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七 (8)

1. 厥陰經全篇

寸脈浮,寒濕結內,心火受傷,肺(失)下輸之令,故浮也。關脈小細沉緊者,沉細主濕,小緊主寒也。舌乃心苗,心火衰,舌上白胎而滑也。難治者,真陽衰也。

以上八節,厥陰經濕痰實熱,及結胸藏結症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脈滑者,熱甚火盛,而脈往來流利也。火盛則陰虛,故陰不接陽而厥也。火盛陰虛,故曰里有熱。白虎湯,熱則寒之也。)

下利慾飲水者,以[其]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暴迫下注,皆屬於熱。熱邪爍津液,故欲飲水也。白頭翁湯,滌邪以回津液也。)

白頭翁湯

白頭翁(一兩),黃連,黃櫱,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黃連清心,黃柏清腎,秦皮清肝,白頭翁逐血。合四味以清之,而利止矣。)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厥陰木枯生火,火熱傷氣,故下利而重也。白頭翁湯以清之,白頭翁,形似柴胡,必清而上升,所以主下重也。)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清)膿血。

(寸浮數者,火盛;尺中澀者,血枯。血枯火盛,故必圊膿血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今)自愈。

(下利而熱渴,火爍津液也。脈弱,知邪已解,津液自復,故令自愈也。)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今)自愈;設不差,必[圊](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脈數而渴,火邪盛也。然利可以去火邪,故令自愈。若不愈,則肝乃藏血之經,必火盛,而利不能減火邪矣。血熱下注,必圊膿血,故曰以有熱也。)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下利脈數有微熱,熱邪在表也。汗出即精復,故令自愈。設脈復緊,緊為寒,汗出多而亡陽也。亡陽,所以又未解也。)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病,渴欲飲水,木枯火焚也。與之水,木滋火息,故愈。宜少少者,恐水多濕停也。)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若下利更煩,煩不為利除也。反因利後胃虛,熱邪逼心,而煩更甚也。因虛,故心下軟而不硬也。梔子豉湯,從上湧其陽邪,高者越之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譫語者,燥屎結胃而旁流清水也。胃燥所以譫語。宜小承氣湯,以厥陰陰藏易動故也。)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柴胡](承氣)湯。

(食氣入胃,必先散精於肝,然後歸心,行輸脾肺。肝木鬱而不伸,則兩手脈弦。弦乃肝(木也)脈也。肝鬱不伸,則食停氣滯,故脈遲。心下,胃口也。硬者,氣食滯於胃也。大為胃脈,緊屬厥陰肝脈。陽中有陰,陽明中有厥陰肝脈,木鬱土中也。可以下之,雙承上文心下硬,陽中有陰而言也。(也)皆可以下之也,其宜大柴胡湯,木鬱達之,土鬱奪之也。

白話文:

《厥陰經全篇》

脈象與病理
寸脈浮:體內寒濕凝結,心火受損,肺氣無法正常向下輸布,因此脈浮。
關脈細小沈緊:沈細主濕,細小緊主寒。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心火衰弱時,舌苔白滑。難治的原因是體內真陽衰弱。

以上八節論述厥陰經濕痰實熱及結胸、藏結的症狀。

傷寒治法

  1. 傷寒脈滑而四肢厥冷:體內有熱,用白虎湯治療。(脈滑為熱盛,氣血流動順暢。火熱盛則陰氣虧虛,陰陽不接導致四肢厥冷。白虎湯清熱降火。)
  2. 腹瀉口渴想喝水:因內有熱邪,用白頭翁湯治療。(突然暴瀉為熱症,熱邪耗損津液故口渴。白頭翁湯清熱邪、恢復津液。)

白頭翁湯
組成:白頭翁(30克)、黃連、黃柏、秦皮(各90克)。
用法:加水7升,煮至3升,去藥渣,溫服1升。未愈可再服。
(黃連清心火,黃柏清腎熱,秦皮清肝火,白頭翁祛瘀血,四藥合用清熱止瀉。)

  1. 熱性腹瀉伴里急後重:用白頭翁湯。(厥陰肝木枯而生火,火傷氣機,導致腹瀉下重。白頭翁形似柴胡,能清熱升散,專治里急後重。)
  2. 腹瀉伴寸脈浮數、尺脈澀:可能便膿血。(寸脈浮數為火盛,尺脈澀為血枯,火熱傷血,故便膿血。)
  3. 腹瀉微熱口渴、脈弱:可自愈。(熱渴為火傷津液,脈弱表示邪氣已退,津液漸復。)
  4. 腹瀉脈數口渴:可自愈;若未愈,便膿血,因熱邪未清。(脈數口渴為火盛,腹瀉可排熱邪;若肝藏血受熱,則膿血下注。)
  5. 腹瀉脈數、微熱汗出:可自愈;若脈復緊,為未解。(微熱汗出為表熱退、津液恢復;脈緊主寒,汗多亡陽故未解。)
  6. 厥陰病口渴欲飲水:少量飲水可愈。(厥陰木枯化火,少量水滋潤則火熄;多飲恐水濕停滯。)

其他症狀與治法

  1. 腹瀉後仍心煩,按心窩柔軟:為虛煩,用梔子豉湯。(腹瀉後胃虛,熱擾心神,梔豉湯湧吐熱邪。)
  2. 腹瀉伴譫語:胃有燥屎,用小承氣湯。(燥屎結於腸而清水下流,譫語為胃熱,承氣湯緩下。)
  3. 雙脈弦遲:胃脘硬滿;脈大而緊:陽中夾陰,可用下法,選大承氣湯。(弦遲主肝郁氣滯,胃部食積;大緊為陽明兼厥陰,宜下法治肝郁土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