,用小承氣湯,而以枳實、厚朴除痞,大黃泄實去熱,去芒硝,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本也。若夫大柴胡湯,則有表症尚未除,而里症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此湯通表裡而緩治之。
白話文:
陶云主張:一般來說,當寒邪轉化為熱邪並滲入體內結實時,必須根據熱氣的淺深程度來選用藥物。然而,現在的平庸醫生不區分應該急於攻下還是適度和胃的理論,一律使用大黃、芒硝等藥物,盲目地投以湯劑強行下瀉,因此導致許多病人死亡的情況屢見不鮮。我認為,傷寒邪氣的傳變多樣,治療方法也因此而異。如果病症涉及到上、中、下三焦,出現痞滿、燥結、實證同時存在的狀況,就都適合使用大承氣湯。這方中,厚朴性味苦溫,能消除痞塞;枳實性味苦寒,能夠疏導胸腹脹滿;芒硝味咸,可以滋潤燥結並軟化堅硬物質;大黃性苦寒,用以排除實邪並清熱,這樣病狀就能得到痊癒。
假設邪氣停留在中焦,就會出現燥、實、堅三種症狀,這時就應用調胃承氣湯,其中甘草用以調和中焦,芒硝用以滋潤燥結,大黃則用以排泄實邪,並且不加入枳實和厚朴,是為了避免損傷上焦較為虛弱且氣息渾沌的原氣,「調胃」之名稱由此而來。如果上焦受到傷害,出現痞塞和實證,就應使用小承氣湯,這裡用枳實和厚朴來消除痞塞,大黃用以排泄實邪並清熱,並且去掉芒硝,以免損傷下焦血液中的真陰,這是為了不破壞身體的根本。至於大柴胡湯,適用於外表症狀還未完全消除,而裏證又急需處理的情況,只能通過這種湯劑來疏通表裡,採用較為緩和的方式進行治療。
又有老弱及血氣兩虛之人,亦宜用此。故經云,轉藥孰緊?有芒硝者,緊也。大承氣最緊,小承氣次之,調胃承氣又次之。其大柴胡加大黃,小柴胡加芒硝,方為轉藥。蓋為病輕者設也。仲景又云:盪滌傷寒熱積,皆用湯液,切禁丸藥,不可不知。
豬苓湯方
豬苓,澤瀉,茯苓,滑石,阿膠(各一兩)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仲景原文
白話文:
除了體質強健的人之外,年老體弱、氣血虛弱的人也可以服用這種藥方。古書記載,藥物效力強弱有所區分,含有芒硝的藥方效力最強,大承氣湯效力次之,小承氣湯再次之,調胃承氣湯最弱。而大柴胡湯加入大黃,小柴胡湯加入芒硝,這兩種藥方則屬於轉藥,適合病情較輕的病人。張仲景也說,治療傷寒引起的熱積症,應該用湯劑,嚴禁使用丸藥,這點不可不知。
豬苓湯方:豬苓、澤瀉、茯苓、滑石、阿膠各一兩。
陽明病,如果脈象浮而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服用豬苓湯可以治療。
按:此浮字,誤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則知此症脈字下脫一不字也,據太陽篇內,五苓散乃豬苓、澤瀉、茯苓、三味中加桂、白朮也。陽明篇內豬苓湯,乃豬苓、澤瀉、茯苓、三味中加阿膠、滑石也。桂與白朮,味甘辛為陽,主外;阿膠、滑石,味甘寒為陰,主內。
奉議之言,亦可謂不失仲景之旨矣。第奉議欲區別二藥分曉,不覺筆下以沉對浮,遂使後人致疑,三陽症中不當言脈沉,更不復致疑經文之有闕也。更詳太陽症,固常脈浮,而陽明為表之裡,故其脈不曰浮而曰長,蓋長者,不浮不沉,中之脈也。成氏直以脈浮釋之,而朱氏卻以脈沉言之,胥失之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的是,古籍中提到的「浮」字,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活人經驗中,脈浮用五苓散,脈沉用豬苓湯。這說明原本的文字應該是「脈不浮」,而不是「脈浮」。根據《太陽篇》,五苓散是由豬苓、澤瀉、茯苓三味藥再加上桂枝、白朮組成。而《陽明篇》中的豬苓湯,則是豬苓、澤瀉、茯苓三味藥再加上阿膠、滑石。桂枝和白朮性味甘辛,屬於陽性,主要作用於外;阿膠和滑石性味甘寒,屬於陰性,主要作用於內。
這段文字的作者認為,古籍作者可能想區分兩種藥物的不同,才用「沉」來對應「浮」,卻因此造成後人誤解。其實,太陽病中不應該說脈沉,更不應該懷疑經文有缺漏。因為太陽病的脈象通常是浮的,而陽明病是太陽病的表裡證,所以它的脈象不說浮,而是說長,因為長脈既不浮也不沉,是中性的脈象。成氏用「脈浮」來解釋,而朱氏則用「脈沉」來解釋,都錯了。
若曰脈浮者五苓散,不浮者豬苓湯,則得仲景之意矣。又詳少陰篇,病下利六七日,咳而漚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一條。雖不言脈沉,然少陰之脈必沉也,豈活人以少陰對太陽一症而言歟?以此推之,成氏隨文誤釋明矣。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以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利其小便故也。原文
《針經》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伍,天寒衣薄則為溺,天熱衣厚則為汗,是汗溺一液也。汗多為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故不可以豬苓湯利小便也。
小柴胡湯,方見太陽中篇。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滿,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主之。仲景原文,下二十條同。
白話文:
如果說脈象浮起的使用五苓散,脈象不浮的使用豬苓湯,這樣就掌握了張仲景的原意了。再仔細看少陰篇的內容,提到病患下利已經六七天,伴有咳嗽且口中乾渴、心煩無法安眠的情況,這裡提到了豬苓湯的應用。雖然沒有直接說脈象沉,但是少陰病的脈象通常表現為沉,難道這是因為張仲景在特定情況下,把少陰與太陽病的一種症狀相對比嗎?從這個角度推敲,可以清楚地看出成氏隨文解義時產生了誤解。
至於陽明病,如果出汗很多並且感到口渴,就不應該使用豬苓湯,因為陽明病出汗多已導致胃中津液減少而乾燥,而豬苓湯的作用是利尿,會進一步損耗體內的津液,故不宜使用。原書中的記載如此。
《針經》有云:食物和水分進入口中,經過消化後,其精華分別轉化為不同的體液,天氣寒冷穿著單薄時容易排尿,天氣炎熱穿著厚實時則多出汗,這說明汗液和尿液本質上源於同一體液。當出汗過多,就會造成體內津液向外流失,胃中變得乾燥,因此在此情況下不應再使用豬苓湯來利小便。
【小柴胡湯】的方劑內容,請參閱太陽病篇中段的介紹。
關於傷寒病程到了第五六天,若又遭受風邪影響,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胸口及兩胁部感到充塞不適,沉默不願進食,心情煩躁並時有噁心,或者僅是胸中不適但無噁心,又或是感到口渴、腹部疼痛、胁下有硬塊感、心下悸動、小便不暢或不適,身體稍有微熱,甚至咳嗽,這些情況下,都應以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以上內容根據張仲景的原著,接下來的第二十條也是相同的論述。
或問:少陽膽經,縈紙盤屈,皆多於各經,及觀少陽篇中,治病至簡,又不聞何藥為本經之正法,何也?夫經絡所據,身之後屬太陽,太陽為陽中之陽,陽分也;身之前屬陽明,陽明為陽中之陰,陰分也。陽為在表,陰為在裡,少陽在身之側,夾於表裡之間,故曰半表半裡。
太陽膀胱水,寒也;陽明大腸金,燥也。邪在陰陽二分之中,近後膀胱水,則惡寒;近前陽明燥,則發熱,故往來寒熱也。治法,太陽在標,可汗而解,麻黃是也;在本,可滲而解,五苓散是也;陽明在標,可以解肌,葛根是也;在本,可下而解之,承氣湯是也。獨少陽居中,不表不里,開竅於膽,有入無出,故禁發汗,禁利大便,禁利小便,惟宜和之,以小柴胡湯,故名三禁湯。冷熱均平,從於中治,乃和解之劑。
白話文:
有人問道:關於足少陽膽經,其路徑曲折環繞,似乎比其他經脈更為複雜,然而在閱讀少陽病篇章時,治療方法卻相對簡單,並且未提及專屬於本經的正統藥物是什麼,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要知道,經絡所在的身體部位,背部屬於太陽經,太陽經代表了陽氣中的陽,屬於表層;而腹部則屬於陽明經,陽明經雖屬陽但帶有陰的性質,位在內部。表層主要屬陽,內部則主要屬陰,而足少陽膽經位於身體的側面,夾在表裡之間,因此被稱作半表半裡。
太陽膀胱經屬水性,性寒;陽明大腸經屬金性,性燥。當病邪處於阴阳二分之間時,若接近背部的膀胱水性區域,就會感到畏寒;若接近腹部的陽明燥性區域,就會發熱,因此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治療上,對於太陽經的病癥,若在表層可用發汗的方式解除,如使用麻黃;若病在根本,則需利尿以解除,五苓散即為適用。至於陽明經,若病在表層可用解肌的藥物如葛根治療;若病已深入,則需使用下法如承氣湯來解決。然而,唯有少陽經位於表裡之間,既不完全屬於表也不完全屬於裡,其與膽相聯,影響膽汁的分泌而易入難出,因此在治療上禁忌發汗、利大便及利小便,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是調和其機能,常用小柴胡湯,因此此方也被稱為「三禁湯」。這種療法旨在平衡寒熱,從中間狀態進行治療,是一種和解性的方劑。
若犯之,則各隨上下前後,本變、中變與諸變,不可勝數,醫者宜詳之。
本方加減法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發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按:血弱氣盡,至結於脅下,是釋胸脅苦滿句;正邪分爭,是釋往來寒熱句,此是倒裝法也;至默默不欲飲食,兼上文滿痛而言也;若藏府相連四句,乃釋心煩喜嘔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頭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口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原文
白話文:
