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三 (2)
卷三 (2)
1. 太陽經寒傷營方
辨傷寒證用麻黃髮汗大綱總法
麻黃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湯浸,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按:太陰、少陰有身熱而無頭痛,蓋二經皆不上頭故也。厥陰有頭痛而無身熱。若身熱而又頭痛,屬太陽經也。
白話文:
辨傷寒證用麻黃髮汗大綱總法
麻黃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湯浸,去皮尖)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九升,先將麻黃煮沸,減少至二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半,過濾掉藥渣,溫熱服用八合。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必喝粥。其他照桂枝法休息調養。
適用症狀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無汗且喘不過氣,可用麻黃湯治療。
附註
太陰、少陰經病症有發熱,但沒有頭痛,因為這兩條經脈都不上頭。厥陰經病症有頭痛,但沒有發熱。如果既有發熱又有頭痛,則屬於太陽經病症。
傷寒頭痛屬三陽,乃邪氣上攻也。太陽專主頭痛,陽明、少陽亦有之。三陰無頭痛,蓋太陰、少陰二經至胸而還,惟厥陰循喉嚨,上入頏顙、出額、會於巔、故亦有頭痛。傷寒頭痛,太陽經居多,頭角痛屬少陽經,頭額痛及鼻屬陽明經,頭頂痛屬厥陰經。
足太陽經,起目內眥,循頭、背、腰、膕,故所過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陽,不得宣越,故令發熱;寒邪在表,不能任寒,故令惡寒;寒主閉藏,故令無汗;人身之陽既不得宣越於外,則必壅塞於內,故令作喘;寒氣剛勁,故令脈緊。
仲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歷代名醫未有究其精微,嘗繹思之,似有一得。云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在衛則為汗,夫寒傷營,營血內澀,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憎寒。夫風傷衛,衛氣外泄,不能內護於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熱而惡風。
白話文:
傷寒所引發的頭痛屬於三陽經範疇,這是因為邪氣向上侵犯所致。其中,太陽經主要負責頭痛的表現,而陽明經和少陽經也有可能出現頭痛。至於三陰經則一般不會引起頭痛,因為太陰經和少陰經行至胸部就返回了,只有厥陰經繞過喉嚨,向上進入顱內,經過眉棱骨,出額頭,直到头顶相交匯,因此厥陰經也會有頭痛的情況。在傷寒所導致的頭痛中,以太陽經所占比重最多,頭角部位的痛通常是少陽經的問題,額頭及鼻子的痛歸於陽明經,頭頂的痛則與厥陰經有關。
足太陽經從眼睛內側開始,沿著頭部、背部、腰部到大腿後側,所以它經過的任何地方若感到疼痛或不適都是可能的;寒邪從外部束縛人體的陽氣,使得陽氣無法正常散發,因而導致發熱;由於寒邪停留在身體表面,身體對寒氣無法適應,就會產生畏寒的感覺;寒氣具有收斂的特性,因此會讓身體不出汗;人體的陽氣既然無法向外表達,就會在內部積聚,造成呼吸困難或喘息;寒氣的性質強烈,進而使得脈搏變得緊繃。
張仲景治療傷寒時,對於無汗的情況使用麻黃,有汗的情況則使用桂枝。歷代名醫雖有各自的解讀,但我深入思考後似乎有所領悟。汗水實際上是津液轉化而來,可視為血液的一種形式。在營分時就是血液,在衛分時則轉化為汗水。當寒氣侵襲營分時,血液流通受到阻滯,無法向外到達衛分,同時衛氣也會封閉,致使津液無法流通,因此會無汗、發熱且怕冷。相反地,風邪影響衛分時,衛氣外泄,無法保護內在的營分,使得營氣變弱,津液無法固守,就會出汗、發熱且怕風。
然風寒之邪由於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氣,包羅一身,天之象也。是證雖屬乎太陽,而肺實受邪氣,其證時兼面赤、怫鬱、咳嗽,以及痰喘而胸滿者,非肺病乎?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攻,而肺氣膹郁,故用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氣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氣,是則麻黃湯雖太陽發汗重劑,實為發散肺經火鬱之藥也。
辨脈浮宜用麻黃湯發汗一法
辨脈浮數宜用麻黃湯發汗一法
即脈不緊,但浮及浮數,俱必用此。
辨傷寒欲傳不傳,心悸而煩,宜用建中一法。
太陽中篇連大綱止此三法。
變法用桂枝加減七法。
白話文:
如果風寒入侵身體,會從皮膚和毛髮進入,而皮膚和毛髮是肺的外部表現。肺負責保護身體的衛氣,就像天空覆蓋大地一樣,遍布全身。雖然這個病症屬於太陽經病,但肺部實際上受到了邪氣的侵襲,因此患者除了發燒之外,還會伴隨面紅、煩躁、咳嗽,以及痰多喘息、胸悶等症狀,這不是肺病嗎?因為皮膚和毛髮緊閉,邪熱就會向內攻擊,導致肺氣鬱結,所以用麻黃、甘草和桂枝一起引導營氣中的邪氣,將其排出體表。再加入杏仁,可以泄肺利氣,所以雖然麻黃湯是太陽經發汗的主要藥物,實際上也是發散肺經鬱熱的藥方。
如果脈象浮而緩,或浮而數,都應該用麻黃湯發汗。
如果患者患傷寒,病症想要傳變但又沒有完全傳變,並且伴隨心悸和煩躁,應該用建中湯治療。
太陽經中篇的治療原則,就包括以上三種方法。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患者情況,在桂枝湯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進行加減調整,共有七種變化方法。
奔豚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劈)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者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按:山僻絕無醫藥之區,每遇頭痛發熱用蠻法,山椒炒雞炊飯,一飽津津發汗,豈非得建中意乎?
服麻黃湯得汗後,察脈辨證有次第不同三法
一法,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方見上篇。
白話文:
奔豚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劈)
以上六味,用七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加入膠飴,再用微火慢慢溶解,溫溫地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嘔吐者不可服用建中湯,因為它甜的緣故。
**註解:**山區偏僻,沒有藥物的地方,遇到頭痛發熱,常使用蠻法,以山椒炒雞煮飯,吃飽後微微出汗,這不也是取法於建中湯的原理嗎?
服麻黃湯得汗後,察脈辨證有次第不同三法
**第一法:**傷寒發汗後,過了半日左右,又覺得煩躁,脈象浮的,可以再次發汗,宜用桂枝湯。方劑見上篇。
再按:發汗已解,因表疏外邪內襲,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仲景意中蚤已慮其正虛,桂枝解肌誠正法也。昌欲表虛之體,少和人參,助正驅邪,免致再襲三襲,留連而至殆耳。略加人參,托出其邪,豈不善乎?粗醫不行微汗,輒至表疏邪入,汗而又汗,展轉增變,卒至莫救,可為寒心。
一法,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宜表裡兩解,五苓湯。方見上篇。
一法,汗出而渴,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湯。
茯苓甘草湯方
白話文:
如果已經發汗解表,但因為表疏外邪內襲,可以再次發汗,適合服用桂枝湯。張仲景早就考慮到患者可能正氣虛弱,桂枝湯解肌是正道。為了避免表虛之體,可以適量加入人參,幫助正氣驅除邪氣,防止反覆發作,拖延病情。略加人參,引導邪氣外出,不是很好嗎?粗心的大夫不進行微汗治療,就容易導致表疏邪入,一再發汗,病情反覆變化,最終無藥可救,實在令人寒心。
另外,如果發汗後脈浮數,感到煩渴,適合表裡雙解,服用五苓湯。方劑見上篇。
如果汗出之後感到口渴,可以服用五苓散。如果不渴,可以服用茯苓甘草湯。
茯苓(三兩),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辨脈浮緊、浮數,尺脈反遲反微、不可發汗二法
再按:二條但論其法,然無藥也,宜用建中湯生其津液。津液充,則穀氣傳腎而生精血,所以自致表裡俱實,便自出汗而愈。可見津液、精血,人身之至寶也。
服麻黃湯汗後病不解,有惡寒、惡熱不同治一法
芍藥甘草附子湯
惡寒者,虛也。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泡,去皮,切八片)
白話文:
茯苓三兩、桂枝去皮二兩、生薑切三兩、甘草一兩,加水四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溫服。如果脈象浮緊或浮數,尺脈卻遲緩微弱,就不能用發汗的方法。
雖然上面提到兩種脈象,但沒有藥方,可以考慮用建中湯來補充津液。津液充盈後,穀氣才能傳入腎臟,生成精血,從而達到表裡俱實,自然出汗而癒。可見津液和精血是人體最重要的寶物。
如果服用麻黃湯後出汗但病症未解,伴隨惡寒或惡熱,則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惡寒屬於虛證。需要使用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泡製去皮切成八片的附子一枚。
已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調胃承氣湯
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此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芒硝(半斤),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溫服。
服麻黃湯後,身痛、脈沉遲者,宜行補散一法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生薑(四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用五升水煮成一升五合,去渣,溫熱後分次服用。
如果病人不惡寒但發熱,屬於實證,應該調理胃氣,服用這個方劑。
大黃(去皮,用清酒浸泡,四兩),芒硝(半斤),甘草(炙,二兩)
以上三味藥材,切碎,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去渣,加入芒硝,用微火煮沸,溫熱後少量服用。
如果服用麻黃湯後,身體疼痛,脈象沉遲,應該採用補散兼施的方法。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去皮,三兩),芍藥(四兩),甘草(炙,二兩),人參(三兩),生薑(切片,四兩),大棗(劈開,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如桂枝法。
或問:經言表邪盛,脈浮而緊,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況身疼皆系表邪未盡,此又加人參、芍藥、生薑以益血,何也?曰:表邪盛則身疼,血虛則身亦疼。其脈浮緊者,邪盛也;其脈沉微者,血虛也。盛者,損之則安;虛者,益之則愈。仲景凡言發汗後,以外無表證,內無熱證,止余身疼而已,若脈稍浮盛,則為表邪未盡解。
今言脈沉遲,此血虛而致然也,故加人參、生薑、芍藥以養血。
服麻黃湯後,不可誤用桂枝,及飲水、灌水過多一法
麻杏甘石湯,治喘飲水灌水。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用一斗一升水,以小火煮到剩下三升,去渣,分溫服。用法如同桂枝湯。
有人會問:經書上說,表邪盛則脈浮緊,身體疼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今身體疼痛,都是因為表邪未盡,為何還要加人參、芍藥、生薑來滋補氣血呢?
