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卷二 (9)
傷寒來蘇集卷二 (9)
1. 傷寒來蘇集卷二
之重,自汗乾嘔,見煩之輕,不汗煩躁,見煩之重也,言傷寒脈症者二一曰太陽
病,或未發熱,或已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一曰傷寒
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以二症相較,微惡寒,見必惡之
寒之重,體痛覺攣急之輕,自汗出,小便數,心煩,見傷寒之輕,或未發熱,見
發熱之難必,先嘔逆,見傷寒之重,脈浮,見寒之輕,陰陽俱緊,見寒之重,中
風傷寒,各有輕重如此,今人必以傷寒為重,中風為輕,但之分風寒之中傷,而
不辨風寒之輕重,於是有傷寒見風中風見寒之遁辭矣,合觀之,則不得以脈緩自
汗為發中風定局更不得以脈緊無汗為傷寒而非中風矣,由是推之,太陽中風,以
火發汗者,無汗可知,其脈緊亦可知,太陽中風,下利嘔逆,其人漐漐汗出,
其脈緩亦可知也要仲景憑脈辨證,只審虛實,不論中風傷寒,脈之緊緩,但於指
下有力者為實,脈弱無力者為虛,不汗出而煩躁者為實,汗出多而煩躁者為虛,
症在太陽而煩躁者為實,症在少陰而煩躁者為虛,實者可服大青龍,虛者便不可
服,此最易曉也,要知仲景立方,因症而設,不專因脈而設,大青龍湯為風寒在
表而兼爇熱中者設,不專為無汗而設,故中風有煩躁者可用,傷寒而煩躁者亦可
用,蓋風寒本是一氣,故湯劑可以互投,論中有中風傷寒互稱者,如青龍是也,
中風傷寒並提者,如小柴胡是也,仲景細審脈症而施治,何嘗拘拘於中風傷寒之
名是別乎,若仲景既拘拘於中風傷寒之別,即不得更有中風見寒,傷寒見風之渾
矣。
[夫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雖皆因於時氣之寒,而各不失其陰陽之性,故傷寒輕
者全似中風,獨腳攣急不是,蓋腰已上為陽,而風傷於上也,中風重者全似傷寒,
而煩躁不是,蓋寒邪嘔而不煩,逆而不躁也,然陰陽互根,煩為陽邪,煩極致躁,
躁為陰邪,躁極致煩,故中風輕者煩輕,重者煩躁,傷寒重者煩躁,輕者微煩,
微煩則惡寒亦微陽足以勝微寒,故脈浮不緊。
[蓋仲景製大青龍,全為太陽煩躁而設,又恐人誤用青龍,不特為脈弱汗出者禁,
而在少陰尤宜禁之,蓋少陰亦有發熱惡寒身疼無汗而煩躁之症,此陰極似陽,寒
極反見熱化也,誤用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所必致矣,故必審其症之非少陰,則
為太陽煩躁無疑,太陽煩躁為陽盛也,非大青龍不解,故不特脈浮緊之中風可用,
即浮緩而不微弱之傷寒亦可用也,不但身疼重者可用,即不身疼與身重而乍有輕
時者,亦可用也,蓋胃脘之陽,內鬱於胸中而煩,外擾於四肢而躁,若但用麻黃
發汗於外,而不加石膏洩熱於內,至熱併陽明,而斑黃狂亂,是乃不用大青龍之
白話文:
《傷寒來蘇集卷二》:
傷寒症狀的輕重可從細節區分:自汗與乾嘔屬煩躁的輕症,無汗且煩躁則屬重症。論述傷寒脈象與症狀時,可分兩種情況:
一是太陽病,無論發熱與否,必定伴隨惡寒、身體疼痛、嘔吐、脈象陰陽俱緊,稱為傷寒;
二是傷寒脈浮、自汗、小便頻數、心煩、輕微惡寒、腳部抽筋。比較這兩種症狀:
- 輕微惡寒反映「必惡寒」的嚴重程度較輕
- 身體疼痛比腳抽筋更明顯
- 自汗、小便頻數、心煩屬傷寒輕症
- 「或未發熱」表示發熱非必然症狀
- 嘔吐屬傷寒重症
- 脈浮表示寒症較輕,陰陽脈俱緊則寒症較重
中風與傷寒各有輕重,但今人多誤以為傷寒必重、中風必輕,只區分風寒病因卻忽略程度差異,因而產生「傷寒見風、中風見寒」的模糊說法。綜合來看:
- 不能單憑脈緩、自汗斷定為中風
- 也不能因脈緊、無汗就認定是傷寒而非中風
由此推論:
- 太陽中風用火法發汗時,可知其無汗且脈緊
- 太陽中風伴隨下利嘔吐、微汗出時,脈象多緩
張仲景診斷重視脈象與症狀的虛實,而非拘泥中風或傷寒之名:
- 脈象有力為實證,無力為虛證
- 無汗煩躁屬實,多汗煩躁屬虛
- 太陽病的煩躁屬實,少陰病的煩躁屬虛
- 實證可用大青龍湯,虛證則禁用
仲景制方依據症狀而非單純脈象,大青龍湯主治表證兼內熱,非專治無汗。因此:
- 中風伴煩躁可用
- 傷寒伴煩躁亦可用
因風寒本質同屬外邪,湯劑可通用。例如: - 青龍湯條文混稱中風與傷寒
- 小柴胡湯條文並提兩者
若仲景嚴格區分中風與傷寒,就不會出現「中風見寒、傷寒見風」的模糊地帶。
風屬陽邪,寒屬陰邪,雖同因季節寒氣致病,但性質不同:
- 傷寒輕症類似中風,唯腳抽筋不同(風傷人上部屬陽)
- 中風重症類似傷寒,但煩躁有別(寒邪致嘔不煩,氣逆不躁)
陰陽相互影響: - 煩屬陽邪,過度則轉躁
- 躁屬陰邪,過度則生煩
因此: - 中風輕者僅微煩,重者煩躁
- 傷寒重者煩躁,輕者微煩(陽氣足則惡寒輕,脈浮不緊)
大青龍湯專治太陽病煩躁,但需謹慎使用:
- 禁用於脈弱、汗出者
- 少陰病尤須禁用(少陰病雖有發熱惡寒、身痛無汗煩躁,實為陰極似陽的假熱,誤用會導致四肢冰冷、肌肉抽搐)
必須確認非少陰病,才可判定為太陽病陽盛煩躁,此時非大青龍湯不能解。適用情況包括: - 脈浮緊的中風
- 脈浮緩但不微弱的傷寒
- 無論身痛沈重,或疼痛間歇減輕者
因胸中鬱熱致煩,四肢擾動致躁,若僅用麻黃發汗未加石膏清熱,恐熱邪深入陽明,引發斑疹、黃疸、狂亂等症——此即誤用大青龍湯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