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集成》~ 首卷 (6)
首卷 (6)
1. 傷寒雜病論集
故宋潛溪以淮南出入儒墨不純正,此是也。旦淮南七十二候,與素問注,皆多芍藥榮五物,改麥秋至為小暑至,較呂氏春秋不同,則王冰當時亦知素問出淮南也。岐黃之文,至於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則黃帝時果末世耶?又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則儀狄是生其前,而彼時人已皆偽耶?精微論中羅裹雄黃,禁服篇中歃血而受,則羅與歃血,豈當時事耶?予故以為岐黃問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
八十一難,亦古醫經名,其書不傳也。若夫今之難經,則後人為撰,非古之八十一難,有辯載於予新論中。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音閭)藥錄、平脈辨證諸書,今皆不傳,可嘆哉!
雖然,玩夫「撰用」二字,則所云諸書,固非可盡信。若其可信者,既已撰用,雖亡何恨?孟軻氏稱:「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書之不可盡信也尚矣。
○再按陰陽大論,林億以運氣七篇充之。(林億素問序注論運氣七篇曰:「竊疑此七篇,乃陰陽大論之文。」)本邦名古屋玄醫以陰陽應象大論充之(說也醫學愚得),皆非也,不可從矣。
太平御覽七百二十二引張仲景方序曰:「衛泛好醫術,少師仲景,有才識,撰四逆三部厥經,及婦人胎藏經、小兒顱囟方三卷。由此考之,所謂胎顱,乃婦人小兒之義已。」
又按傷寒六經之目,蓋據於素問熱論者也。其所謂太陽病,刺風池風府者,據於素問骨空論刺法者也。其所謂發汗後,臍下悸,以甘煉水煮藥者,據於靈樞邪客篇半夏湯煎法者也。其所謂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卻治其厥者,據於素問標本病傳論「小大不利,治其標」之語者也。其他本於素靈者不少,孰謂仲景不撰用素靈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治病必求於本。」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寫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按仲景用理中四逆建中真武輩以補其不足者;用瓜蒂以越其高者;用豬苓五苓輩以引其下者;用承氣瀉心輩以寫其中滿者;用麻黃桂枝輩以發其在表者。若其所謂心下有水氣、脅下有水、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胃中乾燥、胃中不和、胃氣不和、胃中有燥屎、胃中空虛、胃中虛冷、里有熱、里有寒、熱入血室、熱結在裡、熱在下焦、熱結膀胱、瘀熱在裡、寒濕在裡、水結在胸脅、冷結在膀胱之類,皆所謂「治病求於本」者也。
中西惟忠乃謂質諸終篇,未嘗有本於素靈者。嗚呼!何其疏漏之甚也!
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言斯書雖未盡論萬病,庶可以見其病,知其所來之源矣。苟能留神於予所編輯,則雖未論及之病,亦可以治也。「思過半」,周易繫辭語。(易云:「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白話文:
傷寒雜病論集
宋代潛溪認為淮南子出入儒墨,不純正,此言甚是。淮南子七十二候與素問注,都大量提到芍藥榮五物,並將「麥秋至」改為「小暑至」,與呂氏春秋不同,可見王冰當時也知曉素問出自淮南子。岐黃之書,開篇就提到上古、中古、今世,那麼黃帝時代真的是末世嗎?又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那麼儀狄是不是就出生在那個時代之前?那時候的人是不是都已經虛偽了呢?《精微論》中提到用雄黃,禁服篇中提到歃血受誓,那麼使用雄黃和歃血受誓,真的是當時的事情嗎?所以我認為岐黃之書是問答形式,而淮南子是將其整理成文而已。八十一難也是古代醫經的名稱,但此書已失傳。至於現在的《難經》,是後人編撰的,並非古代的八十一難,我已在新論中有所辯論。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音閭)藥錄、平脈辨證等書,現今都已失傳,令人惋惜!然而,仔細推敲「撰用」二字,那些書中記載的內容,並非都能盡信。但那些可信的內容,既然已經被後人撰寫利用,即使失傳了也沒什麼可惋惜的。孟子說:「我只從《武成》中選取一二篇文章而已。」可見書中內容並非都能盡信。再次說明,《陰陽大論》一書,林億認為是《運氣七篇》的內容;名古屋玄醫則認為是《陰陽應象大論》的內容,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不可採信。太平御覽卷七百二十二引用張仲景方序,說衛仲景有才識,撰寫了《四逆》、《三部厥經》、《婦人胎藏經》、《小兒顱囟方》三卷。由此可推知,所謂的「胎顱」,指的是婦人和小孩的意思。再者,傷寒六經的分類,是根據素問熱論而來的;太陽病刺風池風府,是根據素問骨空論的刺法;發汗後臍下悸,用甘草水煮藥,是根據靈樞邪客篇的半夏湯煎法;傷寒厥逆心下悸,應先治水,後治厥,是根據素問標本病傳論中,小便不利,治其標的說法。其他許多內容都源於《素問》和《靈樞》,怎麼能說仲景沒有參考《素問》和《靈樞》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治病必須求其根本。」又說:「形體不足的,用溫補之氣來溫養;精氣不足的,用美味來補充;病邪在上部的,要把它引導出來;病邪在下部的,要把它引導下去;身體滿悶的,要從內部疏通;有邪氣的,要通過發汗把它排出;邪氣在皮膚表面的,要通過發汗把它驅散。」仲景用理中湯、四逆湯、建中湯、真武湯等來補益不足;用瓜蒂來引導上部邪氣;用豬苓湯、五苓散等來引導下部邪氣;用承氣湯、瀉心湯等來疏通內部;用麻黃湯、桂枝湯等來發散表邪。像心下有水氣、脅下有水、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胃中乾燥、胃中不和、胃氣不和、胃中有燥屎、胃中空虛、胃中虛冷、裡有熱、裡有寒、熱入血室、熱結在裡、熱在下焦、熱結膀胱、瘀熱在裡、寒濕在裡、水結在胸脅、冷結在膀胱等等,這些都是「治病求其根本」的例子。中西惟忠認為,仲景的著作沒有參考《素問》和《靈樞》,真是太過疏漏了!雖然此書不能治療所有疾病,但足以讓人明白疾病的根源。如果能參閱我所編著的這本書,就能理解疾病的大概了。這本書雖然不能論述所有疾病,但也足以讓人明白疾病的本源。只要仔細研讀我所編輯的這本書,即使書中沒有論及的疾病,也可以治療。理解了一半,就像《周易繫辭》說的:「懂得的人,觀察它的卦辭,就能理解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