答:表邪盛會造成身體疼痛,而氣血虛也會造成身體疼痛。脈浮緊代表邪盛,脈沉微則代表氣血虛。邪盛就需要去除,氣血虛就需要補充。仲景在發汗後,若無表證和熱證,只剩下身體疼痛,則可能是表邪未完全解除,如果脈象稍微浮盛,就說明表邪未盡。
現在脈象沉遲,這是因為氣血虛導致的,所以加入人參、生薑、芍藥來補益氣血。
服用麻黃湯後,不可誤用桂枝,也不可過度飲水或灌水。
麻杏甘石湯,用於治療喘飲、水腫。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一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本麻黃湯證,誤下,表邪未盡,氣逆變喘一法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誤下變喘。方同前。
服麻黃湯後,有陽氣暴虛,叉手自冒心悸,及耳聾無聞二法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白話文:
麻黃湯配方:四兩麻黃(去除節),五十個杏仁(去除皮與尖端),二兩甘草(炙烤後使用),半斤石膏(破碎後用綿線包裹)。
使用方法:以上四種材料加七升水,先煮麻黃,再降低一升水量,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餘二升,去除渣滓,溫熱後服用一升。
此麻黃湯的用途:如果原本使用了錯誤的方法減少了表層邪氣,導致氣流逆轉,引發呼吸困難的症狀,可以使用此方。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用途:如果因為錯誤的處理方法導致呼吸困難的症狀,可以使用此方,其使用方式與前述麻黃湯相同。
服用麻黃湯後的反應:如果出現突然的陽氣不足,雙手自然覆蓋在胸口感到心悸,或者聽力喪失,這兩種情況可以使用桂枝甘草湯。配方為:四兩桂枝(去皮),二兩甘草(炙烤後使用)。使用方法:以上兩種材料加三升水,煮至剩餘一升,去除渣滓,一次服用完整份量。
按:心下悸及耳聾無聞,皆陽氣暴虛,仲景止用桂枝、甘草二味,補虛之義顯明易見。如二證大虛,又必多用人參矣。
服麻黃湯後,有陽氣暴虛陰邪上逆,臍下悸,腹脹滿二法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欲作奔豚,預伐其邪。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劈)
上四味,以甘瀾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法:取水三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汗後腹脹滿。
白話文:
心慌和耳聋都是阳气突然虚弱的表现。张仲景只用桂枝和甘草,补虚的用意非常明显。如果这两种症状是因为极度虚弱引起的,就需要多用人参。
服用了麻黄汤之后,如果出现阳气突然虚弱,阴邪上逆,脐下悸动,腹胀满等情况,就应该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来预防邪气的进一步发展。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开。以上四味药,用甘澜一斗,先煮茯苓至减少二升,再加入其他药材,煮至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甘澜的制作方法:取水三斗,放在大盆里,用勺子舀水,水面上会形成五六千个珠子相互追逐,这就是甘澜。
如果服用麻黄汤后,出现汗后腹胀满的症状,就应该服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服麻黃湯後,不由誤下,津干、飲結、胃困、變痞一法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將厚朴(去皮,炙)半斤、生薑(切)半斤、半夏(洗)半斤、人參一兩、甘草(炙)二兩,加水一斗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若服用麻黃湯後,出現誤下、津液乾枯、飲水困難、胃脘不適、症狀轉為痞塊等情況,可用生薑瀉心湯治療。
生薑瀉心湯用生薑(切)四兩、甘草(炙)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洗)半斤、黃連一兩、大棗(劈)十二枚,加水一斗煮至六升,去渣,再煎至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誤下成痞,用瀉心湯方,次第不同四法
一法,誤下後,再誤下,客熱虛痞,用甘草瀉心湯。
一法,誤下後,復發汗、惡寒,先解表,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一法,上用陰氣協熱邪作痞,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矣。而陰氣乘陽虛作痞,用附子瀉心湯。
一法,心下滿而不痛者,用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洗),大棗(十二枚,劈),乾薑(一兩),黃連(一兩)
白話文:
誤下成痞,用瀉心湯方,次第不同四法
誤食藥物後,導致腹中痞塞,可以用瀉心湯方來治療,但根據不同情況,有四種不同的用法:
**第一種情況:**誤食藥物後,又再次錯誤服用瀉藥,導致寒熱交錯,虛痞難消,可以使用甘草瀉心湯。
**第二種情況:**誤食藥物後,又再次服用發汗藥,導致惡寒發熱,先要解表,可以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第三種情況:**誤食藥物後,陰氣與熱邪相互作用,導致腹中痞塞,可以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但如果陰氣乘虛,導致陽氣不足,也會造成腹中痞塞,則需要使用附子瀉心湯。
**第四種情況:**心下滿悶但沒有疼痛感,可以使用半夏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方
- 甘草:四兩
- 黃芩:三兩
- 半夏:半斤,洗淨
- 大棗:十二枚,劈開
- 乾薑:一兩
-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在表而反下之,則逆矣。下而虛其中氣,則表邪乘之而入,虛不任邪,今人謂之挾熱利也。火性急速,谷雖人而未及化,故穀不化;虛陽上迫,故令腹中雷鳴;中虛不能化氣,故令痞硬而滿;胃虛客氣上逆,故令乾嘔、心煩不得安。人參、甘草、大棗,胃虛之聖藥也;半夏、乾薑,嘔逆之聖藥也;黃連、黃芩,痞熱之聖藥也。
相傳伊尹《湯液》,原有甘草瀉心湯,治證同上。仲景本此方,而但去人參,可見先哲皆有祖述,不似後人一味臆騁。此云去人參未是。海藏云伊尹《湯液》,此湯七味,今監本無人參,脫之也,此為定衡。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熬到剩六升,過濾掉藥渣後,再煎到剩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病症在表層卻用瀉下藥治療,就違反了醫理。瀉下藥會導致身體虛弱,表邪趁虛而入,身體無法抵抗邪氣,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挾熱利”。火氣旺盛,食物雖然進入體內,卻沒有完全消化,所以造成消化不良;虛陽上浮,導致腹中雷鳴;脾胃虛弱,無法化氣,所以腹部脹滿硬硬的;胃虛寒氣上逆,所以出現乾嘔、心煩不安。人參、甘草、大棗是治療胃虛的良藥;半夏、乾薑是治療嘔逆的良藥;黃連、黃芩是治療痞熱的良藥。
相傳伊尹的《湯液》中,原本有甘草瀉心湯,治療的病症與此方相同。仲景參考了這個方子,只是去掉了人參。可見古人都是繼承前人的醫術,不像後人只憑空想像。有人說去掉人參不妥,海藏認為伊尹的《湯液》中,這個湯藥原本就有七味,現在的版本沒有人參,應該是遺漏了,這個說法比較可靠。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按:結胸之脈沉實,其病謂之實邪,故下之也急;痞氣之脈,關脈必浮,其病謂之虛邪,故下之也緩。彼用大黃則煎之,乃取其氣味厚;此用大黃則漬之,取其氣味薄也。
大黃乃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血分之藥,凡病在五經之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氣分用之,是謂誅伐無過矣。故仲景言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正瀉脾胃之濕熱,非瀉心也。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作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在於心,故曰瀉心,實瀉脾也。《素問》云:太陰所至為痞滿。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的配方是:大黃兩錢,黃連一錢。將這兩種藥材浸泡在麻沸湯中,過一會兒,濾去藥渣,分兩次溫熱服用。
這個方子主要針對結胸(胸部疼痛、脹滿)和痞氣(腹脹、不舒)等症。結胸是因為實邪(實證)引起的,所以要用大黃快速瀉下;而痞氣是因為虛邪(虛證)引起的,所以要用大黃緩慢瀉下。傳統做法是用大黃煎煮,取其濃郁的藥性;而這個方子用浸泡的方式,取其藥性較為溫和。
大黃是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條經脈的血分藥,凡是病在血分者皆可使用。如果病在氣分,使用大黃就過於猛烈了。張仲景用這個方子治療心下痞滿、按壓時軟的症狀,目的是瀉脾胃的濕熱,並不是真正瀉心。疾病發生在陰分,卻反而用瀉下藥,就會導致痞滿,這是因為寒邪傷了營血,邪氣乘虛而上,結聚在上焦,而胃的上脘部位在心臟附近,所以稱為瀉心湯,實際上是瀉脾。就像《素問》中說的那樣,太陰經所至之處,就會出現痞滿。
又云,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是矣。病發於陽而反下之,則成結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分野,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濁氣也。若結胸在氣分,則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則用瀉心湯矣。䐜音嗔,肉脹起也。
麻沸湯,即熱湯。一名百沸湯,一名太和湯,味甘平,無毒,主治助陽氣,通經絡。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去皮,別煮取汁)
白話文:
古人認為,濁氣上行就會導致腹脹。疾病由陽氣所致卻向下發展,則會形成胸悶結塊。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分,停留在上脘部位。大陷胸湯使用大黃,正是為了瀉去脾胃血分的邪氣,並降濁氣。如果結胸停留在氣分,則只需用小陷胸湯;如果痞滿停留在氣分,則用瀉心湯。䐜,音同嗔,是指肉體脹起。
麻沸湯,其實就是熱湯,又名百沸湯或太和湯,味甘平,無毒,主要功效是助陽氣、通經絡。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去皮,別煮取汁)。
上四味,初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按:心下滿硬而痛者,為實,為結胸;硬滿不痛者,為虛,為痞氣;不滿不痛,但煩悶者,為支結。
《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氣於四藏,結而不散則為痞。大抵諸痞皆熱也,故攻痞之藥皆寒劑。其一加附子,是以辛熱佐其寒涼,欲令開發痞之怫鬱結滯,非攻寒也。先發汗,或下後陽氣虛,故惡寒汗出。太陽證云:發汗後,惡寒者,虛也。此加附子,恐大黃、黃連損其陽也,非補虛也。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
白話文:
將前四味藥材,先用麻沸湯浸泡三味,各兩升,之後濾去藥渣,再加入附子汁,分開溫熱後服用。
根據醫書記載,如果胸口飽滿、堅硬並且疼痛,屬於實證,稱為結胸;如果胸口堅硬飽滿,但不痛,屬於虛證,稱為痞氣;如果胸口不飽滿也不疼痛,但感到煩悶,屬於支結。
《保命集》中提到,脾臟無法將氣運送到四臟六腑,導致氣機阻塞不通,形成痞病。大部分的痞病都是由於熱證引起的,因此治療痞病的藥方都以寒涼藥物為主。此方中加入附子,以辛熱之性輔助寒涼藥物,目的是為了打開痞病的氣結,而非要攻寒。由於患者之前可能已經發汗或瀉下,導致陽氣虛弱,所以會出現怕冷、出汗的症状。醫書中記載,發汗後出現怕冷的症状,屬於陽氣虛弱。此方加入附子,是為了防止大黃、黃連損傷陽氣,而非要補虛。
半夏瀉心湯的藥方如下: 半夏(半升,洗淨),黃芩(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人參(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劈開)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至於下後,邪氣傳裡,亦有陰陽之異。若下後陽邪傳裡者,則結於胸中,為結胸。以胸中為陽受氣之分,與大陷胸湯,以下其結。陰邪傳裡者,則留於心下,為痞。以心下為陰受氣之分,與半夏瀉心湯,以通其痞。
服瀉心湯,痞不解,煩渴,小便不利,用五苓兩解表裡一法。
上第九條五苓湯方,兩解表裡,於此更治痞滿。
服瀉心湯,復誤下,利不止,宜治下焦一法
赤石脂禹餘糧方
白話文:
取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到剩下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到剩下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瀉藥服用後,病邪侵入內部,也會根據陰陽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症状。如果陽邪侵入內部,就會在胸部凝結,形成結胸。因為胸部是陽氣受邪的部位,可以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陰邪侵入內部,就會留在心窩部位,形成痞症。因為心窩部位是陰氣受邪的部位,可以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
如果服用半夏瀉心湯後,痞症未解,伴隨口渴、小便不利的症状,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因為它能同時解表和理裡。
五苓散能治療痞滿,它也是半夏瀉心湯的輔助藥方。
如果服用半夏瀉心湯後,又誤服了瀉藥,腹瀉不止,可以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治療,因為它能治療下焦虛寒。
赤石脂(一斤,碎),禹餘糧(一斤,碎)
已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虛其里,邪熱乘其虛,故利;虛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無中焦之症,故曰病在下焦。澀可以固脫,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鎮固,故用禹餘糧。然惟病在下焦者可以用,若病在中焦而誤以為虛者,則二物之氣益填於中,氣實者固而澀之,則邪無自而泄,必增腹脹且痛矣。慎之慎之!
