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六 (3)
卷六 (3)
1. 少陰經全篇
腎絡於咽,咽乾煩躁吐逆,皆陰火上逆之症也。甘草乾薑湯,導陰火以歸原,而緩煩躁吐逆也,陽回故厥愈而足溫。更作芍藥甘草湯者,蓋腎經陽欲上厥,由於陰虛不能收也。陽既復原,則斂陰之藥宜亟,故用芍藥甘草湯以補血,而足自伸也。脾與胃為合,胃為燥金,賴濕土以和其燥。
若厥後陰虛,則胃燥而不和。燥則火實,故譫語,則芍藥甘草不足以和胃,須少用調胃承氣湯,以治其燥。宜少與之者,以病本屬寒也。若脈浮自汗,惡寒心煩,便數腳攣,醫重發其汗,更用燒針以逼汗,則變症。決不若桂枝之輕,而回陽亦非甘草乾姜能勝任,故當以四逆湯,回其陽矣。
)
甘草乾薑湯
甘草(炙,四兩),乾薑(二兩,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炮姜入腎,能導火歸原;甘草甘以緩上逆之陽,和以平吐逆之煩躁也。二味同用,辛甘可以益陽也。)
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甘草(炙,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芍藥味酸,甘草味甘,甘酸益血,血和即柔,所以其腳即伸也。)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少陰,陰藏也。下利,寒盛而陰勝也。故用白通湯,以通其真陽之氣也。)
白通湯
乾薑(一兩),附子(生用,一枚),蔥白(四莖)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
(乾薑溫中,附子回陽,陽回則水土煖(暖)而寒邪散,寒散而利自止。名曰通者,以蔥白通其真陽也。)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脈微,少陰本脈也。今但言微,微則無鼓動之力,似有若無,而真陽虛矣,故下利也。與白通湯,通其真陽也。服湯利仍不止,反厥逆無脈,乾嘔煩者,陰寒之極,與陽藥拒格,致真陽厥逆也。白通加豬膽汁,則先其所因,而伏其所主,使陽藥依附自伸,自無格拒之患矣。
服湯,即服白通湯加豬膽汁也。脈暴出者,借姜附之溫,脈雖托出而已離根也。虛陽無根,故仍主死。脈微續者,真陽漸復,生機漸長,陽生以漸,故主生也。)
白通加豬膽汁湯
乾薑(一兩),附子(生用,一枚),蔥白(四莖),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人尿、膽汁,令和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汁亦可。
(白通湯,回陽藥也。然陰寒之症,反多拒格之虞,加人尿、膽汁,熱因寒用,逆者從之也。陰寒之(味),獨取人尿膽汁者何哉?蓋厥逆無脈,腎陽挾肝木以上升,人尿鹹入腎,膽汁苦入肝,亦同氣相求之意也。無膽汁亦可者,以少陰症宜味鹹入腎為主也。)
白話文:
少陰經全篇
腎經與咽喉相連,咽喉乾燥煩躁、嘔吐,都是陰火上逆的症狀。甘草乾薑湯能引導陰火下降歸位,緩解煩躁和嘔吐,陽氣回升,所以手腳冰冷的症狀就會好轉,腳也會變暖。如果需要改用芍藥甘草湯,是因為腎經陽氣想要上逆,由於陰虛而無法收斂。陽氣已回歸原位,則收斂陰氣的藥物就應該立即使用,所以用芍藥甘草湯補血,腳就能伸展了。脾胃相合,胃屬燥金,依靠脾土的濕潤來調和其燥熱。
如果厥逆之後陰虛,胃就會乾燥失和。乾燥則火盛,所以會神志不清,此時芍藥甘草湯不足以調和胃氣,需要少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胃燥。用量宜少,是因為病情本質屬寒。如果脈象浮弱,自汗,惡寒心煩,小便次數多,腳抽筋,醫生過度發汗,甚至用燒針逼汗,就會導致病情變化。這遠不如桂枝湯溫和,而回陽也不如甘草乾薑湯有效,所以應該用四逆湯回陽。
甘草乾薑湯
甘草(炙,四兩),乾薑(二兩,炮製)
將以上二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五合,去渣,分次溫服。
(炮製過的乾薑入腎經,能引導陰火下降歸位;甘草味甘,能緩解陽氣上逆,調和煩躁嘔吐。二藥同用,辛甘可以益陽。)
芍藥甘草湯
芍藥(四兩),甘草(炙,二兩)
將以上二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次溫服。
(芍藥味酸,甘草味甘,甘酸能益血,血液調和則筋脈柔軟,所以腳就能伸展了。)
少陰病,下利,用白通湯治療。
(少陰病,陰氣內藏。下利,是寒邪盛而陰氣過盛。所以用白通湯,來通達真陽之氣。)
白通湯
乾薑(一兩),附子(生用,一枚),蔥白(四莖)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去渣,分次溫服。
(乾薑溫中,附子回陽,陽氣回升則水液溫暖,寒邪就會散去,寒邪散去,腹瀉就會停止。之所以叫白通湯,是因為蔥白能通達真陽之氣。)
少陰病,下利,脈象微弱,用白通湯。腹瀉不止,出現厥逆,無脈,乾嘔煩躁,則在白通湯中加入豬膽汁治療。服用湯藥後,脈象突然有力者死亡,脈象微弱但能持續者生存。
(脈象微弱,是少陰病的本症。現在只說脈象微弱,微弱則無鼓動之力,似有若無,說明真陽虛衰,所以腹瀉。用白通湯,通達真陽之氣。服藥後腹瀉仍然不止,反而出現厥逆,無脈,乾嘔煩躁,這是陰寒極盛,與溫陽藥物互相排斥,導致真陽厥逆。白通加豬膽汁湯,則先治其病因,再治其主症,使溫陽藥物依附自身,就不會有互相排斥的問題了。
服用湯藥,指的就是白通加豬膽汁湯。脈象突然有力者,是借乾薑附子的溫熱之力,脈象雖然有力但已經脫離根本。虛陽無根,所以仍會死亡。脈象微弱但能持續者,真陽逐漸恢復,生機逐漸增長,陽氣生長是循序漸進的,所以能生存。)
白通加豬膽汁湯
乾薑(一兩),附子(生用,一枚),蔥白(四莖),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去渣,加入人尿、膽汁,混合均勻,分次溫服。如果沒有膽汁也可以。
(白通湯,是回陽的藥物。但是陰寒的症狀,往往會出現藥物排斥的情況,加入人尿、膽汁,是利用熱性藥物治療寒證,順應疾病發展的趨勢。陰寒之症,獨取人尿膽汁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厥逆無脈,腎陽與肝木之氣相合而上逆,人尿味鹹入腎,膽汁味苦入肝,也是同氣相求的意思。沒有膽汁也可以,因為少陰病症主要還是鹹味入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