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後篇》~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卷三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太陽本經諸方脈症

2. 尚論諸方大意

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用本草九十一種耳。仲景上溯《神農本經》藥三百六十五種,效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之數,應三才而合四時,妙義開天也。仲景取述《神農本經》藥品才九十一種入《傷寒論》中,輔相裁成,有合六經之大綱者,有合六經之一目者。蓋神農百病兼收,而仲景則由六經以例百病,所以於上古本經取裁九十一種,用之不盡,萬世而後,星日炳然,聖之又聖者矣。

梁陶隱君《別錄》倍之為七百三十種,迨唐本《圖經》、《證類》,宋嘉佑《政和》,旁搜編錄,於是旁門捷徑,各自成名者多矣。而仲景宮牆生色,間出英賢數十輩,尤為不孤,識大識小,總計一千七百四十六種。病雖百疢,藥無纖漏,天下後世永賴焉。然一千七百四十六種,顯現億兆,如同一日昭式,乃至漸推漸廣,觀察盡矣。

白話文:

張仲景在其著作中列有一百一十三個處方,使用了九十一種本草藥物。張仲景追溯至《神農本草經》中的三百六十五種藥物,這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的數字相契合,顺应天地人三才並配合四季變化,其深奧意義可謂開闢了藥理的新天地。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選取並論述了《神農本草經》中的九十一種藥材,巧妙地配合並形成了六經的大綱,有的適用於六經的整體框架,有的專注於六經的某個方面。神農對各種疾病廣泛收錄,而張仲景則通過六經的理論來範疇百病,因此從古代的本經中選取了九十一種藥物,其應用無窮,歷萬世而光輝不滅,堪稱聖中之聖。

到了梁朝,陶弘景的《別錄》將藥物種類增加到七百三十種。及至唐代的《本草圖經》、《證類本草》,再到宋代嘉佑年間的《政和本草》,經過廣泛搜集與編纂,許多偏門捷徑之法也各自成為名流。然而,張仲景的學說如高牆生輝,期間培育出數十位杰出的英才,可謂並不孤立。無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的理解,總共累積了一千七百四十六種藥物知識。儘管疾病的種類繁多,但這些藥物無一遺漏,讓後世子孫永久受益。然而,這一千七百四十六種藥物,如同日光照耀般明確指引,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擴展應用,其療效已被充分驗證且無所遁形。

何獨仲景九十一種,賢哲挺生,莫識厥旨。昌也晚進無識,手集《神農本經》,竊以《傷寒論》中藥品為主,其晉、唐以後諸賢,發揮《傷寒論》全方有得者,亦一一錄出。而昌亦少步《尚論》諸方之後,總欲門下好學,隨證問藥,一目瞭然,無檢書之苦難,是慰耳。

白話文:

為何只有仲景的《傷寒論》九十一種方劑,雖然有許多賢明之人出生,卻無人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呢?我(作者)學藝不精,又晚於前人,因此彙集了《神農本經》,並以《傷寒論》中所用的藥物為主,將晉代、唐代以後諸位賢者發揮《傷寒論》的完整方劑中,有獨到見解的,也都一一收錄。我(作者)也只不過是追隨《傷寒論》諸方之後,希望能讓門下弟子好學上進,遇到病症就能隨機應變、對症下藥,一目了然,不必再費力翻閱書籍,這是我(作者)的心願。

3. 太陽經風傷衛方

辨中風證用桂枝解肌大綱總法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味甘溫)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役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白話文:

辨中風證用桂枝解肌大綱總法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芍藥(三兩,味苦酸微寒),甘草(二兩炙,味甘平),生薑(三兩,切,味辛溫),大棗(十二枚,味甘溫)

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七升水,以微火煮至三升,去渣,調整至適宜的溫度,服用一升。服藥後稍待片刻,喝一升以上溫熱稀粥,以助藥力。用溫暖的被子蓋住患者,讓其發汗,大約一小時左右,全身微微出汗,如同有細密的汗珠出現,效果最佳。不可讓汗水像水一樣大量流出,否則疾病難以痊癒。若服用一次後即出汗,疾病減輕,則可停服後續藥劑,不必服用完畢。若未出汗,可再次服用,方法與前述相同。如果再次未出汗,則可縮短服藥時間,在半日內服用完三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宜桂枝湯。仲景原文

風之傷人也,頭先受之,故令頭風。風在表則表實,故令發熱。風為陽,氣亦為陽。同類相從,則傷衛外之氣。衛傷則無以固衛津液,故令汗出。其惡風者,衛氣不能衛也。其脈緩者,衛氣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陽症,故曰太陽中風。桂枝辛甘,辛則能解肌,甘則能實表。《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