再按:《難經》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穀;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道也。《靈樞》曰:水穀者,常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小腸而成下焦,滲而居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然則利在下焦者,膀胱不參,而大湯滑脫也。
白話文:
赤石脂(一斤,捣碎),禹餘糧(一斤,捣碎)。
上述兩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煮至剩下二升,去掉沉渣,分為三次服用。
當下痢不止時,是因為原本的治療可能過度損傷了身體內部,導致邪熱趁虛而入,引起腹瀉;身體虛弱無法自我控制,所以腹瀉不止。並且沒有中焦的其他症狀,因此判斷此病位在下焦。使用具有收斂作用的赤石脂來固守脫瀉;而禹餘糧質重能幫助鎮定固腎,穩定下焦。但這種療法僅適用於病在下焦的情況。如果誤將中焦的病症判斷為虛弱而使用這兩味藥,藥物的性質可能會加重中焦的堵塞,對於本就氣機壅實的患者,進一步收斂固澀會阻礙病邪的外泄,反而導致腹部更加脹痛。務必謹慎對待!
再根據《難經》所說,中焦位於胃的中部,負責消化食物;下焦則在膀胱入口上方,主要職能是分離清濁,主管排泄而不貯藏,實現身體廢物的轉運。《靈樞》提到,飲食消化後的糟粕通常存於胃中,然後移往下腸成為下焦的功能範疇,這裡水分被分離,透過下焦系統滲入膀胱。因此,如果腹瀉問題出在下焦,意味著膀胱功能未直接參與,而是因為大腸失控,造成滑脫現象。
禹餘糧甘平,消痞硬,而鎮定其藏府,赤石脂甘溫,固腸虛而收其滑脫也。膀胱不滲,水穀不分,更當導利小便,令分清之,使府司各行其事,始無餘治而愈也。
汗吐下解後,餘邪挾飲作痞,用旋覆代赭石湯一法
旋覆代赭石湯方,赭音者,赤色。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代赭石(一兩),半夏(半斤,洗),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禹餘糧性味甘平,能消散痞塊硬結,並能安定臟腑。赤石脂性味甘溫,能固護腸胃虛弱,收斂滑脫之症。若膀胱不滲,水穀不分,更應服用利尿藥物,促進小便排出,使水穀分離,各司其職,才能無需其他治療而痊癒。
汗、吐、下法治療後,如果還有餘邪挾著水飲造成痞塊,可以使用旋覆代赭石湯。
旋覆代赭石湯的方劑中,赭音是指紅色。
藥材包括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切片、代赭石一兩、半夏半斤洗淨、甘草三兩炙過、大棗十二枚劈開。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至六升,去渣後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汗吐下而解,則中氣必虛,虛則濁氣不降而上逆,故作痞硬。逆氣上干於心,心不受邪,故噫氣不除。《內經·宣明五氣篇》曰:五氣所病,心為噫是也。旋覆之咸,能軟痞硬而下氣;代赭之重,能鎮心君而止噫;薑、夏之辛,所以散逆;參、甘、大棗之甘,所以補虛。或曰:汗吐中虛,肺金失令,肝氣乘脾,而作上逆。
逆氣干心,心病為噫。此方用代赭石,所以鎮心,亦所以平肝也,亦是究理之論。噫音隘。
昌用此方治反胃多痰,氣逆並噦者,愈千人矣。
傷寒下早亦成結胸之證四法
一法,辨大結胸用大陷胸湯。
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不硬,水飲結在胸脅,主大陷胸湯。原文
白話文:
如果用汗、吐、下三法來治療疾病,會導致人體的中氣虛弱。中氣虛弱就會導致濁氣無法下降,反而上逆,因此造成胸悶、腹部硬結。逆氣上犯心臟,心臟無法抵擋邪氣,就會出現噯氣不停的症狀。《內經·宣明五氣篇》說:五氣所致的疾病,心臟病就會表現為噯氣。旋覆花味咸,可以軟化胸悶、腹部硬結,並使氣下降;代赭石重量沉重,可以鎮定心臟,止住噯氣;生薑、干薑辛辣,可以散解逆氣;人參、甘草、大棗味甘,可以補益虛損。也有人說:汗、吐、下三法會造成中氣虛弱,肺金失司,肝氣乘脾,導致上逆。
逆氣犯心,心臟病就會表現為噯氣。這個方子使用代赭石,可以鎮定心臟,也可以平肝,這是符合道理的論述。噯氣的「噫」字讀音同「隘」。
昌氏用這個方子治療反胃、痰多、氣逆、呃逆的患者,已經治好了上千人。
傷寒病發作後很快服用下法治療,也可能導致結胸症。治療結胸症有四個方法。
第一種方法,辨證為大結胸症,則使用大陷胸湯。
患者熱邪實證,脈象沉緊,心下疼痛,按壓不硬,水飲停滯在胸脅,這就屬於大結胸症,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一法,辨小結胸用小陷胸湯。
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微滑,發熱、微惡寒、煩疼、微嘔、心下支結,用柴胡桂枝湯。原文
一法,辨熱結在裡與結胸異治。
一法,辨邪熱在表,心下支結,但治其表。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一枚大者)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大陷胸湯方
水飲結在胸脅,仍用此方。方見前。
柴胡桂枝湯方,不宜大小陷胸湯法用此方
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桂枝(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生薑(一兩半,切),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劈)
白話文:
一種方法是,當診斷為輕度的結胸病症時,可以使用小陷胸湯來治療。
如果症狀表現為胸口正下方位置,按壓會感到疼痛,脈象浮且略帶滑,伴有發燒、稍微畏寒、心煩且有輕微的胸痛、偶爾噁心、以及心下部位有輕微的阻塞感,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柴胡桂枝湯。這是原始的文獻記載。
另一種方法是,區別熱邪結聚在體內與典型結胸病症的治療方式。
還有一種方法是,當邪熱停留在體表,而心下部位有阻塞感時,僅針對體表的問題進行治療。
小陷胸湯的配方
需要黃連一兩、半夏半升(需清洗)、大栝樓一枚。
這三味藥,先用六升水煎煮栝樓,去除渣滓後,再加入其餘藥物,繼續煎煮至剩下二升液體,去除渣滓後,分成三次溫服。
大陷胸湯的配方
若水飲結聚在胸部及肋骨之間,同樣適用這個方子。該方的具體內容請參考前面的記載。
至於柴胡桂枝湯的配方,其應用場合與小陷胸湯或大陷胸湯不同,
柴胡桂枝湯的組成為:柴胡四兩、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桂枝一兩半、甘草一兩、半夏二合半、生薑一兩半(切片)、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剖開)。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
辨傷寒太陽兼少陽連上共五法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後加減法。
白話文:
取上述九味藥材,使用七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餘三升時,濾去藥渣,將藥液分次溫熱服用。
辨識傷寒涉及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受影響的五種情況
【小柴胡湯方】
所需藥材包括:柴胡(半斤)、黃芩(三兩)、半夏(半升,需先清洗)、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切成片)、大棗(十二枚,剖開)。
將這七味藥材加入一斗二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六升後,濾掉藥渣,再次煎煮以浓缩至三升,每日分三次,每次溫熱服用一升。
若患傷寒約四五日,出現身體發熱、畏風、頸部僵硬、兩胁部位脹滿、手腳溫熱且口渴的情況,宜使用小柴胡湯作為主治療法。
另外,若在傷寒五六日間,遭受風邪影響,症狀呈現交替變化,胸部及兩胁嚴重不適,沉默寡言且不願進食,心情煩躁伴有噁心,或僅胸中不適但無噁心感,或感到口渴,或腹部疼痛,或兩胁下有痞塊堅硬感,或心下悸動不安,小便不暢,或雖不口渴但身體略有微熱,或伴有咳嗽等症狀,均應以小柴胡湯為主要治療方案。此處所述為原方應用及後續可能的藥方調整方法。
若胸中煩滿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經曰: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邪在表則寒,邪在裡則熱,今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未有定處,是以寒熱往來也。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滿。今止言胸脅苦滿,知邪氣在表裡也。經曰:陽入之陰則靜,默默者,邪方自表之裡,在表裡之間也。
白話文:
如果胸部悶脹但不嘔吐,就去除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一枚。
如果感到口渴,就去除半夏,加入人參,與其他藥材混合成四兩半,再加入栝蔞根四兩。
如果腹部疼痛,就去除黃芩,加入茯苓四兩。
如果沒有口渴,但體表有輕微發熱,就去除人參,加入桂枝三兩,用溫熱的被子蓋住,微微出汗即可痊癒。
如果咳嗽,就去除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醫書上說,傷寒中風,出現柴胡證的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就代表有這個病症,不必全部都符合。邪氣在體表則表現為寒症,邪氣在內則表現為熱症,現在邪氣處於半表半裡的狀態,尚未固定位置,所以才會出現寒熱交替的情況。邪氣在體表,則心腹會感到不滿,邪氣在內,則心腹會感到脹滿。現在只說胸脅苦滿,就說明邪氣在表裡之間。醫書上還說,陽氣進入陰分則靜止,默默無聲,這就說明邪氣正從體表往裡走,在表裡之間徘徊。
能食不能食、煩不煩、嘔不嘔皆然,邪初入里,未有定處,則所處不一,故有或為之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正指此或為之證也。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小建中湯方,方見前。
服小建中湯不瘥者,蓋少陽屬木,其脈弦,木盛則土受克,故澀而急痛也,故伐木以救土也。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三兩),黃芩(三兩),栝樓根(四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病人可能想吃卻又吃不下,也可能感到煩躁或想吐,這些症狀都可能出現。邪氣剛入侵身體,還沒有固定位置,所以症狀表現不一,因此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病症。柴胡證只要出現其中一種症狀就可以確診,不一定要全部都出現。這就是指的“或為之證”的意思。
傷寒病患者,如果陽脈摸起來澀,陰脈摸起來弦,很可能是肚子劇烈疼痛,應該先服用小建中湯。如果服用後病情沒有好轉,就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小建中湯的藥方之前已經提過了。
服用小建中湯沒有效果的患者,是因為少陽屬木,脈象弦,木氣過盛就會剋制土氣,所以脈搏才會澀而感到肚子疼痛。因此要瀉木氣來救土氣。
柴胡桂枝乾薑湯的藥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三兩),黃芩(三兩),栝樓根(四兩),牡蠣(三兩,熬),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後服,汗出便愈。
按:已發汗而復下之,雖不失先發後攻之序,及當汗而反下之宜,然既汗之,邪當自散。若不待其全解後內實而復下之,是猶傷於早也,烏得不結!然已發汗,則邪勢已衰,雖或失之下早,故結亦當微也。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原文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解已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浮者,用麻黃湯。原文
白話文:
將上七味藥材用一斗二升的水煮,煮到剩下六升,濾掉藥渣,再煎煮到剩下三升,溫溫地喝下一升,一天喝三次。剛開始喝可能會有點發熱,但之後喝就會出汗,病就好了。
不過,已經發汗後又用藥物瀉下,雖然符合先發汗後瀉下的順序,也符合應該發汗時卻用藥物瀉下的做法,但既然已經發汗了,邪氣就應該自行消散。如果還沒等邪氣完全消散就因為內實而用藥物瀉下,就像過早地傷害身體一樣,怎麼能不留下病根呢?不過,已經發汗了,邪氣已經減弱,即使瀉下過早,留下的病根也應該不會很嚴重。
傷寒病發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藥物瀉下,胸脅部位脹滿微結,小便不順暢,口渴但沒有嘔吐,只是頭上出汗,反覆發熱發冷,心煩意亂,這是病氣還沒完全消散的表現,可以用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
太陽病發病十天後,脈搏浮細而且嗜睡,說明外邪已經消散。如果出現胸部脹滿脅肋疼痛,就用小柴胡湯;如果脈搏浮大,就用麻黃湯。
脈微細而嗜臥者,大邪已退,血氣乍虛而支體倦怠也。胸滿脅痛則少陽未除,故與小柴胡以和之;脈但浮,則邪還表,故與麻黃以發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半夏(二合,洗),龍骨(一兩半),人參(一兩半),茯苓(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生薑(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大棗(六枚,劈)
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如果脈搏微弱細小,病人又嗜睡,表示大病的邪氣已經退去,但血氣剛剛虛弱,所以四肢感到疲倦。如果胸口滿悶、脅肋疼痛,則表示少陽經的病氣尚未消除,因此要服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它。如果脈搏只是浮在表面,表示邪氣又回到了表層,所以要服用麻黃湯來發散它。
這時可以服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藥方如下:
柴胡四兩,半夏二合(洗淨),龍骨一兩半,人參一兩半,茯苓一兩半,鉛丹一兩半,桂枝一兩半(去皮),生薑一兩半,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大棗六枚(劈開)。
將以上十一樣藥材,用八升水煮成四升,然後放入切成棋子大小的大黃,再煮沸一、二次,去渣,溫熱服用一升。
辨下後胸滿、煩驚、身重困篤,用此湯。原文自明。
病久,脈代結,心動悸,宜補胃生津,兼散邪,用炙甘草湯一法。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麻子仁(半斤),阿膠(二兩),大棗(十二枚,劈),人參(二兩),生地(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前藥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下胸滿悶、煩躁不安、身體沉重困倦的症狀,可以使用這個湯劑。這個方劑來源於古代醫書,具體時間不明。
