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下 (12)

回本書目錄

傷寒纘論卷下 (12)

1. 傷寒纘論卷下

為陽虛則殺人矣。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世本作表有熱有寒,必係傳寫之誤,千載無人揭出,今特表明,一齊眾楚,

在所不辭,夫白虎湯,本治熱病暑病之藥,其性大寒,安有裏有寒者可服之理,

詳本文脈浮滑,而滑脈無不實之理,明係伏邪發出於表之徵,以其熱邪初乘肌表,

表氣不能勝邪,其外反顯假寒,故言表有寒,而伏邪始發未盡,裏熱猶盛,

故言裏有熱,以其非有燥結實熱,乃用白虎解散鬱發之邪,或言當是表有熱裏有實,

寒字與實字形類,其說近是,若果有實,則當用承氣又不當用白虎矣,

按此本言熱病,而仲景不曰熱病,而曰傷寒者,其藏機全在乎此,

欲人深求而自得也,蓋熱病乃冬不藏精,陽氣發泄,驟傷寒冷,致邪氣伏藏於骨髓,

至夏大汗出而熱邪始發,故仍以傷寒目之,以伏邪骨髓發出,由心包而薄陽明,

處方乃以石膏救陽明之熱,知母淨少陰之源,甘草粳米,護心包而保肺氣,

是以氣弱者,必加人參也,後人不審,每以白虎湯,治冬月傷寒發熱,

今特昭揭此義,以為冬月擅用白虎之戒。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滑,陽脈也,故其厥為陽厥,裏熱鬱熾,所以其外反惡寒厥逆,

往往有唇面爪甲俱青者,故宜白虎,或竹葉石膏解其鬱熱則愈也。此條明言裏有熱,

益見前條之表有熱裏有熱有寒為誤也,叔和因脈滑而厥,遂以此例混入厥陰篇中,

今歸此。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但解熱而不能解表,故熱病稍帶暴寒邪,惡寒頭痛身疼之表證,皆不可用,

須脈洪大或數,煩熱燥渴,始可與服,若先前微帶非時表邪,

二三日後客邪先從表散,但顯熱病脈證,煩渴欲飲水者,為津液大耗,

又非白虎所能治,必加人參以助津氣,則熱邪始得解散耳。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伏熱內盛,故口燥心煩,以真陽不能勝邪,故背微惡寒,而外無大熱,

宜白虎解內熱毒,加人參以助真氣也。

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

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詳此條表證,比前較重,何以亦用白虎加人參耶,本文熱結在裏,表裏俱熱二句,

已自酌量,惟熱結在裏,所以表熱不除,邪火內伏,所以惡風大渴,舌燥而煩,

欲飲水不止,安得不以生津解熱為急耶。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本溫熱,病誤認寒疫,而服桂枝湯也,若是寒疫,則服湯後汗出必解矣,

不知此本溫熱,誤服桂枝,遂至脈洪大,大汗煩渴不解,若誤用麻黃,

白話文:

陽虛則會致人於死。

傷寒脈象浮滑,這是表寒裡熱的症狀,白虎湯可以治療。

以前的版本寫作「表有熱有寒」,這一定是抄寫錯誤,千百年來無人指出,現在我特別說明,即使眾人反對,也在所不辭。白虎湯原本是治療熱病暑病的藥物,藥性極寒,怎麼會有裡寒的病人可以服用呢?

仔細看原文,脈象浮滑,而滑脈必然有實證的道理,顯然是伏藏的邪氣從表發出來。由於熱邪剛侵犯肌表,表氣不能戰勝邪氣,所以外表反而顯現虛寒的假象,因此說「表有寒」;而伏藏的邪氣剛開始發作尚未完全清除,裡熱仍然很盛,所以說「裡有熱」。因為不是燥熱結實的熱證,所以用白虎湯來解散鬱積發作的邪氣。或者說應該是「表有熱裡有實」,「寒」字和「實」字形狀相似,這種說法比較接近。如果真的有實證,就應該用承氣湯,而不應該用白虎湯。

文中記載的是熱病,但張仲景卻不稱作熱病,而稱作傷寒,其奧妙全在此處,想要讓人深入探求而自己領悟。熱病是因為冬天沒有很好地收藏精氣,陽氣散發,突然受寒,導致邪氣藏伏於骨髓;到夏天大量出汗,熱邪才開始發作,所以仍然用傷寒來稱呼它,因為伏藏於骨髓的邪氣發作,由心包而侵犯陽明經。處方中用石膏來救治陽明經的熱證,用知母來清淨少陰經的病源,用甘草和粳米保護心包和肺氣,所以氣虛的人,必須加入人參。後人沒有理解透徹,常常在冬天用白虎湯治療傷寒發熱,現在特別闡明這個道理,以此告誡人們不要在冬天擅自使用白虎湯。

傷寒脈象滑而厥逆,這是裡有熱,白虎湯可以治療。

滑脈是陽脈,所以厥逆是陽厥,裡熱鬱積熾盛,因此外表反而惡寒厥逆,常常會有嘴唇、臉色、指甲都發青的現象,所以應該用白虎湯,或者用竹葉石膏來解除鬱熱就能痊癒。這一條明確地說裡有熱,更說明前一條「表有熱裡有熱有寒」是錯誤的。王叔和因為脈象滑而厥逆,就把這個病例混入厥陰篇中,現在把它歸到這裡。

傷寒脈象浮,發熱無汗,表證未解,不能用白虎湯;口渴想喝水,沒有表證,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

白虎湯只能解熱,不能解表,所以熱病稍微帶有暴寒邪氣,惡寒頭痛身痛的表證,都不能使用。必須脈象洪大或脈數,煩熱口渴,才能服用。如果先前稍微帶有非時令的表邪,二三日後客邪先從表散,只顯現熱病的脈證,煩渴想喝水,這是津液大量耗損,也不是白虎湯所能治療的,必須加入人參來幫助津液,這樣熱邪才能解除。

傷寒沒有明顯的高熱,口乾舌燥心煩,背部輕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

伏熱內盛,所以口乾舌燥心煩,因為真陽之氣不能戰勝邪氣,所以背部輕微惡寒,而外表沒有明顯的高熱,應該用白虎湯來解內熱毒,加入人參來幫助真氣。

傷寒病,如果吐瀉之後,七八天症狀沒有解除,熱邪結聚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口渴嚴重,舌苔乾燥煩躁,想要喝大量的水,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

仔細看這一條的表證,比之前的更重,為什麼也用白虎加人參湯呢?原文「熱結在裡,表裡俱熱」兩句話,已經說明了原因。只是熱邪結聚在裡,所以表熱不退,邪火內伏,所以惡風口渴,舌燥煩躁,想要不停地喝水,怎麼能不趕緊用生津解熱的藥物呢?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之後煩渴不解,脈象洪大,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

這是本來的病是溫熱病,誤認為是寒疫,而服用桂枝湯。如果是寒疫,服用桂枝湯後出汗就應該好轉了。不知道這是溫熱病,誤服桂枝湯,反而導致脈象洪大,大量出汗煩渴不解,如果誤用麻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