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後篇》~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卷三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太陽本經諸方脈症

2. 尚論諸方大意

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用本草九十一種耳。仲景上溯《神農本經》藥三百六十五種,效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應三才而合四時,妙義開天也。仲景取述《神農本經》藥品才九十一種入《傷寒論》中,輔相裁成,有合六經之大綱者,有合六經之一目者。蓋神農百病兼收,而仲景則由六經以例百病,所以於上古本經取裁九十一種,用之不盡,萬世而後,星日炳然,聖之又聖者矣。

梁陶隱君《別錄》倍之為七百三十種,迨唐本《圖經》、《證類》,宋嘉佑《政和》,旁搜編錄,於是旁門捷徑,各自成名者多矣。而仲景宮牆生色,間出英賢數十輩,尤為不孤,識大識小,總計一千七百四十六種。病雖百疢,藥無纖漏,天下後世永賴焉。然一千七百四十六種,顯現億兆,如同一日昭式,乃至漸推漸廣,觀察盡矣。

何獨仲景九十一種,賢哲挺生,莫識厥旨。昌也晚進無識,手集《神農本經》,竊以《傷寒論》中藥品為主,其晉、唐以後諸賢,發揮《傷寒論》全方有得者,亦一一錄出。而昌亦少步《尚論》諸方之後,總欲門下好學,隨證問藥,一目瞭然,無檢書之苦難,是慰耳。

3. 太陽經風傷衛方

辨中風證用桂枝解肌大綱總法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味甘溫)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役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宜桂枝湯。仲景原文

風之傷人也,頭先受之,故令頭風。風在表則表實,故令發熱。風為陽,氣亦為陽。同類相從,則傷衛外之氣。衛傷則無以固衛津液,故令汗出。其惡風者,衛氣不能衛也。其脈緩者,衛氣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陽症,故曰太陽中風。桂枝辛甘,辛則能解肌,甘則能實表。《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

故用之以治風。然恐其走泄陰氣,故用芍藥之酸以收之,佐以生薑、甘草、大棗,此發散而兼和里之意。是方也,惟表邪乃可用之。若陽邪去表入里,里作燥渴、二便秘結,此宜承氣之時也,而誤用之則反矣。昌按:承氣之誤,庸者固然,而工者誤在微細。仲景諄切,不似此項逐條本文詳玩始獲。

凡桂枝湯病症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無汗,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逆,身冷,不惡寒反惡熱,或飲酒後,慎不可行桂枝湯也。脈緊必無汗,有汗不可誤作桂枝症,此脈與症,仲景說得甚明,後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此方。

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氣受病而然也。又曰:陽微則惡寒,陰微則發熱。醫既汗之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使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陽內陷而發熱;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

舉此二端,明白易曉,何憚而不用桂枝湯哉!仲景治表虛制此湯,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湯,以芍藥為君,桂枝、甘草佐之。一則治其表虛,一則治其裡虛,故各有主用也。

以桂枝易肉桂,治傷寒腹痛神品藥也。如夏中熱腹疼,少加黃芩,去桂,痛立止,桂於春夏二是為禁藥。

按:經云,桂枝入咽,陽盛則斃,春夏發者為禁藥也。桂能動血,血熱者,為禁藥也。木得桂而死,肝不足者為禁藥也。

桂枝湯上禁用三法,仲景本文並昌論。

汗後水氣上逆有禁更汗增滿一法,本文並昌論。

中風病主用桂枝湯解肌和營衛七法,本文並昌論。

或問:桂枝湯發字之議,曰一桂枝耳。或云發汗、或云當得汗解,或云當發汗,更發汗宜桂枝湯者數方,是用桂枝發汗也。復云:無汗不得用桂枝,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又曰發汗過多者,都用桂枝甘草湯,是閉汗也。一藥二用,如何說得仲景發汗與本草出汗之義相通為一?答曰:本草云,桂枝辛甘熱,無毒,能為百藥之長,通血脈,止煩出汗者,是調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藏無他病,發熱自汗者,此衛氣不和也。