白話文:

如果病患病情嚴重,一天一夜服用一次藥物,觀察一週。服用完一劑後,症狀仍然存在,就再服用一次。如果沒有出汗,可以服用到二到三劑。忌食生冷、黏滑、肉類、辛辣食物、酒糟、臭味等。

太陽中風是指陽氣浮於表面而陰氣虛弱,陽氣浮則發熱,陰氣虛則自汗。患者會感到怕冷、怕風、發熱,適合服用桂枝湯。

風邪侵犯人體時,首先會影響頭部,導致頭風。風邪在表層,會使表層氣機鬱結,導致發熱。風性屬陽,氣也屬陽,同類相吸,風邪會傷及衛氣。衛氣受損,則無法固守津液,導致出汗。患者怕風是因為衛氣不足以抵抗風邪。脈象緩慢,是因為衛氣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以上症狀都是太陽中風的表現,因此稱為太陽中風。桂枝辛甘,辛能解表,甘能補益,符合《內經》中「辛甘發散為陽」的理論。

故用之以治風。然恐其走泄陰氣,故用芍藥之酸以收之,佐以生薑、甘草、大棗,此發散而兼和里之意。是方也,惟表邪乃可用之。若陽邪去表入里,里作燥渴、二便秘結,此宜承氣之時也,而誤用之則反矣。昌按:承氣之誤,庸者固然,而工者誤在微細。仲景諄切,不似此項逐條本文詳玩始獲。

凡桂枝湯病症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指稍露之則微冷,覆之則溫,渾身熱,微煩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無汗,小便不數,手足溫和,或手足逆,身冷,不惡寒反惡熱,或飲酒後,慎不可行桂枝湯也。脈緊必無汗,有汗不可誤作桂枝症,此脈與症,仲景說得甚明,後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此方。

白話文:

因此用它來治療風寒。但擔心它會散泄陰氣,所以用芍藥的酸味來收斂它,再輔以生薑、甘草、大棗,這就是發散同時又兼顧調和脾胃的意思。這個方子只能用於表邪,如果陽邪從表面侵入內里,導致內熱燥渴、便秘,就應該用承氣湯了,誤用桂枝湯反而會適得其反。我認為,用錯承氣湯,庸醫固然會犯,但精通醫術的人也會因為細微處的疏忽而犯錯。張仲景的醫術精湛,他的言論和藥方需要細細研讀才能真正理解。

凡是適合用桂枝湯治療的病症,患者通常會自汗,小便次数不多,手腳溫和,或者手腳指頭稍稍露出來的時候會略微冰冷,蓋起來就溫暖,全身發熱,稍微煩躁卻又怕冷,就可以用桂枝湯。如果患者沒有汗,小便次数不多,手腳溫和,或者手腳冰冷,身體發冷,不畏寒反而怕熱,或者喝酒之後,就绝对不能用桂枝湯。脈象緊緊的必然沒有汗,有汗就不能误認為是桂枝湯的症狀,這脈象和病症,張仲景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後人卻看不透,所以不敢使用這個方子。

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此謂元氣受病而然也。又曰:陽微則惡寒,陰微則發熱。醫既汗之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此謂醫所使也。大抵陰不足,陽往從之,故陽內陷而發熱;陽不足,陰往乘之,故陰上入陽中則惡寒。

舉此二端,明白易曉,何憚而不用桂枝湯哉!仲景治表虛制此湯,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乃制小建中湯,以芍藥為君,桂枝、甘草佐之。一則治其表虛,一則治其裡虛,故各有主用也。

白話文:

如果寸口脈搏微弱,稱為陽氣不足,陰氣上行進入陽氣之中,就會出現畏寒發抖的症狀;尺脈搏弱,稱為陰氣不足,陽氣下降陷入陰氣之中,就會發熱。這是指元氣受到病邪侵襲所造成的。

另外,陽氣虛弱則畏寒,陰氣虛弱則發熱。醫生如果用汗法讓陽氣更加虛弱,再用下瀉法讓陰氣更加虛弱,這就是醫生的疏忽所致。總之,陰氣不足,陽氣就會往陰氣處去,所以陽氣內陷導致發熱;陽氣不足,陰氣就會往上乘,所以陰氣上入陽氣之中就會畏寒。

這兩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為何還猶豫不用桂枝湯呢!張仲景治療表虛症而創制此湯,桂枝性辛溫,具有發散溫陽的作用,輕飄的特性符合上行之理,所以桂枝為君藥,芍藥、甘草輔佐之。如果陽脈澀滯,陰脈弦急,腹部疼痛,就要用小建中湯,以芍藥為君藥,桂枝、甘草輔佐之。一個治療表虛,一個治療裡虛,所以各有其主治功效。

