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緒論卷下 (38)

回本書目錄

傷寒緒論卷下 (38)

1. 傷寒緒論卷下

大抵氣絕則汗出如珠,著身不流,氣散則汗出如油,喘而不休,皆是絕證,

若虛極冷汗淡汗不止,皆非吉兆也。

大病新差後,氣血尚虛,餘熱未盡,宜安臥靜養,設或早起勞動,則血氣沸騰,

而發熱為勞復矣,非但強力遠行也,梳頭沐浴則動氣,憂愁思慮傷神,況過用力乎,

諺云:諸勞皆復,御女者死,諸食皆復,犯酒最劇,酒色之害甚矣哉。

傷寒邪氣之傳,自表玉裏,有次第焉勞復則不然,見其邪氣之復來也,必迎而奪之,

不待其傳也,經這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傷寒差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

脈浮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起居不時,虛熱躁渴,喘嗽氣乏者,

竹葉石膏湯去半夏石膏加京棗,名千金勞復麥門冬湯。身熱食少無力,補中益氣湯。

大抵勞復食復二證,醫識得祕玅,則不致張皇,若先病七日汗出,

今復發亦七日汗出,先十四日汗出,今亦十四日方解,若疫證三四次復發,

亦三四次戰汗,不為慮也。

食復者,土虛不能勝穀氣也,經云:熱病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病已差,尚微煩,設不了了者,以虛不勝穀氣,故今微煩,損穀則愈,若有停滯,

宜枳實梔子豉湯加大黃。若關脈洪大,煩渴讝語,腹痛不大便,或發熱,

大柴胡下之,虛弱微熱,理中湯溫之。大病新差,飲酒必復,以酒味辛熱,

助其餘邪熱毒故也,脈弦大者,小柴胡加葛根黃連烏梅,若脈洪大者,竹葉石膏,

或小劑黃連解毒酌用。

大病後犯房勞而復者,為女勞復犯者多死,其候頭重不舉,目中生花,腰背疼痛,

少腹裏急絞痛,或憎寒發熱,陰火上衝,頭面鬨熱,心胸煩悶者,

必用燒裩散,以韭根一大把鼠糞百餘粒,煎湯調下,虛極熱甚者,

節庵逍遙湯調服,若腹急痛,脈沉逆冷者,當歸四逆加吳茱萸調服,

以吳茱萸升許酒拌炒熨小腹,若手足攣拳,陽縮入腹,脈離根者,不可救也。

男子病新差,與婦人交,而婦人反病者為陽易,婦人病新差,與男子交,

而男子反得病為陰易,此近世所分,古人總謂之陰陽易也,男子則陰腫,少腹絞痛,

婦人則裏急,腰胯內痛,頭重不舉,目中生花,有時陰火上衝,頭面鬨熱,

胸中煩悶甚者,手足攣拳,百節解散,男子陽縮入腹,婦人痛引陰中,皆不可治,

必舌吐出而死,如無死證可治者,用燒裩散,以五苓散加韭根鼠糞煎服,

熱甚者,以逍遙湯調服,總欲使邪火從小便中泄去也。

石頑治馮茂之,夏月陰陽易,而腰痛少腹急,煩躁讝妄,舌色青紫,

而中有黃胎腫裂,雖渴欲冷飲,而舌卻不甚乾,心下按之鞭痛,噯而失氣,

此挾宿食也,所可慮者,六脈虛大,而兩尺則弦,按之皆無根耳,

遂以逍遙湯加大黃一劑下黑穢甚多,下後諸證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

白話文:

大體來說,氣力耗盡,汗出得像珍珠一樣,沾在身上不流動;氣散失了,汗出得像油一樣,喘不過氣,持續不停,這些都是危急的徵兆。

如果虛弱到極點,出冷汗、稀薄的汗,而且不停歇,都不是好現象。

大病初癒後,氣血還虛弱,餘熱尚未完全消退,應該安靜臥床休養,如果提早起床活動,就會導致血氣沸騰,再次發熱,稱為勞復,不只是劇烈運動,梳頭洗澡都會動氣,憂愁思慮傷神,更何況過度用力呢?俗話說:「各種勞累都會導致疾病復發,房事過度會致死,各種飲食過度都會導致疾病復發,其中飲酒最為嚴重。」酒色的危害實在太大了!

