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辨脈法

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末二句,本南陽語。前八句,乃叔和之言,叔和紐合一處也。何也?蓋大浮數動滑,沉澀弱弦微,雖可分陰陽,然不可決死生。南陽所云陰脈陽脈,本之《內經·陰陽別論》。所謂陰者,真藏脈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以胃氣有無分陰陽、決死生,而非浮沉微大之謂也。

況序例云:少陽脈弦,太陰脈沉細,少陰脈沉,厥陰脈微。如果沉澀弱弦微為陰,陰脈見當死。則少陽三陰症,無一生矣。且三陽經,仲景原文,見沉澀弱弦微者,三十七條,皆有治法,未嘗以為死症。陽明經循衣摸床之症,明言脈弦者生,未嘗以為陰脈而曰死也。論脈貴神。

白話文:

問:脈有陰陽之分,指的是什麼?

答:一般來說,脈象大而浮動,數而跳動,滑而流動的,稱為陽脈;脈象沉而澀滯,弱而細長,微而細弱的,稱為陰脈。如果陰性疾病出現陽脈症狀,則患者有望康復;如果陽性疾病出現陰脈症狀,則病情危重。

(後面兩句話是南陽地區的方言。前面的八句話是叔和說的話,叔和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原因何在?因為脈象大而浮動,數而跳動,滑而流動,沉而澀滯,弱而細長,微而細弱,雖然可以分為陰陽,但不能以此判斷生死。南陽所說的陰脈陽脈,是根據《內經·陰陽別論》中對陰陽的定義。所謂陰,指的是身體內部的藏腑之脈;所謂陽,指的是胃部的陽氣。通過胃氣的有無來區分陰陽,判斷生死,而不是通過脈象的浮沉微大。

況且《序例》中記載:少陽脈象弦細,太陰脈象沉細,少陰脈象沉細,厥陰脈象微弱。如果沉澀弱弦微為陰脈,陰脈出現即應死亡。那麼患有少陽三陰諸症的病人,豈不是沒有人能活下來了?再說,三陽經中,仲景的原著中提到沉澀弱弦微脈象的,共有三十七處,每一處都有治療方法,沒有將其視為必死的症狀。陽明經的循衣摸牀的症狀,明明白白地說脈象弦細的病人可以活下來,從未將其視為陰脈而宣告死亡。在論述脈象時,要注意脈象的靈活多變。

今論[脈]專以形,而不以神,此其所以為叔和也。)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也]?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陰氣上入,陽氣下陷,此病之所由生,而非診之所由見也。故亦知是叔和語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促結之脈,皆血枯之診。故南陽主以炙甘草湯,何得云陰盛則結也?)

白話文:

現在討論脈象,只專注於形狀,而不考慮神氣,這是叔和派的觀點。

病症有發抖怕冷,又發熱的,這是什麼原因?

陰脈不足,陽氣就向它聚集;陽脈不足,陰氣就乘虛而入。

什麼叫做陽氣不足?

比如寸口脈微弱,就稱為陽氣不足;此時陰氣就會上侵陽氣部位,就會出現發抖怕冷的症狀。

什麼叫做陰氣不足?

比如尺脈微弱,就稱為陰氣不足;此時陽氣就會下陷陰氣部位,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陰氣上侵,陽氣下陷,這是造成病症的原因,而不是診脈時就能直接發現的。因此,也可以知道這也是叔和派的說法。)

脈象來得緩慢,時而停止後又繼續來的,稱為結脈。脈象來得數次,時而停止後又繼續來的,稱為促脈。陽氣旺盛則脈促,陰氣旺盛則脈結,這些都是病態脈象。

(促脈、結脈都屬於氣血虛枯的診斷。所以,南陽主張用炙甘草湯來治療,怎麼會說陰氣旺盛會導致脈結呢?)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

(陽動陰靜,動脈則屬陽。陽盛,無形冷惡寒之症。三焦為相火,火衰則形冷惡寒,亦無見動脈之理。)

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數是數,動是動,本不相同。脈亦無獨見於關上之理,且於上節陽動陰動,自相矛盾矣。)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陰脈陽脈,若以去來言,則無皆浮之理;若以尺寸言,亦無合三部以辨脈之理,且緩非浮大而濡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字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

(陽動陰靜,動脈則屬陽。陽盛,無形冷惡寒之症。三焦為相火,火衰則形冷惡寒,亦無見動脈之理。)