對於久病、脈象代脈結代、心悸等症狀,應該採取補益脾胃、生津止渴,同時兼顧散解邪氣的方法,可以使用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的組成如下: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麻子仁(半斤),阿膠(二兩),大棗(十二枚,劈),人參(二兩),生地(一斤)
將以上九味藥材,用七升清酒和八升水,先煮前八味藥,取三升藥汁,過濾去渣,再放入阿膠烊化至完全溶解,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這個方劑也叫做復脈湯。
誤下,下利不止,身疼痛,宜先救里,後救表一法
先救里用四逆湯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服後身疼痛、便清自調者,急救表,用桂枝湯。方見上篇。
辨誤下引邪內入,用梔子湯取吐三法病人舊微溏者,不可服。
一法,下後煩滿不安,用梔子厚朴湯。
梔子厚朴湯方
白話文:
如果誤服下瀉藥,導致腹瀉不止,身體疼痛,應該先治療內臟,後再治療外感。
治療內臟可以用四逆湯:
四逆湯的配方:
甘草(兩錢,炙烤),乾薑(一錢半),附子(一個)
將以上三味藥材切碎,用三升水煎煮至一升二合,去除藥渣,分溫服兩次。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一個附子,乾薑三錢。
服藥後,如果身體疼痛、腹瀉自行好轉,就需要急救外感,可以用桂枝湯。配方見上篇。
如果誤服下瀉藥導致寒邪入侵內臟,可以用梔子湯,採取催吐的方法來治療。但對於舊有腹瀉的病人,則不適合服用。
另外,如果下瀉後感到腹部脹滿、坐立不安,可以用梔子厚朴湯。
梔子厚朴湯的配方:
梔子(十四枚,劈),厚朴(四兩,姜炙),枳實(四兩,湯浸去穰,炒)
已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三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一法,誤用丸藥大下,身熱微煩,用梔子乾薑湯。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劈),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一法,大下後,身熱,心下結痛,用梔子豉湯。
梔子豉湯
白話文:
將梔子十四枚劈開,厚朴四兩用薑炙,枳實四兩先用湯浸泡去籽再炒。以上三味藥材,用三升半水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三次服用,溫熱服用一劑。嘔吐停止後再繼續服用。
另外,如果誤服丸藥導致瀉下過度,身體發熱微微煩躁,可以用梔子乾薑湯。
梔子乾薑湯的藥方是:梔子十四枚劈開,乾薑二兩。
將以上兩味藥材,用三升半水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一劑。嘔吐停止後再繼續服用。
如果瀉下過度後,身體發熱,心窩部結痛,可以用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劈),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二服,得吐止後服。
又本方一法
發汗,若下,煩熱,胸中窒者,用此方。原文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眠,反復顛倒懊憹者,用此方。原文
又加味二法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於前方內加倍甘草。
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於前方內加倍生薑、甘草。
辨下後復發汗之脈證,晝夜靜躁一法
乾薑附子湯方
白話文:
準備梔子十四枚,劈開,香豉四合,用棉布包裹好。將這兩種藥材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到剩下二升半時,再加入香豉,繼續煮到剩下一升半,過濾掉藥渣,分為兩份,溫溫地服用。服藥後,若能嘔吐,則停止服用。
另外,此方可以用於發汗後或瀉下後,仍然感到煩熱,胸悶,以及發汗或瀉下後,虛弱煩躁,失眠,反覆顛倒,心中懊惱的情況。
如果患者氣虛乏力,可在原方中加入倍量的甘草,稱為梔子甘草豉湯。如果患者嘔吐,可在原方中加入倍量的生薑和甘草,稱為梔子生薑豉湯。
若患者在瀉下後又發汗,晝夜靜躁,可以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脈沉微,身無大熱者。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按:用薑、附二味偏於辛熱者,恢復重虛之陽,而求以協和於偏勝之陰也。
辨吐下後復汗,身為振搖動惕,久成痿廢二法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辨傷寒熱瘀,小便反利,為蓄血,用抵當丸一法
白話文:
白天煩躁不安,晚上卻安靜下來,脈象沉細微弱,身體沒有明顯發熱。
用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破成八片),加水三升,煮到剩下一升,去渣,一次喝完。
這樣做是因為薑、附辛熱,可以補益重虛的陽氣,與偏盛的陰寒之氣相協調。
如果患者吐瀉後又出汗,身體發抖,搖晃不安,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痿廢,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來治療。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二兩,甘草二兩(炙),加水六升,煮到剩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如果患者傷寒後熱邪鬱結,小便反而通暢,這是蓄血的表現,可以用抵當丸來治療。
抵當丸方,上篇用抵當湯。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五個,熬,去翅),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二兩)
上四味,杵,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晬時當自下血,若不下,更服。
辨傷寒風濕相搏,身體煩疼,脈證二法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薑(三兩,切),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劈)
白話文:
抵當丸方
上篇用抵當湯。
水蛭(二十個,熬製),虻蟲(二十五個,熬製,去翅膀),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二兩)
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四丸。用一升水,煮其中一丸,取七合服用。晬時(嬰兒滿百日)應當從下部流血,如果沒有流血,再服用一丸。
辨傷寒風濕相搏,身體煩疼,脈證二法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三兩,炙烤),大棗(十二枚,切開)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枝加白朮湯方,大便硬小便利者用此。
於桂枝附子湯方內,去桂枝,加朮三兩,余依前法。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九枚,炮去皮臍),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妙。
按:上條頂傷寒,此條頂中風無疑。本文痛不可近,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語,皆是中風。可見風寒與溫相搏,冬月若此;而風與溫濕、熱濕相搏,夏月又若彼。王叔和云:傷寒所致,太陽痙、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果何說耶?太陽經證,痙、暍居先,傷寒證居後,駭眩無定,乃後代咸為取宗焉,傷寒書誠疑而難讀之矣。
白話文:
將五味藥材用六升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如果患者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可以去掉桂枝,加入白朮,按照[白朮湯]的方劑比例服用。
如果患者是中風,可以去掉桂枝[附子湯]中的桂枝,加入白朮三兩,其他藥材按照原方劑比例服用。
[甘草附子湯]的方劑:
甘草(二兩,炙烤),附子(九枚,炮制去皮和臍),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成三升,去除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剛開始服用時,微微出汗即可緩解。如果患者能吃、出汗,但仍然感到煩躁,可以服用五合。如果擔心一升太多,可以服用六七合。
注:上條是治療傷寒的方劑,此條則是治療中風的方劑。本文所描述的症狀包括疼痛難忍、汗出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願穿衣服,或身體微微浮腫,這些都是中風的表現。可見風寒和溫熱相搏,在冬季容易發生這種病症;而風與溫濕、熱濕相搏,在夏季也容易發生這種病症。王叔和認為傷寒所致的太陽經證,包括痙厥、濕邪、暑熱三種,應當分別論述。因為與傷寒相似,所以才將其列入此處。然而,太陽經證的痙厥、暑熱應該優先考慮,而傷寒證則應該排在後面,出現眩暈等症狀,才應該考慮中風。這是後代醫家普遍接受的觀點。傷寒書確實難以理解,需要仔细研读。
辨傷寒發黃,有寒濕相搏三法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赤小豆(各一升),杏仁(四十枚,去皮尖),連軺(二兩,連軺也),大棗(十二枚,劈),生薑(二兩,切),甘草(一兩,炙),生梓白皮
已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則盡。
瘀血在裡,身必發黃,用前方。原文
茵陳蒿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導致發黃,有寒濕相互搏鬥的三種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用麻黃赤小豆湯,其藥方如下:麻黃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枚(去皮尖),連翹二兩,大棗十二枚(劈開),生薑二兩(切片),甘草一兩(炙烤),生梓白皮適量。將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沸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半日內服完。如果瘀血停留在體內,身體就會發黃,可以用這個藥方治療。另外,還可以用茵陳蒿湯治療。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劈),大黃(三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若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用前方。原文
梔子檗皮湯方
梔子(十五枚,劈),甘草(一兩,炙),黃柏(一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身黃,發熱者,用前方。
按:熱已發出於外,則與瘀熱不同。正當隨熱勢而亟散其黃,俾不留於肌表也。前條熱瘀,故用麻黃;此條發熱,反不用麻黃,正所謂寒濕中求之,不盡泥傷寒之定法矣。此隸太陽中篇,惟仲景乃識其旨,所謂者何?蓋四條已發於痙、濕、暍三種瘀熱蒸黃之先,凡近豈能窺乎?至於總入陽明發黃,尤為膚淺矣。
白話文: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粒,敲開),以及【大黃】(三兩)這三味藥,
使用一斗水,首先煎煮【茵陳蒿】,待水分減至六升時,再加入其餘兩味藥材,繼續煎煮直到剩下三升藥液。之後,去除藥渣,將藥液分成三份,溫熱後分次服用。服藥後,小便應該會變得順暢。如果小便呈現像皂角汁般的顏色,且色澤鮮紅,一夜之間腹部脹滿感減輕,黃疸就會隨著小便排出。
當身體呈現像橘子皮般的黃色,小便不通暢,且腹部稍微脹滿時,可使用上述的前方(藥方)進行治療。
接下來是【梔子檗皮湯方】的內容: 【梔子】(十五粒,敲開)、【甘草】(一兩,炒制過)、【黃柏】(一兩)。
這三味藥,用四升水煎煮,直至剩下一升半的藥液,分兩次溫熱服用。
如果身體泛黃並伴有發熱症狀,則使用上述的前方。
注意:當熱已經向外散發,這種情況與瘀熱不同。此時應當根據熱勢的強弱,迅速消散黃疸,確保其不再停留在體表。前一個條目中因為有瘀熱,所以使用了麻黃;但在此條目中,雖然有發熱,卻未使用麻黃,這是因為治療時需在寒濕中尋找病機,不必完全拘泥於傷寒的固定治法。這些內容屬於《傷寒論》中太陽病篇的範疇,唯有張仲景才能深入理解其精髓。所指的是什麼呢?因為第四條已經在痉、濕、暍三種由瘀熱導致的黃疸之前提出,一般而言,其他人很難達到如此深邃的理解。至於簡單地將所有黃疸歸納於陽明病的範疇,更是淺薄的做法。
附,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八兩),生薑(二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太陽經風傷衛、寒傷營方
大青龍湯風寒兩傷大綱總法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石膏(如雞子大,綿裹碎),大棗(十二枚,劈)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白話文:
附:越婢湯方
藥物組成包括:麻黃(六兩)、石膏(八兩)、生薑(二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此方適用於治療太陽經中風邪侵襲肌表(風傷衛)以及寒邪影響身體深層組織(寒傷營)的情況。
再提,
大青龍湯作為風寒兩傷的大綱總治法:
大青龍湯方的組成如下:
- 麻黃(六兩,需去除節部)
- 桂枝(二兩,需去皮)
- 甘草(二兩,需炙烤)
- 杏仁(四十粒,需去除皮與尖端)
- 生薑(三兩,切成片)
- 石膏(大小如雞蛋,包裹後搗碎)
- 大棗(十二枚,剖開)
服用方法:將上述七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煎煮麻黃,待水分減至剩餘七升時,撇去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濾去藥渣後,趁溫熱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服用後應達到微汗狀態。若出汗過多,可用溫粉敷抹。若一次服藥即出汗,則無需再服。注意,若因出汗過多導致陽氣衰弱,可能出現畏風、煩躁、失眠等症狀。
服青龍湯,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用真武湯救之。仲景原文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二兩,切),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乃少陰經之方,先錄於此。
按:成注謂,不久厥吐利,無少陰里症,大謬。無少陰證者,但欲寐,尚不止少陰疑似,況敢言不久厥吐利等耶!