傷寒邪氣的傳播,從肌表到臟腑,是有次序的,勞復則不然,邪氣復發,一定要及時治療,阻止其蔓延,不要等到它傳遍全身。大病初癒後勞復的,用枳實梔子豉湯;傷寒痊癒後再次發熱的,用小柴胡湯;脈象浮的,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象沉實的,用下瀉的方法治療;起居作息不規律,虛熱煩躁口渴,喘咳氣短的,用竹葉石膏湯去掉半夏、石膏,加入麥冬,稱為千金勞復麥門冬湯;身體發熱,食慾不振,無力的,用補中益氣湯。

總的來說,勞復和飲食過度導致復發這兩種情況,醫生如果懂得其中的奧妙,就不會慌張。如果先前疾病七天出汗,現在復發也七天出汗;先前十四天出汗,現在也十四天才痊癒;如果是疫病三四次復發,也三四次出汗痊癒,不用擔心。

飲食過度導致復發,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承受穀物之氣。經書上說:「熱病稍有好轉,吃肉就會復發,多吃就會腹瀉」,這就是禁忌。

疾病已經好轉,但仍然微微煩躁不安,如果反反覆覆的,是因為虛弱,無法承受穀物之氣,所以現在微微煩躁不安,減少飲食就會痊癒;如果食物停滯不化,應該用枳實梔子豉湯加黃大黃。如果關脈洪大,煩躁口渴,胡言亂語,腹痛,大便秘結,或者發熱,用大柴胡湯瀉下;如果虛弱,微微發熱,用理中湯溫補。大病初癒,飲酒必定復發,因為酒味辛熱,會助長殘餘的邪氣和毒素。脈象弦大的,用小柴胡湯加葛根、黃連、烏梅;如果脈象洪大的,用竹葉石膏湯,或者少量黃連解毒湯酌情使用。

大病後房事過度而復發的,女性勞復而復發者多半會死亡,症狀是頭重昏沉,陽痿,眼睛模糊,腰背疼痛,小腹裡急絞痛,或者畏寒發熱,陰火上炎,頭面發熱,心胸煩悶,一定要用燒裩散(方劑名),用韭根一大把,鼠糞一百多粒,煎湯服用;虛弱到極點,熱盛的,用逍遙散調服;如果腹痛絞痛,脈象沉而逆,冰冷的,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調服,用吳茱萸升麻酒拌炒後,熨敷小腹;如果手腳攣縮,陽氣收縮到腹部,脈象離經的,就無法挽救了。

男子疾病初癒後與女子同房,而女子反而生病,叫做陽易;女子疾病初癒後與男子同房,而男子反而生病,叫做陰易。這是近世的分法,古人總稱為陰陽易。男子會陰部腫脹,小腹絞痛;女子會裡急後重,腰胯內痛,頭重昏沉,眼睛模糊,有時陰火上炎,頭面發熱,胸中煩悶厲害,手腳攣縮,關節鬆弛,男子陽氣收縮到腹部,女子疼痛牽引到陰部,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必定會舌頭伸出來而死。如果沒有死亡的徵兆,可以用燒裩散,用五苓散加韭根鼠糞煎服;熱盛的,用逍遙湯調服,總的目的是想讓邪火從小便排出。

石頑(醫師名)治療馮茂(病人名)的案例:夏季陰陽易,腰痛,小腹絞痛,煩躁胡言亂語,舌苔青紫,舌苔中間有黃色的苔,腫脹破裂,雖然口渴想喝冷飲,但是舌頭卻不太乾燥,心下按壓疼痛,呃逆,氣短,這是由於宿食引起的。值得擔憂的是,六脈虛大,而兩尺脈則弦,按壓都無根。於是用逍遙湯加大黃一劑,瀉下很多黑色污穢,瀉下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只是小腹微微冰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