如果犯了這種病症,則根據病情輕重、發病時間和部位的不同,會有各種變化,數不勝數,醫生應該仔細研究。
這個方子的加減法:
血虛氣弱,肌膚腠理疏鬆,邪氣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聚集在脅下。正邪相互爭鬥,寒熱往來,發作有規律,病人沉默寡言,不想吃飯,臟腑相互影響,疼痛必向下傳,邪氣上升則疼痛向下,所以會嘔吐,小柴胡湯可以治療。
按:血虛氣弱,到聚集在脅下,是解釋「胸脅苦滿」這句話;正邪相爭,是解釋「往來寒熱」這句話,這是倒裝句法;到沉默寡言,不想吃飯,是結合上文滿痛而言;至於「藏府相連」四個字,是解釋「心煩喜嘔」的意思。
服用柴胡湯後,如果病人感到口渴,說明屬於陽明病,要按照陽明病的治療方法來治療。
如果患病六七天,脈象遲緩浮弱,怕風寒,手足溫暖,醫生治療兩三回後,病人依然無法進食,並且脅下滿痛,面容和身體發黃,頭頸僵硬,小便困難,可以服用柴胡湯,服用後必定會瀉下;如果病人口渴,但喝水就嘔吐,則不適合服用柴胡湯。如果病人能吃穀物,但吃後卻反胃。
噦,一塊切,淵,入聲。逆氣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症而下之,若柴胡症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下之則愈。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症,先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宜芒硝主之。
白話文:
「噦」這個字,讀音是「ㄧˋ」,屬於入聲韻,指的是逆氣上衝的現象。
如果有人得了傷寒,病程到了四五天,出現發燒、怕風、頭頸僵硬、脅肋部位脹滿、手腳溫熱且口渴的症狀,就應該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患有傷寒的人,如果陽脈摸起來粗澀,陰脈摸起來弦緊,通常會伴隨腹部劇烈疼痛。這種情況下,應該先服用小建中湯,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再用小柴胡湯治療。
得了傷寒併發中風,只要出現小柴胡湯的症狀,即使只出現一項症狀,也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不需要全部症狀都出現才用。
如果病人原本符合小柴胡湯的症狀,卻服用瀉藥後病情沒有好轉,仍然持續小柴胡湯的症狀,再次服用小柴胡湯,病人就會感到身體發熱、四肢發抖,接著發汗出汗,最終病情就會痊癒。
如果病人得了太陽病,超過十天,病程到了二三下,之後四五天,仍然出現小柴胡湯的症狀,就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病人持續嘔吐不止,心下急痛,還有胸悶煩躁的感覺,表示病症尚未痊癒,需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
如果病人得了傷寒,病程到了十三天,病情沒有好轉,出現胸脅脹滿、嘔吐、每天下午發燒,並且伴隨輕微腹瀉,這原本就是小柴胡湯的症狀,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來解除外邪,之後再用芒硝來治療。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結者,小柴胡湯主之。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者,小柴胡湯主之。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患了傷寒,病了五六天,頭上出汗,稍微有點冷,手腳冰冷,肚子脹滿,不想吃飯,大便乾燥,脈搏細弱,這就是陽氣微弱,寒邪結聚,表裡俱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大便通暢後就會痊癒。
如果一個人患了陽明病,發燒、出汗,大便稀軟,小便正常,胸脅脹滿但不緊實,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一個人患了陽明病,脅下硬脹,不排便還嘔吐,舌苔白膩,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上焦通暢,津液下行,胃氣調和,身體自然出汗,病就會痊癒。
如果一個人患了陽明中風,脈搏弦緊有力,呼吸短促,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一個人患了太陽病,沒有好轉,轉變為少陽病,脅下硬脹,乾嘔不能吃飯,反覆發燒,還沒有吐瀉,脈搏沉而緊,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一個人嘔吐發熱,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一個人患了傷寒,病好了之後又發燒,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脈搏浮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搏沉實的,可以用通便的方法治療。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主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者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夜則譫語者主之。
仲景《傷寒論》中言婦人者,止此三條耳。
《活人書》言,婦人傷寒治法,與男子不同,男子先調氣,女子先調血,此大略之辭耳。要之脈緊無汗為傷寒,脈緩有汗為中風,熱病脈洪大,中暑細弱,其症一也。當汗當下,豈必調血而後行津液耶!仲景《傷寒論》不分男女,良以此歟!此論固當,猶為未也。
仲景,亞聖也,世醫所知,仲景不知有是理乎?聖人創物,賢者述之事,可以為天下,則聖人已先據之矣,何待世人明之乎!聖人不言,以其同診也,後人不知湯液之源,故立為後人法則,異於男子,常人所具聰明眼者,肯以此為是乎!然以藥考之,則可知也。假令桂枝、芍藥固營而開衛,非血藥而何?麻黃、防風雖為之發汗,本治女子余疾,非血藥而何?白虎小柴胡中知母則治熱,柴胡則調經,皆氣中之血虛也。當歸、地黃不言可知為血藥。
白話文:
婦人遭受風邪侵襲七八天後,陸續出現時冷時熱的症狀,且正好在月經結束時,這是指治此病症的對象。
婦人受到風邪影響,開始發燒並伴有畏寒,正逢月經來潮,且這種狀況持續七八天,這是適用此治療方法的情況。
婦人患了寒性外感病,發燒,恰好月經來臨,白天神智清醒,但到了夜晚則胡言亂語,這也是針對此類病症的描述。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專門提及婦人的,僅有這三個條目。
《活人書》中提到,婦人治療寒性外感的方法與男性不同,通常說男性先調理氣機,女性則先調節血液,這只是大致的原則。關鍵在於脈象緊繃且無汗為寒性外感,脈象緩慢且有汗為風邪入侵,熱性疾病脈象洪大,中暑則脈象細弱,這些症狀的診斷標準是一致的。需要發汗或瀉下,難道必須先調節血液才能調節體液嗎!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並未區分男女,或許就是因為這個道理吧!雖然這種觀點合理,但仍不夠全面。
張仲景被尊為醫學亞聖,普遍為醫界所知曉,難道他不明白這些道理嗎?聖人創造理論,賢者加以闡述,能夠普濟天下,那麼這些道理早已被聖人掌握了,何必等待世人來明白呢!聖人不特別說明,是因為診療原理相通,後人由於不了解湯液療法的源頭,因而另立規範,與治療男性的方法有所差異。但對於那些具備常識和辨識能力的人來說,會認為這樣的區分合理嗎?然而,從藥物來考察,就能明白一些道理。比如,桂枝和芍藥能鞏固營氣並調和衛氣,這分明就是用於治療血液的藥物;麻黃和防風雖然能促使出汗,但原本也適用於治療婦女其他相關的餘留病症,同樣與血液有關。白虎湯和小柴胡湯中的知母可治療熱病,柴胡能調節經期,這些都是針對氣分中血分虛弱的治療。至於當歸和熟地黃,不言而喻,它們是用於補血的藥物。
白朮人皆以為氣劑,本草言能利腰臍間血,非血藥乎?大抵用之在陽,便是氣藥;用之在陰,便是血藥。若男子與女人傷寒,皆營衛受病,其症一也,何以云男先調氣,女先調血也?此二句云岐子以為治雜病法之常體,非為傷寒設也。其所以然者,以其任、沖盛而有子,月事行有期,有熱入血室一症,不得不異也。
在妊孕不得不保,在經血不得不調,表裡汗下何嘗有異也,無汗下藥中增損,自有調保之義。活人云:妊娠不用桂枝、半夏、桃仁,柴胡湯減半夏為黃龍湯,是則是矣。必竟蓄血極而鄰於死,須抵當湯、丸,則安得不用,止是減劑從輕可也。故黃帝云:婦人身重,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白話文:
大家都認為白术是提升氣力的藥物,但《本草綱目》中提到它能疏通腰部和肚脐周圍的血液,難道它不是用於治療血的藥嗎?大體上,如果用在身體的陽面,白術就發揮氣藥的作用;用在身體的陰面,它就成了血藥。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傷寒,都是因為营卫受损而生病,其症狀本质上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說治療時男性要先調理氣,而女性要先調理血呢?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岐伯提出來治療各種雜病時一般遵循的原則,並非專門針對傷寒而言。這樣區分的原因在於,女性因為任脈和冲脉旺盛才能懷孕生育,且月經週期固定,還有可能出現熱邪侵入血室的情況,因此治療上必須有所區別。