麻黃味甘溫,桂枝味辛熱,寒則傷營,必以甘緩之,風則傷衛,必以辛散之。此風寒兩傷,營衛俱病,故以甘辛相合而為發散之劑。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苦甘為助,佐麻黃以發表;大棗味甘溫,生薑味辛溫,辛甘相合,佐桂枝以解肌;石膏味甘微寒,而使,石膏為重劑,而又專達肌表者也。
白話文:
服用青龍湯之後,如果出現手足逆冷、筋肉抽搐的症狀,這表明治療方向錯誤,應該使用真武湯來救治。以下是張仲景原著中的真武湯方劑內容:
真武湯方
成分包括: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二兩(切片),白朮二兩,炮附子一枚(去皮後切為八片)。
將上述五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約七合。
這是一個針對少陰經的方劑,因此先在此記錄。
按語:成無己的註解認為,如果在短時間內出現手足冰冷、嘔吐和腹瀉等症狀,且沒有典型的少陰裡證表現,則認為使用此方是大誤。實際上,即使沒有典型的少陰病徵如只想躺卧休息,也不能輕易排除少陰病的嫌疑,更何況是談論到短期內出現手足冰冷、嘔吐和腹瀉等情況!
在青龍湯中,麻黃性甘溫,桂枝性辛熱。寒邪容易損傷人體的营气,因此需要甘味藥物來緩和;風邪則會侵犯卫气,必須用辛味藥物來驅散。由於風寒兩邪同時侵襲,導致营卫二氣皆受損,故採用甘辛相配的藥物組合以發散外邪。甘草性甘平,能輔助調和;杏仁性甘苦,苦甘相濟,輔助麻黃以促進發汗解表;大棗性甘溫,生薑性辛溫,辛甘配合,增強桂枝解肌之力;石膏性甘微寒,能清熱且專門針對肌表的熱邪发挥作用,是一味重要的解熱藥物。
大青龍湯,發汗之重劑,非桂枝所同,用之稍逆,則又有亡陽之失。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傷寒發熱、惡寒、煩躁、身心無奈者,發汗則愈。譬若亢熱已極,一雨而涼,其理可見也。若見其燥熱,投以寒涼,其害豈勝言哉!
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緩,仲景以青龍對之,證候與脈相對,無不應手而愈。
風傷衛。衛,氣也。寒傷營。營,血也。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寒邪居脈中,非特營受病,邪自內作,則並與衛氣犯之,久則浸淫入骨,亦自有淺深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大青龍湯的應用與辨證論治
大青龍湯,屬於發汗力強的重劑,與桂枝湯性質不同,使用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亡陽的弊端。如果病人脈象微弱、汗出惡風,則不可服用此湯,否則容易導致厥逆、筋惕肉瞤,這就是用藥逆了病人病情。
傷寒發熱、惡寒、煩躁、身心無奈,這類病人適合發汗治療。就像天氣酷熱,一場雨後就涼爽舒適,道理是一樣的。但如果病人表現出燥熱,卻盲目投以寒涼藥物,其危害不可言喻!
中風病人脈象浮緊,傷寒病人脈象浮緩,張仲景用大青龍湯治療中風,其證候與脈象相對應,效果顯著,無不藥到病除。
風邪傷及衛氣,衛氣指的是人體的陽氣。寒邪傷及營氣,營氣指的是人體的血液。營氣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寒邪侵襲脈中,不僅營氣受病,邪氣還會由內而外,侵犯衛氣,時間久了就會浸淫入骨,其病程深淺不一。
太陽中風,脈象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沒有汗出卻感到煩躁,這類病人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前湯發之。原文
大青龍湯,仲景治傷寒發熱、惡寒、煩躁者則用之。夫傷寒邪氣在表,不得汗出,其人煩躁不安,身心無如之奈何,如脈浮緊或浮數者,急用此湯發汗則愈。若不浮緊而數,無惡寒、身疼者,亦不可用。所以脈證不明者,多不敢用也。
仲景治傷寒,一則桂枝,二則麻黃,三則青龍。桂枝治中風,麻黃治傷寒,青龍治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三者如鼎立,人皆能言之,而不曉前人處方用藥之意,故醫遂多不用。昌謂脈緩而浮者,中風也,故嗇嗇惡風、淅淅惡寒、翕翕發熱,仲景以桂枝對之。脈浮緊而澀者,傷寒也,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寒、無汗而喘,仲景以麻黃對之。至於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緩,仲景皆以青龍對之。
白話文:
感冒風寒時,如果脈象浮且緩,身體不感到疼痛但有沉重感,有時這種沉重感會稍微減輕,並且沒有少陰病的症狀,就可以使用之前的湯劑來治療發汗。原典提到了大青龍湯,張仲景用它來治療風寒導致的發熱、怕冷以及煩躁不安。當風寒之邪氣停留在身體表面,無法通過出汗排出,病人感到極度煩躁,心身都不安寧時,若脈象呈現浮緊或浮數,就應該迅速使用大青龍湯促進出汗,這樣病情就能好轉。然而,如果脈象不是浮緊或數,並且沒有明顯的怕冷和身體疼痛症狀,就不應該使用此方。這是因為在脈象和症狀不明確的情況下,多數醫生都不敢隨意使用大青龍湯。
張仲景治療風寒時,主要依賴三種方法:一是桂枝湯,二是麻黃湯,三是大青龍湯。其中,桂枝湯適用於治療中風,麻黃湯用於治療典型的風寒,而大青龍湯則適用於中風伴有類似風寒脈象的情況。當風寒症狀伴隨著風脈或寒脈出現時,這三種治療方法就像三足鼎立一樣重要。這些原則雖廣為人知,但許多人不明白古人開方用藥的深意,因此許多醫生並不多用這些方劑。
我認為,脈象浮而緩一般表示中風,特徵是稍微怕風、有涼意、斷續的發熱,張仲景對此使用桂枝湯來應對。脈象浮且緊或沉澀,則通常意味著傷寒,症狀包括頭痛、發熱、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痛、怕冷、無汗及喘息,張仲景針對這些症狀使用麻黃湯。當中風時脈象呈現浮緊,或者傷寒時脈象浮緩,張仲景都會考慮使用大青龍湯來處理。這顯示了張仲景根據脈象與症狀精細辨證施治的智慧。
昌為究之,風傷衛,則風邪干陽,陽氣不固,發越而為汗,是以自汗,是表虛,故仲景用桂枝以發其邪,芍藥以和其血。蓋中風,則病在脈之外,其病稍輕,雖同曰發汗,實解肌之藥耳。所以仲景於桂枝症云:半身漐漐,微似有汗,不可如水淋漓,病必不除。可知中風不可大發汗,汗過則反動營血,邪氣乘虛襲之,故病不除也。
寒傷營,則寒邪入陰血,而營行脈中者也。寒邪居脈中,非特營受病,邪自內作則並與衛氣犯人,久則浸淫入骨,是以汗不出而熱,齒齕而煩冤。仲景以麻黃髮其汗,又以桂枝助其發汗,欲滌除內外之邪,營衛之病耳。大抵二藥皆發汗,以桂枝發其衛之邪,麻黃開營衛之病,治自有淺深也。
白話文:
「昌為究之」,風邪傷了人體的衛氣,就會導致風邪侵犯陽氣,陽氣不能固守,外洩而形成汗,所以會出現自汗的現象,這說明表虛。因此仲景用桂枝來發散風邪,用芍藥來調和血液。因為中風的病症在脈絡之外,病症較輕,雖然都叫發汗,但實際上是解肌的藥物。所以仲景在《桂枝湯證》中提到:半身微微出汗,似有汗又不似水淋漓,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好好治療,病症一定不會消除。可見中風不能大發汗,汗出過多反而會傷及營血,邪氣乘虛而入,導致病症無法消除。
寒邪傷了營氣,就會導致寒邪侵入陰血,而營氣是運行在脈絡之中的。寒邪停留在脈絡中,不僅營氣受病,邪氣由內而外還會侵犯衛氣,時間久了就會深入骨髓。因此病人會出現不出汗卻發熱,牙齒酸痛,心煩意亂的症狀。仲景用麻黃來發汗,又用桂枝來輔助發汗,目的就是想要清除內外邪氣,治療營衛的病症。總之,兩種藥物都是發汗,桂枝發散衛氣的邪氣,麻黃則疏通營衛的病症,治療方法有淺深之分。
何以驗之?觀仲景第十九症云:病當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也。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又四十七症云:發熱汗出,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是知中風汗出者,營和而衛不和。
又第一卷云: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俱病者,即煩疼,當發其汗。是知傷寒浮緊者,營衛俱病也,此麻黃湯中並用桂枝,此仲景之言也。至於青龍,雖治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之病,然仲景又云:陽微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厥逆,便有筋惕肉瞤之症。
白話文:
要怎麼驗證呢?看看仲景的《傷寒論》第十九症:「病當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了,卻又不能與外界協調,這是因為衛氣沒有與營氣協調一致的緣故。因為營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在脈絡外運行,再次發汗,營衛和諧則病就好了,應該服用桂枝湯。又看四十七症:「發熱汗出,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由此可知,中風而發汗的人,營氣和諧,但衛氣不和諧。
再看《傷寒論》第一卷:「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俱病者,即煩疼,當發其汗。」由此可知,傷寒而脈浮緊的人,營衛都病了,因此麻黃湯中要同時使用桂枝,這是仲景的說法。至於青龍湯,雖然治療傷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的疾病,但仲景又說:「陽微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厥逆,便有筋惕肉瞤之症。」
故青龍一症,尤難用藥,須是形症諦當,然後可行。
熱盛而煩,手足自溫,脈浮而緊,此傷風見寒脈也;不煩少熱,四肢微厥,脈浮而緩,此傷寒見風脈也。二者為營衛俱病,法宜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桂枝,芍藥(酒炒),細辛,甘草(炙),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各半升)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原文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原文,噎音謁,食滯氣不通也。
白話文:
青龍湯的症狀很難用藥,必須要症狀診斷準確,才能用藥。
如果病人發燒煩躁,手腳溫熱,脈搏浮而緊,這是傷風見寒的脈象;如果病人不煩躁,只有一點點熱,四肢微微發冷,脈搏浮而緩,這是傷寒見風的脈象。這兩種情況都是營衛俱病,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
小青龍湯的方子:麻黃(去節)、桂枝、芍藥(酒炒)、細辛、甘草(炙)、乾薑(各三兩)、半夏、五味(各半升)。
如果病人傷寒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嗽,或者口渴,或者腹瀉,或者噎住,或者小便不利,或者小腹脹滿,或者喘不過氣,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
如果病人傷寒,心下有水氣,咳嗽微微喘不過氣,發燒不口渴,服藥後反而口渴,這是寒邪要退的表現,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噎住是指食物停滯,氣不通暢。
或問:小青龍與小柴胡症,皆嘔而發汗,表裡之證大概彷彿,何故二方用藥不之同?曰:夫傷寒表不解,裡熱未甚,而渴欲飲水不能多,不當與之。以腹中熱尚少,而不能消水飲停蓄,故作消症。然水寒作病,非溫熱之劑不能解,故用小青龍發汗散水,原其理,初無里症,因水寒以致然也。若小柴胡症,則系傷寒發熱之邪傳裡,在於半表半裡之間,熱氣內攻,故生諸症。
是二症雖曰表裡俱病,至其中之寒熱則全不同,故用藥有薑、桂、柴、芩之異也。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附子
下之後,復發汗,煩躁不得眠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問:小青龍湯和小柴胡湯都導致嘔吐和發汗,表面上看好像在處理表裡兩種病症,為什麼這兩個方子使用的藥物不同?
