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3)

1. 陽明經全篇

初便後溏,攻之必傷脾胃真陽,故脹滿不能食也。陽傷則胃寒,故飲水而噦耳。若胃虛寒者,決然無熱。如攻後又發熱,熱則胃燥,則大便必復硬矣。但攻後便結,結亦必少,雖即便硬,正宜小承氣湯以和之。和之不轉屎氣,即非便硬而熱可知,非特大承氣湯不可與,即小承氣湯亦不應與,故曰慎不可攻也。慎之為言,戒之之嚴詞也。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譫語有潮熱,胃實熱也。陽能殺穀,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五六枚閉結於中,故食不能下也。宜大承氣湯,下其燥屎。若能食者,但硬耳,未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即不可攻之。坊本「大承氣湯下之」,在「但硬耳」下。今遵原本正之。)

病人不大便[六七](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六七日,則燥屎閉結腸中,繞臍而攻痛也。煩躁發作有時者,燥屎在胃則胃實,胃實則陽盛,至日中陽盛之時,而煩躁發作也。)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發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津液還入胃中,大便乍難,僅乍難乍易而不溏泄,燥結甚也。時有微熱,陽明王(旺)時而蒸熱也。陽明氣本下行,今燥結於中,則上逆而喘冒。胃燥則不和,而臥不安也。宜大承氣湯,鹹寒以下燥屎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剔](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吐下重亡津液,而病不解,治不如法也。津液亡則燥,故大便閉結五六日至十餘日也。大便燥結於胃,則陽明王(旺)。日晡,申酉時。陽明王(旺)時,陽邪蒸熱,如潮而不愆期也。燥極熱甚,故不惡寒。火實則多言,故獨語如見鬼狀也。劇則陽亢陰涸,孤陽無依,而擾亂不寧,故昏不識人,兩手循衣摸床,剔而不安也。

陽明燥則氣逆,故微喘。津液枯,則膀胱筋縮,故直視。脈弦者,東方生氣未盡,即陽明胃氣尚存,陰氣凝定而弦脈見,速救真陰,猶可挽回也。脈澀者,則見西方枯寂之象,津液已具散意,所以主死也。若六日、十餘日不大便,而症微者,因燥屎內結,但發熱譫語,既無直視喘憒、循衣摸床昏亂之症,用大承氣湯,通利之自愈。一服利、止後服者,恐過劑也。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誤汗有傷津液,致胃燥結,腹滿而痛,燥屎在內,十分緊急,急下以大承氣湯,所以救陰也。)

白話文:

陽明經全篇

剛開始大便不成形、稀軟,如果用攻下之法治療,必定會傷到脾胃的真陽之氣,所以才會肚子脹滿、吃不下東西。陽氣受傷,胃就會寒冷,因此喝水也會感到哽咽。如果本來胃就虛寒,則根本不會發熱。如果攻下之後又發熱,那是因為熱邪導致胃燥,所以大便又會變硬。但是,即使攻下後大便變硬,也只是稍微變硬而已,即使大便變硬,也應該使用小承氣湯來調和。如果用小承氣湯調和後,仍然沒有排出糞氣,那就是大便並非真的變硬,而是因為有熱邪,不只不能使用大承氣湯,連小承氣湯也不應該使用,所以說一定要謹慎,不可輕易攻下。這裡的「慎」,是告誡的嚴厲詞語。

陽明病,病人神志不清、說胡話,而且有潮熱,卻吃不下東西,這是胃裡必定有五六枚乾硬的糞便,應該用大承氣湯把它們瀉下來。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只是大便乾硬而已,也應該用大承氣湯瀉下。

(神志不清、說胡話且有潮熱,是胃實熱的表現。陽氣本應消化食物,卻吃不下東西,這是因為五六枚乾硬的糞便阻塞在胃中,所以食物無法消化。應該用大承氣湯瀉下乾硬的糞便。如果病人還能吃東西,只是大便乾硬而已,未必有五六枚乾硬的糞便,就不能攻下。坊間版本將「大承氣湯下之」放在「但硬耳」之下,這裡依照原本的版本改正。)

病人好幾天(五六天)沒有大便,肚臍周圍疼痛,煩躁不安,症狀時好時壞,這是因為有乾硬的糞便阻塞,所以才沒有大便。

(六七天沒有大便,乾硬的糞便就會阻塞在腸道中,引起繞臍而痛。煩躁不安且時好時壞,是因為乾硬的糞便阻塞在胃中,導致胃實,胃實則陽氣盛,到了中午陽氣最盛的時候,煩躁不安的症狀就會發作。)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時難時易,有時發熱,呼吸困難無法平躺,這是因為有乾硬的糞便。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病人小便不利,體液回流到胃中,大便時難時易,但並沒有稀軟不成形,顯示燥結嚴重。有時發熱,是因為陽明經氣盛的時候,熱邪蒸騰。陽明經氣原本是向下走的,現在因為燥結阻塞在中間,所以向上逆衝而導致呼吸困難。胃燥則不和,所以無法安臥。應該使用大承氣湯,用其寒涼之性來瀉下乾硬的糞便。)

傷寒病人在嘔吐或下瀉之後症狀沒有好轉,五六天甚至十多天沒有大便,下午時分發熱如潮,不惡寒,獨自說話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發作時不認識人,摸衣摸床,坐立不安,呼吸略微急促,眼睛直視,脈象弦細的可以活,脈象澀滯的會死。病情輕微的,只是發熱和說胡話,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一劑藥就通便了,之後就不要再服用了。

(嘔吐和下瀉會損耗體液,而病情沒有好轉,是因為治療方法不對。體液損耗就會乾燥,所以五六天甚至十多天沒有大便。乾硬的糞便阻塞在胃中,就會導致陽明經氣盛。下午申酉時,是陽明經氣盛的時候,陽邪蒸騰生熱,像潮水一樣有規律地發作。乾燥到極點,熱邪很盛,所以不惡寒。火邪盛就會多言,所以獨自說話像看到鬼一樣。病情嚴重則陽氣亢盛,陰液枯竭,孤陽無依,所以神志不清不認識人,手摸衣摸床,坐立不安。

陽明經乾燥則氣逆,所以呼吸略微急促。體液枯竭,則膀胱經氣收縮,所以眼睛直視。脈象弦細的,東方生氣未盡,也就是陽明胃氣尚存,陰氣凝滯而呈現弦細脈,趕快救治真陰,或許還能挽回。脈象澀滯的,則是西方枯寂之象,體液已經完全散失,所以預後不良。如果六天或十多天沒有大便,但是症狀輕微,只是發熱和說胡話,沒有眼睛直視、呼吸急促、摸衣摸床、神志不清等症狀,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通利,就能自愈。一劑藥就通便了,之後就不要再服用了,這是擔心藥量過重。)

發汗後症狀沒有好轉,肚子脹滿疼痛,應該立即使用大承氣湯瀉下。

(錯誤的發汗會損傷體液,導致胃燥結,肚子脹滿疼痛,乾硬的糞便阻塞在裡面,情況非常緊急,必須立即用大承氣湯瀉下,以救治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