又曰:自汗出,為營氣和。營氣和則外不諧,以衛氣不與營氣和諧也。營氣和則愈,故皆用桂枝湯調和營衛,營衛既和則汗自出矣,風邪由此而解。非桂枝能於腠理髮出汗也,以其固閉營血,衛氣自和,邪無容地而出矣,其實則閉汗孔也。

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是病者俱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合,效如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出汗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曰:發汗多,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是亦閉汗孔也。

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若桂枝湯發汗,是重發汗也。凡桂枝條下言發字,當認做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黃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本草出汗二字,上文通血脈一句,是非三焦、衛氣、皮毛中藥,是為營血中藥也。如是則出汗二字,當認作營衛和,自然汗出,非桂開腠理而發出汗也。

故後人用桂治虛汗,讀者當逆察其意則可矣。噫!神農作於前,仲景述於後,前聖後聖,其揆一矣。

不解肌,或誤汗,病邪入里,用五苓兩解表裡二法

一法,水逆用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一法,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用之

五苓散

豬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

上五味,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多服暖水,汗出愈。

不解肌而誤發汗,其變逆有救亡陽、漏風二法

一法真武,一法桂枝加附子湯

真武湯

此本少陰經之神方,並加減法,而太陽上篇先錄之,至太陽下篇尤宜緊要,先同錄此。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加附子湯

於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余依桂枝湯法。

不解肌,而用燒針取汗,寒入核起,灸核止,變一法

桂枝加桂湯更加桂

於桂枝湯方內,更加桂枝二兩。

中風肌未解,不可下,宜用桂枝湯解外一法

桂枝湯,方見前。

不解肌,反誤下,邪不服者,於前下藥內更加桂枝湯一法

桂枝大黃湯之互詞,因上衝陽位,故兩解之也。不上衝者,不用此方。

不解肌,後誤下,心痞,用溫補藥。兩解表裡一法

桂枝人參湯,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也。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或問:大柴胡,瀉也;桂枝人參湯,補也,何為皆治下利,心下痞硬?曰:此非裡熱,乃下之早,因作痞。裡虛協熱而利,表又不解,故與桂枝人參湯和里解表。若夫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表和而里病也。以心下痞硬,故為實,當以大柴胡下之。二者心下痞硬雖同,而虛實之症有別,故用藥有攻補之異。

不解肌,反誤下,邪入陽明,變用太陽兩解一法

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半斤),黃連(二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不解肌,反誤下,宜辨陽實陽虛,加減桂枝湯一法

桂枝去芍藥湯

下之後,脈促胸滿,於桂枝湯內去芍藥一味,余依桂枝湯法。

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方

下之微惡寒,於桂枝湯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

不解肌,反誤下,陽邪作喘,有用桂枝加行氣藥一法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余依桂枝湯法。

中風病不解,熱結膀胱,下血,有宜先表后里一法。

桃核承氣湯

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宜桂枝湯。外解已,少腹急結,可用此攻。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方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中風病不解,熱瘀蓄血,明辨脈症,用抵當湯二法

一法,發狂蓄血重證

一法,再辨脈證法中之法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大黃(三兩),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為散,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中風病,下後復汗,因虛致冒,先汗解,後議下一法。

遵《內經》虛者責之之義,汗法、下法並不出方。若論用藥,表無過桂枝,里無過大柴,五苓矣。

中風病,表裡已虛,餘邪未解,辨脈用治迥異初病一法

桂枝湯,陽脈微者用此。方見前。

調胃承氣湯,陰脈微者宜此。方見後。

中風病,嘔利痞滿,表解可攻,與攻胃實迥異一法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劈)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漐音蟄。

按:大棗純得土之中氣,兼感天之微陽以生,故味甘氣平又溫。氣味俱厚,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經曰:里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甘能補中,溫能益氣,甘溫能補脾胃,故主治安中補脾,補中益氣。此方三味皆峻利,故用肥棗十枚,蓋戎衣一著,大發鉅橋之意,所以題之曰十棗湯,表其用之重也。