答:如果傷寒症狀沒有解除,但裡部(即內部器官)的熱度還不太嚴重,患者口渴想要喝水但又無法大量喝,這種情況就不適合使用藥物治療。因為腹部的熱度還不夠強烈,不足以消化掉過多的水分,因此會產生一些水腫的症狀。然而,如果是由於水寒引起的病症,那麼就必須使用溫熱的藥物來解決,因此小青龍湯就是通過發汗和排出水分來治療,根據原理,起初並不存在內部的病症,只是由於水寒導致的。
而小柴胡湯則是處理傷寒發熱的邪氣進入內部,處於半表半裡的狀態,熱氣在內部攻擊,因此會引起各種症狀。
這兩個症狀雖然被認為是表裡俱病,但其中的寒熱症狀完全不同,所以使用藥物時有薑、桂、柴、芩等不同的藥材。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附子
如果已經使用過下法(一種排便的治療方法),然後再次發汗,導致煩躁、失眠的情況,那麼乾薑附子湯就可以用來治療。
此當與梔子豉湯症參看,蓋下後煩不得眠一也,而用藥有寒熱不同乃爾。
服姜附湯有二法:一法當熱服。手少陰心也,水包火,熱服以接心火。身表寒盛,外火少也,寒從外生,熱從內消,譬如凍死,寒在外也。一法當寒服,足少陰腎也,寒邪入水,令冷服以類腎水。身發微熱,內水多也,熱從外生,寒從內消,譬如飲冷,寒在內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方見前。
發汗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原文
予觀仲景常言,發汗後乃表邪悉解,止餘一症而已,故言不可更行桂枝湯。今汗出而喘,無大熱,乃上焦餘邪未解,當用此方以散之。夫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乃桂枝症悉具而加喘者用之,注言汗出而喘,以為邪氣壅甚,非桂枝所能發散,此誤也。況身無大熱,更無證,何故復言表邪必盛?其後章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條下注曰:汗下雖殊,其不當損正氣則一,其言有至理存焉。可見汗後所注之誤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應當與梔子豉湯的適應癥狀相互參考,因為兩者都有服藥後出現煩躁難眠的情況,但使用的藥物性質寒熱各異,導致這樣的差別。
服用姜附湯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趁熱服用。因為手少陰心經如同水包裹著火,熱服可以連接心火,增強心陽。當身體表面寒氣旺盛,外部的火氣不足時,寒氣由外而生,熱力則由內消散,這就像凍死的情況,寒氣來自外部。另一種方法是冷服,針對的是足少陰腎經,當寒邪侵入水中(指腎),通過冷服來模擬腎水的性質。如果身體稍微發熱,表示內部水氣過多,熱由外部產生,寒由內部消除,這就如同喝了冷飲後,寒氣在內部積聚一樣。
關於【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其方劑之前已經提到過。
在發汗治療之後,如果出現出汗並且伴有喘息,且沒有高燒的情況,就應該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來治療。張仲景經常提到,發汗後外感的邪氣大都已解除,只剩下一種症狀。因此,他說不應該再使用桂枝湯。現在的情況是出汗並且喘息,但並無高燒,這是上焦還殘留有邪氣未解,應該用此方來疏散它。有人認為,桂枝湯加上厚朴和杏仁(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是在桂枝湯的適用症狀全部具備並且加上喘息時使用,註釋中說出汗且喘息,是因為邪氣壅塞嚴重,已經不是桂枝能夠發散得了的,這裡存在誤解。況且,患者沒有高燒,也沒有其他證狀,為什麼還要強調表邪一定很重呢?在後面的篇章中提到,發汗後不應再用桂枝湯,該條目下的註釋說明:無論是發汗還是攻下,不適當的治療都會損害正氣,這其中蘊含了深邃的道理。可見,對於發汗後治療的某些註釋是有誤的。
大抵當時因事發機,前後失於照應,故有此等之弊也。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甘草,大棗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原文
悸,心動也,怔怔忪忪不能自安也。有氣虛而悸,陽氣內弱,心下空虛也;有停水飲而悸,心為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也;有汗下後而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離水也,故悸與驚不同。
茯苓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甘草大棗湯主之。原文自明。
白話文:
當時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前後沒有做好應對措施,才會出現這種狀況。
桂枝甘草湯的配方是:桂枝、甘草、大棗。
當發汗過多,患者會叉手捂住胸口,感到心悸,想要按壓胸口,可以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
心悸是指心臟跳動不安,心神不寧的狀態。心悸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氣虛導致陽氣不足,心下空虛;也可能是體內積聚水液,心火旺盛,水液停滯,導致心神不安;還可能是發汗過度,汗液是心臟的津液,汗出過多導致心氣虛弱,就像魚離開了水,因此感到心悸。
茯苓甘草大棗湯的配方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發汗後,患者如果感到臍下心悸,想要逃跑,可以用茯苓甘草大棗湯來治療,藥方自明。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
汗後,腹脹滿者,前湯主之。原文自明。
或問:太陽篇中發汗後諸症,不言太陽病,固所當然,亦合列於傷寒之上,何故止言發汗後腹脹者,厚朴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曰:凡言發汗後者,以外無表症,里無別邪,止有腹痛一事而已,除此之外,即獲全安。夫傷寒二字,豈可易言哉?其傳變吉凶,猶反掌耳,可與所餘一症而並例哉!其諸汗後不殊此意。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甘草,附子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原文自明
白話文: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組成的湯劑,用於治療出汗後腹部脹滿的症狀。
芍藥、甘草、附子組成的湯劑,用於治療出汗後,病症未解反而出現惡寒的症狀,這是由於體虛所致。
四逆湯方,方見前。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原文
五苓散方,方見前。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原文下同
水道為熱所蔽,故令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則不能運化津液,故令渴水無當於五味,故用淡以治水。茯苓、豬苓、澤瀉、白朮,雖有或潤或燥之殊,然其為淡則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熱,辛熱則能化氣。《內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用桂之意也。
白話文:
「四逆湯方」的藥方已在前面列出。
如果患者發汗後,又出現腹瀉的情況,但病症依然沒有改善,且感到煩躁不安,則可以用「茯苓四逆湯」治療。
「五苓散方」的藥方已在前面列出。
如果患者患有太陽病,發汗之後大量出汗,胃中乾燥,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想喝水,就應該少量給予飲水,待胃氣和緩後就會痊癒。如果患者脈搏浮而無力,小便不暢,微熱口渴,則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因為水道被熱氣阻礙,所以才會導致小便不暢。小便不暢則無法運化津液,導致口渴卻無法正常感受五味,所以要用淡味藥物來治療水液問題。茯苓、豬苓、澤瀉、白朮雖然有滋潤或乾燥的不同作用,但都是淡味藥,因此都能利水。桂皮性辛溫,辛溫可以化氣。《內經》說:「膀胱是統率水液的器官,津液貯藏於此,氣化就能排出。」這裡使用桂皮的用意就在於此。
濁陰既出下竅,則清陽自出上竅,又熱隨溺而泄,則渴不治,可以自除。雖然小便不利,亦有因汗下之後,內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強以五苓散利之。強利之則重亡津液,益虧其陰。故曰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師又曰:太陽隨經之邪直達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陽之邪不傳他經,自入其府也,五苓散主之。是使陽邪由溺而泄耳。
發汗,見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
按:太陽標病,傳入標之本,發渴、溺不利,以此散導之,邪自膀胱而出也。若未渴,妄用五苓散,反引邪氣入里而不能解也。故易老云:即太陽經之下藥也。若傷寒太陽脈緊而渴者,不宜用此。
白話文:
當濁陰從下竅排出後,清陽便會自然從上竅升起。如果因為發熱而導致小便頻繁,那麼口渴的症狀就不用治療,自然會消失。即使小便不順暢,也可能是因為大量排汗後,身體內部津液流失所致,不能強行使用五苓散來利尿。強行利尿只會加重津液流失,進一步損害陰氣。因此,在大量瀉下之後,又再次發汗導致小便不順暢,是因為津液流失,不需要治療,只要小便通暢,自然會恢復。老師還說,如果太陽經的邪氣直達膀胱,導致小便不順暢,病人呈現狂躁狀態,這是太陽經的邪氣沒有傳入其他經絡,而是直接進入膀胱,可以用五苓散治療。這樣就能讓陽邪隨著小便排出。
如果發汗後,脈象浮數,伴隨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這是因為太陽經的表證,傳入其本位,出現口渴、小便不順暢的症狀,可以用五苓散引導邪氣排出,邪氣就會從膀胱中排出。如果沒有口渴,卻妄用五苓散,反而會將邪氣引入內部,無法解脫。因此易老說,這是在太陽經階段的用藥。如果傷寒太陽經脈緊縮且口渴,就不適合使用五苓散。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原文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原文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原文
或問:上條云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嘗有四五日六七日不大便者,即為攻之。今言十日不更衣,而不用攻伐,何也?曰:此非結熱,乃津液不足,雖十日不更衣,亦無所苦也。經曰: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
白話文:
中風後出現發熱狀況,持續六七天仍未見好轉,並且感到煩躁不安,同時出現體表和內臟的病症,病人想喝水,但一喝水就會吐出來,這種情況稱為水逆,治療上應使用五苓散。
原本應該用下法治療,結果導致心下部位感到痞塞不適,於是给予了瀉心湯,但痞塞感仍未消除,病人感到口渴且口腔乾燥、心煩,小便也不順暢,這種情況也建議使用五苓散來治療。
對於太陽病的患者,脈象呈現寸部緩、關部浮、尺部弱,這樣的人發熱出汗後又感到畏寒,沒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只是心下部位有痞塞感,這是因為之前誤用了下法治療的緣故。如果沒有誤用下法,病人不畏寒而感到口渴,這表示病情已經轉移到陽明經。如果小便次數多,大便就會變得坚硬,即使十天不解大便,病人也未必會感到不適。如果病人非常口渴想要喝水,可以少量多次給水,並依正確方法處理,適當的處方還是五苓散。