以桂枝易肉桂,治傷寒腹痛神品藥也。如夏中熱腹疼,少加黃芩,去桂,痛立止,桂於春夏二是為禁藥。

按:經云,桂枝入咽,陽盛則斃,春夏發者為禁藥也。桂能動血,血熱者,為禁藥也。木得桂而死,肝不足者為禁藥也。

桂枝湯上禁用三法,仲景本文並昌論。

汗後水氣上逆有禁更汗增滿一法,本文並昌論。

中風病主用桂枝湯解肌和營衛七法,本文並昌論。

或問:桂枝湯發字之議,曰一桂枝耳。或云發汗、或云當得汗解,或云當發汗,更發汗宜桂枝湯者數方,是用桂枝發汗也。復云:無汗不得用桂枝,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又曰發汗過多者,都用桂枝甘草湯,是閉汗也。一藥二用,如何說得仲景發汗與本草出汗之義相通為一?答曰:本草云,桂枝辛甘熱,無毒,能為百藥之長,通血脈,止煩出汗者,是調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藏無他病,發熱自汗者,此衛氣不和也。

白話文:

以桂枝替代肉桂,治療傷寒引起的腹部疼痛,是極為有效的藥物。例如,在夏季因熱而導致的腹部疼痛,可適量加入黃芩,並且去掉桂枝,這樣疼痛就能迅速緩解。在春夏兩季,桂枝通常是應避免使用的藥物。

按照經典所述,桂枝一旦進入咽喉,對於陽氣過盛的病人可能會造成危險,因此在春季和夏季發病的情況下應禁忌使用。桂枝能夠促進血液運行,對於血熱的病人,應避免使用。由於木性(肝)遇到桂枝會受損,因此對於肝氣不足的人也是禁忌使用。

提到的“桂枝湯上禁用三法”、“汗後水氣上逆有禁更汗增滿一法”,以及“中風病主用桂枝湯解肌和營衛七法”,都是張仲景原著中詳細論述並強調的內容。

有人提問:關於桂枝湯中“發汗”的解釋,有人認為只需桂枝一味藥就夠了。有的人說可以發汗,有的人說應該通過汗液來解除病狀,還有的情況下建議再次使用桂枝湯來發汗,顯示了桂枝用於促進出汗的功效。然而,另一方面又說無汗時不能使用桂枝,已經出汗過多的人不應再發汗,並且在出汗過度後,會使用桂枝甘草湯來防止進一步出汗,這似乎是在阻止出汗。同一種藥物有促使出汗和阻止出汗兩種相反的用途,該如何理解張仲景的發汗理論與本草書籍中提到的出汗效果是一致的呢?回答是:本草書上記載,桂枝性辛甘熱且無毒,被視為諸藥之首,能夠疏通血脉,消除煩躁並促進出汗,這是通過調整血液循環而自然達到出汗的效果。張仲景則認為,如果臟腑沒有其他疾病,單純出現發熱和自汗的情況,這是衛氣失調的表現。

又曰:自汗出,為營氣和。營氣和則外不諧,以衛氣不與營氣和諧也。營氣和則愈,故皆用桂枝湯調和營衛,營衛既和則汗自出矣,風邪由此而解。非桂枝能於腠理髮出汗也,以其固閉營血,衛氣自和,邪無容地而出矣,其實則閉汗孔也。

昧者不解閉汗之意,凡是病者俱用桂枝湯發汗,若與中風自汗者合,效如桴鼓,因見其取效而病愈,則曰此桂枝發出汗也,遂不問傷寒無汗者亦與桂枝湯,誤之甚矣!故仲景言無汗不得服桂枝,是閉汗孔也。又曰:發汗多,叉手冒心,心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湯,是亦閉汗孔也。

白話文:

古人說,如果病人自己出汗,是因為體內營氣平和。營氣平和,則外邪就無法入侵,因為衛氣和營氣不協調。營氣平和,病就會好,所以都會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營衛協調後,汗自然就排出,風邪也就隨之消散。並不是桂枝能直接讓汗從毛孔中發出來,而是它能固守營血,讓衛氣自然平和,邪氣無處容身而自行排出,其實是閉合了汗孔。

不懂得閉汗原理的人,凡是生病都用桂枝湯發汗。如果跟中風自汗的人一起用,效果就像敲擊鼓一樣明顯,因為看到它有效就病好了,就說桂枝能發汗,於是也不管傷寒無汗的人,也用桂枝湯,這就錯得厲害了!所以張仲景說無汗的人不能服用桂枝湯,就是因為桂枝湯是閉汗孔的。另外也說,如果發汗過多,兩手交叉抱住胸口,心悸並且想要按壓心口,就用桂枝甘草湯,這也是閉汗孔的道理。

