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五 (6)
卷五 (6)
1. 太陰經全篇
(脾為統血之藏,血不潤,則大便閉結。陽結者,火有餘,血不足也。火能化谷,故能食。血不潤腸,故大便閉。脈浮數者,浮無血,數火盛也。火盛故曰實。十七日劇者,陽數九而性速,故不及兩周而劇也。陰結者,血枯而寒也。寒不化谷,故不能食。寒而食少,則大氣虛,故身重。
血枯,故大便難。脈沉遲者,寒而枯澀也。十四日劇者,陰數六而性遲,遲則兩周之後,更俟二日而始劇也。期二九、二六者,陰陽以兩而定,加倍法也。)
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脈累累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車蓋者,士大夫之絹傘也。藹藹如車蓋,脈浮緩、上大而中空也,乃火盛血枯之症,故病陽結。長竿,長竹木也。壘壘如循長竿,脈長遲而勁急也,乃血虛寒滯之診,故病陰結。羹上肥,羹湯上面油脂也。瞥瞥如羹上肥,脈輕浮無根而乍聚乍散也。縈縈如蜘蛛絲,脈柔弱無力而忽來忽去也,故為陽氣衰微之診。
瀉漆者,傾漆於器也。綿綿如瀉漆之絕,脈欲絕不絕、連綿大耎、軟而忽斷,故為亡血之診也。
此二節,因結症而詳辨脈症之陽陰也。)
太陰[症](證)欲解時,從亥至醜上。
(亥子醜,太陰所為旺之三時也。欲解者,正王則邪(不)勝而解也。)
白話文:
太陰經全篇
脾臟是統攝血液的臟器,如果血液不足,就會導致大便祕結。陽結是指陽氣過盛導致的便秘,這是因為火氣旺盛,而血液不足。火能消化食物,所以能吃東西;但血液不足以潤滑腸道,所以大便不通。脈搏浮而數者,表示血液不足,脈數則說明火氣旺盛。火盛則為實證。便秘十七天後加劇,是因為陽氣屬九,性質急促,所以不到兩週就加劇。陰結是指血液枯竭且寒邪凝滯引起的便秘,寒邪阻礙食物消化,所以吃不下東西。寒邪導致食慾不振,則元氣虛弱,所以身體沉重,大便也困難。脈搏沉而遲者,表示寒邪凝滯,血液枯竭。便秘十四天後加劇,是因為陰氣屬六,性質遲緩,所以要到兩週之後,甚至再多兩天,才會加劇。便秘二十九天或二十六天,是因為陰陽以二為單位,是加倍的算法。
脈象像車蓋一樣蓬鬆,稱為陽結;脈象像沿著長竿一樣累累,稱為陰結;脈象像湯上的油脂一樣輕浮,表示陽氣虛弱;脈象像蜘蛛絲一樣細弱,表示陽氣衰敗;脈象像瀉下的漆一樣綿綿不斷又忽然斷掉,表示失血。
車蓋,是古代士大夫用的絹傘。脈象像車蓋一樣蓬鬆,脈搏浮緩,上部大而中間空虛,這是火盛血枯的症狀,所以屬於陽結。長竿,指長竹木。脈象像沿著長竿一樣累累,脈搏沉長遲緩而有力,這是血虛寒滯的表現,所以屬於陰結。羹上浮油,指湯上面漂浮的油脂。脈象像湯上的油脂一樣輕浮,脈搏輕浮無根,忽聚忽散。脈象像蜘蛛絲一樣細弱,脈搏柔弱無力,忽來忽去,所以是陽氣衰微的表現。
瀉漆,指將漆倒入器皿。脈象像瀉下的漆一樣綿綿不斷又忽然斷掉,脈搏似斷非斷,連綿不斷,軟弱而突然停止,所以是失血的表現。
以上兩節,是根據便秘的症狀,詳細辨別脈象的陰陽屬性。
太陰病症將要痊癒時,從亥時到丑時之間。
亥時、子時、丑時,是太陰最旺盛的三个時辰。病症將要痊癒,是因為正氣旺盛,邪氣不敵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