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序例

《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

(天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傷人太陽寒水經而病,名曰傷寒。寒者,經也,非氣也。故越人五十八難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有中風,風也。有傷寒,寒也。有濕溫,濕也。有熱病,即春溫夏暑,燥火暑也。有溫病,疫也。凡邪從太陽而入者,總名傷寒。

白話文:

《陰陽大論》中說:春天的天氣溫和,夏天的天氣炎熱,秋天的天氣涼爽,冬天的天氣寒冷凜冽,這是四季正常氣候的順序。冬天非常寒冷,萬物深藏,君子嚴密防守自己的身體,就不會受到寒氣的侵襲,如果接觸寒氣就會生病,這種情況就叫做傷寒。在四季中受到氣候的侵襲都會生病,其中以傷寒的毒性最強,因此傷寒是最容易致命的疾病。一接觸寒氣就生病的,稱為傷寒。沒有立刻生病的,寒毒會隱藏在肌膚中,到了春天會轉變成溫病,到了夏天會轉變成暑病。

暑病是比溫病更嚴重的熱病。因此,辛苦勞作的人,在春夏天就會得溫熱病,這些都是由於冬天時接觸寒氣造成的,並不是時令流行的疾病。

(天上有六種氣候:風、寒、暑、濕、燥、火。傷到人體太陽寒水經而發病的,稱為傷寒。寒邪是通過經絡侵襲人體的,並不是通過氣候。因此,《越人五十八難》中說:傷寒有五種,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中風是風邪侵襲人體所致。傷寒是寒邪侵襲人體所致。濕溫是濕邪侵襲人體所致。熱病就是春天的溫病和夏天的暑病,是由燥火和暑熱之邪侵襲人體所致。溫病是疫病。凡是從太陽經侵入人體的邪氣,總稱為傷寒。

南陽原文,遵越人而立論也。叔和以兩傷寒不辨,一經,一言氣,乃曰觸冒於寒,乃名傷寒。觸冒寒邪之症,乃五種中一種耳,安可序例他種哉?以傷寒為毒,以傷寒為殺厲之氣,叔和便開厲堦。中風病風,中寒病寒,中濕病濕,中燥火暑病溫病暑。誰非中而即病者?何來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溫,至夏變暑。

即《內經·生氣通天論》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寒字,仍言經,非言氣。蓋以冬月非時燥火,傷[寒]水之經。冬月水王(旺),足以制燥火,故不即病。至春木王(旺),木火相生,而病水枯火盛之春溫。至夏暑火更烈,而病火炎暑熱之暑病。春溫夏暑,同名熱病。

白話文:

南陽張仲景遵從越人的理論而立論。張叔和把兩種傷寒混為一談,他只提經絡和氣,說觸犯了寒冷,就叫做傷寒。觸犯寒邪的證候,不過是五種證候中的一種罷了,怎麼可以按照這種證候來對其他證候進行分類呢?將傷寒視為毒邪,將傷寒視為一種致命的病氣,張叔和此舉就打開了這種邪氣的通道。中風病是風邪所致,中寒病是寒邪所致,中濕病是濕邪所致,中燥火暑病、溫病、暑病都是火邪所致。誰不是因為中邪才生病的?怎麼會出現寒毒藏在肌膚的說法?到了春天,寒邪化為溫邪;到了夏天,寒邪化為暑邪。

就像《內經·生氣通天論》所說:「冬天受到寒邪的侵襲,春天必定會得溫病。」「寒」字,依然指經絡,而不是氣。這是因為冬天的時候不適時宜地出現燥火,傷害了水經。冬季水勢旺盛,足以抑制燥火,所以不會立即發病。到了春天,木勢旺盛,木火相生,導致水枯火旺,就會得春溫。到了夏天,暑火更加猛烈,就會得火炎暑熱的暑病。春溫、夏暑,統稱為熱病。

一病以先夏至日發,後夏至日發,而異名耳。故金匱真言云:藏於精者,春不溫病;藏於精者,足於水也。水足,自不病燥火症也。叔和總歸寒變,一病即發其汗,致陰愈枯涸,而變症百出,豈非叔和之遺禍歟?春夏溫熱之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是風濕燥火暑,總歸於寒矣。南陽原文具存,叔和之言,然歟否歟?《陰陽大論》,出於何典?)

