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緒論卷上 (57)

回本書目錄

傷寒緒論卷上 (57)

1. 傷寒緒論卷上

脈大胸滿多痰。氣上衝咽喉。手足厥冷,脈乍結,痰氣在胸中,

心煩滿而欲食不能食。胸中鬱鬱微煩而痛欲使人按之,反有痰涎。

下利日十餘行脈反遲而微滑,或乍緊,或乍結或寸口沉伏或浮滑為宿痰,

並宜瓜蒂散。傷寒頭痛久不愈令人喪明胸膈有宿痰也,瓜蒂散吐之。

寒實結胸宜白散。類中風痰涎壅盛,宜稀涎散,食厥脈滑,

或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而厥逆,胸中兀兀欲吐,而按之痛,

及乾霍亂心腹刺痛欲死並宜薑鹽湯探吐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

並宜梔子豉湯。病在膈上,為裏之表證,故用吐法取汗寒月宜,

置火於暖室不透風處吐之。

禁吐脈微無陽。寸口細弱。舊有微溏。病在少陽耳聾目赤胸脇痛。

少陰厥陰病乾嘔。元氣虛羸。氣血兩虛。房勞陰虛。勞倦內傷。吐血衂血。

胎產崩漏,經水斷續俱在禁吐例。

南人,不可輕用湧吐,一吐尚可勝之二吐便致昏困而厥北方質實之人,三吐不昏也。

吐後有頓快者,有徐快者,或反閟悶者,吐未盡也,或反熱者,不可下也,

大抵三日後無不快矣。

宜和寒熱往來脈弦數。未下胸中脹滿。心煩喜嘔。耳聾脇痛。舌白胎滑。

頭兩角痛。口苦咽乾。頭目眩暈。頭汗盜汗。默默不欲飲食。熱入血室。

少陽半表半裏諸證並宜和之。

禁和太陽表證未除。陽明裏證已具。熱傳三陰腹滿。寒中三陰自利。

夾食夾陰面戴陽足脛冷。過汗經虛耳聾,尺中虛遲緊細,俱在禁和例。

宜下傷寒五六日,發熱頭痛方除蒸蒸發熱脈沉實滑數有力大便不通。

六七日熱蒸陽明頭痛發熱不大便。口噤咬牙。日晡潮熱,腹痛,喘急鞭滿。

能食不大便。潮熱讝語發狂。煩躁時悶亂。服小承氣轉失氣。燥屎逆攻,

胸下鞭痛。下利脈數,或遲滑有宿食。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鞭痛。潮熱自汗,

讝語燥渴,不大便。潮熱手足腋下汗出。汗下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

大府燥結則氣口脈洪大按之反濇。小腹鞭滿,而痛不可按。小便自利,

大便黑有瘀血。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喘滿而不得臥。揚手擲足,揭去被衣。

內實燥滿而發黃。少陰病,口燥舌乾而渴邪熱內消腎水者急下之。

自利純清水心下鞭滿不大便者,急下之。腹脹鞭滿,遶臍鞭痛,不大便者,急下之。

陽明病汗多熱,甚恐胃汁乾急下之。腹滿鞭痛為土實急下之。大抵一切下證,

要以舌乾口燥大便不通,再以手按臍腹胸脇鞭滿而痛手不可近者急下之。

然又有脈浮可下者,大便難也,設大便不難,豈敢下乎禁下脈浮表證未解。

尺中遲弱而足冷。六脈大而無力或虛細,或乍大乍小。發熱頭痛未除。惡寒惡風。

頭背項強,腰痛拘急。手足腋下無汗。嘔吐未除。咽中閉塞。腹中時滿時減。

腹脹可按可揉,當臍上下左右動氣。少陽寒熱嘔吐。陽明面合赤色。不轉失氣。

白話文:

傷寒緒論卷上

脈搏有力,胸部滿悶,痰多,氣體上衝咽喉,手腳冰冷,脈象時而結滯,痰氣阻滯於胸中,心煩悶想吃東西卻吃不下。胸中鬱悶煩躁且疼痛,讓人想按壓,反而有痰涎湧出。

每天腹瀉十多次,脈象反而遲緩而微滑,或時緊時結,或寸口脈沉伏或浮滑,這是宿痰所致,都應該服用瓜蒂散。傷寒頭痛很久不癒,會導致失明,這是胸膈有宿痰,用瓜蒂散吐出來。