對於懷孕的女性,保護胎兒是必須的;對於月經週期,調整血氣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在表症還是裏症,使用發汗或下瀉的治療方法,原則上並無不同,只是在具體的汗下藥方中適當增加或減少藥物,自然就包含了調理和保護的意思。《活人書》中說:懷孕期間不應使用桂枝、半夏、桃仁,柴胡湯中的半夏應減去,改用黃龍湯,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瘀血積累到極點,生命垂危之際,怎能不使用抵當湯或抵當丸呢?只是需要減量使用,選擇較輕的劑量罷了。因此,黃帝問:女性身體沉重,該如何排毒?岐伯回答:如果有特殊情況,即使使用看似峻烈的藥物也不會造成傷害,因為這是為了治病救人。
大聚大積,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此所以有從輕之義,蓋由諸此,以知桂枝、半夏、桃仁可用處必用,不可全無,但當從輕則可耳。保安丸中有桂、附、牛膝,皆隳胎之劑,以其數多之中些少,是亦從輕而無妨也。又為引用,必須少,而不可無也,大意如此。
後之君子,更宜詳定,保劑多,破劑少,破者從其保;破劑多,安劑少,安者從其破,此理不可不知。又寒熱多少例,寒者多,熱者少,熱不為之熱;熱者多,寒者少,寒不為之寒。
按:岐伯之論,謂妊婦之用毒藥,可用而不可過也。婦人懷孕,謂之重身,然用毒藥以治其病者,正以內有病之故。則有病以當毒藥,其子必無殞也,不惟子全,而母亦無殞也。但大積大聚,或病甚不堪,不得不用此以犯之,只宜衰其大半而止,藥行彼病自漸去。若過用其藥,則敗損真氣死矣。
白話文:
大型的癥瘕積聚,是可以治療干涉的,但是在病情減輕大半時就應停止,超過這個程度使用藥物可能會導致死亡。這就是所謂的適度原則,基於這些理由,我們知道桂枝、半夏、桃仁在必要時務必使用,不應該完全排除,但是用量上應該適度控制即可。比如在保安丸的配方中,包含桂枝、附子、牛膝,這些都是可能導致流產的藥物,然而因為整體配比中它們的份量較少,因此遵循適度原則使用並不會造成危害。再者,雖然需要引用這些藥物,但用量必須少量,不可或缺,大致上是這樣的道理。
後代的醫學家更應詳細確定,保養性藥劑的用量應多,攻伐性藥劑的用量應少,攻伐性的藥物應服從保養性藥物的原則;反之,如果攻伐性藥劑用量多,安撫性藥劑用量少,那麼安撫性藥物也應服從攻伐性藥物的原則,這是不能不知道的道理。另外,對於寒熱藥物的比例,寒性藥多,熱性藥少,則熱性藥就不會造成過熱的問題;熱性藥多,寒性藥少,則寒性藥也不會導致過寒的效應。
參考岐伯的理論,他認為孕婦使用有毒性的藥物,雖可以使用但不能過量。婦女懷孕被稱為重身,確實在某些情況下需要用有毒性的藥物來治療疾病,這是因為身體內部已有病症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疾病本身已經到了非用強力藥物不可的地步,合理使用毒藥不僅不會傷害胎兒,反而能使母子均安。然而,面對嚴重的癥瘕積聚或是病情非常不樂觀時,不得不使用這些藥物進行治療,但也只能減輕到一定程度就應停止,藥效發揮後,疾病自然會緩解。如果過度使用這些藥物,則會損傷人體的真氣,導致死亡。
按:男子亦有熱入血室症。經云:陽明病,下血譫語,此熱入血室。但頭汗者,刺期門,蓋衝脈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均有之。男子下血譫語,婦人寒熱似瘧,皆為熱入血室。迫血下行,則為協熱而利。挾血之脈乍澀乍數,或沉伏,血熱交併則脈洪盛,大抵男子多在左手,女子多在右手見之也。
或問:小柴胡近世治傷寒發熱,不分陰陽而用之何也?然,柴胡之苦平,乃足少陽經傷寒發熱之藥,除半表半裡之熱,及往來寒熱,小有日晡潮熱也。佐以黃芩之苦寒以退熱,半夏、生薑之辛以退寒,人參、大棗之甘溫以助正氣,解渴,生津液,則陰陽和而邪氣解矣。
白話文:
注釋:男性也會有熱入血室的病症。經典上說:陽明病時,如果出現下血並伴随胡言亂語的症狀,這就是熱進入了血室的表現。如果只有頭部出汗,可以針刺期門穴進行治療,因為衝脈被稱為血海,它等同於血室,無論男女都有此脈。男性出現下血及胡言亂語,女性則有類似寒熱交替的瘧疾症狀,這些都是熱入血室的表現。熱力迫使血液向下運行,就可能引起伴有高熱的腹瀉。攜帶熱血的脈象可能會時而遲緩時而快速,或是沉伏不顯,當熱與血相合時,脈象則會變得洪大旺盛。大體上來說,男性在左手脈象中較易察覺這種變化,而女性則多在右手脈象中顯示。
有人問:近代為何使用小柴胡湯治療傷寒發熱,不區分陰陽就使用呢?實際上,柴胡的苦味和平性質,專門針對足少陽經的傷寒發熱情況,能夠消除處於表和裡之間的熱邪,以及來回變化的寒熱症狀,對於稍晚時刻(日晡)的周期性高熱也很有效。配合黃芩的苦寒特性來退熱,加上半夏和生薑的辛味以驅寒,再輔以人參和大棗的甘溫性質來增強體內的正氣,解除口渴,滋養體液,如此一來,陰陽得以調和,外邪自然就能被清除。
但太陽經之表熱,陽明經之標熱,皆不能解也,如用之豈曰無害?若夾陰傷寒,面赤發熱,脈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可不慎哉!及內虛有寒,大便不實,脈息小弱,與婦人新產發熱,皆不可用也。
《夷堅志》云:朱肱,吳興人,尤深於傷寒。在南陽,太守盛次仲疾作,召視之。曰:小柴胡湯症也。請並進三服,至晚乃覺滿。又視之,問所服藥安在?取視乃小柴胡散也。肱曰:古人制㕮咀,銼如麻豆大,煮清汁飲之,名曰湯,所以入經絡攻病取快。令乃為散,滯在膈上,所以胸滿而病自如也。因旋制,自煮以進,兩服遂安。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表熱或陽明經標熱,單用小柴胡湯是無法解熱的,反而可能有害。如果患者同時有陰寒症狀,例如面紅發熱、脈沉、足冷,服用小柴胡湯後,病情會立刻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此外,內虛有寒、大便不實、脈息虛弱,以及產婦發熱等情況,也不宜使用小柴胡湯。
《夷堅志》中記載,朱肱是吳興人,精通傷寒醫術。他在南陽時,太守盛次仲生病,請他診治。朱肱診斷為小柴胡湯證,建議服用三劑。但到晚上,太守卻感到胸悶。朱肱再次診視,詢問服用的藥物,發現太守服用的是小柴胡散,而非小柴胡湯。朱肱解釋說,古人制藥時會將藥材切成麻豆大小,煮出汁液服用,稱為湯劑,這樣藥物才能進入經絡,快速治療疾病。但太守服用的是散劑,藥物停留在胸膈部位,無法有效治療,所以才會胸悶,病情反而加重。於是,朱肱重新製藥,親自熬製小柴胡湯給太守服用,兩劑後病情就痊癒了。
小建中湯,方見三卷。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垣云:芍藥味酸,於土中瀉木為君。飴糖、甘草甘溫,補脾養胃為臣。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脈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溫,發散陽氣,行於經絡、皮毛為使,故名建中。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大黃(二兩),枳實(四枚),半夏(半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小建中湯
方見於三卷。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應當是腹中急痛,先服用小建中湯;若不痊癒,則以小柴胡湯主治。
垣云:芍藥味酸,在土中瀉木為君藥。飴糖、甘草甘溫,補脾養胃為臣藥。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所以脈弦而腹痛。肉桂大辛熱,佐芍藥以退寒水。薑、棗甘辛溫,發散陽氣,行於經絡、皮毛為使藥,故名為建中。
大柴胡湯
柴胡(八兩),大黃(二兩),枳實(四枚),半夏(半升),黃芩(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仲景原文下四條同。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有人病傷寒,心煩喜嘔,往來寒熱,醫以小柴胡與之,不除。予曰:脈洪大而實,熱結在裡,小柴胡安能去之?仲景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三服而病除。蓋大黃盪滌蘊熱,傷寒中要藥。大柴胡酒洗生用。
按:柴胡、大黃之藥,升降同劑,正見仲景處方之妙。柴胡升而散外邪,大黃降而泄內實,使病者熱退氣和而自愈。
白話文:
如果得了太陽病,過了十多天,病情反覆,好轉又惡化,持續四五天,仍然有柴胡症的症狀,就要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患者一直嘔吐,胸口悶痛,感到鬱悶煩躁,說明病症尚未完全解除,就應該服用大柴胡湯,服下就能痊癒。
傷寒病發十多天,熱邪積聚在體內,反覆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状,就應該服用大柴胡湯。
有人得了傷寒病,心煩意亂,喜歡嘔吐,還出現寒熱交替,醫生就給他服用小柴胡湯,但病情沒有改善。我說:他的脈象洪大而實,熱邪積聚在體內,小柴胡湯怎麼能治好呢?仲景說:「傷寒病發十多天,熱邪積聚在體內,反覆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状,就應該服用大柴胡湯,服用三次就能痊癒。」因為大黃可以清除體內的熱邪,是治療傷寒病的重要藥物。大柴胡湯中的大黃要生用,用酒洗淨。
柴胡和大黃這兩種藥物,一升一降,配合使用,正是仲景用藥的精妙之處。柴胡上升散發外邪,大黃下降瀉去體內積熱,讓病人體內的熱邪消退,氣血調和,從而自然痊癒。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柴胡湯。
或問:大柴胡若內煩裡實者,固宜用也,其嘔而下利者,亦用之何也?夫治病節目,虛實二者而已。裡虛者,雖便難而勿攻;裡實者,雖吐利而可下。經曰:汗多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以遲為不足,即裡氣未實故也,此以大柴胡主之。凡吐利,心腹濡軟為裡虛;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為裡實也,下之當然。
