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一 (2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7)

1. 太陽經上篇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太陽傷寒,傷太陽寒水經之熱病也。水傷而加溫針,則火邪舍肝,木火相得而驚也。)

其脈沉者,[營](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不流](留不)行,更發熱而[煩躁](躁煩)也。

(沉主裡,營為陰,故脈沉者營氣微。衛主表,衛不固則汗出如流珠。浮亦主表,故脈浮汗出者衛氣衰。營微則陰虛忌火,故燒針則血熱妄行。純陽無陰,更發熱而煩躁矣。

以上六節,太陽忌火之症也。)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傷寒者,傷太陽寒(水)經,而病陰虛火炎也。火上炎,故咳逆上氣。陽化氣而陰成形,陰虛則脈散,散則陰不成形,故曰形損主死也。)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太陽膀胱經者,津液之府,而為一身之外藩者也。脈浮而洪,則有表無里,津液絕於內,虛陽浮於外也。身汗如油,表不固而心液出也。喘不休,陽浮於上而氣不降也。陰主內,陰亡,故水漿不下。太陽主表,營衛麗焉。太陽絕,則營衛不澤皮毛,而形體麻木也。膀胱絕而水亡,水不制火,故乍靜乍亂也。陰亡故為命絕。

以上二節,太陽死症。)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太陽者,陽盛也。故旺於巳午未。經曰:自得其位而起者,此之謂(也)。)

白話文:

太陽經上篇

太陽經受寒邪者,若使用溫熱針灸,必會導致驚恐。這是因為太陽經受寒邪,其實是寒邪傷及太陽經的寒水經脈而引起的熱病。水經受損,再用溫熱針灸,則火邪會侵犯肝臟,肝屬木,火屬火,木火相生,導致驚恐。

脈象沉弱者,營氣虛弱;脈象浮而汗出如珠者,衛氣衰弱。營氣虛弱者,若使用燒灼針法,則血液運行受阻,更會加重發熱和煩躁。

以上幾點,都是太陽經忌諱火邪的症狀。

受寒邪而咳嗽、氣逆上衝,脈象散亂者將會死亡,這是因為形體已經受損的緣故。

脈象浮大而洪數,全身汗出如油,呼吸急促不止,飲水不能下嚥,肢體麻木不仁,時而安靜時而躁動,這是將死的徵兆。

太陽經病症將要痊癒時,通常在巳時(上午10點到12點)至未時(下午1點到3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