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數是數,動是動,本不相同。脈亦無獨見於關上之理,且於上節陽動陰動,自相矛盾矣。)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陰脈陽脈,若以去來言,則無皆浮之理;若以尺寸言,亦無合三部以辨脈之理,且緩非浮大而濡也。)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陰陽交替作用,稱為動。

陽氣活動則會出汗,陰氣活動則會發熱。身體怕冷畏寒的,這是三焦受傷的症狀。

(陽氣活躍,陰氣靜止,動脈屬陽。陽氣旺盛,不會出現身體怕冷畏寒的症狀。三焦是相火,相火衰弱才會身體怕冷畏寒,也不會出現動脈跳動的道理。)

如果脈象在關脈(手腕內側掌橫紋處)出現,上下沒有連續性,像豆粒大小,並且一跳一跳的,這種脈象稱為動脈。

(數脈是數脈,動脈是動脈,本質不同。脈象也不會單獨出現在關脈上,而且在前面一段中提到了陽氣活躍、陰氣活躍,這與動脈的說法相矛盾。)

陽脈呈現浮大而濕潤的狀態,陰脈也呈現浮大而濕潤的狀態,陰脈與陽脈的狀態相同,這種脈象稱為緩脈。

(陰脈、陽脈,如果以脈象的來去方向來說,不會同時都浮現;如果以寸部、關部、尺部的脈象來區分,也不會把三部脈象合起來辨脈,而且緩脈並不是浮大而濕潤的。)

脈象浮現且緊繃的,稱為弦脈。

弦脈就像弓弦一樣,按壓它時不會移動。脈象緊繃的,就像繩子一樣沒有規律地轉動。

(《內經》以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曰弦,則非浮緊之謂也。如弓弦按之不移,是無神之死脈矣。)

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其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大而浮數,亦非解脈,語意重疊,必系叔和。)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內無津液,陰陽安能自和哉!安能不戰而解哉!)

問曰:脈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白話文:

《內經》中提到的軟弱輕虛而滑,端正挺直且長的稱為「弦脈」,並非浮而緊的脈象。如果脈象像弓弦一樣按壓不動,那就是沒有生氣的死脈。

如果脈象浮而數,按壓不變硬,說明患者身體本就不虛。如果想自行痊癒,只需出汗,而不發熱戰慄。有人問:有的人不發熱戰慄而只是出汗就痊癒,這是為什麼?回答說:這種脈象大而浮數,所以知道不發熱戰慄而只是出汗就能痊癒。

(大而浮數,這也不是痊癒的脈象,話語重複,必定是叔和所寫。)

有人問:有的人不發熱戰慄、不出汗就痊癒,這是為什麼?回答說:這種脈象本來就很微弱,之前可能已經發過汗,或者嘔吐、腹瀉、失血,導致體內津液不足,陰陽自然調和,自然會痊癒,所以不發熱戰慄、不出汗就能痊癒。

(體內沒有津液,陰陽怎麼能調和?怎麼可能不發熱戰慄而痊癒?)

有人問:想要知道脈象上的疾病是否痊癒,應該如何分辨?回答說:寸口、關上、尺中三處的脈象,無論大小、浮沉、遲數,如果都一致,即使有寒熱之症不退,這種脈象也表示陰陽調和,疾病即使嚴重也應該能痊癒。

(病愈不愈,當以胃氣辨三部同等,寒熱不解,雖劇當愈。然乎否乎?且與《內經》經旨不同,叔和言也。)

(師曰:立)夏[月得](脈)洪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痛](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須發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脈)洪大[脈],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身疼而重,濕症也。此即叔和入理之言,然語氣的系叔和,故仍奉還之。)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也。

(遲數所以辨寒熱,非所以辨藏府也。)

白話文:

(病能不能痊癒,應該憑胃氣來辨別三部是否協調,寒熱不能化解,即使病情危重也應當會好。但是這樣說對不對呢?而且與《內經》的經旨不同,這是叔和的說法。)

(老師說:立)夏[月得到](脈象)洪大[的脈象],這是它正常的狀態,這個人得病,身體疼痛[沉重]的人,須讓他出汗。如果第二天身體不痛了也不重了,就不用發汗了。如果汗水微微出,第二天就會痊癒了。為什麼這樣說?立夏[得到](脈象)洪大[的脈象],這是這個時節的脈象,所以才會這樣。一年四季都以此類推。

(身體疼痛而沉重,是濕症。這是叔和入情入理的話,但語氣的體系是叔和的,所以還是依照他的說法。)

寸口脈,浮的是在表,沉的是在裡,數的是在府,遲的是在臟。假若脈象遲緩,這就是病在臟裡。

(遲數是用來辨別寒熱的,不是用來辨別臟腑的。)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何以[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

[脈數](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趺陽以遲緩為胃氣如經。故浮數,知醫誤下,致傷脾胃,頗為近理。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又不知所言何事,豈非叔和手筆?)

