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集成》~ 卷八 (11)
卷八 (11)
1.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七
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賴以鎮水之義也。果爾。五苓散豬苓湯之專主利水者。無真武之號何也。又按。方名本曰玄武湯。宋板改作真武。避宣租諱也。說見王世貞四部稿宛委余編。是在當時。固當避之。元金以降。蹈襲不復者何也。蓋以沿習日久。耳目所慣。遽難改復也。
猶莊助莊光。避明帝諱。改為嚴助嚴光。後世從而不改已矣。
真武湯方
茯苓(二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白朮二兩。外臺作三兩。)
錢潢曰。後加減法。為後世俗醫所增。察其文理紕謬。惡其紫之亂朱。故重附於此。並逐一指摘其誤。使學者有所別識云。(下略)
程知曰。白通通脈真武。皆為少陰下利而設。白通四證。附子皆生用。惟真武一證。熟用者。蓋附子生用。則溫經散寒。炮熱則溫中去飲。白通諸湯。以通陽為主。真武湯以益陰為先。故用藥有輕重之殊。
〔三百二十五〕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面色赤。成本全書。作面赤色。非。)
此亦少陰厥陰兼病者。寒邪太盛。陽氣虛脫也。蓋四逆湯證一等深劇者也。反不惡寒四字。對少陰病言之。此證雖外有發熱。非表有實邪。乃後世方書所謂無根虛火泛上者也。此湯以救其虛脫則瘥。或以下則所兼客證已。裡寒外熱四字。說其因也。非說其證也。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全書。作甘草三兩。錢潢從之。然考玉函及成本。皆與宋板同。)
錢潢曰。後加減法。揣其詞義淺陋。料非仲景本意。何也。原文中。已先具諸或有之證。然後方立治。則一通脈四逆湯。其證皆可該矣。豈庸續用加減邪。況其立意。庸惡陋劣。要皆出於鄙俗之輩。未敢竟削。姑存之以備識者之鑑云。
正珍曰。此方治陽氣虛脫。而脈氣不能通達於四末。四肢厥逆。脈微欲絕者。故名曰通脈四逆湯也。脈即出者。微而欲絕之脈。即以漸而出也。不與暴出之自無而忽有同。故為生也。
白話文: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七
真武湯的命名源自北方掌管水的神祇,用來比喻此方具有鎮壓水邪的功效。但專治水腫的五苓散和豬苓湯為何沒有「真武」之名呢?原來方名最初是「玄武湯」,宋代為了避宣宗趙旉的諱而改為「真武湯」,此事王世貞的《四部稿·宛委余編》有記載。當時避諱是必要的,但元金以後為何沿用「真武湯」而不改回「玄武湯」呢?大概是因為長期沿用,已成習慣,難以更改。
這就像避明朝皇帝的諱,將「莊助」、「莊光」改為「嚴助」、「嚴光」,後世也就沿用下來了。
真武湯藥方:
茯苓二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薑三兩(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五味,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一日三次。若咳嗽,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薑一兩;若小便不利,去茯苓;若下痢,去芍藥,加乾薑二兩;若嘔吐,去附子,加生薑至原量的半斤。(白朮二兩,外臺方書作三兩。)
錢潢評論:後世加加減法的做法,是庸醫所增,其文理謬誤,如同將紫色混入紅色一般,故重新收錄此方,並逐一指出其錯誤,使學習者有所辨別。(以下省略)
程知評論:白通湯、通脈湯、真武湯,都是治療少陰下痢的方劑。白通湯四證皆用生附子,唯真武湯用炮製的附子,因為生附子溫經散寒,炮製的附子溫中去水飲。白通諸湯以通陽為主,真武湯則以益陰為先,所以用藥輕重有所不同。
少陰病,下痢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大便停止,脈象消失,用通脈四逆湯主治。(面色赤,原書作面赤色,有誤。)
這是少陰、厥陰兼病,寒邪過盛,陽氣虛脫的表現,是四逆湯證候中程度更深更危重的類型。「身反不惡寒」是指在少陰病的背景下而言,此證雖然外有發熱,但並非表證實邪,而是後世方書所說的「無根虛火」上泛。此湯用來救治其虛脫,其他的兼症也就會好轉。「裡寒外熱」說明的是病因,而非病證。
通脈四逆湯藥方:
炙甘草二兩、生附子(大者一枚,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壯者可加至四兩)
以上三味,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服二次。脈象恢復者即痊癒。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吐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大便停止,脈象消失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情與方證相符者,才能服用。(原書作甘草三兩,錢潢也這樣記載,但考證玉函及成本方書,皆與宋代版本相同。)
錢潢評論:後世加加減法的做法,其詞義淺陋,非仲景本意。因為原文中已包含了各種可能的症狀,然後再立方治療,所以一個通脈四逆湯就能涵蓋所有症狀,何必再加加減減呢?況且其立意庸俗淺陋,多出自鄙陋之輩。但不敢全部刪除,姑且保留,以供學習者鑒別。(以下省略)
正珍評論:此方治療陽氣虛脫,脈氣不能到達四肢末端,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的病症,故名通脈四逆湯。脈象恢復是指微弱將絕的脈象逐漸恢復,而非突然出現脈象,這才是真正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