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5)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5)
1. 何謂傷酒之脈
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何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
有病身熱解墮,汗出如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名曰酒風。酒氣與穀氣相搏,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自衰,陽氣獨盛,故手足為之熱也。其始入於皮膚,則色赤深;入於肌肉,則色黃赤;又入於脾胃,其色黃,酒布於四肢;再入於心包絡,則多言;入於肝則怒;入於腎則多溺。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
傷酒,發汗則愈;其次莫如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不可犯此戒!其脈洪大而數。
乾葛一兩,薄荷五錢,桂花三錢,白梅肉五錢,共為末,蜜丸,先放入口,飲酒不醉
白話文:
[什麼是因過量飲酒導致的脈象異常]
懦弱的人喝了酒之後,竟然敢與勇者爭鋒,這是哪個臟器的作用呢?少俞回答說:酒,是糧食的精華,是由熟穀物釀製的液體。酒性烈悍,一旦進入胃中,就會使胃部膨脹,氣息上衝,充滿胸腔,使得肝臟浮動,膽汁橫溢。在這種情況下,人就像一個勇士,但當酒氣衰減,後悔情緒升起,這和勇士的勇氣消退後的狀態一樣,人無法避免這種狀況,我們稱之為"酒悖"。
若有人身體發熱、出汗如沐浴,怕風且氣短,這屬於什麼病症呢?我們稱之為"酒風"。酒氣與食物氣息相撞擊,使體內熱氣旺盛,因此全身發熱,體內熱度高,尿液顏色偏紅。酒氣旺盛且烈悍,會使腎氣自行衰退,而陽氣單獨旺盛,因此手腳會感到熱。酒氣初進皮膚,面色會變得紅潤;進入肌肉,面色會呈現黃紅;再進一步進入脾胃,面色會轉為黃色,酒氣會擴散到四肢;再深入心包絡,人會變得健談;進入肝臟,人會變得易怒;進入腎臟,人會頻繁排尿。酒進入胃中,會使絡脈充盈而經脈虛弱。
若因酒傷身,發汗可以治療;如果不行,利尿也是好方法,這樣可以上下同時去除濕氣,哪還會有酒病呢?慢性酒精中毒,如果長期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可能會導致黑色素沉澱,必須要注意這個禁忌!患者的脈象通常宏大且頻率快。
乾葛一兩,薄荷五錢,桂花三錢,白梅肉五錢,將這些混合研磨成粉,加入蜂蜜做成藥丸。在飲酒前先吞服,可以防止醉酒。
2. 何謂傷色之脈
肺脈,沉之而數,浮之而喘,苦洗洗寒熱,腹滿腸中熱,小便赤,肩背痛,從腰以上汗出,得之房內,汗出當風。白脈之至也,喘而浮大,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因醉而使內也。
腎脈,沉之大而堅,浮之大而緊,若手足骨腫厥,而陰不興,腰脊痛,少腹腫,心下有水氣,時脹閉時泄。得之浴水中身未乾而合房內及勞倦發之。
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入房汗出,傷腎。心傷色,則健忘怔松;肝傷色,則諸筋瘛瘲;肺傷色,則咳逆吐痰;腎傷色,則陰器不柔,或不舉;脾傷色,則四肢不用、色黃。
太倉公治一女,病腰背疼,寒熱,諸醫皆以為寒熱也。公診之曰:內寒,月事不下也,病得之,欲男子不可得也。所以知其病者,診其脈時,切之腎脈也。澀而不屬,其來難堅,故曰:月不下。肝脈弦出寸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肝攝血者也,厥陰弦出寸口,又上魚際,則陰血盛可知矣。
白話文:
[什麼是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的脈象異常]
肺部的脈象,如果深按會發現跳動頻率快,輕按會感到呼吸困難,患者可能伴有冷熱交錯、腹部脹滿、腸道感覺熱、小便顏色偏紅、肩膀和背部疼痛,腰部以上容易出汗,這類病症多由房事後汗出吹風所引起。如果看到白色的脈象,患者會感到呼吸困難且脈象浮大,上半身虛弱下半身卻實,可能是心驚或是胸部有積氣的徵兆,呼吸困難且虛弱,被稱為肺部受阻,這種情況多由寒冷與高熱引起,通常是在醉酒後進行房事所導致。
腎臟的脈象,如果深按會發現脈搏大而堅韌,輕按會發現脈搏大而緊繃,可能伴有手腳腫脹冰冷、性功能障礙、腰背疼痛、下腹部腫脹、心下有水氣感,時常會感到脹滿或腹瀉。這類病症多由沐浴後身體未乾即進行房事或是勞累疲倦時發生。
醉酒後進行房事,汗出吹風,會傷害脾胃;過度用力後進行房事,汗出吹風,會傷害腎臟。心臟受損,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精神恍惚;肝臟受損,各部位肌肉會抽搐;肺部受損,會咳嗽並吐痰;腎臟受損,生殖器可能無法正常勃起;脾胃受損,四肢乏力,皮膚呈黃色。
有一個治療案例,一位女性病人腰部和背部疼痛,並伴隨冷熱交錯的症狀,許多醫生都認為她只是普通的感冒。但太倉公診斷後表示,這是因為體內寒冷,月經無法正常排出所致,病因是她想要有性行為卻無法達成。他能判斷出此病症的原因,在於診脈時,發現她的腎脈象很不順暢,脈搏跳動緩慢且堅韌,因此判斷月經無法排出。她的肝脈象在手腕關節處呈現弦狀,由此可推測她想有性行為卻無法達成,因為肝臟負責血液的儲存與釋放,而肝脈在手腕關節處呈現弦狀,向上延伸至手指末端,可以推測她的血液供應到生殖器的量不足。