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占之。九月霜降,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

白話文:

疾病可能在夏至前或後發作,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因此,金匱真言說,如果藏精,那麼春季就不會有溫病;如果藏精,則體內水分充足。水分充足,自然不會出現乾燥火熱的症狀。叔和總結了寒症的變化,一旦疾病發作,就會出汗,導致陰液更加枯竭,產生各種變化,難道這不是叔和的遺留之過嗎?春夏季節的溫熱疾病,都是因冬季接觸寒冷導致,所以風濕燥火暑,最終都歸結於寒。南陽原文存在,叔和的理論,是否正確呢?《陰陽大論》出自哪一部典籍?

對於流行性疾病,春季應該暖和但反而出現大寒,夏季應該熱但反而出現大涼,秋季應該涼但反而出現大熱,冬季應該寒但反而出現大溫,這些不在季節常態的情況下出現的特殊氣候,導致一年之中,老少的病症多相像,這就是流行性疾病的氣候特徵。如果想要預測和辨識四季的正常氣候所導致的疾病,以及流行性疫氣的法則,都應該根據星曆來進行分析。霜降之後的九月,應該逐漸轉冷,到了冬季,大寒,到正月雨水節後,應該開始緩和。

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加](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

(叔和之言不息,南陽之澤不彰。此節雜七雜八,言四時邪氣正氣,總為寒而發。但觸冒寒邪之傷寒,乃五種中之一種。凡字大誤矣.安可以序例南陽原文哉?)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症](證)如後章。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此為時行寒[月](疫)也。

白話文:

所以叫它雨水,是因為冰雪融化變成雨水。到了驚蟄二月節氣之後,天氣逐漸回暖,走向夏天炎熱,到了秋天就涼爽。從霜降以後,直到春分之前,凡是接觸到霜露,體內寒氣入侵而生病的,就稱為傷寒。

冬天出現不正常的溫暖,稱為冬溫。冬溫的毒性與傷寒大不相同,冬溫還有先後重疊的變化,也分輕重,治療方式不同,症狀如後章所述。從立春節氣之後,如果沒有嚴寒,也沒有冰雪,卻有人發燒生病,這是春天的陽氣,在冬天潛藏的寒氣發作,轉變成溫病。從春分以後,直到秋分節氣之前,如果天氣出現嚴寒,這是時行寒疫。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東垣云:春溫症,水先虧,於水正王(旺)之時,[火]乃動,於火未動之日,則冬時之暖,正春溫之原。乃曰與傷寒大異,為治不同。異於何處?不同何法?不過為下文「冬時伏寒,變為溫病」,先註解腳耳。寒豈變溫哉!又曰此為寒疫,突如其來狀,有頭無腦。病熱,又因暴寒折陽氣所致。

陰陽水火,叔和原不明白,故有此論。先夏至日為溫,後下(夏)至日為暑。溫暑總名熱病。今日熱病與溫暑相似,但治有殊耳。叔和滿[肚]糊疑,亦不知溫暑名熱病也;不知治法,何故有殊耶!)

白話文:

三月四月,偶爾會出現突來的寒潮。當時陽氣還很虛弱,被寒氣壓制,發燒的症狀較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經旺盛,被寒氣壓制,發燒的症狀就會加重。七月八月,陽氣已經衰弱,被寒氣壓制,發燒的症狀也會變輕。這種病症和溫病、暑病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卻有不同。

(東垣醫派認為:春天的溫病是由水液先虧損造成的,在水液旺盛的時候,才會引發火熱症狀。在火熱症狀還未出現時,冬天的暖氣就是春溫病的根源。因此,春溫病與傷寒病有很大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不同在哪裡呢?治療方法上有什麼不同呢?後面的文章會提到「冬天的寒氣潛伏起來,變成溫病」,這是預先對此作出的解釋。難道寒氣會變成溫熱嗎?東垣醫派又說這是寒疫,發作得很突然,頭重腳輕。發燒則是因為突來的寒氣壓制了陽氣造成的。

叔和先生不明白陰陽水火的道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論述。夏至日前後的時間為溫病,夏至日後的時間為暑病。溫病和暑病總稱熱病。現在的熱病雖然和溫病、暑病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卻不同。叔和先生滿腹疑惑,也不知道溫病、暑病是熱病;也不知道為什麼治療方法不一樣呢!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是以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下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

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病變焉。此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病)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白話文:

十五天產生一氣,在四季之中,一個季節有六氣,四乘以六等於二十四氣。然而氣候有時應當出現卻未出現,或是不應出現卻出現了,有的出現的過於極端,這些都成為致病之氣。但天地的運行和停止、陰陽的消長,都是各自正合一氣的道理。所以春天的溫暖,就是夏天的酷熱;秋天的涼爽,就是冬天的寒冷。因此冬至過後,一個陽爻上升,一個陰爻下降;夏至過後,一個陽氣下降,一個陰氣上升。

這表示冬夏兩至,陰陽交合;春秋兩分,陰陽分離。陰陽相互轉化,人體也因此發生病變。所以君子在春夏養護陽氣,秋冬養護陰氣,順應天地剛柔的變化。小人觸犯冒犯時令,必定會感染毒疹。需要了解毒氣留在哪條經絡,就會發何種疾病,仔細探究取證。因此春季受風邪,夏季必定會拉肚子;夏季受暑氣,秋季必定會發瘧疾;秋季受濕氣,冬季會產生咳嗽;冬季受寒氣,春季必定會發溫病;這是一種必然的道理,不可不仔細弄清楚!

(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一陽氣下,一陰氣上。升降上下,於理不通,紐合《易經》,強作解事耳。至於合離,尤為費解。許多陰陽,不過為「人變病焉」「變」字作注耳。既曰觸冒必嬰暴疹,則無留何經、發何病之理矣。既曰寒毒藏於肌膚,變溫變暑,何云而發何病?句句自相矛盾。

《內經》「春傷於風」八句,本言藏氣受傷,非言外感也。春傷於風,春日傷風,木經上升之氣,春日木王(旺),雖傷可支持,至夏日,木氣退不能升,則清氣下注病飧泄。夏傷於暑,夏日寒冷,傷相火暑氣,火傷則陽不舒,至秋天涼,而生痎瘧也。秋傷於濕者,秋日應燥,乃不燥而濕,則燥金困濕亦水類,冬日水王(旺),則金濕而寒生咳嗽也。

白話文:

陰陽爻的升降與《易經》的原理不相符,是強行解釋。陰陽的結合和分離更是難以理解。很多陰陽的說法,只是解釋「人變病焉」這個「變」字而已。既然說接觸冒犯一定會得暴疹,那就沒有什麼經絡受留和發什麼病的道理了。既然說寒毒藏在肌膚裡,隨著溫度變化而發病,那怎麼可能發出什麼特定的病呢?這些說法處處自相矛盾。

《內經》中「春傷於風」八句話,原本指的是臟腑之氣受傷,而不是外感。春天受風,傷了木經向上升的氣,春天木氣旺盛,所以雖然受傷還能承受。到了夏天,木氣衰退不能上升,清氣就會下降,導致腹瀉。夏天受寒,傷了相火暑氣,火傷了陽氣就不舒暢。到了秋天涼快,就會得瘧疾。秋天受濕,秋天應該乾燥,但如果潮濕,就會導致燥金受困,冬天水氣旺盛,金受濕寒,就會得咳嗽。

冬傷於寒者,冬月寒水氣傷而火動水王(旺)時,則水足制火,至春木王(旺),木火熾而病溫也。叔和欲引證寒變溫之說,牽引上六句,句句解差,並使飧泄痎瘧病原,使人人認差,禍及蒼生,可深浩嘆也。)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症](證)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夫[地土](土地)濕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飡居亦異,是以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者]也。

白話文:

在冬天受寒的人,冬季寒水之氣傷及人體,導致火氣亢奮,水氣旺盛。此時,水氣充足制約火氣。到了春天,木氣旺盛,木火過於熾烈,就會產生溫病。叔和先生想引證寒變溫之說,牽引上六句,逐句解釋。但這樣一來,容易使人混淆飧泄、瘧疾的病原,導致誤診,危害蒼生,令人深感悲嘆。

傷寒疾病的輕重程度逐日變化,需依據情況施以方藥治療。如今世人傷寒,有的開始時不早治療,有的治療不對症,有的拖延日久,睏乏後才告知醫生。醫生又不按照次序治療,則難以治癒。都應該根據當時的狀況靈活制訂方劑,才能奏效。現在蒐集整理仲景舊論,記錄其症狀、脈象、聲色,對照病情對症施治的神奇方劑,希望能應急防治。由於土地濕寒高低不同,物性剛柔、居住環境也有差異,因此黃帝提出四方的疑問,岐伯發揮四方治療的才能,用以教導後人,啟發他們未曾領悟的,臨牀上治療疾病時,必須仔細審度這些因素。

(叔和搜採仲景方論,而作序例,創立寒毒變溫變暑之說。今世俗醫生,皆曰傳變傷寒。舉世盡叔和之偽黨矣,豈非生民之不幸哉?)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於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白話文:

叔和採集仲景的方論,並且撰寫序論,提出寒毒變溫變暑的觀點。現在的醫生都說這是傳變的傷寒論。舉世的人都成為叔和的偽黨,這難道不是百姓的不幸嗎?