又曰:汗家不得重發汗,若桂枝湯發汗,是重發汗也。凡桂枝條下言發字,當認做出字,是汗自然出也,非若麻黃能開腠理而發出汗也。本草出汗二字,上文通血脈一句,是非三焦、衛氣、皮毛中藥,是為營血中藥也。如是則出汗二字,當認作營衛和,自然汗出,非桂開腠理而發出汗也。

故後人用桂治虛汗,讀者當逆察其意則可矣。噫!神農作於前,仲景述於後,前聖後聖,其揆一矣。

不解肌,或誤汗,病邪入里,用五苓兩解表裡二法

一法,水逆用之,多服暖水,汗出愈

一法,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用之

白話文:

古人說,出汗的人不能再用發汗的藥物,例如桂枝湯就是屬於發汗的藥物,再次使用就是重發汗。凡是桂枝湯的方子裡提到「發」這個字,都要理解成自然出汗,而不是像麻黃一樣能打開毛孔強制性地發汗。本草書中提到的「出汗」二字,與上文「通血脈」一句的含义相通,屬於滋補營血的藥物,而非針對三焦、衛氣、皮毛的藥物。因此,「出汗」二字應該理解為營衛調和,自然汗出,而非桂枝打開毛孔强制性地发汗。

所以後人用桂枝治療虛汗,讀者應該反過來思考其用意,就能理解了。唉!神農氏在先,張仲景在後,古今聖賢,其思維都是一致的。

如果病患肌肉没有松弛,或者误以为出汗了,导致病邪进入体内,可以采用五苓散,用以解表里二法。

第一種方法,針對水逆,可以多喝溫水,等汗出就痊愈了。

第二種方法,針對脈象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的患者,也可用五苓散治療。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茯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

上五味,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多服暖水,汗出愈。

不解肌而誤發汗,其變逆有救亡陽、漏風二法

一法真武,一法桂枝加附子湯

真武湯方

此本少陰經之神方,並加減法,而太陽上篇先錄之,至太陽下篇尤宜緊要,先同錄此。

白話文:

五苓散的配方:豬苓、茯苓各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桂枝半兩。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散劑,以白開水調服,每次服用方寸匕,每日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即愈。如果沒有解表而誤發汗,可使用救亡陽或漏風兩種方法治療,分別使用真武湯或桂枝加附子湯。真武湯是少陰經的神方,並且有加減法,雖然屬於太陽上篇,但在太陽下篇更為重要,所以先將其列出。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桂枝加附子湯

於桂枝湯內加附子一枚,余依桂枝湯法。

不解肌,而用燒針取汗,寒入核起,灸核止,變一法

桂枝加桂湯更加桂

於桂枝湯方內,更加桂枝二兩。

中風肌未解,不可下,宜用桂枝湯解外一法

桂枝湯,方見前。

不解肌,反誤下,邪不服者,於前下藥內更加桂枝湯一法

白話文: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片;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七合,每天服用三次。

桂枝加附子湯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添加附子一枚,其他按照桂枝湯的藥方服用。

如果肌肉僵硬,可以用燒針灸法取汗,寒邪入裡引起核起,可以用灸法治療核起,這是一種變通的方法。

桂枝加桂湯

在桂枝湯的藥方中,再添加桂枝二兩。

中風導致肌肉僵硬,不可服用瀉下藥,應該使用桂枝湯來解表。

桂枝湯的藥方,之前已經列出。

如果肌肉僵硬,反而誤服瀉下藥,導致邪氣不服,可以在之前服用的瀉下藥中添加桂枝湯。

即桂枝大黃湯之互詞,因上衝陽位,故兩解之也。不上衝者,不用此方。

不解肌,後誤下,心痞,用溫補藥。兩解表裡一法

桂枝人參湯,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也。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或問:大柴胡,瀉也;桂枝人參湯,補也,何為皆治下利,心下痞硬?曰:此非裡熱,乃下之早,因作痞。裡虛協熱而利,表又不解,故與桂枝人參湯和里解表。若夫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表和而里病也。以心下痞硬,故為實,當以大柴胡下之。二者心下痞硬雖同,而虛實之症有別,故用藥有攻補之異。

白話文:

桂枝大黃湯的對應詞彙,由於病氣向上衝擊陽性的位置,因此需要同時解決表證和裡證的情況,若無此上衝現象,則不宜使用此方。

如果未解表邪,之後錯誤地使用下法,導致心下痞塞,應使用溫補藥物來治療。這裡指的是一種同時調理表證與裡證的方法。

桂枝人參湯,實際上就是理中湯加入桂枝並更改名稱而成。

配方如下:桂枝(四兩,去皮)、甘草(四兩,炙烤過)、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煎煮除了桂枝外的四味,煮至剩五升水,然後再加入桂枝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濾去藥渣,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白天服用兩次,晚上一次。