寒邪實證導致胸部結痛,宜用白散。類似中風,痰涎壅盛,宜用稀涎散。飲食後厥冷,脈象滑數,或者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而厥逆,胸中空虛想吐,按壓則疼痛,以及乾嘔霍亂,心腹刺痛欲死,都應該用薑鹽湯探吐。發汗吐瀉後,虛煩失眠,都應該服用梔子豉湯。

疾病在膈以上,屬於裏證兼表證,所以用吐法以達到發汗的目的,寒冬月份宜在溫暖的房間,避風處進行吐療。

禁忌吐療的脈象是脈微弱無陽氣,寸口脈細弱,素有輕微泄瀉,疾病在少陽,表現為耳聾、目赤、胸脇痛;少陰、厥陰病症出現乾嘔,元氣虛弱,氣血兩虛,房事過度陰虛,勞累內傷,吐血衄血,妊娠、生產、崩漏,月經斷續不斷,這些情況都禁忌吐療。

南方人,不可輕易使用湧吐法,吐一次尚可承受,吐二次就會昏迷厥逆;北方人體質強健,吐三次也不昏迷。

吐後感覺頓時舒暢的,有漸漸舒暢的,或者反而更加憋悶的,說明尚未吐盡;或者反而發熱的,就不可再用下法治療。大多數情況下,三日後都會感覺舒適。

宜用和解法的症狀是寒熱往來,脈象弦數,未曾瀉下,胸中脹滿,心煩想嘔吐,耳聾脅痛,舌苔白膩,舌體滑潤,頭部兩側疼痛,口苦咽乾,頭暈目眩,自汗盜汗,默默不語不想吃東西,熱邪入血,少陽半表半裏證,都應該使用和解法。

禁忌和解法的症狀是太陽表證未除,陽明裏證已成,熱邪傳入三陰,腹脹滿,寒邪侵犯三陰,自利;夾雜食積、陰寒,面色蒼白,足脛冰冷,汗出過多,經絡虛弱,耳聾,尺脈虛弱遲緩緊細,這些情況都禁忌和解法。

宜用下法的症狀是傷寒五六日,發熱頭痛剛除,但仍感覺蒸蒸發熱,脈象沉實滑數有力,大便不通;六七日,熱邪蒸騰,陽明經證頭痛發熱,大便不通,口噤咬牙,午後潮熱,腹痛,呼吸急促,腹部脹滿;能吃東西,但不通大便;潮熱,胡言亂語,發狂,煩躁不安,時而昏悶,服用小承氣湯後反而氣虛,燥屎逆行衝擊,胸下脹滿疼痛;下瀉,脈象數,或遲緩滑數,有宿食;下瀉三部(大腸、小腸、膀胱),脈象皆平,心下脹滿疼痛;潮熱自汗,胡言亂語,口乾渴,大便不通;潮熱,手腳及腋下汗出;汗下後輕微煩躁,小便次數多,大便困難;大腸燥結,則氣機阻滯,脈洪大,按壓反而堅硬;小腹脹滿疼痛,不能按壓;小便自利,大便黑色,有瘀血;小便不利,大便時通時不通,輕微喘息,腹部脹滿,不能平臥;揚手擲足,掀開被子;內實燥熱,而發黃;少陰病,口乾舌燥而渴,邪熱內耗腎水者,急需下法治療;自利清清水樣大便,心下脹滿,大便不通者,急需下法治療;腹部脹滿,繞臍脹痛,大便不通者,急需下法治療;陽明病汗多發熱,甚恐胃液乾涸者,急需下法治療;腹部脹滿疼痛,屬土實證者,急需下法治療;總之,一切下法適應症,都要以舌乾口燥,大便不通,再以手按臍腹胸脇脹滿疼痛,手不能靠近者,急需下法治療。

但是,也有脈象浮數可以下法的,大便不通;如果大便通暢,怎麼敢用下法呢?禁忌下法的脈象是脈象浮數,表證未解;尺脈遲弱而足冷;六脈有力但無力,或虛細,或時大時小;發熱頭痛未除;惡寒惡風;項背強直,腰痛拘急;手腳腋下無汗;嘔吐未除;咽喉閉塞;腹部時而脹滿時而減輕;腹部脹滿,可以按壓可以揉捏,以肚臍為中心上下左右移動有氣體;少陽寒熱嘔吐;陽明面色紅赤,不屬氣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