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下 (38)
傷寒纘論卷下 (38)
1. 傷寒纘論卷下
燒鍼發汗,則損陰血,驚動心氣,心氣因驚而虛,則觸動腎氣,發為奔豚,
先炙核上以散寒,次與桂枝加桂湯,以泄奔豚之氣,所知加之桂,當用肉桂為是。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大黃(一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厚朴(二兩炙)、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
停後服。
太陽病誤下,微喘脈促,宜用此湯,若陽明病誤下,微喘胸膈不快者,
又屬小陷胸證矣。
新加湯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四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人參(三兩)
右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此因發汗後津液驟傷,非真陽素虧之比,故宜和榮藥中,加人參以助津氣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芍藥(三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茯苓(三兩)、白朮(三兩)
右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小便利則愈。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惡寒止,
停後服。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止,
停後服。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救逆湯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蜀漆(三兩洗去腥)、白龍骨(四兩熬水飛)、牡蠣(五兩熬)
右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煮內諸藥,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熬水飛)、牡蠣(二兩熬)
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白話文:
燒針發汗會損傷陰血,驚擾心氣。心氣因驚嚇而虛弱,就會影響腎氣,導致奔豚病症(指腹部疼痛,氣衝上下的症狀)。
治療奔豚,先用灸法溫散寒邪,然後再服用桂枝加桂湯,以疏泄奔豚之氣。這裡的「桂」,指的是肉桂。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大黃一兩。以上六味藥材,用水七升,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炙厚朴二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服用一次後汗出病癒,就停止服用。
太陽病誤用下瀉法治療,出現輕微喘息、脈搏急促的症狀,適合服用此湯。如果陽明病誤用下瀉法治療,出現輕微喘息、胸膈不適的症狀,則屬於小陷胸證。
新加湯: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四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人參三兩。以上六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
此方用於發汗後津液驟然受損的情況,與先天陽氣不足不同,因此在和解的藥物中加入人參來補充津液。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芍藥三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茯苓三兩、白朮三兩。以上六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若小便通暢則病情好轉。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開)。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服用一次後惡寒症狀消失,就停止服用。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酒洗)、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以上六味藥材,用水七升,小火煮至三升,過濾藥渣,溫熱服用一升。如果服用一次後汗止,就停止服用。
桂枝甘草湯:
桂枝四兩、炙甘草二兩。以上二味藥材,用水三升,煮至一升,過濾藥渣,一次服完。
救逆湯:
桂枝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蜀漆三兩(洗淨去除腥味)、白龍骨四兩(熬水後飛煉)、牡蠣五兩(熬製)。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至水減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取三升,過濾藥渣,溫服一升。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熬水後飛煉)、牡蠣二兩(熬製)。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五升,煮至二升半,過濾藥渣,溫服八合,一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