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下 (49)
傷寒纘論卷下 (49)
1. 傷寒纘論卷下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絲緜裹定)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湧膈上虛熱,香豉散寒熱惡毒,
能吐能汗,復汗下後虛煩不解之聖藥,若嘔則加生薑以滌飲,少氣則加甘草以緩中,
心煩腹脹,去香豉而加枳朴,邪在上而不在中也,丸藥傷胃,則去香豉而加乾薑,
湧泄而兼安中之意也,故欲湧虛煩,必先顧慮中氣,所以病人有大便溏者,
有不可吐之戒。
梔子甘草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緜裹)、甘草(二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藥物,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為二服,溫三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絲緜裹定)、生薑(一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二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冷服即吐愈。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薑炙)、枳實(四枚炙)
已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
止後服。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
止後服。
梔子柏皮湯
梔子(十五枚擘)、柏皮(二兩)、甘草(一兩)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此太陽原有寒濕,因傷寒發汗,氣蒸而變熱,故得發出於外,
原非表邪發熱之謂,故以梔子清肌表之濕熱,黃柏去膀胱之濕熱,甘草和其中外也。
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熬黑)、豉(一升緜裹)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
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分溫再服,覆令微似汗。
黃芩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酒洗)、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酒洗)、半夏(半升洗)、
生薑(二兩半一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芍藥甘草湯
白芍藥(四兩酒洗)、甘草(四兩炙)
右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之。
此即桂枝湯,去桂枝薑棗也,甘酸合用,專治榮中之虛熱,其陰虛陽乘,
至夜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熱,過汗傷陰,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擾其榮血,
不受補益者,並宜用之,真血虛挾熱之神也,設見脈浮自汗,榮衛不和,縱非外感,
仍屬桂枝湯證矣。
白虎湯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傷寒纘論卷下
梔子豉湯:
取十四枚擘開的梔子,和四合用絲線包裹好的香豉,加四升水,先煮梔子至二升半,再放入香豉,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服下後,能嘔吐則停止服用第二次。梔子能清除上焦虛熱,香豉能散寒熱邪毒,此方能使人嘔吐和出汗,是治療汗下後虛煩不愈的良方。若嘔吐加重,則加生薑以止嘔;若氣短則加甘草以緩解脾胃。若心煩腹脹,則去掉香豉,加入枳實和厚朴。若邪氣在上而不中焦,丸藥傷胃,則去掉香豉,加入乾薑,以達到瀉下和溫中和胃的效果。因此,想要治療虛煩,必須先考慮中氣是否虛弱,所以大便溏瀉的病人,不宜服用此方。
梔子甘草豉湯:
取十四枚擘開的梔子、四合用棉線包裹好的香豉、二兩甘草,加四升水,先煮藥材至二升半,再放入香豉,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三次服完。能嘔吐則停止服用。
梔子生薑豉湯:
取十四枚擘開的梔子、四合用絲線包裹好的香豉、一兩生薑,加四升水,先煮至二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冷服,即可止嘔。
梔子厚朴湯:
取十四枚擘開的梔子、四兩薑炙過的厚朴、四枚炙過的枳實,加三升半水,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服下後,能嘔吐則停止服用第二次。
梔子乾薑湯:
取十四枚擘開的梔子、二兩乾薑,加三升半水,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服下後,能嘔吐則停止服用第二次。
梔子柏皮湯:
取十五枚擘開的梔子、二兩柏皮、一兩甘草,加四升水,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此方適用於太陽經原有寒濕,因傷寒發汗,氣蒸而化熱,導致外發熱的症狀,而非表邪所致的發熱。梔子清解肌表的濕熱,柏皮清解膀胱的濕熱,甘草調和藥性。
枳實梔子豉湯:
取三枚枳實、十四枚熬黑的梔子、一升用棉線包裹好的豉,加七升清漿水,先煮至四升,再放入枳實和梔子煮至二升,加入豉再煮五六沸,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並使病人微微出汗。
黃芩湯:
取三兩黃芩、二兩炙甘草、二兩酒洗過的芍藥、十二枚擘開的大棗,加一斗水,煮至三升,過濾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二次,夜服一次。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取三兩黃芩、二兩炙甘草、二兩酒洗過的芍藥、半升洗過的半夏、二兩半(或三兩)生薑、十二枚擘開的大棗,加一斗水,煮至三升,過濾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二次,夜服一次。
芍藥甘草湯:
取四兩酒洗過的芍藥、四兩炙甘草,切碎,加三升水,煮至一升半,過濾去渣,分兩次溫服。此方如同桂枝湯去桂枝、薑、棗而成,甘酸合用,專治榮衛中虛熱,陰虛陽亢,夜間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熱、汗多傷陰、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藥擾亂榮血,導致藥物難以起效者,均可使用。此方是治療血虛夾熱的神方。若脈浮自汗,榮衛不和,即使非外感,也屬於桂枝湯的證候。
白虎湯:
取一斤碎石膏、六兩知母、二兩甘草、六合粳米,加一斗水,煮至米熟湯成,過濾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