況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及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二節病症,雖有參差,其裡實同一機也,皆與大柴胡者宜也。
白話文:
傷寒發燒,出汗但體溫不退,胸口悶脹、硬實,伴隨嘔吐和腹瀉,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
傷寒之後,脈搏沉沉的,表示體內有實症。如果腹瀉,應該用柴胡湯。
有人問:大柴胡湯用於內煩裡實的症狀固然合理,但為何嘔吐腹瀉的症狀也用它?治療疾病的原則,不外乎虛實二者。裡虛者,即使大便困難也不宜攻伐;裡實者,即使有嘔吐腹瀉,也可以用瀉藥。醫書上說:出汗太多,大便困難,脈搏遲緩,尚未能用攻伐之法,因為遲緩代表氣不足,也就是裡氣未實的緣故,所以可以用大柴胡湯。凡是嘔吐腹瀉,腹部柔軟為裡虛;嘔吐腹瀉,胸口悶脹、硬實,為裡實,所以應該瀉之。
而且,太陽病過了一、兩個星期,已經腹瀉兩、三次,之後四、五天,柴胡症仍然存在,就先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胸口急悶,悶悶不樂,微微煩躁,說明病症未解,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之,就會痊癒。這兩種病症,雖然症狀有些不同,但裡實的機理相同,都適合用大柴胡湯。
病若二十餘日以上有下症者,止宜大柴胡湯,恐承氣太峻,蓋傷寒過經,則正氣多虛故也。
有人患病傷寒,目痛、鼻乾、不得臥,大便不通,黃柏脈俱大已數日,一夕汗出,予謂速以大柴胡湯下之。醫駭曰:陽明自汗,津液已涸,法當用蜜煎,何須苦用下藥?予謂曰:子雖知蜜煎穩當,還用大柴胡湯,此仲景不傳之妙,公安能知之?餘力爭,竟投大柴胡二貼愈。仲景論陽明之病多汗者,急下之。
人多謂已是自汗,若又下之,豈不表里俱虛!又如論少陰雲:少陰病一二日,口乾、咽燥者,急下之。人多謂症發於陰,得之日淺,但見乾燥,若更宜下,豈不陰氣愈甚!舉此二端,則其可疑者不可勝數,此仲景之書,人罕能讀也!余謂仲景言急下之者,亦猶急當救表,急當救里之說,凡稱急者,為立變謂。才覺汗,未至津液乾燥,便速下之,則為精捷,免至用蜜煎也。
白話文:
如果病患的病情持續二十天以上,並且出現了需要通下的症狀,那時只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這是因為擔心承氣湯的藥效過於峻烈,畢竟在傷寒病程經過一段時間後,患者的正氣往往會變得較虛弱。
有個人得了傷寒,症狀包括眼睛痛、鼻子乾燥、無法安睡,以及便秘,黃柏脈象都顯示脈搏大且數日未緩。有一天晚上他出汗了,我建議立刻使用大柴胡湯來疏通。醫生驚訝地說:陽明病已經自然出汗,代表體內津液已經枯竭,按照常規應該用蜜煎治療,何必強行使用攻下的藥物呢?我解釋道:你雖然知道蜜煎相對安全,但這裡更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這是張仲景未曾明言的高妙之處,非深入研究怎能理解?我堅決主張,最終給患者用了兩帖大柴胡湯,病就痊癒了。張仲景在論述陽明病時提到,對於多汗的情況,應當迅速使用下法治療。
許多人以為已經有自發性出汗,再進行攻下,難道不會造成表裡都虛弱嗎?又比如在談論少陰病時提到:少陰病一兩天內,如果出現口乾、咽喉燥熱的症狀,就應立即使用下法。很多人認為這種病症屬於陰證,病程尚淺,僅表現為乾燥,若再進行攻下,難道不會使陰氣更加耗損嗎?舉這兩個例子,可見疑慮之處實在太多,這也是為什麼張仲景的書籍鮮少有人能真正读懂的原因!我認為張仲景所說的「急下之」,就像他強調要迅速治療表證或裏證一樣,凡是提到「急」,都是指情況需要即刻改變對策。一旦發現有出汗跡象,還未至於津液完全枯竭,就應迅速進行通下治療,這樣才能夠果斷有效,避免後來需要用到蜜煎等補救措施。
三陰及各症方
桂枝加芍藥湯,即於桂枝湯內倍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即於桂枝湯內加大黃。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仲景原文,下二條同。
表症未罷而醫下之,邪乘裡虛,當作結胸。今不作結胸,而作腹滿時痛,是屬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耳。時痛者,有時而痛,非大實之痛也,故但與桂枝湯以解表,加芍藥以和里。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白話文:
【三陰及各症方】
-
桂枝加芍藥湯,就是在桂枝湯中增加芍藥的份量。
-
桂枝加大黃湯,就是在桂枝湯中加入大黃。
若原本為太陽病,卻被醫生誤判並施以下藥,後續出現腹滿且時常疼痛的情況,這屬於太陰病的表現,應使用桂枝加芍藥湯進行治療。在仲景的原文中,接下來兩條情況也是相同的。
如果表症尚未完全消失,卻被醫生施以下藥,則會使邪氣乘虛進入體內,形成結胸。但現在沒有表現出結胸的症狀,而是出現腹滿且時常疼痛的現象,這表明體內的氣機失調,特別是太陰的內臟功能不協調,導致腹滿和時常疼痛。時常疼痛表示疼痛的狀況有時發生,而非持續性的嚴重疼痛,因此只需使用桂枝湯來解除表症,並加上芍藥來調和內部的氣機。
對於那些表現出明顯、持續性嚴重疼痛的案例,應使用桂枝加大黃湯來進行治療。
大凡表症未罷,仍當解表,若誤下以虛其里,則餘邪乘虛而入,內作大實痛。曰大實痛,則非時而痛者可例矣,故前方但倍芍藥,而此則加大黃。加大黃者,取其苦寒能蕩實也。
或問:太陰有可下者乎?曰:有經云,及太陽症,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易老云:此非本有是症,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為誤下傳也。
治病必求其本。假令腹痛,桂枝加芍藥,桂枝加大黃,何為不只用芍藥、大黃之屬,卻於桂枝湯內加之?蓋以病從太陽中來,當以太陽為本也。又如結胸症,自高而下,脈浮者不可下,故先用麻黃湯,解表已,然後以陷胸湯下之,是亦求其本也。至於蓄血下焦,血結膀胱,是亦從太陽中來,侵盡無形之氣,乃侵膀胱中有形之血。
白話文:
大抵來說,當表症尚未解除時,治療上應繼續著重於疏解表邪。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導致體內正氣虛弱,那麼殘留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進而在體內造成嚴重的實質性疼痛。這裡所說的「大實痛」,是指不僅限於特定時間的疼痛,因此前一個方劑僅加倍使用芍藥,而這個方劑則進一步加入了大黃。加入大黃的原因,在於它性味苦寒,能夠清除體內的實質積滯。
有人可能會問:太陰病有適合使用下法的情況嗎?回答是有的。經典上說,當太陽病症狀出現時,如果醫生誤用了下法,結果導致腹部脹滿且陣發性疼痛,這時就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湯。若是疼痛非常劇烈且屬於實證,就應用桂枝加大黃湯。易老(可能是某位古代醫家)曾說:這並非患者本身就有這樣的症狀,而是因為錯誤地下法,使得病邪從脾臟傳到了胃部,因此這是由誤治導致的病情轉化。
治療疾病必須追尋根本。比如遇到腹痛的情況,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或是桂枝加大黃湯時,為什麼不單獨使用芍藥或大黃這類藥物,而是在桂枝湯基礎上添加呢?這是因為病狀源於太陽經脈,治療時應當以調理太陽經為根本。再比如結胸症,若病情表現為從上至下發展,且脈象浮動時不應使用下法,因此先用麻黃湯來解表,待表邪解除後,再用陷胸湯來治療內部的結聚,這也是遵循了治病求本的原則。至於蓄血於下焦,血液在膀胱部位凝結的狀況,同樣是起始於太陽經的病邪侵犯,先是影響了無形的氣機運行,隨後侵犯到膀胱中形成有形的血瘀。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用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當歸四逆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炙),木通(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
藏厥,藥即方見。
手足厥,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原文,下同。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仲景原文下同。
按:此承上文言,雖有手足厥,脈細欲絕症候,若其人內有久寒,則加吳茱萸、生薑,以散久寒而行陽氣。曰久寒者,陳久之寒也,對下直中寒也。明矣。
白話文:
太陰病的特徵是脈象呈現弱態,病人接連地自然排便順暢。如果按照病情本應使用大黃和芍藥這類藥物時,應該要減量使用,因為這樣做的人胃氣較弱,容易受藥物影響而出現變化。
當歸四逆湯的藥方如下:
- 当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
- 炙甘草、木通(各二兩)
- 大棗(二十五枚)
對於「藏厥」這種病症,一確定診斷就應立即使用上述藥方。
當手腳冰冷,脈搏細微近乎無力時,應以當歸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與原始文獻記載相同。
假使病人體內長期存在寒氣,那麼就應該使用當歸四逆湯再加入吳茱萸和生薑(即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作為主要治療手段,這也是張仲景原著中的建議。