有人可能會問:大柴胡湯的作用偏向於瀉下;而桂枝人參湯則是用於補益,為什麼兩者都能治療下利及心下痞硬的症狀呢?回答是:這並非因為裡熱所致,而是因為過早使用瀉下方法導致心下痞塞的形成。由於體內虛弱加上餘熱未清而出現腹瀉,同時表證也未解,因此使用桂枝人參湯來和裡並解表。至於傷寒發燒出汗但仍不解、心下痞硬且伴有嘔吐及下利的症狀,這是表證已解而裡證仍在的情況。因為心下痞硬表現為一種實證,所以適合使用大柴胡湯來瀉下治療。這兩種情況雖然都出現心下痞硬,但虛實的病機不同,因此在用藥上就有攻下與補益的區別。

不解肌,反誤下,邪入陽明,變用太陽兩解一法

葛根黃連黃芩湯方

葛根(半斤),黃連(二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不解肌,反誤下,宜辨陽實陽虛,加減桂枝湯一法

桂枝去芍藥湯

下之後,脈促胸滿,於桂枝湯內去芍藥一味,余依桂枝湯法。

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方

白話文:

如果沒有解開肌表寒邪,反而誤用下瀉的方法,邪氣就會入侵陽明經,這時應該採用太陽經的解表方法,可用葛根黃連黃芩湯。

葛根半斤,黃連二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用水八升,先煮葛根至減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二升,去渣,分溫服兩次。

如果沒有解開肌表寒邪,反而誤用下瀉的方法,應該辨別是陽實還是陽虛,可用加減桂枝湯。

下瀉之後,脈象促數,胸悶,可以在桂枝湯中去掉芍藥,其他按桂枝湯方法煎服。

也可以在去掉芍藥的方劑中加入附子。

下之微惡寒,於桂枝湯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

不解肌,反誤下,陽邪作喘,有用桂枝加行氣藥一法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余依桂枝湯法。

中風病不解,熱結膀胱,下血,有宜先表后里一法。

桃核承氣湯

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宜桂枝湯。外解已,少腹急結,可用此攻。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白話文:

如果病人稍微發冷,可以從桂枝湯中去掉芍藥,加附子一塊。如果病症沒有改善,反而加重了病情,說明陽氣不足,導致呼吸困難,可以用桂枝加行氣藥的方子。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其他藥材按照桂枝湯的比例使用。

對於中風病人,如果病症沒有改善,並且出現發熱、膀胱脹滿、下血等症狀,應該先解表,再攻裡。

桃核承氣湯:如果外感病症沒有完全消除,就不要急著攻裡,應該先用桂枝湯。如果外感病症已經消除,但是小腹疼痛、脹滿,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方藥:桃仁五十個(去皮尖),桂枝二兩,大黃四兩,芒硝二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方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中風病不解,熱瘀蓄血,明辨脈症,用抵當湯二法

一法,發狂蓄血重證

一法,再辨脈證法中之法

抵當湯方

水蛭(三十個,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大黃(三兩),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為散,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中風病,下後復汗,因虛致冒,先汗解,後議下一法。

白話文:

取五味藥材,加入五升水,煮至剩二升半,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再放到火上微沸,然後熄火。等藥溫了之後,每次服用五合,一天三次。應該會稍微腹瀉。

中風病症沒有改善,可能是熱邪瘀血阻滯,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辨證施治,使用抵當湯。

抵當湯有兩種用法:

第一種,適用於發狂、蓄血重的患者。

第二種,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再次辨證,精準用藥。

抵當湯的藥方如下:

水蛭三十個,熬製;虻蟲三十個,去翅足後熬製;大黃三兩;桃仁三十個,去皮尖。

以上四味藥材,混合在一起,加入五升水,煮至剩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再服用一次。

中風病症,如果腹瀉後又出汗,可能是因虛損而致,應先止汗,之後再考慮使用抵當湯。

遵《內經》虛者責之之義,汗法、下法並不出方。若論用藥,表無過桂枝,里無過大柴,五苓矣。

中風病,表裡已虛,餘邪未解,辨脈用治迥異初病一法

桂枝湯,陽脈微者用此。方見前。

調胃承氣湯,陰脈微者宜此。方見後。

中風病,嘔利痞滿,表解可攻,與攻胃實迥異一法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劈)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根據《內經》中「虛則補之」的原則,使用發汗法和瀉下法時並不直接開具藥方。如果要談及具體用藥,對外表症狀無超過桂枝湯更合適的,對內裡問題則無比大柴胡湯、五苓散更佳的選擇。

