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傷寒論》~ 卷六 (8)
卷六 (8)
1.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
胸中實,則吐而物出;若膈上有寒飲,則但乾嘔而不吐也,此不可吐,可與四逆湯以溫其膈。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趙本注:「《脈經》云:灸厥陰,可五十壯」)
脈微為亡陽,澀為亡血。下利嘔而汗出,亡陽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虛寒,必數更衣;反少者,溫其上,以助其陽也,灸之以消其陰。
白話文: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一
若胸中有實邪,則會嘔吐並吐出東西;若是膈膜上有寒飲停滯,則只會乾嘔而不吐出東西,這種情況不可用吐法,可給予四逆湯來溫暖膈膜。
脈搏微弱表示陽氣虛衰,澀滯則代表陰血虧損。腹瀉、嘔吐且出汗,是陽氣與陰血俱虛的表現。體內津液不足,臟腑虛寒,因此會頻繁如廁;若排便量減少,則需溫灸上部以助長陽氣,並透過灸法消散陰寒之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