备注:這裡進一步解釋,雖然出現手腳冰冷、脈搏細弱接近停止等症狀,但如果發現病人體內有長期積存的寒氣,就應在原本的當歸四逆湯基礎上,添加吳茱萸和生薑,目的是為了驅散體內長期積聚的寒氣並促進陽氣流通。所說的「久寒」是指長期存在的寒性病邪,與突然遭受寒氣直中的情況不同,這點需清楚理解。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因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見太陽中篇。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者,當救里,宜四逆湯。原文下十條同。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者,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發熱頭痛,表病也。脈反沉者,里脈也。經曰:病在表者,脈當洪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見表病而得里脈,則當瘥;若不瘥,為內虛寒甚,與此湯救其里。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經言輩字者,為藥性同類,惟輕重、優劣不同耳。凡太陰自利不渴,師言有用理中而愈者,甚則理中加附子而獲安者,凡言輩者,蓋如此。夫四逆湯,甘辛相合,乃大熱之劑。苟輕用之,恐有過度之失,所以仲景不為定擬也。莫若以理中循循而用之,至為平穩;如不得已者,四逆方為用也。
白話文:
如果拉肚子,脈象很弱,說明身體虛弱,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導致的。如果脈象浮而緊,同時伴隨腸鳴,可以用當歸四逆湯治療。
四逆湯的配方可以在《傷寒論》的太陽中篇找到。
如果患了傷寒,醫生用藥後,仍然持續拉肚子,排泄清稀的穀物殘渣,需要救治內臟,用四逆湯最合適。以下十條內容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發熱、頭痛,脈象卻沉弱,如果病情沒有好轉,身體疼痛,就需要救治內臟,用四逆湯最合適。
發熱頭痛屬於表證,脈象沉弱屬於里證。經書上說,表證的脈象應該洪大,現在脈象卻沉遲,說明病情已經好轉。表證出現里脈,說明病情快好了,如果沒有好轉,說明內虛寒重,用這個湯藥救治內臟。
如果自發拉肚子,不渴,屬於太陰證,說明臟腑有寒,需要溫陽,可以用四逆湯及其類似的藥物。
經書中提到「輩」字,是指藥物性質相似,只是輕重、優劣不同。對於太陰證的自發拉肚子不渴,老師說用理中湯可以治癒,嚴重者可以在理中湯中加入附子,就能痊癒。凡是提到「輩」字的藥物,都是這個道理。四逆湯甘辛相合,是溫熱性很强的藥物,如果輕易使用,恐有過度之弊,所以仲景没有直接推荐它。最好用理中湯慢慢調理,比較稳妥;如果實在不得已,才能使用四逆湯。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屬霍亂
白話文:
少陰病症狀與四逆湯應用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脈象沉伏,應當立即採取溫熱的方法治療,宜服用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即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飲食入口就吐,胸口發熱想吐卻又吐不出來,剛開始出現手腳冰冷,脈象弦緊而慢,這是因為胸中積實,不宜使用瀉下藥,應當採用吐法治療。但如果患者是因膈膜上有寒飲導致乾嘔,則不宜吐,應該立即採取溫熱的方法治療,宜服用四逆湯。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大量出汗,但體內仍然發熱,並且感到胸悶氣短,四肢疼痛,伴隨腹瀉、肢體厥逆、畏寒等症狀,宜服用四逆湯治療。
大汗,若大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大量出汗,伴隨腹瀉和肢體冰冷厥逆,宜服用四逆湯治療。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嘔吐、脈象微弱,小便頻頻,身體有輕微發熱,並出現肢體厥逆,此症難治,宜服用四逆湯治療。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嘔吐、腹瀉、出汗、發熱、畏寒、四肢拘攣、手腳冰冷,宜服用四逆湯治療。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屬霍亂。
少陰病症狀中,如果患者嘔吐、腹瀉、小便頻頻、大量出汗、腹瀉排出清穀物、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脈象微弱幾乎消失,這種情況屬於霍亂,宜服用四逆湯治療。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前湯主之。原文,下三條同。
或問:論傳經之邪,自三陽傳至太陰,太陰則傳少陰,此不言傳經而言始得之何也?曰:傳經者,古人明理之法之意如此,安可執一而論哉!夫三陽傷寒,多自太陽入,次第而傳,至厥陰者,固有也;其三陰傷寒,亦有自利不渴,始自太陰而入者。今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正由自入,故云始得之。
緣少陰無身熱,而今有熱,故言反發熱,以不當發熱而熱也。為初病邪淺,故與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散之。按六經中但少陰症難辨,此條要看一反字,是以陰症雖云不用麻黃,今既始得之,反發熱,脈沉,所以用麻黃附子細辛以溫散之耳。
白話文:
少陰症初期,患者出現發熱,脈象沉細,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雖然少陰症通常沒有發熱症狀,但患者出現發熱,表示病邪剛開始入侵,尚未深入,所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發散寒邪。需要注意的是,少陰症診斷不易,此條文重點在於「反發熱」這個關鍵字,因為少陰症一般不發熱,但現在出現發熱,說明病邪入侵,需要溫散寒邪。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症,故微發汗也。
詳仲景發汗湯劑,各分輕重不同,如麻黃桂枝湯,青龍各半,越婢等湯各有差等;至於少陰發汗二湯,雖同用麻黃附子,亦有加減輕重之別,故以加細辛為重,加甘草為輕,辛散甘緩之義也。其第一症,以少陰本無熱,今發熱,故云反也。蓋發熱為邪在表而當汗,又兼脈沉,屬陰而當溫,故以附子溫經,麻黃散寒,而熱須汗解,故加細辛,是汗劑之重者。
第二症既無裡寒之可溫,又無裡熱之可下,求其所以用麻黃、附子之義,則是脈亦沉,方可名曰少陰病。身亦發熱,方行發汗藥,又得之二三日,病尚淺,比之前症亦稍輕,故不重脈症,而但曰微發汗,所以去細辛加甘草,是汗劑之輕者。
白話文:
少陰病,在患病的頭兩三天內,可以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來輕微促進出汗。因為在這兩三天內沒有出現內臟症狀(里證),所以採取輕微發汗的治療方法。
詳細地說,張仲景所創立的發汗湯劑,根據病情輕重各有不同調整。比如麻黃桂枝湯、青龍湯的半量用法,以及越婢等湯,它們在藥物組成和用量上都有所差異。對於少陰病需要發汗的情況,雖然都使用了麻黃和附子這兩味藥,但也有所增減,以適應不同病情。具體來說,加入細辛的方劑較重,而加入甘草的方劑較輕,這是因為細辛能促進辛散,甘草則能緩和藥性,體現了辛散與甘緩的治療原則。
第一種情況,由於少陰本來並不會表現出熱象,現在出現發熱,因此稱之為“反”。這裡的發熱表示病邪停留在體表而適合用發汗的方法處理,加上脈象沉,顯示病在陰經而需要溫煦,所以使用附子來溫暖經絡,麻黃來驅散寒氣,並且因熱需要通過發汗來解除,故添加細辛,這是一個較強力的發汗方劑。
第二種情況,既然沒有需要溫暖的內寒,也沒有需要清下的內熱,那麼使用麻黃和附子的理由主要是因為脈象也是沉的,這樣才能確診為少陰病。同時,身體也有發熱的狀況,才適用發汗的治療。再者,病程只有二三日,還比較輕淺,相比第一種情況稍微輕一些,所以在治療上不專注於脈象和其它症狀的嚴峻程度,而是選擇了輕微發汗的方式。因此,去掉細辛而加入甘草,成為一個發汗作用較輕的方劑。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生用)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已上,心中煩,不得臥,前湯主之。原文
附子湯
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茯苓,白芍,人參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炙之,附子湯主之。原文下同。
按: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內經》曰:人身之陰陽者,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寒氣盛可知,如此條是也。又或者陰氣不足,陽氣內陷,入於陰中,表陽新虛,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
白話文:
黃連阿膠湯
成分: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阿膠(三兩)、雞蛋黃(二枚,使用時保持生)
適用症狀:對於少陰病,如果病程已經持續兩三天以上,患者感到心中煩躁不安,無法安睡,建議使用黃連阿膠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此方中,黃連能清心火,阿膠和雞蛋黃滋養腎水並安撫心神,黃芩和芍藥則協同作用,前者助黃連清熱,後者增進滋陰效果,共同達到扶助陰液、清除內熱的目的。
附子湯
成分:附子(一枚,需炮製)、白朮(二兩)、茯苓、白芍、人參