按《神農本經》云,蕘花味苦寒,主傷寒、溫瘧,下十二經水,破積聚大堅癥瘕,盪滌腸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仲景本方取用,正取此義。後人乃遂改芫花,何也?即曰芫花《別錄》亦云能消胸中痰水,五藏五水。然《本經》云,味辛溫,全與蕘花不同,且亦並不云,主傷寒、溫瘧等症也。權移通用,殊非仲景立方本旨,不可不辨。

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取其行水也。水去則利止,用當斟酌,不可過使,須有是症乃用。

或問:乾嘔脅痛,小柴胡、十棗湯皆有之,一和解,一攻伐,何也?蓋小柴胡症:邪在半表半裡間,外有寒熱往來,內有乾嘔諸病,所以不可攻下,宜和解以散表裡之邪。十棗湯證:外無寒熱,其人漐漐汗出,此表已解也,但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是里未和也,與十棗湯以下熱逐飲。有表症而乾嘔脅痛者,乃柴胡湯症;無表症而乾嘔脅痛者,即十棗湯症也。

上文所言頭痛者,乃飲家有此症,不可以常法拘。仲景所以述此者,恐後學見其頭痛以為表不解不敢用也。

或問:同是心下有水氣,乾嘔咳喘,一用小青龍湯主之,一用十棗湯主之,何也?蓋小青龍治未發散表邪,使水氣自毛竅而出,乃《內經》所謂開鬼門法也。十棗湯驅逐里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乃《內經》所謂潔淨府、去陳莝法也。

夫飲有五,皆內啜水漿,外受濕氣,郁蓄而為留飲;流於膈則為支飲;令人咳喘、寒吐沫、背寒,流於肺則為懸飲;令人咳唾、痛引缺盆,流於心下則為伏飲;令人胸滿、嘔吐、寒熱、眩暈,流於腸胃則為痰飲;令人腹鳴、吐水、胸脅支滿,或作泄瀉、或肥或瘦,流於經絡則為溢飲。

令人沉重注痛,或作水氣跗腫,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可過劑,泄人真元也。柴胡《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症,蓋善變通者也。昔杜任問孫兆曰:十棗湯究竟治甚病?孫曰:治太陽中風,表解里未和也。

杜曰:何以知里未和?孫曰:頭痛、心下痞滿、脅下痛、乾嘔、汗出,此知里未和也。杜曰:公但言病證,而所以里未和之故,要緊處總未言也。孫曰:某嘗於此未決,願聽開諭。杜曰:里未和者,蓋痰與燥氣壅於中焦,故頭痛、乾嘔、短氣、汗出,是痰膈也,非十棗不治。但此湯不宜輕用,恐損人於倏忽,用者慎之。

大抵痰亦水濕之病耳。蓋痰涎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於心,則迷竅而成癲癇,妄言妄見;入於肺,則塞竅而成咳唾稠黏、喘急背冷;入於肝,則留伏蓄聚而成脅痛、乾嘔、寒熱往來;入於經絡,麻皮頭痛;入於筋骨,則頭項、胸背、脅腰、手足牽引隱痛。然治痰須治其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凝滯而為痰、為飲、為涎、為涕、為癖,故十棗湯逐水去濕,正所以治痰膈耳。

中風病,誤下,熱邪內陷而成結胸諸法

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為末)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結胸兼涉陽明,仍用本湯。

大陷胸丸

結胸似涉柔痙。丸成煮湯連滓服。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去皮),葶藶(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結胸項強者,胸滿硬痛,能仰而不能俯也,有汗項強為柔痙,此雖有汗,其項強乃胸中滿實而不能俯,非是中風痙急,故曰如柔痙。不用湯液而用丸劑何?湯主盪滌,用大陷胸湯,以其從心下至少腹皆硬痛,三焦皆實,故用湯以蕩之。此惟上焦滿實,用湯液恐傷中下二焦之陰,故用丸以攻之。

按:痓,音癡,惡也。當作痙,音徑,風強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