白話文:

如果腳陽脈跳動遲緩而緩慢,代表胃氣正常。但如果腳陽脈浮起且跳動頻繁,浮則傷胃,頻繁則傷脾,這就不是原本的病症,而是醫生過度下瀉造成的。營衛之氣內陷,一開始脈搏微微跳動,但後來卻反而浮起來,患者必然大便乾燥,還會打嗝來緩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頻繁的脈搏會傷脾,而一開始的脈搏微微跳動,就知道脾氣虛弱,所以大便乾燥,打嗝來緩解。現在脈搏反而浮起來,跳動也變慢,邪氣單獨留在體內,患者會感到飢餓,邪熱無法消化食物,就會發燒口渴。

脈搏應該要跳動遲緩,脈象前後一致才符合規律,病人才會感到飢餓。如果脈搏不按時跳動,就會生出惡瘡。

[問](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人]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暑,(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令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澀,故知亡血也。

(脈微陽虛,脈澀陰虛,陰陽俱虛,亦無欲著復衣,欲裸其身之事。蓋陰並虛者,不同於孤陽孤陰之人,偏現陽症陰症也。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如夏月胃中虛冷,冬月胃中煩熱,夏日安能飲水,冬日安用飲湯?豈人飲食,亦有偽也?)

白話文:

問:(老師)說:病人脈搏微弱而澀滯,這是因為醫生治病不當。醫生讓他大幅發汗,又多次讓他大量腹瀉,導致他失血過多。病人應該怕冷,之後才會發熱,而且不會停止。夏天的酷暑,(病人)想穿多件衣服;冬天的嚴寒,(病人)想裸露身體。這是因為陽氣微弱,所以怕冷;陰氣虛弱,所以發熱。醫生讓他發汗,讓陽氣微弱,又讓他大幅腹瀉,讓陰氣虛弱。五月份的時候,陽氣在表層,胃中虛寒,因為陽氣內部微弱,無法抵禦寒冷,所以想穿多件衣服。

十一月份的時候,陽氣在裡層,胃中煩熱,因為陰氣內部虛弱,無法抵禦熱氣,所以想裸露身體。另外,陰脈遲澀,所以知道病人失血了。

(脈搏微弱是陽氣虛,脈搏澀滯是陰氣虛,陰陽兩虛,既不會想穿多件衣服,也不會想裸露身體。因為陰陽兩虛的人,不同於單純陽虛或單純陰虛的人,他們不會只出現陽症或陰症。冬天的話就喝熱湯,夏天的話就喝水。如果夏天的胃中虛寒,冬天的胃中煩熱,夏天怎麼能喝水,冬天怎麼能喝熱湯?難道人的飲食,也可以造假嗎?)

屬府者,不令[泄](溲)數,[泄](溲)數則大便[難](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陽盛之症,重亡津液,方屬府而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總由不明傷寒有陽盛陰盛之別。真寒症、應發汗者,無陽明燥症也。)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遲為無陽。面赤戰惕者,戴陽症也。六七日安能汗出而解!)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煩]躁(擾)者,必(欲)解也。

(大煩,又曰其人煩躁,此種文理必然叔和。)

白話文:

如果屬府,就不應該讓小便次數頻繁,小便次數頻繁則大便會硬。出汗多則發熱減輕,出汗少則大便難,脈搏遲緩,還不能用攻邪的方法治療。

脈搏浮而遲,臉色發紅發熱並伴有發抖,六七天應該會出汗而病癒;如果反而發熱加重,則恢復遲緩,遲緩代表無陽氣,不能出汗,身體必然會發癢。

生病六七天,手腳三部都達到極點,非常煩躁,嘴巴緊閉不能說話,病人煩躁不安,就一定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