中風病患,當其表和裡都已虛弱,而病邪尚未完全消除時,診斷脈象以指導治療的方法與初發病時大相徑庭。

桂枝湯適用於陽氣衰微的脈象,具體藥方如前文所述。

至於陰氣衰微的脈象,則適合使用調胃承氣湯,其具體藥方詳見後文。

中風病患若出現嘔吐、腹瀉、心下痞滿等症狀,在表證已解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攻伐治療,但這種情況與直接攻治胃部實證的策略完全不同。

【十棗湯】的組成為:

  • 蘊花(需煎熬)
  • 甘遂
  • 大戟 以及大棗十枚(需剖開)

以上三味藥材,應均分後分別搗碎成細粉。取一升半的水,先煮十枚肥大的大棗,至剩下八合(約1.6升)時去除棗渣,再將藥末加入水中。身體強壯的人一次服用一錢匕(約3.5克),體弱的人則服用半錢(約1.75克),溫熱服用,最好在清晨時服用。如果服藥後排便不多,病症未減,次日可以增加半錢的劑量再次服用。直到有暢通的排便後,可以進食稀粥以調養身體。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漐音蟄。

按:大棗純得土之中氣,兼感天之微陽以生,故味甘氣平又溫。氣味俱厚,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經曰:里不足者,以甘補之。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甘能補中,溫能益氣,甘溫能補脾胃,故主治安中補脾,補中益氣。此方三味皆峻利,故用肥棗十枚,蓋戎衣一著,大發鉅橋之意,所以題之曰十棗湯,表其用之重也。

按《神農本經》云,蕘花味苦寒,主傷寒、溫瘧,下十二經水,破積聚大堅癥瘕,盪滌腸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仲景本方取用,正取此義。後人乃遂改芫花,何也?即曰芫花《別錄》亦云能消胸中痰水,五藏五水。然《本經》云,味辛溫,全與蕘花不同,且亦並不云,主傷寒、溫瘧等症也。權移通用,殊非仲景立方本旨,不可不辨。

白話文:

太陽中風之後,如果伴有腹瀉和嘔吐反胃的症狀,必須等到外表的風寒之邪已經解除後,才可以進一步治療內裡的問題。當患者微微出汗,且發病有固定的時間性,同時出現頭痛、胸口下方有脹滿硬結的感覺,牵引到肋下的疼痛,乾嘔加上呼吸短促,雖有出汗但不怕冷,這些症狀表明體表的風寒已經解除,但內部機能尚未調和。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十棗湯」作為治療方劑。這裡的「漐」字發音同「蟄」。

解釋如下:大棗因為純粹吸取了土性的中和之氣,並且受到自然界的微陽之氣滋養而生長,因此味道甜,氣性平和而帶有溫性。它的氣味都屬厚重,屬於陽性,能進入足太陰脾經和陽明胃經。中醫經典說:臟腑機能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甘味來補益。又說:身體物質基礎薄弱時,需要用溫性的藥物來調節氣機。甘味能夠補益中氣,溫性能夠增強氣力,甘溫結合可以有效補益脾胃,因此大棗主要功效在於安撫中焦、補脾益氣。這個方子中的其他兩味藥物作用峻烈,故而使用了十枚肥大的棗子,就如同軍隊出征時穿上堅固的盔甲,大有興建巨橋以渡難關的意圖,因此命名為「十棗湯」,標誌著該方劑的重要用途。

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蕘花味苦性寒,主治傷寒、溫疟,能引導十二經的水濕排出,破除積聚體內的堅硬癥瘕,清除腸道中的積滯、飲食所導致的寒熱邪氣,疏通水液通道。張仲景在制訂此方時,正是採用了蕘花這樣的特性。然而後世有人卻改用了芫花,這是為什麼呢?即便《別錄》中提到芫花也能消除胸中的痰水和五臟的水濕,但是《本經》中記載芫花的性味為辛溫,這與蕘花完全不同,並且沒有提及它能治療傷寒、溫疟等病症。隨意更換藥物,違背了張仲景創立此方的本意,這是需要明確分辨的。

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取其行水也。水去則利止,用當斟酌,不可過使,須有是症乃用。

或問:乾嘔脅痛,小柴胡、十棗湯皆有之,一和解,一攻伐,何也?蓋小柴胡症:邪在半表半裡間,外有寒熱往來,內有乾嘔諸病,所以不可攻下,宜和解以散表裡之邪。十棗湯證:外無寒熱,其人漐漐汗出,此表已解也,但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是里未和也,與十棗湯以下熱逐飲。有表症而乾嘔脅痛者,乃柴胡湯症;無表症而乾嘔脅痛者,即十棗湯症也。

