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八 (11)
卷八 (11)
1. 平脈法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
(此叔和抄竊《難經》之文也。)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順](逆)有[逆](順),何(謂)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縱橫出於《脈經》。《脈經》者,叔和之書也。)
傷寒,腹痛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緊脈為寒,寒遇陽明經之熱,則寒必解。譫語,陽明經症也。故譫語症之脈決不緊,緊脈之症,決不譫語,勢不兩立者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脈)名曰殘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脈能作病,全為胃氣衰弱,未聞以弦、緊、滑、澀、浮、沉也。論脈以形不以神,其惟叔和乎?)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症](證)相應,因為作湯。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病](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緣何](何緣)[有](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名災怪耳。
(藥不對病,乃推託舊時之藥發作,開世俗嫁禍法門。叔和真無恥小人耳。)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脈弦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此)是肝藏傷,故知死也。南方心脈,其形何[似](以)?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
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裡也;脈來頭(小)本大[者],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大](太)陰,其脈毛浮也。
肺病自得此脈,若得遲緩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當癰腫,為難治也。
(關格本以人迎氣口,辨陰陽之痞絕。以關格為病,始於《難經》。蓋越人有《難經》,傳至華元化,焚於獄。吳太醫呂廣,追錄八十一難。凡背《內經》者,皆廣之訛,非越人原文也。至於反覆二字,更為杜撰。)
白話文:
平脈法
問:經書上說脈象有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之重,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脈象是指用手指按壓脈搏,如同三菽(三粒豆子)般重量的是肺氣;如同六菽般重量的是心氣;如同九菽般重量的是脾氣;如同十二菽般重量的是肝氣;按壓到骨頭的是腎氣。
問:脈象有相乘的關係,有縱有橫,有順有逆,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水克火,金克木,稱為縱;火克水,木克金,稱為橫;水克金,火克木,稱為逆;金克水,木克火,稱為順。
傷寒腹痛,神志不清,寸口脈浮緊,這是肝氣乘脾,稱為縱,應刺期門穴。傷寒發熱,畏寒,口渴想喝水,腹部脹滿,自汗,小便不利,病情將要好轉,這是肝氣乘肺,稱為橫,應刺期門穴。
(緊脈屬寒證,寒證遇到陽明經的熱證,寒證就會解除。神志不清是陽明經的症狀。所以,神志不清的脈象決不會緊,緊脈的症狀決不會神志不清,這兩種情況是不能同時存在的。)
問:脈象有殘賊之象,是什麼意思呢?
答:脈象有弦、緊、浮、滑、沉、澀六種,這六種脈象稱為殘賊,能導致其他脈象產生疾病。
(脈象能致病,完全是因為胃氣虛弱,從未聽說過弦、緊、滑、澀、浮、沉等脈象能直接致病。論脈只看形狀不看神氣,只有叔和這樣做吧?)
問:脈象有災怪之象,是什麼意思呢?
答:假設病人得太陽病,脈象和症狀相符,於是煎藥。藥煎好送過去,大約像吃飯的時間那麼久,病人就開始嘔吐,或者腹瀉,肚子痛。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病症,現在出現了變異,這就是所謂的災怪。問:為什麼會出現嘔吐腹瀉?答:可能是以前服用過藥物,現在又發作了,所以稱為災怪。
(藥物不对症,卻推託說是以前服用的藥物現在發作,這是開脫責任的藉口。叔和真是個無恥小人!)
問:東方屬肝的脈象,是什麼樣子?
答:肝屬木,名為厥陰,其脈微弱細小而長,這就是肝脈。肝病如果脈象微弱,則病情會好轉。如果脈象很弦急,則會死亡,這是因為脈象如同弦線一樣筆直,這是肝臟受損的徵兆,所以知道會死亡。南方屬心的脈象,是什麼樣子?
答:心屬火,名為少陰,其脈洪大而長,這就是心脈。心病如果脈象洪大,則病情會好轉。如果脈象先弱後強,稱為反,病在裡;如果脈象先強後弱,稱為覆,病在表;上面微弱,則會出汗;下面微弱,則會小便不利。沒有汗的是可以治療的,有汗的則會死亡。西方屬肺的脈象,是什麼樣子?
答:肺屬金,名為太陰,其脈毛細而浮。肺病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如果脈象遲緩,則會痊癒;如果脈象頻數,則病情嚴重。這是因為頻數的脈象屬於南方之火,火克金,會導致癰腫,難以治療。
(關格原本是用人迎和氣口來辨別陰陽痞證的。把關格作為疾病,始於《難經》。其實,《難經》是越人所著,傳到華元化時,被焚毀於獄。吳國太醫呂廣,重新記錄了八十一難。凡是背離《內經》的,都是呂廣的錯誤記錄,並非越人的原文。至於「反覆」二字,更是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