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傷寒經解卷二 (8)
傷寒經解卷二 (8)
1. 太陽經下篇
人之藏府不等,故脈症亦不一。救逆之法,當因脈而預辨,因症而施治矣。)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風溫傷寒,下之早,陽邪內陷,熱氣通心,故心煩;風氣通肝,肝邪乘腹,故滿。臥起不安,陽邪在心胸,陽分動而不寧也。邪在高位,高者越之。故主以梔子厚朴湯。)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炒,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苦寒,湧吐之,邪在上者不得留,則煩可去。厚朴、枳實,苦下分泄之,則滿可消,邪在下者不得停。高者越之,下者泄之,上下分消,而病自愈矣。)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丸藥大下,熱邪雖去,而陽已損,身熱不去,而煩甚微,陽衰之微已著,故用梔子乾薑湯湧熱除煩、益陽散滯,高者清而下者溫也。)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清熱止煩,乾薑溫中助陽,合用以湧之,吐中有發散之意,煩去陽安,而熱自止矣。)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下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五六日,病日已久。大下之,裡氣已虛,陽邪內陷,心下結痛,身熱未去,表未欲解,故以梔子豉湯,從高上越,撤其陽邪也。)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苦寒,主五內陽邪;香豉主頭痛煩熱,雖有散邪之力,終屬五穀之類。所以主吐下後之身熱,清輕上越之也。)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發汗若下之者,汗後又下之也。兩番誤治,陽邪內陷,故煩熱而胸中窒塞也。梔子豉湯主之,因其高而湧之也。)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汗吐下後,津液重亡,陽邪內陷。胃者,津液之府。胃燥,則陽氣不行於陰而留於陽,故虛煩不得眠也。陽邪逼處陽位,則膻中震動,心君不寧,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也。用梔子豉湯湧之,陽邪上越,正氣下達,諸症皆愈矣。若陷陽邪在內,壯火食氣,則加甘草,甘以益之。若陽邪壅於陽位,上逆而嘔,則加生薑,辛以散之通之也。)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草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太陽經下篇
人體臟腑功能不同,所以脈象和症狀也不一樣。治療的方法,必須根據脈象預先判斷,根據症狀施治。
傷寒發病後瀉下,心煩意亂,腹部脹滿,躺臥起來都不舒服的,用梔子厚朴湯治療。
(風溫傷寒,瀉下過早,陽邪內陷,熱邪侵入心臟,所以心煩;風邪侵入肝臟,肝邪犯於腹部,所以腹脹。躺臥起來都不舒服,是因為陽邪在心胸部位,陽氣活動不安寧。邪氣在高處,就要把它往上引導出去。所以用梔子厚朴湯。)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炒,四兩)
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半,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為兩次服用,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第二劑。
(梔子苦寒,有催吐的作用,上焦的邪氣不能停留,煩躁就能消除。厚朴、枳實,苦寒瀉下,能消脹,下焦的邪氣不能停留。上焦的邪氣往上引導,下焦的邪氣往下瀉,上下邪氣都消除,病自然就好了。)
傷寒,醫生用丸藥大量瀉下,身熱不退,略微煩躁的,用梔子乾薑湯治療。
(大量瀉下後,雖然熱邪已去,但陽氣已經受損,身熱不退,煩躁輕微,陽氣衰弱的徵兆已經明顯,所以用梔子乾薑湯來催吐熱邪、消除煩躁、益補陽氣、散寒止滯,上焦清熱,下焦溫補。)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
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半,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第二劑。
(梔子清熱止煩,乾薑溫中助陽,合用一起催吐,吐中有發散之意,煩躁消除陽氣平和,熱邪自然就退了。)
傷寒五六天,大瀉之後,身熱不退,心下結痛,病邪尚未欲解的,用梔子豉湯治療。
(五六天,病程已久。大瀉之後,臟腑元氣已虛,陽邪內陷,心下結痛,身熱未退,表證尚未欲解,所以用梔子豉湯,從上焦引導邪氣外出。)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
以上二味藥,用水四升,先煎煮梔子,煎至二升半,再加入香豉,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為兩次服用,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第二劑。
(梔子苦寒,主治五臟陽邪;香豉主治頭痛煩熱,雖然有散邪的作用,終究屬於五穀之類。所以主治瀉下後身熱,清熱解表。)
發汗或瀉下後,煩熱胸悶的,用梔子豉湯治療。
(發汗或瀉下,是指發汗後又瀉下。兩次治療失誤,陽邪內陷,所以煩熱胸悶。用梔子豉湯治療,是因為邪氣在上焦,用它來引導邪氣外出。)
發汗吐瀉後,虛煩失眠。如果病情嚴重,必定反覆輾轉難眠,心中懊惱不安的,用梔子豉湯治療。如果氣短的,用梔子甘草豉湯治療。如果嘔吐的,用梔子生薑豉湯治療。
(發汗吐瀉後,津液大量損失,陽邪內陷。胃是津液的府庫。胃燥,則陽氣不能下行於陰而滯留在陽,所以虛煩失眠。陽邪逼迫陽位,則膻中震動,心神不安,所以反覆輾轉難眠,心中懊惱不安。用梔子豉湯引導邪氣外出,正氣下達,諸症都能痊癒。如果陽邪內陷,虛火傷氣,就加甘草,甘草能益氣。如果陽邪壅塞於上焦,上逆而嘔吐,就加生薑,辛味能散寒通陽。)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甘草(二兩)
以上三味藥,用水四升,先煎煮梔子、甘草至二升半,再加入香豉,煎煮至一升半,去渣,分為兩次服用,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吐了,就停止服用第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