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跋
跋
1. 跋
古之名於醫者,皆聖腎倜儻之士,胸具過人之識,故可以參化育濟生民,
著至教於天壤間而垂不朽之業,洵非流俗所能希及也,後人無前腎之實學,
奢望前腎之聞譽,乃日趨於智巧便佞,而適人情,觀軒岐仲景之書,高不足以得名,
卑不足以膽身,編塵簡D2,束而理諸廢籍之中,吾大人傷之,時有混類之悲,
以語倬曰:自今以往,醫術日以工,而醫道日以晦矣,然學道者,博而寡約,
勞而鮮功何哉其患在於習之不精,知之不明,行而不得其道,入而不得其門,
由是取仲景原文,銓次作註,採先哲格言,補輯成章,勒成纘緒二論,皆別出手眼,
言必中累世之謬,其遊辭以見奇,支辭以觀美者,無一語焉,本欲藏之篋笥,
為一家之學,詎意同人互引日費鈔謄,因復稍加裁酌,命倬整理付梓,
以流演聖腎之一脈,而傷寒之道益研窮焉,禮云: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大人有焉,
詩云:好樂無荒,良士瞿瞿,余小子敢不勉焉,男倬百拜謹述。
白話文:
【跋】
古代被稱為醫學大家的人,都是才華橫溢、卓越非凡之士,他們胸懷超越常人的見識,因此能參與大自然的化育,救助百姓,將最深刻的教誨留存在天地之間,成就永垂不朽的事業,這確實不是凡夫俗子所能企及的。然而,後世人沒有前賢的真才實學,卻奢望獲得前賢的聲譽,於是日益趨向於狡猾和奉承,只為了迎合他人的情緒。他們讀黃帝、岐伯和張仲景的著作,高深的理論無法理解,淺顯的知識又不屑一顧,將這些珍貴的古籍束之高閣,淪為廢棄的舊籍。
我的父親對此感到痛心,常有時代變遷的感慨。他告訴我:從今以後,醫術雖然日益精進,但醫學的真正精神卻逐漸模糊。然而,學習醫道的人,往往廣泛涉獵但缺乏深度,付出辛勤努力卻收效甚微,這是為什麼呢?問題就在於學習不夠精深,理解不夠透徹,實踐時無法遵循正確的方法,進入不了醫學的殿堂。
因此,他選擇了張仲景的原文,精心編排並作出註解,收集前人的智慧語言,編纂成完整的篇章,完成了《纘緒》兩篇論文,每一篇都獨樹一幟,言辭犀利,直指歷代的錯誤,對於那些華而不實、支離破碎的言辭,一句也不涉及。原本打算將這些著作封存起來,作為家學的傳承,沒想到同道中人互相引用,每天抄寫不斷,因此決定再次進行修改,命令我進行整理並付印,以傳承聖賢的醫學精神,讓《傷寒論》的研究更加深入。
《禮記》說:「收藏於心,修煉於身,安息於靈,遊憩於神,這些都是君子所為。」我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一位君子。《詩經》說:「享受音樂,但不沉溺其中,真正的君子總是警醒。」我這個小輩怎敢不努力呢?
兒子倬,恭敬地敘述,百拜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