上文所言頭痛者,乃飲家有此症,不可以常法拘。仲景所以述此者,恐後學見其頭痛以為表不解不敢用也。

白話文: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用蕘花來治療腹瀉,是利用它利水的功效。水消退了,腹瀉自然就會停止,用藥時要謹慎,不可過量使用,必須符合特定的病症才能使用。

有人會問:乾嘔、脅痛,小柴胡湯和十棗湯都可用來治療,一個是和解,一個是攻伐,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小柴胡湯適應的病症是邪氣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間,外面有寒熱往來,裡面有乾嘔等病症,所以不能用攻伐的方法治療,應該用和解的方法來散表裡之邪。十棗湯適應的病症是外面沒有寒熱,病人不停地出汗,這是表症已經解除了,但仍然有頭痛、心下痞硬、滿悶引痛到脅下、乾嘔氣短等症狀,這是邪熱內蓄,並且有伏飲,是裡沒有和解,所以用十棗湯來下熱逐飲。如果患者有表症並且出現乾嘔、脅痛,就是小柴胡湯的病症;如果沒有表症而出現乾嘔、脅痛,就是十棗湯的病症。

上面所說的頭痛,是伏飲病人常有的症狀,不能用一般的治療方法來約束。張仲景之所以寫下這些,是擔心後學見到頭痛就認為表症沒有解,不敢使用十棗湯。

或問:同是心下有水氣,乾嘔咳喘,一用小青龍湯主之,一用十棗湯主之,何也?蓋小青龍治未發散表邪,使水氣自毛竅而出,乃《內經》所謂開鬼門法也。十棗湯驅逐里邪,使水氣自大小便而泄,乃《內經》所謂潔淨府、去陳莝法也。

夫飲有五,皆內啜水漿,外受濕氣,郁蓄而為留飲;流於膈則為支飲;令人咳喘、寒吐沫、背寒,流於肺則為懸飲;令人咳唾、痛引缺盆,流於心下則為伏飲;令人胸滿、嘔吐、寒熱、眩暈,流於腸胃則為痰飲;令人腹鳴、吐水、胸脅支滿,或作泄瀉、或肥或瘦,流於經絡則為溢飲。

白話文:

問: 都是心下有水氣,乾嘔咳喘,一種用小青龍湯治,一種用十棗湯治,這是為什麼呢?

答: 因為小青龍湯治的是未發散的表邪,使水氣從毛孔排出,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開鬼門」之法。而十棗湯驅逐的是裡邪,使水氣從大小便排出,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潔淨府、去陳莝」之法。

飲有五種,都是因為內服水漿,外受濕氣,鬱積而形成的留飲:

  • 流到膈間則為支飲,會讓人咳喘、寒吐沫、背寒。
  • 流到肺部則為懸飲,會讓人咳唾、痛引缺盆。
  • 流到心下則為伏飲,會讓人胸滿、嘔吐、寒熱、眩暈。
  • 流到腸胃則為痰飲,會讓人腹鳴、吐水、胸脅支滿,或作泄瀉、或肥或瘦。
  • 流到經絡則為溢飲。

令人沉重注痛,或作水氣跗腫,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可過劑,泄人真元也。柴胡《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症,蓋善變通者也。昔杜任問孫兆曰:十棗湯究竟治甚病?孫曰:治太陽中風,表解里未和也。

杜曰:何以知里未和?孫曰:頭痛、心下痞滿、脅下痛、乾嘔、汗出,此知里未和也。杜曰:公但言病證,而所以里未和之故,要緊處總未言也。孫曰:某嘗於此未決,願聽開諭。杜曰:里未和者,蓋痰與燥氣壅於中焦,故頭痛、乾嘔、短氣、汗出,是痰膈也,非十棗不治。但此湯不宜輕用,恐損人於倏忽,用者慎之。

白話文:

如果身體感到沉重疼痛,或出現水腫,可以用芫花、大戟、甘遂等藥物來利水消腫,這些藥物能直達水液積聚的隱秘部位,效果快速,但要慢慢服用,不可過量,以免損耗人體精氣。

《三因方》中提到用十棗湯藥研末,用棗肉和成丸,可以治療水腫、喘急等症狀,因為十棗湯能促進氣血流通。

以前杜任問孫兆,十棗湯究竟治什麼病?孫兆說:治太陽中風,表症解除了,但裡症還未和解。

杜任問:怎麼知道裡症未和?孫兆說:頭痛、心口堵塞、脅肋疼痛、乾嘔、出汗,這些都是裡症未和的表現。杜任說:你只說了病症,但裡症未和的原因,最重要的部分卻沒說。孫兆說:我對這方面一直沒想通,想請你指點。