適用症狀:針對少陰病,在發病一二日內,如果患者的口部感覺舒適,但背部卻特別畏寒,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灸法治療,並且以附子湯作為主方。背部作為胸中之氣轉運至體表的通道,根據《內經》所述,人身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當陽氣不足,陰寒氣勢偏盛時,背部就會出現畏寒現象。假如是風寒在肌表導致全身寒冷,則背部與其他部位同樣會感到寒冷;但若是僅背部畏寒,則表示體內陰寒氣較重,正如本條所描述的情況。此外,有時候也可能因為陰氣不足,使得陽氣陷入陰分之中,造成表層陽氣暫時虛弱,出現輕微背部畏寒的症狀,這時若伴有無高燒、口乾舌燥、心煩等表現,則適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一為陰寒盛,氣一為陽氣內陷,何以明之?蓋陰寒為病,則不能消耗津液,故於少陰病則曰口中和。及陽氣內陷,則熱爍津液為干,故於太陽病則口燥、舌乾而渴也。要辨陰陽、寒熱不同者,當於口中潤燥詳之。
按:傷寒以陽為主,上件病皆陰勝,幾於無陽矣。辛甘皆陽也,故用附、朮、參、苓,所以散寒而養陽。辛濕之藥過多,則恐有傷陽之弊,故又用芍藥之酸以扶陰。經曰,火欲實,木當平之,此用芍藥之意也。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桃花湯
乾薑(一兩),赤石脂(一斤),粳米(一升)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状,可以通過觀察口中的潤燥程度來判斷是陰寒盛還是陽氣內陷。陰寒盛會導致津液無法消耗,所以少陰病的病人嘴巴會覺得和緩。而陽氣內陷則會導致熱氣消耗津液,所以太陽病的病人會口乾舌燥、口渴。
傷寒病以陽氣為主,上述兩種病症都是陰氣過盛,幾乎沒有陽氣了。辛甘屬陽,所以用附子、白朮、人參、茯苓來散寒養陽。辛濕類藥物過多,可能會傷陽,所以用芍藥的酸性來扶助陰氣。經書上說,火氣旺盛,就需要木來平衡,這就是用芍藥的道理。
少陰病的病人,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搏沉細,可以用附子湯來治療。
桃花湯的藥方是:乾薑一兩,赤石脂一斤,粳米一升。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原文,下同。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此症自三陽傳來者,純是熱症。成無己因其下利而曰協熱,因其用乾薑而曰裡寒。余謂不然。蓋少陰腎水也,主禁固二便,腎水為火所灼,不能濟火,火熱克伐大腸金,故下利且便膿血。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乾薑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湯加人尿、豬膽。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爾。經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正此之謂。用粳米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乾薑一兩之寡,豈足以溫,赤石脂一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
白話文:
少陰病,拉肚子,大便帶膿血,用桃花湯治療。這個病症通常是從三陽傳過來的,屬於純熱症。有人認為這個病因為拉肚子而屬於協熱,因為用乾薑治療所以屬於裡寒,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少陰屬腎水,負責控制大小便,腎水被火灼傷,無法滋潤火,火熱攻克大腸金,因此拉肚子並帶膿血。桃花湯使用赤石脂,因為赤石脂性寒且澀,寒可以滋潤熱,澀可以止瀉。使用乾薑,是借其熱力來治療,就像白通湯加人尿和豬膽一樣。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黃芩、黃連,是借其寒力,桃花湯用乾薑,是借其熱力,都是借用藥性來治療。經書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要看情況而定,這就是這個道理。使用粳米,是擔心赤石脂性寒損傷胃,因此用粳米來調和。如果少陰本來就有寒,乾薑一兩的量,怎麼可能溫暖,赤石脂一斤的量,反而會加重寒症而致命,怎麼會是仲景的方子呢?
豬膚湯
豬黑皮,白米粉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主之。原文
膚,乃是燖豬刮下黑皮。《禮運》疏云,革,膚內厚皮;膚,革外薄皮。語云膚淺,義取諸此。
按:白粉,乃白米粉也,其鉛粉亦名曰粉,又名定粉,又名胡粉,主治積聚、疳、利,與白米粉不同。
甘草湯,即甘草一味
桔梗湯
甘草,桔梗,連翹,薄荷,竹葉,梔子,黃芩
白話文:
【豬膚湯】 所需材料:
- 豬黑皮(指经过处理的猪皮,特别是刮净表面油脂的那层)
- 白米粉(這裡指的是純淨的白米磨成的粉)
此方適用於: 當患少陰病時,症狀表現為腹瀉(下利)、咽喉疼痛、胸口滿悶及心情煩躁的情況,此方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解說: 所說的「膚」,是指在烹調前經過清洗並刮去表層的黑色表皮後的豬皮。在《禮運》疏中有提到,「革」是指皮內較厚的部分,而「膚」則是指皮外較薄的那一層。常言道「膚淺」,其意也是由此衍生而來。
另外提一下,這裡所指的「白粉」,實際上是白色的米粉,這與用鉛製成的「鉛粉」(又稱定粉、胡粉)不同,鉛粉主要用於治療癥瘕積聚、疳積及利病等,與白米磨成的粉性質和用途有所區別。
另外還有兩種相關的藥方:
- 甘草湯:僅使用甘草一味藥材。
- 桔梗湯:由甘草、桔梗、連翹、薄荷、竹葉、梔子及黃芩組成。
這些方劑各自針對不同的病症,展現了中醫藥膳的豐富內涵與精妙配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原文
苦酒湯,藥即方見。
少陰病,咽中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原文
半夏湯,藥即方見。
半夏散,藥即方見。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原文
或問:六經傷寒,皆不言咽痛,惟少陰篇中有咽痛、咽傷之症,何也?夫少陰咽痛,乃經絡所繫。蓋少陰之脈,上貫肝膈,入肺循喉嚨,系舌本,故有咽傷痛之患。《內經》曰:所生病者,咽腫、上氣、嗌乾及痛,此經脈所繫,邪氣循行而致然也。
白話文:
少陰病如果發病兩三天,咽喉疼痛,可以用甘草湯;如果沒好轉,就用桔梗湯。
苦酒湯的藥方如前所述。
少陰病,咽喉長瘡,無法說話,聲音發不出來,苦酒湯可以治療。
半夏湯的藥方如前所述。
半夏散的藥方如前所述。
少陰病,咽喉疼痛,可以用半夏散或半夏湯治療。
有人可能會問:六經傷寒都不提咽喉痛,為什麼只有少陰篇有咽喉痛、咽喉傷的病症呢?其實,少陰病的咽喉痛是因為經絡所繫。少陰經脈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連接到舌根,所以才會出現咽喉傷痛的病症。《內經》中說:生病的症狀包括咽喉腫脹、上氣、喉嚨乾燥和疼痛,都是因為經絡所繫,邪氣沿著經脈流動而引起的。
白通湯
蔥白(四莖),乾薑,附子(一枚)
白通加豬膽汁湯,藥即方見。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原文,下同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按:少陰屬腎,水藏也,得天地閉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客寒居之,則痛而失其體,不能制水,故下利。蔥白之辛,所以通陽氣;薑、附之辛,所以散陰寒,故即蔥白而名之曰白通。
或謂:白通湯及白通加豬膽湯,真武湯與通脈四逆湯,皆為少陰下利而設,除用薑、附相同,其餘之藥,俱各殊異,何也?曰病殊則藥異,少陰下利,寒氣已甚,非姜不能治,此下利之理無殊,至兼有之症不一,則用藥當各從其宜。如白通湯用薑、附以散寒止利,則加蔥白以通調陽氣。
白話文:
白通湯的組成為:葱白四根,乾薑,以及附子一枚(需生用,去皮並切為八片)。
另外提到的是白通加豬膽汁湯,其藥物組成即在白通湯基礎上增加了豬膽汁。
在中醫理論中,針對少陰病所表現的腹瀉情形,白通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同樣的原則適用於下利伴有微弱脈象的情況,也是使用白通湯來治療。
如果腹瀉不止,並且出現手足冰冷、脈搏難以觸及,加上乾嘔和心煩等症狀,則應該使用白通加豬膽汁湯進行治療。然而,如果服用此湯後,脈象突然強烈出現則預示不良,可能為死亡徵兆;反之,如果脈象逐漸恢復微弱但穩定,則表示病情好轉,有生存的可能。
這裡要說明的是,少陰在中醫中對應於腎臟,掌管身體的水液運行,具有封藏的特性,負責控制大小便。當外來的寒邪侵襲少陰,會導致腹部疼痛及失控的腹瀉,因為寒邪妨礙了腎臟管控水液的功能。方中的蔥白以其辛味促進陽氣流通;而乾薑與附子的辛味則能驅散體內的陰寒之氣,因此配合蔥白命名為「白通」,意指透過辛味藥材打通陽氣通道。
有人可能會問,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真武湯以及通脈四逆湯都是治療少陰病中腹瀉的方劑,它們都使用了乾薑和附子,但其他藥物成分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回答是,根據不同的病狀,所使用的藥物自然有所差別。雖然這些方劑都是治療少陰病中腹瀉的問題,且腹瀉的根本原因在於寒邪,必須使用乾薑來治療,但患者具體的併發症狀多樣,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用藥物。比如,白通湯通過使用乾薑和附子來驅寒止瀉,同時加入蔥白來促進陽氣的疏通與調節。
