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上 (36)

回本書目錄

傷寒纘論卷上 (36)

1. 傷寒纘論卷上

大差,果爾則頭汗出為亡陽之證,非半表半裏之證矣,果爾則陰結又是陰氣衰微矣,

玩本文假令純陰結等語,謂陽邪若不微結,純是陰邪內結,則不得復有外證,

其義甚明,得屎而解,即前證過經十餘日,用大柴胡分提使傳之法也。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

胸脇下滿,如結胸狀,讝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

隨其實而瀉之。

中風七八日,熱邪傳裏之時,因經水適來,邪氣乘虛而入血室,卻不入於胃府也,

經水適來而即止,必有瘀結,此為實證,故宜刺期門以瀉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

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中風七八日,表證已罷,經水不應斷而適斷,復見寒熱如瘧,必經行未盡而有結血,

然經既行而適斷,此為虛證,故不可瀉,宜小柴胡和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讝語,如見鬼狀者,

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傷寒邪熱在表,故經水來而不斷,

雖為熱入血室,以氣分不受邪,故晝日明了,但夜則讝語,

候經盡熱隨血散自愈,不可刺期門,妄犯胃氣,及用柴胡犯上二焦也。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脇下,正邪分爭,

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

小柴胡湯主之。

申明上三條熱入血室之由,尚恐如結胸狀四字形容不盡,重以藏府相連,邪高痛下,

暢發病情,蓋血室者,衝脈也下居腹內,厥陰肝之所主也,而少陽之膽與肝相連,

府邪在上,藏邪在下,胃口逼處二邪之間,所以默默不欲食而但喜嘔耳。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脇痛者,

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嗜臥,外證已去,其證有兩,一為邪入少陰,

陽邪傳裏之候,一為表邪解散不傳之候,設見胸滿脇痛,證屬少陽,

當用小柴胡無疑,倘脈尚見浮緊,雖證顯少陽,仍當用麻黃湯開發腠理,

使太陽之邪,仍從營分而散也。已上少陽經證。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脇下鞕滿,乾嘔,

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若已吐下發汗溫鍼讝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尚未吐下,雖脈沉緊者,猶當與小柴胡湯,言表邪初陷於裏,未變為實,

猶可提其邪氣外出而解,若已吐下發汗溫鍼,是為壞病,邪氣已全入裏,正氣內傷,

不可用小柴胡也,然必柴胡證罷,乃為少陽壞病,不可與太陽壞病例推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

白話文:

傷寒纘論卷上

病情嚴重,如果患者頭部出汗,這是亡陽的表現,而非半表半裏的證狀。如果出現陰結,則說明陰氣衰微。

這篇文章假設純陰結,意思是如果陽邪沒有輕微的結滯,純粹是陰邪內結,那就不會再有外在的症狀,這個道理很清楚。大便通暢後症狀解除,指的是之前症狀持續十多天,使用大柴胡湯分次服用,使其邪氣外傳的方法。

婦女中風,發熱惡寒,月經恰巧來潮,持續七八天,發熱消除而脈象遲緩,身體發涼,胸脇下脹滿,如同結胸一樣,神志不清,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應該刺絡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瀉血。

中風七八天,熱邪傳入裏面的時候,因為月經恰巧來潮,邪氣乘虛而入血室,卻沒有進入胃府。月經來潮就停止,必定有瘀血結滯,這是實證,所以應該刺期門穴瀉血。

婦女中風七八天,接著出現寒熱,發作有規律,月經恰巧停止,這是熱邪侵入血室,血液必定瘀結,所以症狀像瘧疾一樣,發作有規律,用小柴胡湯治療。

中風七八天,表證已經消失,月經不應該停止卻恰巧停止,又出現寒熱像瘧疾一樣,必定是月經未盡而有血瘀結滯,然而月經已經來潮又停止,這是虛證,所以不能瀉血,應該用小柴胡湯調和。

婦女傷寒發熱,月經恰巧來潮,白天神志清楚,晚上則神志不清,像見鬼一樣,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沒有犯到胃氣和上焦,必定會自愈。傷寒邪熱在表,所以月經來潮而不停止,雖然是熱邪侵入血室,由於氣分沒有受邪,所以白天神志清楚,只是晚上神志不清,等到月經乾淨,熱邪隨著血散去就會自愈,不可刺期門穴,以免傷及胃氣,或使用柴胡湯傷及上焦。

血液虛弱,氣血耗盡,肌膚腠理開洩,邪氣乘虛而入,與正氣相搏,結滯在脅下,正邪相爭,往來寒熱,發作有規律,默默寡言不想吃東西,臟腑相互牽連,疼痛必定向下,邪氣在上則痛在下,所以會嘔吐,用小柴胡湯治療。

以上三條關於熱邪侵入血室的原因,恐怕用「如結胸狀」四個字形容不夠完整,再用「臟腑相連,邪氣在上則痛在下」來詳細闡述病情。所謂血室,就是衝脈,位於腹部下方,是肝臟厥陰經所主之處,而少陽膽經與肝臟相連,邪氣在上焦,瘀血在下焦,胃口位於兩個邪氣之間,所以默默寡言不想吃東西,只想嘔吐。

太陽病,十天已經過去,脈象浮細而且嗜睡,外邪已經解除了,如果出現胸滿脅痛,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只是浮,則用麻黃湯。

太陽病,十天已經過去,脈象浮細嗜睡,外證已經消失,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邪氣侵入少陰經,是陽邪傳入裏面的表現;一是表邪解散沒有傳入裏面的表現。如果出現胸滿脅痛,屬於少陽經證,應該用小柴胡湯,毫無疑問。如果脈象仍然浮緊,即使症狀明顯是少陽經證,仍然應該用麻黃湯疏通腠理,讓太陽經的邪氣從營分散去。以上是少陽經的證候。

本來的太陽病沒有痊癒轉入少陽病,脅下脹滿,乾嘔,不能吃東西,往來寒熱,尚未嘔吐瀉下,脈象沉緊,用小柴胡湯。如果已經嘔吐瀉下發汗,用溫針灸治療,神志不清,柴胡湯的證候已經消失,這是病情惡化,要知道犯了什麼禁忌,用正確的方法治療。

尚未嘔吐瀉下,即使脈象沉緊,也應該用小柴胡湯,因為表邪剛開始陷於裏,還沒有變成實證,還可以提其邪氣外出而解除。如果已經嘔吐瀉下發汗,用溫針灸治療,這是病情惡化,邪氣已經完全進入裏,正氣內傷,不能用小柴胡湯。然而,只有柴胡湯的證候已經消失,才算是少陽病惡化,不能與太陽病惡化混為一談。

傷寒八九天,瀉下後出現胸滿煩躁驚恐,小便不利,神志不清,渾身沉重,不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