有人提問:前面提到小便頻繁時,大便就會變硬,即使十天不解大便也不會感到痛苦,但通常如果四到六七天不大便就會考慮用攻下的方法,為什麼這裡十天不解大便卻不建議使用攻下的療法呢?回答是:這裡的情況並非由於體內積熱結實所致,而是身體津液不足,所以即便十天不解大便,病人也不會感到特別不適。經典上說:屬於陽明病類型的,本身就會自然出汗,如果醫生再錯誤地加重發汗治療,雖然病狀可能有所減輕,但仍會有輕微的煩躁感,這是因為大便硬化所致。因此,這裡強調的是辨證施治的重要性,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攻下藥物。
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即知大便不久出。為小便數少,以津液足胃中,故知不久大便也。夫不便者,若有潮熱,譫語,可下之症者,然後可以攻之;其不大便,而無諸下症者,此津液不足,當須自審慎,勿以日數久而輒為攻下也。
五苓散為太陽里之下藥也。太陽,高則汗發之,下則引而竭之。渴者,邪入太陽里也,當下之,使從膀胱出也。
腎燥膀胱熱,小便不利,此藥主之。小便利者,不宜用。然太陽病熱而渴,小便雖利,亦宜五苓散下之。
當服不服,則生何症?答曰:當服不服,則谷消水去,必致陽明燥火鬱胃發黃,故有調胃湯症,此太陽入本失下也,由不曾服五苓散故也。
白話文:
當人體失去體液(津液),導致胃部乾燥,因此會使大便變得坚硬。這時應詢問其每日小便的次數,如果原本每天小便三到四次,而今天只有兩次,就能推知大便可能很快就會排出。因為小便次數減少,表示體內津液充足於胃中,因而可預知大便不久將至。對於排便不順的人,如果伴有間歇性發熱(潮熱)和說胡話(譫語),顯示有可以使用瀉下療法的症狀,這時才可考慮使用攻下法;但若沒有這些需要瀉下的症狀,只是因為津液不足而便秘,就必須謹慎處理,不要僅因時間拖長就輕易使用攻下藥物。
五苓散是針對太陽經病邪在裡而設的藥方。對付太陽經的病邪,若病位偏高則使用發汗法,若已深入則需用藥引導病邪從膀胱排出。感到口渴代表病邪已進入太陽經的裡層,此時應用瀉下法,使病邪隨著小便排出。當腎臟失養而膀胱有熱,導致小便不暢時,五苓散正是對應此情況的主要治療藥物。但若小便已經通暢,就不適合使用此藥。然而,即使在太陽經病邪引起的發熱且口渴,就算小便還算順暢,有時使用五苓散進行瀉下也是適當的。
如果應該服用五苓散卻未服用,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回答是:如果應該服用而未服用,飲食中的水分和養分無法正常代謝,可能會導致陽明經的燥熱積聚在胃中,進而出現胃熱發黃的症狀,這就需要使用調胃湯來治療了。這種情況是因為太陽經的病邪未能及時透過瀉下清除,而根源就在未使用五苓散治療所造成的。
不當服服之,則生何症?答曰:不當服而服之,是為犯本。小便強利,津液重亡,侵陽之極則侵陰,而成血症也。輕則桃仁承氣湯,重則抵當湯。故五苓散調和陰陽者也,乃太陽陽明之間,故為調和之劑。酒毒,小便赤澀,宜五苓散。但熱在中焦,未入太陽之本,小便自利而清,乃津液已行者。
若與五苓散利之,則重涸腎水,不惟重涸腎水,而酒毒之熱亦不能去,以故上下不通而溺澀,則為發黃症也。若入血室,則為蓄血,用五苓散以瀉濕熱。
太陽症,傷寒自外入,其標本有二說:以主言之,膀胱為本,經絡為標;以邪言之,先得者為本,後得者為標。此乃客邪之標本也,治當從客之標本。
白話文:
服用藥物不當,會導致什麼病症呢?服用不當就等於犯了根本,會造成小便頻繁、津液大量流失,陽氣受損極致就會侵犯陰氣,最終導致血症。輕症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重症則用抵當湯。五苓散是調和陰陽的藥物,它屬於太陽和陽明經絡之間的藥物,因此可以調和陰陽。酒毒導致小便赤澀,適合服用五苓散。但如果熱邪停留在中焦,尚未深入太陽經絡的根本,小便通暢且清澈,說明津液已經流失。
如果此时服用五苓散利尿,会导致肾水过度消耗,不仅如此,酒毒的热邪也无法去除,导致上下不通,小便涩滞,最终发展为黄疸病症。如果热邪进入血室,就会形成蓄血,这时使用五苓散来泻去濕热。
太阳病是伤寒从外感入侵,其标本有两种说法:以主观角度来说,膀胱为本,经络为标;以邪气角度来说,先感染的部位为本,后感染的部位为标。这是客邪的标本关系,治疗要根据客邪的标本进行。
又小腸火為本,膀胱水為本,乃寒毒之氣,從標入本邪,與手經相合,而下至膀胱,五苓主之。以方內桂枝,陽中之陽,茯苓陽中之陰,相引而下於本,導出邪氣。
丙火,手經,自上之下,壬水,足經
丙火,小腸,自下之上,壬水,膀胱
火邪之氣從下之上,以內為本,水中有火,火為客氣,當再責其本。兩腎相通,又在下部,責在下焦。下焦如瀆,相火明也,生地黃、黃柏主之。邪從本受,下焦火邪,遺於小腸,是熱在下焦,填塞不便,自內而之外也,蓋生地、黃柏、黃連乃陰中之陽,為里之表藥。若五苓之桂、朮、澤瀉、豬苓、茯苓乃陽中之陰,為表之裡藥也。
白話文:
小腸之火和膀胱之水,本都是寒毒之氣,從表層侵入內裡,與手經相合,向下到達膀胱,五苓散主治。方中桂枝屬陽中之陽,茯苓屬陽中之陰,彼此相引,向下直達病灶,引導邪氣排出。
丙火代表手經,自上而下,壬水代表足經。
丙火代表小腸,自下而上,壬水代表膀胱。
火邪之氣從下而上,以內為本,水中有火,火為客氣,需再責其根本。兩腎相通,又在下部,責在下焦。下焦如水道,相火明也,生地黃、黃柏主治。邪氣從根本受襲,下焦火邪,遺留於小腸,因此熱在下焦,填塞不通,從內而外也。生地、黃柏、黃連乃陰中之陽,為里之表藥。而五苓散的桂枝、白朮、澤瀉、豬苓、茯苓乃陽中之陰,為表之裡藥。
治酒病宜發汗,若止以五苓利小便,炎焰不肯下行,故曰火鬱則發之,辛溫則散之,是從其火體也。乃知利小便,濕去熱不去,動大便尤為疏遠。大便者,有形質之物;酒者,無形水也。從發而汗之,最為之近,以使濕熱俱去。蓋治以辛溫,發其火也;佐以苦寒,除其濕也。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一兩)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原文下同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金匱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厥雖寒勝,然以心下悸為水飲內甚,先與此湯治其水,而後治其厥。若先治厥,則先飲浸漬入胃,必作下利。
白話文:
治療酒精引起的疾病,適合使用發汗的方法。如果只依賴五苓散來利小便,熱毒就不容易往下降解,因此有「火氣鬱結就會爆發,辛溫藥性可以疏散它」的說法,這是根據火的本性來處理。由此可見,單純利小便只能去除濕氣而不能消除熱毒,而調理大便則更間接一些。大便屬於有形實體的廢物;而酒精則是一種無形的液態物質。通過發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能最直接地促使濕熱一同排出。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採用辛溫的藥物來發散體內的火氣,並且輔以苦寒的藥物來清除濕氣。
茯苓甘草湯方
成分包括:茯苓(六克),桂枝(六克),甘草(三克),生薑(三克)。
在傷寒病中,如果出現出汗且口渴的症狀,應以五苓散為主來治療;如果不感到口渴,則以茯苓甘草湯為主來治療。原書中的記載也是如此。
在傷寒病中,如果手足冰冷且伴有心下悸動,應該先解決水濕的問題,應該服用茯苓甘草湯,然後再處理手足冰冷的症狀。否則,如果水濕滯留在胃中,很可能會導致腹瀉。
《金匱要略》中提到:當水濕積聚在心下的位置,嚴重時就會引起心跳不安。雖然手足冰冷通常是由寒氣過盛所致,但這裡因為心下悸動而認為是水飲內積的情況比較嚴重,所以首先要用這帖湯劑來治療水濕問題,之後再處理手足冰冷的狀況。如果先處理手足冰冷的問題,水濕可能會進一步滲入胃中,導致腹瀉的發生。
凡治悸,其法或鎮固之;或化散之。惟飲之為悸,甚於他邪也。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者?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於肺為喘嗽,傳於胃為噦噎;溢於皮膚為腫;漬於腸間為利。其厥之病甚重,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白虎湯方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實,里有寒,白虎湯主之。原文
按:前篇云,熱諸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湯主之。又曰: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此云脈浮滑,表有實,里有寒者,必表裡字訛耳。又陽明一症,脈浮遲,表虛里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陰一症云:裡寒外熱,通脈四逆湯主之。以此相參,其訛益明矣。又陽明篇曰:脈浮而疾者,小承氣湯,既用承氣湯,是裡熱也。
白話文:
治療心跳不安(悸動)時,方法多樣,有的需要安撫固守心神,有的則要化除分散病邪。尤其是因飲停所致的心悸,比其他邪氣造成的更為嚴重。即使存在其他餘留邪氣,也必須優先治療心悸,為什麼呢?因為積水停留在心下部位,能夠影響到身體各處,侵犯肺部就會引起喘息和咳嗽,傳到胃部則會造成噦逆或噎膈;若溢於皮膚外表則形成水腫;滲到腸間則導致腹瀉。對於由水氣引起的厥逆病症已經非常嚴重,尚且要先處理水氣問題,何況那些病情較輕的情況呢!
白虎湯的配方
包含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在傷寒病中,如果脈象浮滑,這表明體表有實邪阻滯,同時體內有寒邪,應當使用白虎湯來治療。這是原著的記載。
註解:前文提到,熱邪主要在體內,且表裡都呈現熱象時,可以使用白虎湯治療。但又說到,如果表邪未解,則不宜使用白虎湯。這裡說脈浮滑,表示表有實邪,體內有寒,很可能是「表裡」一詞有所誤解。另外,在陽明病的描述中,脈浮遲代表表虛且體內寒邪,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四逆湯。而在少陰病的說明中,提到體內寒而外表熱,這種情況適用通脈四逆湯。綜合這些論述來看,關於白虎湯使用的誤解就更加明顯了。再者,在陽明病篇中有提到,脈浮且快是使用小承氣湯的指征,既然用了承氣湯系列,就意味著確有體內的熱邪存在。
又厥陰篇曰: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是謂滑為裡熱也明矣。況知母、石膏豈應以水濟水,成氏隨文釋之,謬也。
海云:此表有熱,里有寒,非寒冷之寒,寒邪之寒亦自有理可思。
傷寒,脈浮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厥陰原文
粳米,本草諸家共言益脾胃,如何白虎湯用之入肺?以其陽明為胃之經,色為西方之白,故入肺也。然治陽陽之經,即在胃也,色白、味甘寒,入手太陽。又少陰症桃花湯用此,甘以補正氣;竹葉石膏用此,甘以補不足。東垣云:身以前,胃之經也;胸胃,肺之室也。邪在陽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號為白虎湯也。
白話文:
《厥陰篇》提到,脈搏滑利而病人昏厥,代表体内有热,应该用白虎汤治疗,这表明脉滑就是体内有热的明确标志。而有人认为知母、石膏应该用清水调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海云说:这种情况是表面有热,里面有寒,并不是普通的寒冷,寒邪引起的寒也自有道理可寻。
《伤寒论》中也提到,脉浮而昏厥,代表体内有热,应该用白虎汤治疗。这和《厥阴篇》的观点一致。
粳米,很多本草书都认为它可以益脾胃,为什么白虎汤要用它来治肺呢?因为阳明经是胃经,颜色属西方之白,所以白虎汤也入肺。实际上治疗阳明经,就是治疗胃,白虎汤的颜色是白色,味道甘寒,归入太阳经。此外,少阴症的桃花汤也用粳米,用它的甘味来补正气;竹叶石膏汤也用粳米,用它的甘味来补不足。东垣说:身体前面是胃经,胸腔是肺的住所。邪气在阳明经,肺受到火气的影响,因此用辛寒来清肺,所以叫做白虎汤。
活人云:謂白虎湯治中暍,汗後一解表藥耳,非正傷寒藥也,而夏日陰氣在內,白虎尤宜戒之。夫白虎湯,具載仲景之書,症治昭然明白,何為非正傷寒之藥也?況《傷寒論》言,無表症者,可與白虎湯。今云汗後一解藥耳,於法既無表症,何解之有?又曰:夏月陰氣在內,白虎尤宜戒之。
而《明理論》又云:立秋後不可服,秋則陰氣半矣,白虎大寒,若不能禁,服之而為噦逆、不能食,或虛羸者有矣。夫傷寒之法,有是症則投是藥,安可拘於時而為治哉!假如秋冬之間患傷寒,身無表症,而大煩渴,於法合用白虎湯,苟拘其時,何以措手!若以白虎為大寒,其承氣又何有於冬月耶!既以夏宜戒,秋不可行,然則宜乎何時也?雖然經云: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言常也。假如賊邪變出,陰陽寒暑亦當舍時而從症,豈可以時令拘哉!
