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卷三 (27)
傷寒來蘇集卷三 (27)
1. 傷寒來蘇集卷三
熱者,便可用柴胡湯,不必寒熱往來而始用也,發熱而嘔,則人參當去,而桂枝
非所宜矣,其目赤耳聾,胸滿而煩者,用柴胡去參夏,加栝蔞實之法,脈弦細而
頭痛發熱者,從柴胡去參加桂之法。
傷寒五六日,頭痛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沉
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結,假令純陰
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矣,此為半在裏半在表也,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
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
了者,得屎而解。
[大便硬謂之結,脈浮數能食曰陽結,沉遲不能食曰陰結,此條俱是少陰脈,謂
五六日又少陰發病之期,若謂陰不得有汗,則少陰亡陽,脈緊汗出者有矣,然亡
陽與陰結有別,亡陽咽痛吐利,陰結不能食不而大便反硬也,亡陽與陽結亦有別,
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三陽脈盛於頭,陽結則汗在頭也,邪在陽明,陽盛,
故能食,此謂純陽結,邪在少陽,陽微,故不欲食,此謂陽微結,宜屬小柴胡矣,
然欲與柴胡湯,必究其病在半表,而微惡寒,亦可屬少陰,但頭汗,始可屬之少
陽,欲反覆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勿疑也,上焦得通,則心下不滿而欲食,
津液得下,則大便自軟而得便矣,此為少陰少陽之疑似證。
右論小柴胡主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身熱惡風,頭項強,桂枝證未罷,脅下滿,已見柴胡一證,便當用小柴胡去參
夏,加桂枝栝蔞,以兩解之,不任桂枝而主柴胡者,從樞故也。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者,小柴胡湯主之。
[潮熱已屬陽明,然大便溏而小便自可,未為胃實,胸脅苦滿,便用小柴胡和之,
熱邪從少陽而解,不復入陽明矣,上條經四五日,是太陽少陽併病,此是陽明少
陽合病,若謂陽明傳入少陽,則謬矣。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
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不大便屬陽明,然脅下硬滿而嘔,尚在少陽部,舌上白胎者,痰飲溢於上焦也,
與小柴胡湯,則痰飲化為津液,而燥土和,上焦仍得汗出,而充身澤毛矣。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者,水氣在上焦,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矣。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柴胡湯有芩參甘棗,皆生津之品,服之反渴者,必胃家已實,津液不足以和胃
也當行白虎承氣等法,仍用柴胡加減,非其治矣,此少陽將轉屬陽明之證。
右論兩經合併病。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
白話文:
《傷寒來蘇集》卷三 :
發熱時即可使用柴胡湯,不必等到寒熱交替才用。若發熱伴隨嘔吐,則應去除人參,此時桂枝也不適合。若出現眼睛發紅、耳鳴、胸悶煩躁,可用柴胡湯去除人參、半夏,加入栝蔞實。若脈搏細弦且頭痛發熱,則採用柴胡湯去除人參加入桂枝的方法。
傷寒五六日後,出現頭痛出汗、輕微怕冷、手腳冰冷、心窩脹滿、食慾不振、大便乾硬、脈搏沈細,這是陽氣微弱鬱結的表現,同時存在表證和裏證。脈沈表示病在裏,出汗則是陽微結的特徵。若是純陰結,就不會有外證,全部症狀都會集中在裏部。此為半表半裏的狀態,雖然脈象沈細,但不能斷定為少陰病,因為少陰病不會出汗,現在頭部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給予小柴胡湯。若症狀未完全緩解,待大便通暢後即可痊癒。
大便乾硬稱為「結」,脈浮數且能進食稱為「陽結」,脈沈遲且不能進食稱為「陰結」。此條所述脈象類似少陰病,且五六日正是少陰病發作的時期。若說少陰病不會出汗,但少陰亡陽時也可能出現脈緊出汗。然而亡陽與陰結有區別:亡陽會伴隨咽喉痛、嘔吐腹瀉;陰結則是無法進食且大便乾硬。亡陽與陽結也不同:三陰經脈不到頭部,出汗在身體;三陽經脈旺盛於頭部,陽結時出汗集中在頭部。邪在陽明屬陽盛,故能進食,稱為「純陽結」;邪在少陽屬陽微,故不欲食,稱為「陽微結」,宜用小柴胡湯。但使用柴胡湯前,需確認病在半表,若微惡寒也可能屬少陰,唯有頭汗才能確定屬少陽。反覆釐清頭汗意義後,可放心使用小柴胡湯。上焦通暢後,心窩不脹滿且恢復食慾;津液下行,則大便軟化而通暢。此為少陰與少陽的疑似證候。
(以上論述小柴胡湯的主治證候)
傷寒四五日,出現身熱怕風、頸項僵硬、脅下脹滿、手腳溫暖且口渴,應以小柴胡湯為主。身熱怕風、頸項僵硬是桂枝湯證未解,脅下脹滿已見柴胡湯證候,此時應用小柴胡湯去除人參、半夏,加入桂枝、栝蔞以雙解表裏。不以桂枝湯為主而選柴胡湯,是因需從少陽樞紐調解。
陽明病出現潮熱,但大便稀溏、小便正常,且胸脅脹滿,仍以小柴胡湯為主。潮熱雖屬陽明,但大便溏、小便正常表示尚未形成胃實,胸脅脹滿時就用小柴胡湯調和,使熱邪從少陽解除,避免深入陽明。前條所述四五日病程屬太陽少陽併病,此條則是陽明少陽合病。若誤解為陽明傳入少陽,則謬誤矣。
陽明病出現脅下硬滿、便秘嘔吐、舌苔白膩,可給予小柴胡湯。上焦通暢後,津液下行,胃氣調和,全身自然出汗而解。便秘雖屬陽明,但脅下硬滿嘔吐仍在少陽範疇,舌苔白膩表示痰飲停滯上焦。服用小柴胡湯後,痰飲化為津液,燥土得潤,上焦通暢而全身汗出。
傷寒嘔吐頻繁時,即使有陽明證狀也不可攻下。嘔吐是上焦水氣不化,上焦通暢後津液下行,胃氣自然調和。
服用柴胡湯後出現口渴,表示轉屬陽明病,應按陽明治法處理。柴胡湯含黃芩、人參、甘草、大棗等生津成分,服後反渴說明胃家已實,津液不足,此時應改用白虎湯或承氣湯等法,繼續加減柴胡湯已不適宜。此為少陽將轉屬陽明的證候。
(以上論述兩經合併病)
婦女中風七八日後,出現陣發性寒熱,月經恰在此時中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後文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