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下 (20)

回本書目錄

傷寒纘論卷下 (20)

1. 傷寒纘論卷下

所以誤汗則傷陽,陽傷則邪併於氣,故吐衂嘔逆眩揮暈氣逆上奔,

誤下則傷陰,陰傷則虛陽無制,故雖發熱而踡臥,掌握不伸,皆胃氣虛寒困憊之候,

至於病人素有積聚,連在臍傍,亦曰動氣汗下,尤不可犯,

通宜理中去朮加桂苓為主,以茯苓利水,桂泄奔豚,故宜加用,白朮滯氣故去之,

然久病脾氣衰極,而無客邪者,生朮以附子製用,亦無妨礙,

更須參以所見之證為主治,不必拘活人書等方藥也。已上動氣例。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名曰霍亂。

霍亂者,三焦混亂,清濁相干,陰陽乖隔,寒熱偏勝,以致吐逆泄利,

甚則轉筋厥逆,而為揮霍撩亂也。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已又利止,

復更發熱也。

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本為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故吐利霍亂,今吐已利止,

又復發熱,知內邪得泄,而外感未除也,即當從清便自調後身疼痛,

急當救表例治之。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圓主之。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外感也,加以欲飲水,熱邪入裏,故用五苓兩解表裏,

若不用水者,知裏有寒邪,故用乾薑之辛以溫中散邪,參朮甘草之甘以扶陽益氣,

甘得辛而不滯,辛得甘而不燥,辛甘合用,以理中氣之虛滯,蓋吐利並作,

當以裏證為急也。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

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

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服湯後如食項,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臍築吐逆腹滿,三者俱屬氣病,以朮性壅滯,不利於氣,故去之,然下多雖有築嘔,

不妨從權用朮以助中土,約制腎邪為要,且下多氣已泄,甚縱有築嘔,在所不計也,

而悸者但加茯苓,仍不去朮,以悸為停水,與氣無預,況朮得參,

同有利水生津之續,故不去也,其渴欲得水之加朮,寒加乾薑,嘔加生薑,

臍上築加桂,悸加茯苓,皆人所易明,若夫腹滿加附,腹痛加參,

非講明有素不知也,蓋背人身為陽,腹為陰所以陽邪內陷則結胸,陰邪內結則腹滿,

非藉附子雄悍之力何以破其陰邪之固結乎,而腹中痛者,尤為陰邪無疑,

其在太陽木邪凌上,則用小建中湯,和其陰分之陽邪,況在陰經者,

不溫補其陽和之氣,何以勝任其陰邪之衝激耶。霍亂為胃逆,禁犯穀氣,

犯之則胃逆不復,此言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是言服理中湯大法,

非旨霍亂為言也。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直桂枝湯小和之。

白話文:

汗出過多會傷陽氣,陽氣受損則邪氣更容易侵犯人體,因此出現嘔吐、呃逆、眩暈、氣逆上衝等症狀。

瀉下過多會傷陰氣,陰氣受損則陽氣失去約束,所以即使發熱,卻蜷臥不起,手腳不能伸展,都是胃氣虛寒疲憊的表現。

如果病人原本就有積聚在肚臍旁的病症,更不能冒然使用汗法或瀉下法。

治療一般宜用理中湯去白朮,加桂枝、茯苓為主。用茯苓利水,桂枝疏通奔豚之氣,所以要加入;白朮容易留滯氣機,所以要去掉。

但如果久病脾胃虛衰,而沒有外邪入侵的情況,可以用附子炮製過的生白朮,也沒有妨礙。

更應該根據病人實際的症狀來選擇治療方法,不必拘泥於古籍中的方劑。以上是關於動氣的說明。

問:有霍亂的病人該怎麼治?答:嘔吐腹瀉稱為霍亂。

霍亂是三焦功能紊亂,清濁之氣混雜,陰陽失調,寒熱失衡,導致嘔吐、腹瀉,嚴重者會出現抽搐、厥逆等症狀,病情變化迅速而紊亂。

問:病人發熱、頭痛、全身疼痛、惡寒、嘔吐腹瀉,這是什麼病?答:這是霍亂,嘔吐腹瀉停止後,又再次發熱。

發熱、頭痛、全身疼痛、惡寒,本是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所致,導致嘔吐腹瀉,也就是霍亂。現在嘔吐腹瀉停止,又再次發熱,說明內邪已排出,但外感尚未痊癒。應該先調理腸胃,再治療身痛,迅速施以解表之法。

霍亂伴有頭痛、發熱、身痛,熱重者想喝水,用五苓散;寒重者不想喝水,用理中丸。

霍亂頭痛發熱身痛,是外感之症。如果想喝水,說明熱邪入裡,所以用五苓散來治療表裡;如果不想喝水,說明裡有寒邪,所以用乾薑的辛溫之性來溫中散寒,用人參、白朮、甘草的甘味來扶陽益氣。甘味能調和辛味而不致滯澀,辛味能調和甘味而不致燥烈,辛甘合用,調理中氣的虛弱和停滯。因為嘔吐腹瀉同時發生,應該以裡證為急。

如果肚臍上方脹滿,是腎氣虛動,去掉白朮,加桂枝四兩;嘔吐厲害,去掉白朮,加生薑三兩;腹瀉厲害,仍然使用白朮;心悸,加茯苓二兩;口渴想喝水,加白朮,劑量加到四兩半;腹部疼痛,加人參,劑量加到四兩半;畏寒,加乾薑,劑量加到四兩半;腹部脹滿,去掉白朮,加附子一枚。

服藥後休息片刻,喝一升左右的熱粥,慢慢暖和身體,不要掀開衣被。

肚臍脹滿、嘔吐、腹脹,三者都屬於氣病。因為白朮的藥性容易停滯,不利於氣機運行,所以要去掉。但是腹瀉厲害,即使有脹滿、嘔吐,也可以權宜使用白朮來幫助脾胃,控制腎邪才是關鍵。而且腹瀉厲害,氣機已經洩出,即使有脹滿、嘔吐,也不必太在意。而心悸只加茯苓,不去白朮,因為心悸是水液停滯,與氣機無關。況且白朮與人參合用,有益於利水生津,所以不去掉。口渴想喝水而加白朮,畏寒而加乾薑,嘔吐而加生薑,肚臍脹滿而加桂枝,心悸而加茯苓,這些都很容易理解。至於腹部脹滿加附子,腹部疼痛加人參,如果不事先講解,就不容易明白。因為背部屬陽,腹部屬陰,所以陽邪內陷會導致胸部脹滿,陰邪內結會導致腹部脹滿。不依靠附子的溫熱之力,怎麼能攻破陰邪的頑固呢?而腹部疼痛,更是陰邪無疑。如果在太陽經受邪氣侵犯,則用小建中湯,調和陰分裡的陽邪。況且在陰經受邪,不溫補陽氣,怎麼能抵禦陰邪的侵襲呢?霍亂是胃氣逆亂,忌食穀物,吃了就會加重胃氣逆亂。所以說服藥後休息片刻,喝一升左右的熱粥,這是理中湯的服藥方法,並不是專指霍亂。

嘔吐腹瀉停止但身體疼痛不止,應該緩解和調和外邪,可以用桂枝湯少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