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傷寒來蘇集卷四 (5)

1. 傷寒來蘇集卷四

冷,是純陰無陽,所謂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藏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矣。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四肢冷逆,惡寒而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陽盛則煩,陰極則躁,煩屬氣,躁屬形,煩發於內,躁見於外,形從氣動也,

時自煩,是陽漸回,不煩而躁,是氣已先亡,惟形獨存耳。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上吐下利,胃脘之陽將脫,手足不逆冷,諸陽之本猶在,反發熱,衛外之陽尚

存,急灸少陰,則脈可復而吐利可止也,若吐利而兼煩躁,四肢俱冷,純陰無陽

不可復生矣。

少陰動脈在太谿,取川流不息之義也,其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主手足

厥冷,寒至節,是少陰之原,此脈絕則死,伏留在足內踝骨上二寸動脈陷中,灸

之能還大脈是少陰之經。

少陰病,脈微濇,嘔而汗出,大便數而少者,宜溫其上,灸之。

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

臥寐者,死。

[脈微而濇,嘔而汗出,陽已亡矣,大便數少而不下利,是下焦之陽尚存,急灸

百會以溫其上,則陽猶可復也,脈沉微細,是少陰本脈,欲臥欲吐,是少陰本證,

當心煩而反不煩,心不煩而反汗出,亡陽已兆於始得之日矣,五六日自利,而反

煩躁不得臥,是微陽將絕,無生理矣。同是惡寒踡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

止,手足逆冷者不治,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

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煩躁四逆者死,同是嘔吐汗出,大便數

少者可治,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蓋陰陽互為其根,陰中有陽則生,無陽則死,

獨陰不生故也,是以六經以少陰為樞。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自冒者死。

[冒家自汗則愈,今頭眩而時時自冒,清陽之氣已脫,此非陽回而利止,是水穀

已竭,無物更行也。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氣息者,乃腎間動氣,藏府之本,經脈之根,呼吸之蒂,三焦生氣之原也,息

高者,但出心與肺,不能入肝與腎,生氣已絕於內也,六經中獨少陰歷言死證,

他經無死證,甚者但曰難治耳,知少陰病是生死關。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

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脈者,資始於腎,朝會於肺,腎氣絕則脈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脈道已通,

有根有本,非暴出可知,大煩躁擾者,是陰出之陽,非陰極而發也,口噤不能言,

因脈氣初復,營血未調,脾濇不運故耳,若所至之脈和調,雖大煩不解,亦不足

白話文:

《傷寒來蘇集卷四》:

「冷」代表陰寒極盛而陽氣全無。當六腑的陽氣衰竭於體表時,會出現手腳冰冷;當五臟的陽氣衰竭於體內時,則會出現嚴重腹瀉無法控制。

少陰病症狀:怕冷蜷縮,偶爾感到煩躁,想要掀開衣被的,表示陽氣尚存,可以救治。

少陰病症狀:四肢冰冷逆寒,怕冷蜷縮,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不煩躁但表現出肢體躁動不安的,屬於死症。(陽氣過盛會煩躁,陰寒極盛會躁動。煩躁屬氣分病變,躁動屬形體表現。煩躁由內而生,躁動顯於外在,這是形體隨氣機變動的結果。偶爾煩躁表示陽氣逐漸回復;完全不煩躁卻躁動不安,代表氣已先消亡,僅剩形體獨存。)

少陰病症狀:嘔吐腹瀉,但手腳不冰冷反而發熱的,不會死亡。若脈搏微弱,可灸少陰經穴位七壯。

少陰病症狀:嘔吐腹瀉,煩躁不安且四肢冰冷的,屬於死症。(上吐下瀉表示胃陽將脫失。手腳不冰冷說明諸陽之本尚存;反而發熱表示衛外陽氣仍在。此時急灸少陰經可使脈象恢復、吐瀉停止。若吐瀉兼有煩躁四肢冰冷,則是純陰無陽,無法救治。)

少陰經的動脈在太谿穴(取「川流不息」之意),位於足內踝後方跟骨上動脈凹陷處,主治手腳冰冷、寒氣深入關節。此為少陰經原穴,若此脈斷絕則死。伏留穴位於足內踝骨上二寸動脈凹陷處,灸之能使脈象恢復,是少陰經要穴。

少陰病症狀:脈搏微弱澀滯,嘔吐出汗,大便次數多但量少,宜溫灸上部穴位。

少陰病症狀:脈沈微細,只想躺臥,出汗但不煩躁,自覺想吐。到第五六天時出現腹瀉、煩躁不安、無法安睡的,屬於死症。(脈微澀、嘔吐出汗表示陽氣已亡。大便次多量少而未腹瀉,說明下焦陽氣尚存,急灸百會穴溫補上焦,陽氣或可恢復。脈沈微細是少陰本脈,欲臥欲吐是少陰本證。本應心煩卻不煩,不該出汗卻汗出,顯示初期已有亡陽徵兆。五六日後腹瀉兼煩躁不得眠,表示微陽將絕,無生還可能。)

同樣是怕冷蜷臥:腹瀉停止且手腳轉暖的可治;腹瀉不止、手腳冰冷的不可治。偶爾煩躁想掀被的可治;不煩躁卻躁動、四肢冰冷且無脈的會死亡。同樣是吐瀉:手腳不冰冷反而發熱的不會死;煩躁四肢冰冷的會死。同樣是嘔吐出汗:大便次多量少的可治;腹瀉煩躁不得眠的會死。這是因為陰陽互根,陰中有陽則生,無陽則死,獨陰不能自生。因此六經中以少陰為關鍵樞紐。

少陰病症狀:腹瀉停止卻頭暈,時常眼前發黑的,屬於死症。(頭暈發黑本應汗出而癒,現卻持續出現,表示清陽之氣已脫。這不是陽回瀉止,而是腸胃空虛無物可瀉。)

少陰病六七日,呼吸淺表的,屬於死症。(呼吸是腎間動氣,為臟腑根本、經脈之源、呼吸之基、三焦生氣之始。呼吸淺表只出心肺,不入肝腎,表示內在生氣已絕。六經中唯少陰經詳述死證,其他經僅稱難治,可知少陰病是生死關鍵。)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恢復,極度煩躁、口不能言、躁動不安的,是病情將解之兆。若脈象調和,雖極度煩躁,但眼瞼內側發黃的,也表示將痊癒。(脈象始於腎,會於肺。腎氣絕則脈不至。手足三部脈恢復,說明脈道已通,有根本支持。大煩躁動是陰出之陽,非陰極而發。口不能言因脈氣初復、營血未調、脾運不暢所致。若脈象和調,縱使煩躁未解,亦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