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
1. 傷寒門
汗法,桂枝湯(凡邪在表者宜汗之):桂枝三錢、赤芍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三枚,上蒸盞半,煎八分,溫服,取微汗。
麻黃湯,麻黃三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枚,水盞半,先煎麻黃數沸後,加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八分,溫服,覆取汗。蓋麻黃性□熱,惟冬時正傷寒無汗者用之,春夏不可輕用,服之恐發斑、發黃;如用加石膏、知母、黃芩。
又參蘇軟,(方見感冒)。
小柴胡湯(方見感冒門)。
下法,小承氣湯(凡邪在中下部者宜下之,方見感冒)。
大承氣湯(三焦俱有邪盛用之):大黃□錢(酒洗),芒硝一合、厚朴二錢、枳實一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十神湯,治時行不正之氣,冬寒春溫,不問陰陽二證及內外兩感風寒,腰膝痛,濕痹,頭痛,咳嗽。
陳皮、麻黃(去皮)、川芎、蘇葉、香附子、白芷、升麻、乾葛、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二鍾。姜五片,棗一枚,煎至八分,不拘時服。潮熱加黃芩、柴胡;心胸脹滿加枳實、半夏、頭痛加細辛、石膏;咳嗽加五味子、桔梗;飲食不進加砂仁、白朮;鼻衄不止加烏梅、山梔仁;嘔吐加丁香、半夏:腹脹加白朮、炮姜;冷氣痛加良薑、延胡索;大便秘澀加大黃、朴硝;有痢加枳殼、當歸、黃連;瀉泄加藿香、澤瀉;疹毒加人參、茯苓,去麻黃、香附。
呂真人達玄散,專治傷寒,瘟疾,痘疹。初覺無名腫毒,卒感心疼,冷氣喉閉,乳哦,瘧疾時行,赤眼,內外吹乳,用銀簪蘸香油黏藥,點大眼角,男先左,女先右,合目踡腿、蓋被側臥,出汗後,吃清米湯稀粥;如瘟疾久不汗,此藥先吹鼻,次點眼,蓋被覆臥,半灶香即汗,陳米湯調養,一日後方服稀粥。
白犀角(通梢白者佳,鎊屑,一兩),山慈菇(一兩,銼碎),麻黃(一兩,去根節切細),朴硝(一兩(淨牙),血竭(一兩,碎)。
共合一處,生薑汁自然拌濕,分十八劑,各用烏金紙包裹,外用熟棗二斤去核搗如泥,各包彈子大,擺沙盆內,以沙盆蓋上,下加火,煙盡為度,候冷取出,其藥如黑炭者佳,紙去淨,和勻,每一錢加冰片二分,研極細,收磁瓶內,蠟封口,勿泄氣,此藥治傷寒,愈人甚眾,有立見出汗者神效。
救苦散,治傷寒不服藥。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延胡索、牡丹皮、硃砂各一錢,白芷、皂角各四錢。
共為細末,每用些須,以竹筒吹入兩鼻,卻飲熱蔥茶一碗。蓋覆出汗即愈。
發汗散,此在途急救之藥。
綠豆粉、麻黃、甘草各一兩。
末之,每服一錢,涼水調下,即汗。
又方,胡椒三錢,整蔥七錢,搗爛手握之,夾兩腿中即汗。
白話文:
[傷寒門]
發汗法
桂枝湯(凡是邪氣在體表的人,都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桂枝三錢、赤芍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三枚。 將以上藥材放入一碗半的蒸餾水(或淨水)中,煎煮至剩八分碗,溫熱服用,以微微出汗為宜。
麻黃湯: 麻黃三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枚。 將以上藥材放入一碗半的水中,先煎煮麻黃幾次沸騰後,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一同煎煮至剩八分碗,溫熱服用,蓋上被子來幫助發汗。 麻黃的藥性比較溫熱,只有在冬天因寒冷而引起的沒有汗的傷寒才能使用,春夏季節不可以輕易使用。如果服用的話,恐怕會引起皮膚出現斑疹或發黃等情況。如果一定要用,需要加入石膏、知母、黃芩等藥材。
又參蘇軟:(藥方在感冒篇中)
小柴胡湯(藥方在感冒篇中)
瀉下法
小承氣湯(凡是邪氣在體內中下部的人,都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藥方在感冒篇中)。
大承氣湯(三焦都有邪氣且很嚴重時使用): 大黃,用酒洗過,份量未標明,芒硝一合、厚朴二錢、枳實一錢。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溫熱服用。
十神湯,治療時行不正的疫病,如冬天寒冷春天卻變暖,不論是陰證還是陽證,或是同時感染內外風寒,以及腰膝疼痛、濕痺、頭痛、咳嗽等症狀。 陳皮、麻黃(去除外皮)、川芎、蘇葉、香附子、白芷、升麻、葛根、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 以上藥材放入兩碗水中,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煮至剩八分碗,不拘時間服用。 如果出現潮熱,加入黃芩、柴胡;如果胸悶脹滿,加入枳實、半夏;如果頭痛,加入細辛、石膏;如果咳嗽,加入五味子、桔梗;如果食慾不振,加入砂仁、白朮;如果鼻出血不止,加入烏梅、山梔仁;如果嘔吐,加入丁香、半夏;如果腹脹,加入白朮、炮薑;如果感到寒冷疼痛,加入良薑、延胡索;如果大便乾澀難解,加入大黃、朴硝;如果有痢疾,加入枳殼、當歸、黃連;如果腹瀉,加入藿香、澤瀉;如果有疹毒,加入人參、茯苓,去除麻黃、香附。
呂真人達玄散,專門治療傷寒、瘟疫、痘疹。 初期感覺到不明原因的腫毒,突然感到心痛、身體發冷、喉嚨堵塞、乳汁不下、瘧疾、紅眼病、內外乳瘡等症狀。使用銀簪沾取香油,黏上藥粉,點在眼角,男左女右,閉上眼睛、彎曲腿、蓋上被子側躺,出汗後,喝清淡的米湯稀粥。 如果瘟疫很久不出汗,先把藥粉吹入鼻孔,再點在眼角,蓋上被子躺著,點燃半炷香的時間就會出汗,之後用陳米湯調養,一天後才能吃稀粥。 白犀牛角(選擇通透潔白的為佳,磨成粉,一兩),山慈菇(一兩,切碎),麻黃(一兩,去除根部和莖節,切細),朴硝(一兩,純淨的),血竭(一兩,磨碎)。 將以上藥材混合,用生薑汁拌濕,分成十八份,用烏金紙包裹,再用二斤去核的熟棗搗成泥,把藥包起來,做成彈子大小,放在沙盆中,用沙盆蓋上,下面用火烤,直到煙盡為止,冷卻後取出,藥材變成像黑炭一樣最好,去除紙,混合均勻,每份加入冰片二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放入瓷瓶中,用蠟密封,防止洩氣。此藥治療傷寒,治癒很多人,有立見出汗的奇效。
救苦散,治療傷寒卻不願意服藥的人。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延胡索、牡丹皮、硃砂各一錢,白芷、皂角各四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用少許,用竹筒吹入兩鼻孔中,然後喝一碗熱蔥茶。蓋上被子出汗就好了。
發汗散,這是旅途中緊急救命的藥。 綠豆粉、麻黃、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涼水調服,立刻就會出汗。
又一藥方,胡椒三錢,整蔥七錢,搗爛後用手握住,夾在兩腿中間就會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