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纘論卷下 (45)

回本書目錄

傷寒纘論卷下 (45)

1. 傷寒纘論卷下

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洗)、乾薑、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二兩)、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瀉心湯諸方,皆治中風汗下表解裏未和之證,其生薑甘草半夏三瀉心,

是治痰濕結聚之痞,方中用半夏生薑以滌痰飲,黃芩黃連以除濕熱,

人參甘草以動胃氣,乾薑炮黑以滲水濕,若但用苦寒治熱,則拒格不入,

必得辛熱為之嚮導,是以乾薑半夏,在所必需,若痞極鞕滿,暫去人參,

氣壅上升,生薑勿用,痞而不鞕,仍用人參,此一方出入而有三治也,

其大黃附子二瀉心,乃治陰陽偏勝之痞,一以大黃黃連,滌胸中素有之濕熱,

一加附子,兼溫經中驟脫之虛寒也,用沸湯漬絞者,取寒藥之性,不經火而力峻也,

其附又必煎汁,取寒熱各行性其耳,仲景立法之妙,無出乎此,以大黃芩連,

滌除胃中之邪熱,即以附子溫散凝結之陰寒,一舉而寒熱交結之邪盡解,

詎知後人目覩其方而心眩也。

黃連湯

黃連、甘草(炙)、乾薑、桂枝(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黃芩(二兩)、黃連(三兩)、甘草(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甘草(二兩炙)、半夏(半升洗)、

人參(一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施覆代赭石湯

施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煆)、人參(二兩)、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用代赭,領人參甘草下行,以鎮胃中之逆氣,固已奇矣,

更用旋覆半夏薑棗,而滌膈上之風痰,尤不可測,設非此法承領上下,

何能轉否為泰於反掌耶。

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一兩碎)、禹餘糧(一斤碎)

已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一半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白話文:

黃連湯方:用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掰開),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藥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半夏瀉心湯方:用半夏半升(洗淨)、乾薑、炙甘草、人參、黃芩、黃連各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藥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瀉心湯類藥方都用於治療中風後汗出,表證已解但裡證未和的病症。其中生薑、甘草、半夏三藥瀉心,用於治療痰濕凝聚引起的痞症。方中用半夏、生薑來去除痰飲,用黃芩、黃連去除濕熱,用人參、甘草來振奮胃氣,用炮製過的乾薑來滲利水濕。如果只用苦寒藥物治療熱證,藥效則難以發揮,必須依靠辛溫藥物引導,所以乾薑、半夏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痞症嚴重,腹部脹滿,則暫時去掉人參;如果氣機壅滯上逆,則不用生薑;如果痞症不脹滿,則仍然使用人參。此一方的加減運用,可治療三種不同的病症。而大黃附子瀉心湯,用於治療陰陽失調導致的痞症。大黃、黃連用於清除胸中積存的濕熱,加入附子則兼顧溫補因經脈驟然受損而導致的虛寒。用沸水浸泡後絞汁,是為了保留寒涼藥物的效力,使其不經過火炙而藥性峻猛;而附子則必須煎煮取汁,使寒熱藥物各行其道。張仲景的處方之妙,莫過於此。用大黃、黃芩、黃連清除胃中邪熱,再用附子溫散凝滯的陰寒,一次就能解決寒熱交結的病邪,可惜後人只看到藥方卻不明白其精妙之處。

黃連湯方:用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淨),大棗十二枚(掰開),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夜服二次。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用葛根半斤,黃芩二兩,黃連三兩,炙甘草二兩,加水八升,先煮葛根至減二升,再加入其他藥物,煮成二升,去除藥渣,分次溫服。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用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片),炙甘草二兩,半夏半升(洗淨),人參一兩,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分次溫服。

吳茱萸湯方:用吳茱萸一升(洗淨),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加水七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溫服七合,一日三次。

施覆代赭石湯方:用旋覆花三兩,煆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炙甘草三兩,半夏半升(洗淨),生薑五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藥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此方用代赭石,輔助人參、甘草下行,以鎮壓胃中逆氣,已屬奇特;更用旋覆花、半夏、生薑、大棗來清除膈上風痰,更是精妙絕倫。如果不是這種上下兼顧的治療方法,又怎能如此輕易地化解危急呢?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用赤石脂一兩(研碎),禹餘糧一斤(研碎),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服用。

桃花湯方:用赤石脂一斤半(一半用,一半研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