凡是遭受寒氣侵襲,就會得熱病,熱病(即使)嚴重也不會死亡。如果同時受到寒氣和暑邪侵襲而得病的人,必定會死亡。寸口脈和尺澤脈都浮起的,是太陽經受病,應該在一天到兩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上達風府,所以頭頸疼痛,腰背僵硬。寸口脈和尺澤脈都長的,是陽明經受病,應該在兩到三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挾著鼻絡上達於眼睛,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澀,不能入睡。寸口脈和尺澤脈都緊繃的,是少陽經受病,應該在三到四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循著脅絡上達於耳朵,所以胸脅疼痛,耳朵聾。

這三經都受病了,還沒有進入臟腑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寸口脈和尺澤脈都沉細的,是太陰經受病,應該在四到五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分佈在胃中,連接咽喉,所以腹部脹滿,咽喉乾澀。寸口脈和尺澤脈都沉的,是少陰經受病,應該在五到六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貫穿腎臟,連接肺部,繫於舌根,所以口乾舌燥而口渴。寸口脈和尺澤脈都微弱緩慢的,是厥陰經受病,應該在六到七天發病,因為它的脈絡循著陰器,連接肝臟,所以感到胸煩脹滿,睪丸萎縮。

此三[陰](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

(《五十八難》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則《內經》之《熱病論》,即論《難經》第四種傷寒熱病也。以一種熱病論,而序例五種傷寒,原不相合,於是以尺寸俱浮、俱長、俱弦、俱沉細、俱沉、俱微緩,分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不辨風寒濕熱溫五種。

既無是理,以《熱病論》之「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改為一二日、二三日、三四日、四五日、五六日、六七日,介乎不風、不寒、不濕、不熱之間。又無是症,又增(入)已入於府,未入於府兩句,不知如何是府?如是何經?雖見紐掐苦心,然於傷寒,未見頭緒也。此其叔和之技歟!)

白話文:

這三條(陰)經都受到病症,已經進入體內,只有治療好病情,問題才能解決。

(《傷寒論》中提到五種傷寒: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而《內經》的《熱病論》,就是討論《難經》中第四種傷寒——熱病。原本只討論一種熱病,卻列出五種傷寒類型,顯然不合邏輯。於是,以脈象尺寸俱浮、俱長、俱弦、俱沉細、俱沉、俱微緩,來區分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條經絡,而沒有區分風寒濕熱溫這五種病症。

既然沒有這樣的道理,就將《熱病論》中「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的說法,改為一、二天,二、三天,三、四天,四、五天,五、六天,六、七天,介於不風、不寒、不濕、不熱之間。但這樣的病症並不存在,而且又添加了「已入於府,未入於府」兩句話,不知府是指什麼?又屬於哪條經絡?雖然可以看到編撰者的心血,但對於傷寒方面的理論,仍然沒有清晰的脈絡。這難道是它的缺點嗎?)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藏府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知](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過十三日以上不問,[尺寸](寸尺)陷者,大危。

白話文:

如果同時受到寒氣侵襲,第一天太陽經受到影響,就會同時影響少陰經,導致頭痛、口乾、煩悶、口渴。第二天陽明經受到影響,就會同時影響太陰經,導致腹脹、身體發熱、不想進食、胡言亂語。第三天少陽經受到影響,就會同時影響厥陰經,導致耳聾、水腫、昏厥、無法進食、意識不清,在第六天死亡。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受到影響,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臟腑不通,最後導致死亡。