杜任說:裡症未和是因為痰濕和燥熱阻滯在中焦,所以才會頭痛、乾嘔、呼吸短促、出汗,這就是痰阻的表現,只有十棗湯才能治癒。但是,十棗湯不能輕易使用,以免突然損傷身體,用藥時要謹慎。

大抵痰亦水濕之病耳。蓋痰涎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入於心,則迷竅而成癲癇,妄言妄見;入於肺,則塞竅而成咳唾稠黏、喘急背冷;入於肝,則留伏蓄聚而成脅痛、乾嘔、寒熱往來;入於經絡,麻皮頭痛;入於筋骨,則頭項、胸背、脅腰、手足牽引隱痛。然治痰須治其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凝滯而為痰、為飲、為涎、為涕、為癖,故十棗湯逐水去濕,正所以治痰膈耳。

中風病,誤下,熱邪內陷而成結胸諸法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為末)

白話文:

總之,痰症都是水濕引起的。因為痰涎這種東西,隨著氣的升降運動,無處不在,進入心臟,就會迷亂心竅,導致癲癇、胡言亂語、幻覺;進入肺部,就會阻塞氣道,造成咳嗽痰稠、呼吸急促、背部發冷;進入肝臟,就會積聚停留,導致脅肋疼痛、乾嘔、寒熱交替;進入經絡,就會造成麻痺疼痛、頭痛;進入筋骨,就會造成頭頸、胸背、脅肋、腰部、手腳的牽引隱痛。然而治療痰症要治本,痰的本質是水濕,受到氣和火的影響,就會凝結成痰、飲、涎、涕、癖。所以十棗湯能驅逐水濕,正是治療痰膈的良方。

中風病誤用下瀉藥,會導致熱邪內陷,形成結胸症。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研成粉末)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結胸兼涉陽明,仍用本湯。

大陷胸丸

結胸似涉柔痙。丸成煮湯連滓服。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去皮),葶藶(半斤,熬),芒硝(半斤),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結胸項強者,胸滿硬痛,能仰而不能俯也,有汗項強為柔痙,此雖有汗,其項強乃胸中滿實而不能俯,非是中風痙急,故曰如柔痙。不用湯液而用丸劑何?湯主盪滌,用大陷胸湯,以其從心下至少腹皆硬痛,三焦皆實,故用湯以蕩之。此惟上焦滿實,用湯液恐傷中下二焦之陰,故用丸以攻之。

按:痓,音癡,惡也。當作痙,音徑,風強病也。

白話文:

上方所提的三種藥材,使用六升水先煎煮大黃,煮至剩餘二升水量,去除藥渣,接著加入芒硝,待水沸騰一次後,再混入甘遂粉末,調配完成後溫熱服下一升。一旦出現通暢的排泄反應,則停止繼續服用。如果結胸症狀涉及陽明經範圍,依然使用原本的湯劑療法。

【大陷胸丸】的應用:

當結胸的症狀類似柔痉時,製成丸劑後,配合煎煮的湯水連同藥渣一同服用。

【大陷胸丸方】具體如下:

使用大黃半斤(去皮)、葶藶半斤(炒過)、芒硝半斤、以及杏仁半斤(去皮尖並炒至微黑)。其中,前兩味藥材捣碎篩選,再加入杏仁與芒硝,一起研磨至如同油脂般的細膩度,攪拌均勻成散狀,捏成如彈丸大小一粒;另外,單獨搗碎甘遂粉末一錢匕,加上白蜜二合及二升水,煎煮至剩下一升,溫熱後一飲而盡。通常一夜後會見效;倘若無效,可再次服用,直至排便順暢為止。服用期間需嚴格遵守藥物使用規範。

對於結胸伴有頸部僵硬的患者,特徵是胸部充滿硬塊且疼痛,能抬頭而難以低頭,出汗且頸部僵硬稱為柔痉。這裡雖然有出汗的癥狀,但頸部僵硬實際上是由於胸部充實堵塞導致無法低頭,並非風邪引起的痙攣急性發作,因此形容為「如柔痉」。為何不使用湯劑而選擇丸劑呢?因為湯劑的作用是徹底清洗體內,若使用大陷胸湯,是針對從心下到小腹全區域的硬痛,三焦都處於實熱狀態,故使用湯劑來清除。但在此情況下,僅上焦部位充實,若使用湯劑恐怕會傷害到中下二焦的陰液,所以改用丸劑進行治療,以減少對其他臟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