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
1.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 中風門
攝生散,治一切卒中,不論中風、中寒、中暑、中濕及痰飲,痰厥、氣厥之類,初作即用此劑。
南星、半夏(薑汁泡)、木香各一錢五分。蒼朮、細辛、石菖蒲、生甘草各一錢。
上水一鍾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溫服。痰盛加全蠍(炙)二枚,仍先用通關散搐鼻。若牙噤者,用烏梅肉擦牙,和南星、細辛末,以中指蘸藥擦,自開。
通關散,治卒中風邪,昏悶不醒,牙關緊急,湯藥不下。
牙皂、生半夏、南星、細辛。
上共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內,候有嚏可治。
八味順氣散,凡中風人,先服此藥順氣,次可進治風藥,兼理七氣拂鬱,令人手足厥冷。
白朮、茯苓、青皮、白芷、陳皮、烏藥,人參(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大秦艽湯,治中鳳,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外無六經形證,內無便溺阻隔,且血弱不能養筋。
秦艽、石膏各三兩,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芍藥、白朮、白芷、生地、熟地各二兩,白茯苓二兩,細辛五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煎至一鍾,通口服。天陰雨,加生薑七八片。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
搜風順氣丸,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般氣,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百節痠軟,便溺閉澀。
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防風各一兩,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一兩,菟絲子、牛膝各二兩,乾山藥二兩,枳殼、獨活各一兩,大黃五錢(半生半熟),郁李仁(湯泡,去皮,另研)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茯酒、米飲任下,早晨臨臥各一服。
三化湯,治中風,二便數日不通,邪氣內實。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上每服三兩,水三碗,煎至一碗半,終日服之,以微利則已。
轉舌膏,治中風,舌蹇不語。涼膈散加菖蒲、遠志各少許,煉蜜為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三五丸,用蒲荷湯化開,或食後或臨臥或食遠服,加青黛、藍根各一分,為活命金丹,治中風神不清。
救急稀涎散,治卒中風,昏昏若睡,形體昏悶,四肢不收。
豬牙皂角(四挺,肥實□□不蛀,削去粗皮)、晉礬(一兩,光明通瑩者),二味同搗為細末,如患輕者可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
神驗烏龍丹,治手足嚲曳,口眼喎斜,言語蹇澀,履步不正者。
烏頭(去皮尖)、五靈脂各五兩,上為末,入龍腦、麝香令研細,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先用生薑汁研,次後□調服之,一日兩服,空心晚食前服。
治中風口噤,服淡竹瀝一升。
瓜蒂散(方見痰門,凡病在胸膈者,宜吐之)。
涼膈散方(見感冒)。
白話文:
【中風治療篇】
【攝生散】,適用於各種突然發作的中風症狀,無論是因風、寒、暑、濕所引發,或是由痰飲、痰厥、氣厥等導致的初次發作,應立即使用此藥。
藥材包括:南星、半夏(薑汁浸泡)、木香各15分;蒼朮、細辛、石菖蒲、生甘草各10分。
煎煮方法:將上述藥材加入一鍾半的水,再放入7片生薑,煮至剩下八分水量後,溫熱服用。若痰多,可額外加入全蠍(炙)2枚,並先用通關散來清理鼻腔。對於牙齒緊閉的患者,可用烏梅肉擦拭牙齒,再混合南星、細辛粉末,以中指沾取藥物擦拭牙齒,即可打開牙關。
【通關散】,適用於突然中風,意識不清醒,牙關緊閉,無法吞服湯藥的情況。
藥材包括:牙皁、生半夏、南星、細辛。
製備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少量吹入鼻內,待患者打噴嚏後即可進行治療。
【八味順氣散】,中風患者首選此藥以順暢氣機,之後再進一步使用其他治療中風的藥物。此外,此藥也能兼顧七情鬱結,改善手足冰冷的情況。
藥材包括:白朮、茯苓、青皮、白芷、陳皮、烏藥、人參(各30克)、炙甘草(15克)。
製備與服用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9克,加入一杯水,煮至剩下七分水量,溫熱服用。
【大秦艽湯】,適用於中風導致的手腳無法活動、舌頭僵硬無法言語,但無外在六經病症,也無內在排泄阻礙,且血液虛弱無法滋養筋絡的情況。
藥材包括:秦艽、石膏各90克,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芍藥、白朮、白芷、生地、熟地各60克,白茯苓60克,細辛15克。
製備與服用方法: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30克,加入兩杯水,煮至剩下一杯水量,整體服用。天氣陰雨時,可額外加入7-8片生薑。如胃部有脹滿感,可額外加入枳實3克。
【搜風順氣丸】,適用於36種風邪、72種氣滯,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全身骨節痠痛,排尿困難。
藥材包括:車前子45克,白檳榔、防風各30克,火麻子(微炒去殼,單獨研磨)30克,菟絲子、牛膝各60克,乾山藥60克,枳殼、獨活各30克,大黃15克(半生半熟),郁李仁(湯泡去皮,單獨研磨)15克。
製備方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20丸,可用茯苓酒或米湯送服,早晚各一次。
【三化湯】,適用於中風導致的排尿、排便數日不通,邪氣內實的情況。
藥材包括: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量。
製備與服用方法:每次服用90克,加入三碗水,煮至剩下一碗半水量,全天分次服用,直到出現微瀉即停止。
【轉舌膏】,適用於中風導致的舌頭僵硬無法說話。將涼膈散加上少量石菖蒲、遠志,加入蜂蜜製成櫻桃大小的丸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3-5丸,用薄荷湯溶解後服用,可在飯後、睡前或飯前服用。若添加青黛、藍根各3克,則成為活命金丹,適用於中風導致的意識不清。
【救急稀涎散】,適用於突然中風,昏昏欲睡,身體疲倦,四肢無力。
藥材包括:豬牙皁角(4個,選擇肥厚堅實無蟲蛀,削去外皮)、晉礬(30克,選擇透明晶瑩的),兩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病情較輕者可服用半錢,病情較重者可服用三錢,用溫水調和灌服。
【神驗烏龍丹】,適用於手腳抽搐、口眼歪斜、語言含糊不清、行走不穩的症狀。
藥材包括:烏頭(去皮尖)、五靈脂各150克,研磨成細粉,加入龍腦、麝香,研磨細緻,加入滴水製成彈珠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先用生薑汁研磨,再用水調和服用,每日兩次,空腹和晚餐前服用。
對於中風導致牙關緊閉的情況,可服用淡竹瀝一升。
【瓜蒂散】(詳見痰門,任何位於胸膈部位的疾病,宜嘔吐治療)
【涼膈散】(詳見感冒治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