若利而乾嘔煩者,寒氣太甚,內為格拒,而薑、附非煩者之所宜,必嘔而不納,故加人尿、豬膽汁,候溫冷而服之。以人尿、豬膽汁皆鹹苦性寒之物,自納而不阻,至其所則冷體皆消,熱性便發。又真武湯治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為有水氣,故多或為之症。夫水氣者,則寒濕也,腎主之,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蓄為水氣。
腹痛,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甚而水穀不能別也。經曰: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辛,故用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太陽篇中小青龍湯症,亦為有水氣,故多或為之症。
白話文:
如果腹瀉並伴有乾嘔煩躁,說明寒氣太過,阻滯於內,這時服用薑、附子等辛熱藥物並不可取,必然會導致嘔吐而不被吸收,所以需要加入人尿和豬膽汁,待其溫度適宜時再服用。人尿和豬膽汁都屬於鹹苦性寒的物質,服用後會自動進入體內而不被阻礙,到達病竈處後,寒氣就會消散,溫熱的藥性就會顯現。此外,真武湯用於治療少陰病,如果二三天後症狀未見好轉,繼而出現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瀉等症狀,說明患者體內有水氣,因此常會伴發這些症狀。水氣就是寒濕,由腎臟主導,腎臟出了問題,不能約束水液,水液停留在體內就會形成水氣。
腹痛是因為寒濕在體內過重,四肢沉重疼痛是因為寒濕在體外過重。小便不利、腹瀉是因為濕氣過重,導致水液和食物不能正常吸收。醫經上說:脾臟厭惡濕氣,甘味能優先進入脾臟,茯苓和白朮的甘味可以益脾驅水,寒濕過重,可以用辛熱的藥物來平衡;濕氣過重,可以用酸辛的藥物來輔助,所以使用了附子、芍藥和生薑的酸辛味,溫熱經絡,祛散濕氣。太陽篇中的小青龍湯證型也屬於有水氣的證型,因此常會伴發這些症狀。
如真武湯者,不殊此理也。通脈四逆治少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為裡寒。身熱惡寒,而面色赤為外熱。此陰甚於內,格陽於外,不相通,與通脈四逆湯以散陰通陽,其或為之症,依法加減而治之。已主四症,俱云下利,而兼有或為之症不一,是以用藥大同而小異也。
或云:白通湯用附子,凡四症惟真武湯一症熟附,余皆生用何也?凡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非乾薑佐之則不可;炮熟則益陽除濕,用生薑相輔,允為宜矣。乾薑辛熱,故佐生附而用;生薑辛溫,少資熟附之功,原佐使之妙,無出此理。然白通等湯,以下利為重,其真武湯症,以寒濕相搏,附子亦用炮熟,仍用生薑以佐之,其生熟之用,輕重之分,無過此理也。
白話文:
真武湯的原理跟其他藥方一樣,都是根據病症來調整。通脈四逆湯用於治療少陰寒症導致的腹瀉,患者可能同時出現手腳冰冷、脈搏微弱、身體發熱怕冷、臉色發紅的症狀。這是因為寒邪入侵內裡,陽氣被阻於外,無法相互流通。所以通脈四逆湯就用來驅散寒氣,讓陽氣通暢。至於其他病症,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加减藥物。
有些藥方都提到了腹瀉,但具體的症狀又有所不同,所以用藥雖然大體一致,但也有細微差別。
有人問白通湯用附子,但只有真武湯用熟附子,其他藥方都用生附子,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生附子溫經散寒,需要乾薑配合才能發揮作用,而熟附子則益陽除濕,用生薑輔助效果更好。乾薑辛熱,所以用來配生附子;生薑辛溫,則幫助熟附子發揮功效。這是藥物配伍的妙用,都是有道理的。
白通等湯主要針對腹瀉,而真武湯則是以寒濕相搏為主要症狀,所以也用熟附子,並且用生薑來輔助。無論是生附子還是熟附子,它們的用法和用量都有其道理,都是根據病症而定的。
真武湯,方見三卷內。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原文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頭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主之。原文
通脈四逆湯
四逆加蔥(四莖),除甘草。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者主之。原文,下同。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主之。
四逆散
甘草,柴胡,枳實(炒),芍藥(生用,各一兩)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原文
白話文:
「真武湯」的配方在三卷書內可以找到。
太陽病發汗後,汗出不退,病人仍然發熱,心悸、頭昏眼花、身體顫抖想抓地,用真武湯治療。
少陰病,兩三天沒有好轉,到四五天,腹部疼痛,小便不順暢,四肢沉重頭痛,並且腹瀉,這是水氣停滯的表現。病人可能咳嗽、小便不順暢、腹瀉或嘔吐,用真武湯治療。
「通脈四逆湯」的配方:
四逆湯加蔥(四莖),去除甘草。
少陰病,腹瀉排出清穀物,內寒外熱,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腹瀉排出清穀物,內寒外熱,並且出汗後昏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四逆散」的配方:
甘草、柴胡、枳實(炒)、芍藥(生用,各一兩)
少陰病,四逆證,病人可能咳嗽、心悸、小便不順暢、腹部疼痛、腹瀉或排便沉重,用四逆散治療。
此寒邪傳至少陰,里有結熱,則陽氣不能交接於四末,故四逆而不溫。用枳實,所以破結氣而除裡熱;用柴胡,所以升發真陽而回四逆;甘草和其不調之氣;芍藥收其失位之陰。是症也,雖曰陽邪在裡,甚不可下,蓋傷寒以陽為主,四逆有陰進之象,若復用苦寒之藥下之,則陽益虧矣,是在所忌。論曰諸四逆者,不可下之,蓋為此也。
大凡初服藥時無是症,服藥後而生新症者,故經曰:若吐、若汗、若下後之症是也,即壞病也,當以何逆而治之?若初服藥有是症,服藥後只是原症如故,不見新有症候者,只是病未退。仲景所謂服湯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也。汗下同法,清碧杜先生曰:陽熱病難療,陰寒病易治。
白話文:
這寒邪入侵到少陰經,內部有熱結,陽氣無法順利流達到四肢末端,因此出現四肢冰冷、脈象逆的症狀。使用枳實,可以破除熱結,消除內熱;用柴胡,可以提升真陽,使四肢回溫;甘草調和藥性,使藥力協調;芍藥收斂失散的陰氣。
這種病症雖然說是陽邪在裡,但嚴禁使用寒涼藥物來瀉下,因為傷寒以陽氣為主,四逆症則有陰氣入侵的現象,如果再用寒涼藥物瀉下,陽氣會更加虧損,這是必須注意的。古籍中提到,所有四逆症都不可以瀉下,正是基於這個道理。
一般來說,如果一開始服用藥物時沒有出現這些症狀,但在服用藥物後出現新的症狀,經書上稱之為「吐、汗、下後之症」,也就是病情加重了,應該用針對逆證的藥物來治療。如果一開始服用藥物就有這些症狀,服用藥物後只是原有的症狀沒有改善,沒有出現新的症狀,則表示疾病尚未痊癒。就像張仲景所說,「服湯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也」。汗法和下法也是一樣。清碧杜先生說:「陽熱病難治,陰寒病易治。」
蓋熱者,傳經變態不一;陰寒不傳,治之亦一定法耳。仁庵嚴先生云:凡醫他人治過傷寒,須究前症曾服何藥?倘症交雜,先以重者為主,次論輕者。假如傳經之邪,治有三法:在皮膚者,汗之;在表時兩間者,和解之:在裡者,下之。此自外入內之治也。至若體虛之人,交接陰陽,飲食不節,則裡虛中邪,又非在表可汗之法,必用大熱之劑溫散。經曰: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裡氣失守,故使邪中於陰也。
方其裡氣不守而為邪中,正氣怯弱故成慄也。故經言寒則傷營,營者,血也。血寒則凝而不行,致四肢血氣不接而厥。身體冷而惡風寒,附子、乾薑適得其當。若寒退而熱毒內攻,目中不了了,下利清水,腹滿,又有急下之法,此論少陰經之治法也。若寒退而手足厥,其厥乍凜,腹中痛,而小便不利,又有四逆散之治法,所謂少陰傳變,與太陽相同者此也。
白話文:
熱證的傳變過程多種多樣,而陰寒證不傳變,治療也有一定的法則。仁庵嚴先生說:凡是醫治別的醫生治療過的傷寒患者,一定要詳細詢問患者之前服用的藥物。如果病情複雜,先治療嚴重的癥狀,再論輕的癥狀。如果熱邪傳變入經,治療有三個方法:熱邪在皮膚表層,發汗驅之;熱邪在表裡之間,和解中藥治療之;熱邪在裡部,瀉下之。這是由外而內治療的方法。
至於身體虛弱之人,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就會導致裡氣虛弱而受邪,這時就不能用發汗的方法,必須用大熱的藥物溫散寒邪。經典中說:陰氣中邪,必定會有內部發冷的現象。表氣稍微虛弱,裡氣失守,所以邪氣會中於陰。
當裡氣失守被邪氣中入時,正氣虛弱就會發冷。所以經文中說,寒邪會損傷營氣,營氣指的是血液。血液受寒則凝結而運行不暢,導致四肢血氣不接而出現厥證。身體發冷而畏寒,附子、乾薑這類藥物最合適。如果寒邪退去而熱毒內攻,眼睛模糊不清,腹瀉清澈的液體,腹脹,則可以用急下法治療,這是治療少陰經的治法。如果寒邪退去而手足厥冷,厥冷時而發抖,腹中疼痛,而小便不利,則可以用四逆散治療,這種情況稱為少陰傳變,與太陽病相似。
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主之。原文
少陰病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導其陽邪由溺而泄,則津液運化而渴自愈也。然豬苓質苦輕清之象也,能滲上焦之熱;茯苓味甘,中宮之性也,能滲中焦之濕;澤瀉味鹹,潤下之性也,能滲下焦之濕;滑石性寒,清肅之令也,能滲濕中之熱。四物皆滲利,則又有汗多亡陰之懼,故用阿膠佐之,以存津液於決瀆耳。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黃柏(各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當歸(四兩),川椒(去汗)