如果沒有同時受到寒氣侵襲,也不會傳播到其他經絡,也沒有其他異常,那麼到第七天太陽經的病症會減弱,頭痛也會逐漸好轉。第八天陽明經的病症會減弱,發熱症狀也會逐漸緩解。第九天少陽經的病症會減弱,耳聾情況會稍有改善。第十天太陰經的病症會減弱,腹脹情況將會維持不變,但患者會開始想要進食。第十一天少陰經的病症會減弱,口渴會停止,舌頭髮乾的情況會消失,並開始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的病症會減弱,水腫會消退,小腹會稍微下陷,體內多餘的氣體會排出,患者的精神也會變好。如果超過十三天以上,脈象出現凹陷,則情況非常危急。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舊](後)壞[症病](病證)而治之。

(以《熱病論》作序例,已十分不通。故兩感病,惟熱病有者,亦序入內,而不知更奇者。曰「更不傳經,不加異氣」八字,既不傳經,則始終在太陽一經矣。太陽一解,即當全愈,何來明少二陽,及三陰之症而日罷退也。所云異氣,考之下文,皆外感之六氣。其以六氣為異氣,止因目內不識南陽原文耳。

既曰異氣,又曰依壞症病而治,並不知壞病也。叔和無知,其罪尚恕;但可怪者,二千年之醫,無一明日張膽,攻其誤也。)

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變為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感](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症](證),方治如[法](說)。

白話文:

如果病情變化,轉變成其他疾病,就要根據原本的病症來治療。

(脈陰陽俱盛,越人所云寒脈也。重感於寒,寒上加寒,何得變溫瘧?經云:溫瘧,先傷風,後傷寒,故先熱後寒。又云:溫瘧,其脈如乎,若陰陽俱盛,不如平矣。寒上加寒,與先傷風亦不合。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越人所云風脈也。更感於風,風上加風,何變溫病?叔和前已將春溫,為冬寒所變,今又以溫瘧、風溫、溫毒、溫疫,盡春溫所變。曰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症,方治如法。

豈天之六氣,但有寒乎?世人之病,僅有溫乎?致醫一遇傷(寒),必大汗之。如此死者,序例殺之也。殺人者死,叔和應服上刑!)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內](臟),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虞](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白話文:

脈象顯示陰陽兩氣都盛,這是越人醫書上所說的寒脈。再次遭受寒邪侵襲,寒上加寒,怎麼會變成溫瘧?《內經》說:溫瘧,先是被風邪所傷,後來又受寒邪所傷,所以先發熱後發寒。又說:溫瘧,其脈象沉重有力,如果陰陽兩氣都盛,就不會是這樣的。寒上加寒,與先傷風的說法也不符合。陽脈浮滑,陰脈濡弱,這是越人醫書上所說的風脈。再次遭受風邪侵襲,風上加風,怎麼會變成溫病?叔和之前已經把春瘟歸類為冬天寒冷所致,現在又把溫瘧、風溫、溫毒、溫疫都歸類為春瘟所致。說因為冬天受到寒邪侵襲,發作成溫病,脈象出現變證,治療方法按章法行事即可。

難道上天的六種邪氣,只有寒邪嗎?世人的疾病,只有溫病嗎?導致醫生一遇到傷寒,就一定用大汗法來治療。這樣把人治死了,序例殺人也要償命。殺人者要死,叔和應該被處以極刑!)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邪氣入[內](臟),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虞](慮)之要。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

凡是人有疾病,不要等到嚴重了才治療,忍著疼痛希望病情好轉,結果變成頑固的慢性病。小兒和婦女,病情會更加嚴重。時令之氣不調和,就應該及早說出來,找出病邪的根源,在病邪還在肌膚腠理之間的時候,及時治療,很少有不治癒的。如果病人忍著不說,等到幾天後才說,病邪已經深入五臟,那就很難治療了。這是家中有人生病,必須預防的重點。凡是煎製湯藥,不要避諱早上或晚上,一旦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就應該馬上治療,不要等到早晚後再治療,這樣容易治癒。

如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不在[症](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熱遂利,躁煩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夫陽盛陰虛,汗之[即](則)死,下之[即](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即愈,下之即死。夫如是,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安可以妄攻?虛盛之治,[安]相背千里?吉凶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

白話文:

一遇到病情變化,疾病就會惡化,即使想要治療,也難以奏效。服藥若不遵循方法,任性違背醫囑,就無需治療了。所有傷寒的疾病,大多是由風寒所致,一開始表證的中風寒若未及時治療,就會進入裡證而無法消散。若未適當的溫熱治療而導致無法消散的,不在治療的範圍內。打算攻下治療時,仍然應該先解除表證,才能治療裡證。如果表證已解除但裡證未消,若非大便祕結,依然會出現寒熱症狀,則疾病無法痊癒。

