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集成》~ 跋
跋
1. 跋
傷寒論之為書也。實是周漢古醫方。而長桑君之禁方。公乘陽慶之所傳於倉公者。亦恐不出於此矣。不然則周漢醫人。將以何等方為治病邪。漢志所謂經才之類無疑也。仲景宿尚方術。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為傷寒雜病論。定立萬世不易之法。究極寒熱虛實之原。於此乎。治術之規矩始備矣。
王氏謂仲景垂妙於定方。豈是之謂乎。是以古今醫人。不法仲景而為治病。則譬猶不以規矩而為方員。不以準繩而為平直。其不橢且曲者。未之有也。然則仲景氏醫家之繩墨也。程氏曰。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張仲景夫子。豈不其然乎。雖然。其書殘缺。簡錯不鮮。太醫令王叔和。
白話文:
《傷寒論》這本書,實際上是周朝和漢朝古代醫方的彙編。而長桑君的祕方,公乘陽慶傳授給倉公的那些方劑,恐怕也脫離不了這個範疇。否則,周朝和漢朝的醫家將用什麼樣的方劑來治病呢?《漢書·藝文志》中所謂的「經方」類別的醫書,無疑就是這類方劑。仲景世代為朝廷的太醫,勤奮地探討古代醫學經典,廣泛收集各種方劑,編纂了《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萬世不變的治療法則,窮盡了寒熱虛實的本源。至此,治療方法的準則才完備。
王叔和說仲景在確立方劑上留下了妙方。難道這就是他說的吧!所以,古今醫家如果不效法仲景的方劑來治病,那就好比不用規矩和圓規來畫方圓,不用準繩來定平直。不橢不彎的形狀,從來沒有。那麼,仲景就是醫家的規範和準繩。程氏說: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的張仲景夫子,難道不是這樣嗎?然而,他的書殘缺不全,錯簡也很多。太醫令王叔和
得以撰次。雜以自己謬說。遂失仲景氏之真面目。悲乎哉。成無己以下注家。各各為說。愈益失仲景氏之本旨。乖錯極多。紕繆殊甚矣。吾先師圖南山田先生。深憂其如此。朝研夕究。積思數年。終闡發仲景立法之微意。因以刪定本論。解釋經旨。並載諸家之說。著集成十有一卷。
以匡時俗謬誤。補前人不足。而後寒熱虛實之原。補瀉清涼之法。彰然復明於世矣。至如其注中曰少陽篇綱領。後人偽託。曰厥陰篇亡而不傳。則古今注家。皆所未論及而論之精核。實可謂不誣矣。其他至方名之末。皆徵之古書。質之事實。雖書不考究焉。其書藏之篋笥。以此教諭弟子。
白話文:
如今人們撰寫註解,往往摻雜自己的錯誤見解,致使仲景之真正的意圖失真。可悲啊。自成無己以下的各家註解,各自為說,更加背離仲景的本旨,其中舛錯極多,謬誤嚴重。我的恩師圖南山田先生為此深感憂慮,早晚研習,苦思數年,最終闡明瞭仲景立法的神妙之處。於是取本論刪定,解釋經旨,並載諸家之說,著集成十有一卷。
以此匡正時俗謬誤,補足前人之不足。從而使寒熱虛實的根本原理,以及補瀉清涼的方法,重新清晰地展現在醫界。至於書中所注的「少陽篇綱領」是後人偽託,「厥陰篇」已經亡佚,這是歷代註解家所未曾論及的,但論述精確,的確是不可否認的。其他直到方名之末的所有內容,都徵引自古籍,考證於事實,雖然書中並未考據。這部書收藏在箱匣中,用來教導弟子。
弟子日進。杏花之教。將風靡天下矣。不幸天奪之壽。天明丁未春。疾肺而逝。嗚呼傷哉。乃開廚中閱其書。亦唯草創未訂之書。又何上之梨棗。因請其尊大人宗圓先生。與中林俊庵等三四校正。始能成編。可以傳後世矣。宗圓先生曰。命諸剞劂。以繼家俊之志。俊庵應曰。
唯唯。因記其言於卷尾。並述傷寒論之為古醫方以為跋云。
寬政壬子秋九月十五日。土佐醫官笠原方恆云仙謹識。
白話文:
學生勤奮進步,遵循「杏林」(中醫)的教誨,將使中醫之風盛行於天下。不幸的是,上天奪走了他的生命。天明丁未年春天,他因肺疾而逝世,令人悲傷不已。於是,我打開他的書房,查看他的著作。但這些著作僅是草稿,尚未完成校訂。因此,我請他的父親宗圓先生及中林俊庵等人協助校正,纔有辦法將其編成書冊,流傳後世。宗圓先生說:「請你們刻印此書,以延續家俊的遺志。」俊庵回應道:「謹遵您的吩咐。」因此,我將這些話記錄在卷尾,並述說《傷寒論》為古代醫方,用作跋文。
寬政壬子年秋九月十五日,土佐醫官笠原方恆雲仙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