白話文:
豬苓湯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
少陰病,拉肚子六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心煩睡不著的。
少陰病拉肚子而用這個方子的,是因為可以將小便分出來,拉肚子就會自己停止;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而用這個方子的,是因為可以將陽邪從小便中排出,身體中的津液運行通暢,口渴自然會好。但是豬苓質地苦而輕清,可以滲透上焦的熱氣;茯苓味甘,是中焦的藥性,可以滲透中焦的濕氣;澤瀉味鹹,有潤下作用,可以滲透下焦的濕氣;滑石性寒,有清肅的功效,可以滲透濕氣中的熱氣。四味藥都有滲利的作用,所以又擔心會出汗過多,耗損陰液,因此用阿膠來幫助它,可以在流失津液的時候將津液保存在體內。
烏梅丸
烏梅(三百個)、細辛、桂枝、人參、附子(炮)、黃柏(各六兩)、黃連(一斤)、乾薑(十兩)、當歸(四兩)、川椒(去除汗氣)
苦酒(醋也)。浸烏梅一宿,去核蒸熟,和藥蜜丸。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原文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藏寒,蛔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烏梅丸主之。原文
蛔者,為人腹中長蟲,俗曰食蟲是也。
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皆知為陰也,然亦有陽症。吐蛔者,蓋胃中空虛,既無穀氣,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別症何如?不可專以胃冷為說。曾記一人,陽黃吐蛔,又大發班,陽毒症,口瘡,咽吐蛔,皆以冷劑取效,是亦有陽症矣。
白話文:
將烏梅浸泡在醋裡一夜,去除果核後蒸熟,再和藥蜜製成丸藥。
當人體陰陽氣不相協調時,就會出現厥症。厥症的表現是手腳冰冷。
傷寒患者,脈搏微弱且出現厥症,持續七到八天,皮膚冰冷,患者躁動不安,無法安寧,這是藏厥,而不是蛔厥。蛔厥的患者會吐出蛔蟲。現在患者表現得安靜,但偶爾會感到煩躁,這是藏寒,蛔蟲向上進入膈肌,所以煩躁,但很快就會停止,烏梅丸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蛔蟲是寄生在人體腹中的蟲子,俗稱食蟲。
胃寒就會吐出蛔蟲,吐出蛔蟲的人都知道這是陰症,但也可能伴隨陽症。吐出蛔蟲是因為胃中空虛,沒有穀物氣息,所以蛔蟲向上尋找食物,到達咽喉後就吐出來。還要觀察其他症狀,不能單憑胃寒來判斷。我曾經遇到過一個病人,患有陽黃,吐出蛔蟲,還出現了大量斑點,是陽毒症,口瘡,咽喉吐出蛔蟲,都用冷劑治療有效,所以也可能伴隨陽症。
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乾薑,官桂,芍藥,甘草,黃芩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原文
仲景麻黃升麻湯為下壞之劑,而寸脈沉遲,或厥,或咽喉不利、咳嗽膿血,或下利不止,斷作難治,此藥有桂枝湯,有麻黃湯,有乾薑芍藥甘草湯,有白虎湯,內更有少陽藥黃芩是也。此是三陽合而標病,不應下而下之,壞而成肺痿也。若脈不遲者,去乾薑、官桂;不下利者,亦去之;寸口脈小者,去黃芩,此宜隨症而加減之也。前人全用藥,以其前症悉備,故用三陽標藥治之。
白話文:
麻黃升麻湯
麻黃、升麻、乾薑、桂皮、芍藥、甘草、黃芩
傷寒六七天,大便後,寸口脈沉緩,手腳冰冷,下部脈搏不到,咽喉不適,吐出膿血,腹瀉不止,病情難以治療,麻黃升麻湯主治。
仲景的麻黃升麻湯是攻下壞病的藥方,而寸口脈沉緩,或手腳冰冷,或咽喉不適、咳嗽膿血,或腹瀉不止,判斷為病情難以治療,這藥方含有桂枝湯、麻黃湯、乾薑芍藥甘草湯、白虎湯的成分,內部還有少陽藥黃芩。這是三陽合病而表證未解,不應該攻下而攻下,傷了肺氣而變成肺結核。如果脈搏不緩慢,去掉乾薑、桂皮;不下痢,也去掉;寸口脈細小,去掉黃芩,宜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前人全部用藥,是因為前述症狀都具備,所以用三陽表藥治療。
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是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見本湯。
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者主之。原文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秦皮,黃連,黃柏(各三兩)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原文,下同。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
本方加人參一兩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為霍亂。自吐利,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白話文:
經典說: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根。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藥方見此湯。
傷寒本就源於寒氣向下沉降,醫生又用吐下法治療,寒氣被阻隔,更逆反向上,導致吐下加重,這種情況就用這個藥方治療。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秦皮,黃連,黃柏(各三兩)
發熱導致腹瀉,下腹部沉重者,用白頭翁湯治療。
腹瀉,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用白頭翁湯治療。
四逆加人參湯
這個藥方加人參一兩。
有人問:病症表現為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怕冷,嘔吐腹瀉,這是什麼病? 回答說:這是霍亂。自己吐瀉,之後瀉止,又再次發熱。
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原文
理中丸
本方等分蜜丸
霍亂,頭疼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原文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原文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
以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主之。原文
燒褌散
即褌襠燒灰也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原文
白話文:
若患者感到惡寒,脈搏微弱但又跳動頻繁,且停止後便會失血,則可使用四逆加人參湯治療。
理中丸是一種蜜丸,用於治療霍亂、頭痛發熱、全身疼痛,以及熱多渴望飲水的情況。若患者寒多而不願喝水,則也可用理中丸治療。
若患者大病初愈後,經常吐口水,且久久不能痊癒,則表示胃部有寒氣,應使用丸藥溫暖之,理中丸便是合適的選擇。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是由白通湯加入人尿和豬膽汁製成,主要用於治療嘔吐停止,出汗卻昏厥,四肢僵硬難解,脈搏微弱將要斷絕的情況。
燒褌散,即是用褌襠的灰燼製成的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傷寒陰陽交替導致的病症,患者會感到身體沉重,氣短,小腹緊縮,或伴隨陰部拘攣,熱氣上衝胸部,頭昏沉不想抬頭,眼前冒金星,膝蓋和小腿僵硬等症狀。
取此物者,亦以病因於陰陽感召而得,故亦以陰陽之理治之。又且五味入口,鹹入腎,腐入腎,穢入腎,乃濁陰歸地之意也。褌襠味鹹而腐,故能入少陰;燒之則溫,故足以化氣;化之則濁,故足以入膀胱。經曰:濁陰歸六腑是也。藥物雖陋,而用意至微。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梔子(各十四枚),淡豉(四合)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如大黃如棋子大五六枚。原文
漿水湯
漿水味甘酸而性涼善走,故解煩渴,化滯物。其法以炊粟水,熱投冷水中五六日,味酸,生白花,色類漿故名。若浸至敗者害人。
牡蠣澤瀉散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者主之。原文自明。
白話文:
要使用這種藥物的人,是因為陰陽感召導致疾病,所以也應該用陰陽的原理來治療。而且,五種味道進入人體,鹹味入腎,腐敗的東西也入腎,污穢的東西也入腎,這都是濁陰歸於地下的意思。褌襠的味道又鹹又腐,所以能進入少陰經;燒它則溫熱,所以可以化氣;化開後就變得濁,所以可以進入膀胱。經書上說:「濁陰歸於六腑」,就是這個道理。雖然藥物看起來很普通,但用藥的用意卻非常細微。
枳實、梔子(各十四枚),淡豉(四合)
大病初癒後,勞累又復發的人,可以用枳實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有宿食的人,可以加入大黃,如棋子大小的五六枚。
漿水味甘酸而性涼善於流動,所以可以解煩渴,化解滯留的食物。做法是用煮米的水,熱的倒入冷水中浸泡五六天,就會變酸,生出白色的花,顏色像漿糊,所以叫做漿水。如果浸泡到腐敗了,就會對人有害。
大病初癒後,腰部以下有水腫的人,可以用牡蠣澤瀉散來治療。藥方本身就很清楚明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