如果表證已解除但裡證未消,大便乾燥且堅硬,可以解除便祕,即使過了四五天也不會造成問題。如果病情不適合瀉下而強行攻下,內裡的虛熱會進入體內,接著就會腹瀉,煩躁不安等各種變化難以預料。輕者會虛弱困頓,重者必定死亡。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時,發汗治療就會死亡,瀉下治療就會痊癒。陰氣旺盛陽氣虛弱時,發汗治療就會痊癒,瀉下治療就會死亡。如此一來,怎能隨意使用神丹藥丸甘遂?虛證與實證的治療方法,相差千里?吉凶的關鍵,應驗得像影子一樣,豈能輕易對待!更何況桂枝服用後,若陽氣旺盛則會死亡;承氣湯入胃後,若陰氣旺盛則會死亡。生死攸關,就在一瞬間。

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致使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野,仁者鑑此,豈不痛[哉](歟)!

(五種傷寒,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之別。蓋陽盛陰虛之症,更遇陽明經氣燥熱,故致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至於陰盛之症,求其燥熱,安可得乎?風為陽邪,猶能堅燥;至於寒症,則屬於陰,雖傳陽明,但有虛寒而無堅燥,必然理也。何云傷寒多從風寒得之?風寒入里則不消。

既病源專屬風寒,南陽何又有利濕清熱潤燥之藥?越人有陽盛陰盛,陽虛陰虛之分,汗下死愈之別。蓋傷寒,除溫症之邪,清濁不一。外則風熱二症屬陽盛,寒濕二症屬陰盛。越人分症分脈,陰陽虛實判然,故以汗下誤施示禁。南陽陰盛之症,原不主以承氣;中風則系陽盛之症,桂枝未見下咽則死。

白話文:

仔細觀察身體狀況,沒時間逐日計算。這裏,陰陽虛實相互交錯,它的跡象極為細微;發汗和吐下的做法相反,帶來禍害卻非常迅速。然而,醫術淺陋狹隘的人,糊裡糊塗不知病因,治療起來才會錯誤,導致病人死亡,自己卻說這是病人的命運,造成怨魂塞滿黃泉路,屍體遍野。仁心仁術的人看到這些,怎能不感到痛心!

(五種傷寒,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之別。所謂陽盛陰虛之症,外遇陽明經氣燥熱,所以導致大滿大實,堅硬的糞便。至於陰盛之症,求得燥熱,豈能得到?風為陽邪,尚且能使大便堅燥;至於寒症,則屬於陰,雖傳陽明,但有虛寒而無堅燥,必然如此。怎麼說傷寒大多從風寒得來?風寒進入身體就會消失。

既然病因專屬於風寒,南陽為何還有利濕清熱潤燥的藥?越人有陽盛陰盛,陽虛陰虛之分,汗下死愈之別。傷寒,除了溫症之邪,清濁不一。外感來說,風熱二症屬陽盛,寒濕二症屬陰盛。越人根據症狀脈象區分,陰陽虛實分明,所以禁止錯誤地使用汗下。南陽陰盛之症,本來不主張用承氣治療;中風則屬陽盛之症,(桂枝)未見下嚥則死。

甘遂雖有方,神丹不知起於何人。叔和開口神丹,便見小方家技量矣。至於冤魂塞冥,死屍盈野,遵序例者,必致於斯矣。)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裡,本有不同,而執迷[妄](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攻](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當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正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變]敗。

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之](諸)身,夫何遠之有焉!凡發汗溫[服](暖)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進三服。若與病[症]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若服一劑,病[症仍](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

白話文:

甘遂雖然有特定的方劑,但神丹的起源卻無從得知。叔和公開了神丹的祕方,就可以看出小方家的醫術水平。至於冤魂填滿陰間,死屍遍野的情況,堅持遵循常規方法的人,必然會導致這種結果。

凡是同時出現兩種病症的情況,治療的先後順序應當有所區別,發汗和攻裡治療的方法本就不同,可固執己見的人卻說神丹甘遂可以一起服用,既能發汗解表,又能攻裡治療,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違背了醫理。聰明的人做事都會考慮周全,而愚蠢的人做事卻往往魯莽草率。安危的變化,怎麼能被欺騙呢!世上的讀書人只顧追求名譽和利益,卻看不到災禍臨頭的危險。

