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來蘇集》~ 卷一 (9)
卷一 (9)
1. 卷一
用火攻,津液亡必胃實而詀語,然脈雖弱而發熱,身痛不休,宜消息和解其外,
諒非麻黃所宜,必桂枝湯,啜熱稀粥,汗出則愈矣,此為夾虛傷寒之症。
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前條解傷寒之初,此條輯傷寒之後,前條因虛寒,此條因餘熱,衛解而營未解,
故用桂枝更汗也,可知桂枝湯主風傷衛,治風而不治寒之謬矣,浮弱是桂枝脈,
浮數是麻黃脈,仲景見麻黃脈症,即用麻黃湯,見桂枝脈症,便用桂枝湯,此不
更進麻黃而卻與桂枝者,蓋發汗而解,則麻黃症已罷,脈浮數者,因內煩而然,
不得仍認麻黃湯脈矣,麻黃湯純陽之劑,不可以治煩,桂枝湯內配芍藥,奠安營
氣,正以治煩也,且此煩因汗後所致,若再用麻黃發汗,汗從何來,必用啜熱粥
法始得汗,桂枝湯本治煩,服桂枝湯後外熱不解,而內熱更甚,故曰反煩,麻黃
症本不煩,服湯汗出,外熱初解,而內熱又發,故曰復煩,凡曰麻黃湯主之,桂
枝湯主之者,定法也,服桂枝不解,仍與桂枝,汗解後復煩,更用桂枝者,活法
也,服麻黃復煩者,可更用桂枝,用桂枝復煩者,不得更用麻黃,且麻黃脈症,
但可用桂枝更汗,不可先用桂枝發汗,此又活法中定法矣,前二條論治中風,此
二條論治傷寒,後二條論治雜病,見桂枝方之大用如此。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
桂枝湯主之。
[藏無他病知病只在形軀,發熱有時,則汗出亦有時,不若外感者,發熱汗出不
休也,內經曰,陰虛者陽必湊之,故時熱汗出耳,未發熱時,陽猶在衛,用桂枝
湯啜稀熱粥,先發其汗使陰出之陽,穀氣內充,而衛陽不復陷,是迎而奪之,令
精勝而邪卻也。
病嘗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耳,營行
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發熱時汗便出者,其營氣不足,因陽邪下陷,陰不勝陽,故汗自出也,此無熱
而常自汗者,其營氣本足,因陽氣不固,不能衛外,故汗自出,當乘其汗正出時,
用桂枝湯啜稀熱粥,是陽不足者,溫之以氣,食入於陰,氣長於陽也,陽氣普遍,
便能衛外而為固,汗不復出矣,和者平也,諧者合也,不和見衛強,不諧見營弱,
弱則不能合,強則不能密,皆令自汗,但以有熱無熱別之,以時出常出辨之,總
以桂枝湯啜熱粥汗之。上條發熱汗出,便可用桂枝湯,見不必頭痛惡風俱備,此
只自汗一症,即不發熱者亦用之,更見桂枝方於自汗為親切耳。
太陽病,外症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外症初起,有麻黃桂枝之分,如當解未解時,惟桂枝湯可用,故桂枝湯,為傷
白話文:
卷一
使用火攻療法後,若津液耗損過多,可能導致胃中燥熱而胡言亂語。此時,雖然脈象虛弱,但仍有發熱、身體疼痛不止的情況,應斟酌調和體表症狀。
這種情況不適合用麻黃湯,而應選用桂枝湯,並飲用熱稀粥助汗,汗出後即可痊癒。這是針對體質虛弱又受寒邪的病症。
傷寒發汗後,症狀緩解約半日,又出現煩躁、脈浮數的情況,可再次發汗,宜用桂枝湯。
(前段論述傷寒初期的治療,此段則討論傷寒後期的調理。前者因虛寒,後者因餘熱未清,衛氣已解但營氣未和,故用桂枝湯再次發汗。由此可知,桂枝湯主治風邪傷衛,而非單純治寒的說法是錯誤的。脈浮弱為桂枝湯證,脈浮數為麻黃湯證。仲景見麻黃湯證即用麻黃湯,見桂枝湯證則用桂枝湯。此處不再用麻黃湯而改用桂枝湯,是因發汗後麻黃證已解,脈浮數是由內熱煩躁所致,不可再視為麻黃湯證。麻黃湯屬純陽之劑,不適合治煩躁;桂枝湯配芍藥,能安定營氣,正可治煩。此外,此煩躁因汗後產生,若再用麻黃發汗,恐無汗可出,必須配合熱粥助汗。桂枝湯本可治煩,若服後外熱未解而內熱加劇,稱為「反煩」;麻黃證本不煩,服湯汗出後外熱暫解,內熱又生,稱為「復煩」。凡言「麻黃湯主之」「桂枝湯主之」者為定法;服桂枝湯未解仍用桂枝湯,汗後復煩再用桂枝湯者為活法。服麻黃湯後復煩可改用桂枝湯,但服桂枝湯復煩不可再用麻黃湯。麻黃證僅可用桂枝湯再發汗,不可先用桂枝湯發汗,此為活法中的定法。前兩條論治中風,此兩條論治傷寒,後兩條論治雜病,可見桂枝湯應用之廣。)
若病人臟腑無其他疾病,僅定時發熱、自汗出而不癒,此為衛氣不和,應在發熱前發汗,宜用桂枝湯。
(臟腑無病,表示病在體表。發熱有固定時間,汗出亦有規律,與外感發熱汗出不止不同。《內經》雲:「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定時熱汗。未發熱時,陽氣仍在衛分,用桂枝湯配合熱粥發汗,使陰出於陽,穀氣充內,衛陽不再內陷,此為「迎而奪之」,令正氣勝邪。)
若病人經常自汗出,此為營氣和但衛氣不和,因衛氣不與營氣協調所致。營行脈中,衛行脈外,應再發汗使營衛調和,宜用桂枝湯。
(發熱時汗出者,營氣不足,因陽邪內陷、陰不制陽而自汗;無熱而常自汗者,營氣本足,因陽氣不固、衛外失職而汗出。應趁汗出時用桂枝湯配熱粥,以溫補陽氣。食物入陰分,化生陽氣,陽氣充足則能固表止汗。「和」指平衡,「諧」指協調。衛強則不和,營弱則不諧,均致自汗。可依有熱無熱、定時汗出或持續汗出辨證,總以桂枝湯配熱粥發汗為治。前條發熱汗出即可用桂枝湯,不必頭痛惡風俱全;此條僅自汗一症,即使不發熱亦可用,更見桂枝湯對自汗的療效。)
太陽病外症未解時,不可攻下,誤下為逆。欲解外症者,宜用桂枝湯。
(外症初起有麻黃湯、桂枝湯之分,但當症狀未解時,僅桂枝湯適用,故桂枝湯為傷寒外解之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