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一 (19)
卷一 (19)
1. 太陽經上篇
氣既傷,則小便已時,當洒洒然毛聳。蓋氣統於肺,肺主皮毛也。手足逆冷,陽氣不宣布於四肢也。小有勞即身熱者,陽邪慓悍,易發熱也。口開齒燥者,風寒暑濕燥火,各有邪氣從入之門,暑邪中人,則自口齒而入也;若發其汗,則愈傷衛矣,故惡寒甚;用溫針,則益火邪矣;故發熱甚;數下之,則傷裡氣矣,故淋甚;獨下之而曰數者,陽盛之症可下,而不可數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瓜蒂一物為湯主之。]([出自《金匱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身熱,陽邪鬱於肌表也;疼重而脈微弱,傷暑飲水,水不化,而行於皮中故也。瓜蒂湯所以行水也。)
瓜蒂一物湯
瓜蒂(一味,)煎服。
(瓜蒂苦寒,苦能清,苦能泄,且輕清上湧,故一物而水暍俱可解也。
以上三節,太陽中暍傷寒也。)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春溫夏暑熱病也。熱結膀胱者,熱邪結血於足太陽膀胱經也。人並於陽則狂。其人如狂者,下焦陰血,皆為熱結,陽邪搏於陽經,故憒亂如狂也。血自下,則陽邪隨血下行,故曰愈,不必治也。其外不解,不可攻裡,[恐攻裡],裡虛而表邪內陷也,故當先解外。少腹,指膀胱也。急結者,有有形之血蓄結而急也,故用桃仁承氣湯攻之。)
桃仁承氣湯
桃仁(去皮尖,五十枚),甘草(炙,二兩),大黃(酒浸,四兩),芒硝(二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二服,當微利。
(血既內瘀,瘀不去,則狂不已;且外症已解,病在少腹,非從下奪,何以除之?大黃、芒硝、甘草,調胃承氣湯也;加桃仁以去瘀也。桂枝,陶氏所增,今遵原本去之。)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發熱頭疼未除也。脈沉微者,熱瘀於內,不浮滑疾數也。反不結胸者,邪在下,不在上也。其人發狂:太陽者,諸陽之屬,脈連風府,為諸陽主氣者也。血瘀則陰不勝其陽,陽並乃狂也。若少腹硬滿,小便不利者,為熱傷氣化身黃之症。今少腹硬滿,而小便自利,其為熱結瘀血下焦無疑也,故下其血乃愈。
此即表症仍在,然里勢已急,且六七日之久,發狂非如狂者比,即表不解,正因血蓄而不解也,故舍表攻裡,以抵當湯。抵當者,猶云至當,蓋以症重,非前方所能愈也。)
白話文:
太陽經上篇
氣受損傷,就會小便頻繁,並且感到皮膚發麻。這是因為氣都彙集在肺部,而肺主宰皮膚和毛髮。手腳冰冷,是因為陽氣無法布散到四肢。稍微勞累就發熱,是因為陽邪強盛,容易發熱。嘴巴張開,牙齒乾燥,是因為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入侵,暑邪入侵人體,通常會從嘴巴和牙齒進入。如果此時發汗,反而會更傷及衛氣,所以會更怕冷;使用溫熱針灸,則會加重火邪,所以會發熱更厲害;多次瀉下,會傷及裡面的氣,所以小便不利;只瀉下一次而說多次瀉下,這是陽氣旺盛的症狀可以瀉下,但不能多次瀉下。
太陽中暑,症狀是身體發熱疼痛加重,脈搏卻微弱,這是夏季受寒水侵襲,寒水停留在皮膚之間造成的。瓜蒂湯可以治療。
身體發熱,是陽邪鬱結在肌膚表面;疼痛加重而脈搏微弱,是因傷暑後飲水,水液不能正常代謝,停留在皮膚之間造成的。瓜蒂湯的作用是利水消腫。
瓜蒂湯:
取瓜蒂煎服。
瓜蒂性味苦寒,苦味可以清熱,也可以瀉熱,而且輕清向上,所以單用此藥就能治療水熱病。
以上三節,都是太陽中暑或傷寒的病症。
太陽病症久治不愈,熱邪結聚在膀胱,病人神志恍惚如狂,自行出血,出血後病情好轉。如果表症沒有解除,還不能攻治裡症,應該先治療表症。表症解除後,如果只有小腹脹痛緊結,才可以攻治裡症,應該服用桃仁承氣湯。
太陽病,是春季溫病或夏季暑熱病。熱邪結聚在膀胱,是指熱邪阻塞血液在足太陽膀胱經。人體陽氣盛則神志興奮。病人神志恍惚如狂,是因為下焦陰血都被熱邪阻塞,陽邪在陽經衝擊,所以神志混亂如狂。自行出血,是陽邪隨著血液向下運行,所以病情好轉,不必治療。如果表症沒有解除,不能攻治裡症,(擔心攻治裡症),會導致裡虛表邪內陷,所以應該先治療表症。少腹,指膀胱。脹痛緊結,是有形的血液瘀積而緊結,所以用桃仁承氣湯攻治。
桃仁承氣湯:
桃仁(去皮尖,五十枚)、炙甘草(二兩)、酒浸大黃(四兩)、芒硝(二兩)
以上四味藥,加水七升,煎煮至二升半,去渣,加入芒硝,再加熱微沸,離火,飯前溫服五合,每日服用二次,應當微微通便。
血液瘀積在內,瘀血不去,就會神志恍惚不止;而且表症已經解除,病在小腹,如果不從下部疏通,怎麼能去除它呢?大黃、芒硝、甘草,是調胃承氣湯的組成;加入桃仁是為了去瘀血。桂枝,是陶氏添加的,現在遵照原本的方劑去除。
太陽病六七天,表症還在,脈搏微弱而沉,反而沒有胸悶,病人神志恍惚如狂,這是因為熱邪在下焦,少腹應該脹滿,小便自利,出血後病情好轉。這是因為太陽經循行,瘀熱在裡面的緣故,抵當湯可以治療。
太陽病六七天,表症仍在,發熱頭痛沒有消除。脈搏沉微,是熱邪瘀積在內,不浮滑疾數。反而沒有胸悶,是邪氣在下,不在上。病人神志恍惚如狂:太陽經是諸陽之經,脈絡連接風府穴,是諸陽之氣的主經。血液瘀滯,陰氣就抵擋不住陽氣,陽氣盛則神志恍惚如狂。如果少腹脹滿,小便不利,是熱邪傷及氣化而導致黃疸的症狀。現在少腹脹滿,而小便自利,肯定是熱邪瘀血在下焦,所以出血後病情好轉。
這即是表症仍在,然而裡症已經危急,而且病程已經六七天,神志恍惚如狂與一般的狂症不同,表症不解,正是因為血液瘀積而不解,所以捨棄治療表症而攻治裡症,用抵當湯。抵當,意思是正當,因為病症嚴重,一般的方劑不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