只有明智的人才能真正保護自己的根基,從自身下手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追求遙遠的東西呢!凡是服用了發汗溫熱湯藥的,方子雖然說一天服用三次,但如果病情嚴重沒有好轉,應該適當縮短服藥間隔,可以在半天內分三次服用。如果和病情相互抵觸,就會有所感覺。病情嚴重的人,一天一夜之內,應該在傍晚觀察病情。如果服了一劑藥後,病情仍然存在,就應該再次服用原湯。

至有不肯出汗,服[二](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症](病)也。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痛](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症](證)而與之,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斗,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

忽然大汗出,是為[欲](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便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數)也。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後靜,此皆愈[症](證)也。

白話文:

如果不出汗,服藥兩到三劑才會解開。如果汗不出,就會凶多吉少。凡是得了溫病,到了五六天,而感到口渴想喝水,但喝不了太多,就不要給他喝。為什麼?因為腹中的熱氣還不多,不能將水消化掉,反而會讓人產生腹痛。到了七八天,非常口渴想喝水,還是要根據症狀而給他喝,給他喝的時候要讓他喝不飽,不要過度給他喝,就算他能喝一斗水,也只給他喝五升。如果喝了以後腹部發脹、小便不通,或喘息或嘔吐,就不要給他喝了。

如果突然大汗而出,這是快要自愈的跡象。凡是得病的人,反而能夠喝水,這是快要痊癒的症狀。那些不懂得病理的人,聽說病人喝水能夠自愈,即使只是輕微口渴,也強迫病人喝水,因此釀成禍害,不可勝數。凡是得病的人,厥脈跳動頻繁,服用湯藥後跳動會更緩慢,脈搏浮大減小,起初躁動後安定下來,這些都是痊癒的徵兆。

(此一段,雖若近是,然叔和胸無定見,全以探察為事,亦在言表矣,酷似今之醫生。所以叔和偽統,法派多人也。)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二](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刺之有災,並中髓也。[凡]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陰陽脈俱盛,大汗出,[脈]不解者,死。陰陽脈俱虛,熱不止者,死。脈至乍[疏](數)乍[數](疏)者,死。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者]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症](證)候也。

白話文:

虽然这段话看起来很像是最近的理论,但叔和胸无成竹,完全依赖于观察和探查,这在言语和行动上都显而易见,和现在的医生很像。所以叔和伪造统治,利用法派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治疗温病,可以使用五十九个穴位针灸。而人体所有的穴位,共有二百六十五个。其中三十六个穴位,灸灼有害,针刺会带来灾祸,都会损伤骨髓。脉搏四损三天就会死亡,普通人呼吸四次,病人脉搏跳动一次,被称为四损;脉搏五损一天就会死亡,普通人呼吸五次,病人脉搏跳动一次,被称为五损;脉搏六损立刻就会死亡,普通人呼吸六次,病人脉搏跳动一次,被称为六损。脉搏强劲,身体却寒冷,是因为感染了伤寒;脉搏虚弱,身体却发热,是因为感染了暑热。

阴阳脉搏都强劲,大量出汗,脉搏却无法恢复正常,就会死亡。阴阳脉搏都虚弱,发热持续不止,也会死亡。脉搏跳动忽快忽慢,就会死亡。脉搏跳动如同转动绳索一样,当天就会死亡。胡言乱语,身体微微发热,脉搏浮大,手脚温热,则能活命;如果身体发冷,脉搏沉细,则不会超过一天就会死亡。以上这些,都是伤寒热病的症状。

(四損五損六損,論脈以遲數,而不論神,何可定死生?脈盛身寒四句,上下文原不連貫。因有傷寒二字,故不得不以脈字,換去經文氣字,挨插於此。摭拾難素之言,無不與本旨相反者。一篇序例,與南陽經文,毫不相關,庸惡陋劣,十分全備矣。二千者奉為準繩,可嘆也夫!)

白話文:

(四損五損六損的說法,只論脈搏的遲緩和急促,而不論精神狀態,怎麼可以用來確定生死?脈盛身寒四句,與上下文原本不連貫。因為有「傷寒」二字,所以不得不用「脈」字代替經文的「氣」字,把它插入這裡。摘取難經之言,無不與本旨相左。一篇序例,與南陽經文毫不相關,庸俗惡劣,十分齊全。二千多年來奉為準則,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