白話文:
有人認為,白虎湯用來治療中暑後出汗的情況,僅僅作為解除表症的藥物之一,並非治療真正傷寒的藥物。而且在夏天,體內陰氣較盛,更應該謹慎使用白虎湯。然而,白虎湯的記載源於張仲景的著作,其適應症和療效都非常明確,為什麼說它不是正宗的傷寒治療藥物呢?再者,《傷寒論》中提到,對於沒有表症的患者,可以給予白虎湯。現在說它是出汗後用來解除表症的藥,但根據原則,如果已經沒有表症存在,那還需要解除什麼表症呢?另外提到,夏季因為體內陰氣較盛,尤其應該避免使用白虎湯。
而《傷寒明理論》中又指出,立秋之後不宜服用白虎湯,因為秋季陰氣已占一半,白虎湯性質大寒,如果身體無法承受,可能會導致呃逆、食欲不振,甚至出現體虛衰弱的情況。但按照傷寒的治療原則,只要有相應的症狀就應該使用對應的藥物,怎能因為季節的不同而限制治療呢!假設在秋冬之際得了傷寒,患者沒有表症表現,卻有嚴重的煩躁和口渴,按照原則應該使用白虎湯。如果拘泥於季節,那該如何治療呢!如果因為白虎湯性寒而有所顧慮,那麼像承氣湯這類寒性的藥物難道冬天就不能用了嗎?既然夏天要避免,秋天又不適用,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適合使用呢?
當然,經典中有說“治病必須考慮當年的氣候特點,不要破壞自然的和諧”,這是常規情況下的指導原則。但如果有特殊病邪出現,無論是陰陽失調還是寒熱變化,都應該根據實際症狀來治療,而非受季節的限制。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原文
垣云:入足陽明、手太陽,味苦寒潤,治有汗骨蒸,腎經氣勞,瀉心,仲景用此治不得眠者,煩躁也。煩者,肺也;躁者,腎也。以石膏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腎之源,緩以甘草、粳米之甘,而使不速下也。經云:胸中有寒者,瓜蒂散吐之。又云:表熱、裡寒者,白虎湯主之。
瓜蒂、知母味皆苦寒,而治胸中寒及裡寒何也?答曰:成無己注云:即傷寒寒邪之毒為熱病也。讀者要逆識之,如《論語》言:亂臣十人。書曰,惟以亂臣其能而亂四方,亂皆治也,乃治寒者也。故云亂臣,亂四方也。仲景所言寒之一字,舉其初而言之,熱病在其中矣。若以寒為寒冷之寒,無復苦寒之劑,兼言白虎症脈黃柏俱長,則熱可知矣。
白話文:
當三個陽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同時受病時,病人會感到腹部脹滿,身體沉重,翻身困難;口唇麻木,臉上有污垢般的油膩感;胡言亂語,並且不由自主地排尿。如果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病人可能會更加胡言亂語;若採用瀉下的治療方式,則可能導致額頭出汗,手腳冰冷。對於那些自然出汗的患者,建議使用「白虎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這裡引用的文獻說到:白虎湯能夠進入足陽明和手太陽經,其藥性苦寒且能滋潤,適用於治療那種即使出汗仍感覺身體內熱如蒸的狀況,以及因腎氣勞損所引起的病症。張仲景曾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失眠和煩躁不安的問題。在中醫理論中,「煩」通常與肺有關,而「躁」則與腎相聯繫。白虎湯以石膏為主要成分,配合知母的苦寒特性來清涼腎水之源,再輔以甘草和粳米的甜味,使藥性不至于過快下降而損及身體。
古籍有云:當胸中有寒邪時,可以使用[瓜蒂散]來催吐。另外提到,當外表有熱象而內部實際上是寒的情況下,就應該使用白虎湯來治療。
或許有人會問,瓜蒂和知母都是苦寒的藥物,為什麼可以用來治療胸中的寒邪以及內裡的寒病呢?這可以通過成無己的註釋來理解:這裡所指的「寒」實際上是指寒邪轉化而成的熱病。正如《論語》中提到的「亂臣十人」,實際上是指這些臣子有治理四方亂局的能力,所以這裡的「亂」實際上是「治理」的意思。張仲景所說的「寒」字,其實是指疾病的初始狀態,而其中已蕴含了熱病的可能。因此,這裡提到的「寒」並非指寒冷之意,加之白虎湯所對應的症狀和脈象(如使用黃柏時脈搏長),都表明了這是針對熱病的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五法
藥即湯見。
許云:有人初病嘔吐,俄為醫者下之,已七八日,而內外發熱。予診之曰:當用白虎加人參湯。或曰既吐復下,且重虛矣,白虎何用乎?予曰:仲景云若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正相當也。蓋嘔吐者,熱留胃脘,而致令虛火上逆,三投湯而愈。
仲景既云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又云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國朝林億校正,謂仲景於此表裡自差矣。予謂不然,大抵白虎能除傷寒中暍,表裡發熱,故前後二症,或云表裡俱熱,或云表熱裡寒,皆可服之。
白話文:
白虎加人参汤的运用方法记录在此。
許氏曾说:有个人刚开始生病时出现呕吐,不久被医生用了下法治疗,至今已经七八天了,期间内外都感到发热。我为他诊断后说:应当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有人质疑说,已经经历了呕吐和泻下治疗,病人体质应该更加虚弱了,为何还要用白虎汤呢?我解释道:张仲景说过,如果病人在呕吐或泻下之后,七八天症状仍未缓解,热邪郁结在体内,导致表里都出现发热的情况,这时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正是对症的。呕吐是因为热邪停留在胃部,导致虚火上炎,经过三次服用此汤,病情得到了治愈。
张仲景明确指出,如果在呕吐或泻下之后,七八天内病情没有改善,且表里都有发热现象,就应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来治疗。他又提到,如果是伤寒病,脉象浮且发热但无汗,表示表证未解,这时不宜用白虎汤。另外,如果脉象浮滑,表明表面有热而内部有寒,也应该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宋代的林億在进行校正时认为,张仲景在这里关于表里辨证的说法似乎有所矛盾。但我认为并非如此,总的来说,白虎汤能够清除伤寒或中暑引起的表里发热状况,因此无论是前面说的表里都热,还是后面提到的表热里寒,只要符合热邪为患的情况,都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
一種脈浮無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黃與葛根症,安可行白虎也!林億見所稱表裡不同,便謂之差,是亦不思之過也。
張云:用藥有遲速之弊,故設法以關防法;有關防不盡者,則著方以拯治也。便如上二條,前條乃仲景設法以關防也;後條及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口舌乾燥而煩,飲水數升者,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二條乃著方以拯治也。夫白虎湯,專治大煩、大渴,古人設法之意,惟恐表症未罷而輒用之,治有太速之弊。
若背微惡寒,及時時惡風二症,其中煩渴已甚,非白虎不能遏也。必候表邪俱盡,未免有太遲之愆也。此乃法之關防不盡者,故著方以拯治也。苟不著方,必然違法,此方法之妙,所以不可偏廢也。或問:白虎湯,仲景以表不解者,不可與。又時時惡風,背上惡寒者,此有表也,以白虎主之,何也?蓋石膏辛涼,解足陽明本經熱,蒸蒸發熱、潮熱,表裡皆熱,舌燥,煩渴之聖藥也。
白話文:
有一種脈象浮且無汗,表明表證未解,這種情況完全是適合使用麻黃與葛根來治療的症狀,怎麼能夠使用白虎湯呢!林億見到文獻中提到表裡症狀不同,就認為有所差錯,這也是沒有深思熟慮的過失。
張雲(這裡可能是指某位學者的化名或筆名)說:用藥時存在速度適當與否的問題,因此设置了控制方法;如果控制方法不能完全應對,那麼就制定方劑來救治。就像前面提到的兩條原則,前一條是張仲景設定的方法來防止誤治;後一條涉及到傷寒病,在嘔吐或瀉下後,七八天症狀仍未解除,熱邪結於內部,並且表和裡都呈現熱象,經常感到畏風,極度口渴、口舌乾燥且心煩,需要頻繁飲水的情況下,就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作為主方來治療,這兩條就是通過制訂方劑來進行救治的例子。白虎湯主要是針對嚴重的煩躁和極度口渴,古人設計這個方子的用意,在於擔心在表證還未完全消退時就匆忙使用,可能會導致治療過於急躁的弊端。
如果伴有背部稍微畏寒,以及經常感到畏風這兩個症狀,但患者已經非常煩躁和口渴,這種情況下除了白虎湯沒有其他藥物能有效遏制病情。一定要等到表邪完全消失再治療,可能會耽誤時機,這就是控制方法未能周全的地方,因此需要特定的方劑來補救。如果不去制定這樣的方子,就會違背治療的原則,這裡展示的就是方法的精妙之處,說明了各種治療手段都不應被忽視。有人問:張仲景說表證未解時不宜使用白虎湯。然而,如果時常感到畏風,背部也有畏寒感,這些都是表證存在的跡象,為什麼還要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呢?這是因為石膏性味辛涼,能夠解足陽明胃經的熱邪,對於蒸蒸而熱、潮熱,無論是表還是裡都表現為熱象,舌頭乾燥,以及极度的煩躁和口渴,石膏是极为有效的藥物。
且時時者,時或惡風而不常也;背上惡者,但覺微惡而不甚也,所以於盛熱燥渴而用則無疑矣。若夫表症惡寒常在背上,惡寒而加燥渴者,切不可用也。又太陽經發熱而渴,無汗者,不可與之。但汗後脈洪大而渴者,則可與之。如陰傷寒、面赤、煩躁、身熱,與夫胃虛噁心、大便不實、脈弱、食少、無大熱者,切不可用也。如誤用之,則傾危可立而待矣。
白話文:
而且,這個藥方只能在偶爾出現惡風的情況,且背部只有輕微不適的情況下使用。因為在盛熱燥渴的情況下使用這個藥方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表症是惡寒常在背部,而且惡寒還伴隨燥渴的情況,就絕對不能使用這個藥方。另外,太陽經發熱且口渴,沒有汗的情況下也不能使用。只有在出汗後脈搏洪大且口渴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像陰傷寒、臉紅、煩躁、發熱,以及胃虛噁心、大便不實、脈搏虛弱、食慾不振、沒有明顯發熱等情況,都絕對不能使用。如果誤用這個藥方,就會立刻陷入危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