3. 何謂傷財之脈
火形之人,輕財少信;土形之人,好利人:金形之人,清廉;太陰之人,貪而不仁;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
貪出於脾,則以思慮致之。貪出於肝,則以忿怒爭之。貪出於肺,則以悲哀求之。貪出於心包,則以喜樂獲之。貪出於腎,則以勉強技巧得之,各以其色脈診之。
白話文:
【什麼是傷財的脈象】
火型的人,傾向於揮霍且較少考慮信用;土型的人,喜歡從他人身上獲取利益;金型的人,性格清廉正直;太陰型的人,貪婪且缺乏仁慈之心;少陰型的人,小有貪念且心懷不軌。
貪婪若是源於脾臟,通常是因為過度思考導致。若源自肝臟,則是因憤怒和爭鬥引起。源自肺臟的貪婪,往往伴隨著悲傷情緒。若是心包引起的貪婪,則可能通過尋找快樂來獲得。而腎臟引發的貪婪,通常會透過努力及技術手段來實現,這些都可以從他們的面色和脈象中診斷出來。
4. 何謂傷氣之脈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濡弱難治。其或沉實,氣兼痰飲。
沉弦細動,皆氣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軒岐論諸病皆生於氣,有九氣不同之說。其言曰: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暑則氣泄,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勞則氣耗。《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穹壤判若,內無七情所傷,外無六淫所感,何氣病之有哉!惟不善攝生者,五志之火,無時不起;五味之偏,無日不傷,是以釀成膠痰留滯於六腑,鬱火、邪氣充塞乎三焦,使氣血失其常候,臟腑不能傳導,是故外邪得以乘虛而入,以至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諸氣之症作矣。至於為脅病,為心腹痛,為周身刺痛,甚則為翻胃,為膈噎等症,皆此之由也。
大抵男子屬陽,得氣易散;女子屬陰,得氣易郁。故男子氣病常少,女子氣病常多。故治婦人宜調其血,順其氣;男子宜調其氣,和其血也。
氣之為病,非止一端,有七情氣、有鬱氣、有逆氣、有怒氣、有熱氣、有冷氣、有厥氣、有痰氣、有虛氣、有中滿氣、有腹脹氣,務宜詳究,不可以一例治也。
諸氣須上下分消,不可驟用《局方》金石烏附燥熱等劑。
逆氣在上者,須用達之;在中者,須用調順;在下者,須用消導。
怒氣須用調肝經,如柴胡、青皮、桔梗、枳殼、芍藥、半夏、白芥子、竹茹、木香、萊菔子之類。
鬱氣宜開鬱,如蒼朮、香附、川芎、青皮、黃連、半夏、竹茹、山梔、枳殼、連翹、木香、澤瀉之類。凡鬱氣難治,必自能知戒乃可。凡用氣藥,枳殼破滯氣,然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則損真氣;香附快滯氣;陳皮泄逆氣;紫蘇散表氣;厚朴泄胃氣;檳榔泄至高之氣;藿香行胃氣;沉香升降真氣;腦麝散真氣;木香行中、下焦氣,若此之類,氣實所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損泄者,用之能治氣之標,而不能治氣之本。
白話文:
[什麼是傷氣的脈象]
當診脈時,如果脈象深沉,即可判斷是氣的問題。氣虛到極點時,脈象會更沉,甚至隱伏,若是呈現濡弱的狀態,則較難治療。如果脈象同時呈現沉實,可能除了氣虛之外,還伴有痰飲的問題。
脈象深沉、緊繃、纖細或微動,通常都是氣痛的徵兆。心痛的脈象在寸部,腹部疼痛的脈象在關部,下腹部或腰部的疼痛脈象在尺部,從脈象可以清楚看出病症的位置。
古代醫學典籍《軒岐》討論各種疾病多源自氣的不平衡,指出有九種不同的情況導致氣的異常。例如,憤怒會讓氣上衝,歡樂會讓氣緩慢,悲傷會讓氣消耗,恐懼會讓氣下降,寒冷會讓氣收縮,酷熱會讓氣洩漏,驚嚇會讓氣混亂,思考過度會讓氣凝結,過度勞累會讓氣耗盡。經典《內經》提到,一旦呼吸停止,生命就會終止,一旦氣流中斷,天地萬物就失去平衡。如果內心不受七情影響,外界也沒有六淫侵擾,怎麼會有氣病呢?然而,那些不懂得養生的人,情緒的波動隨時都在,飲食的偏好每天都在傷害身體,因而導致痰液在六腑中積聚,邪氣充斥三焦,使得氣血運行失常,臟腑功能紊亂,外邪因此趁虛而入。結果是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各種氣病因此產生。這些疾病包括脅痛、心腹痛、全身刺痛,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反胃、吞嚥困難等症狀。
總的來說,男性屬於陽性,得到的氣容易散發;女性屬於陰性,得到的氣容易鬱結。所以,男性氣病較少,女性氣病較多。因此,治療婦女疾病應調節血液,順暢氣流;治療男性疾病應調節氣流,平和血液。
氣病的種類繁多,包括七情氣、鬱氣、逆氣、怒氣、熱氣、冷氣、厥氣、痰氣、虛氣、中滿氣、腹脹氣等。必須詳細研究,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氣病,應該根據病情部位來分別治療,不可立即使用燥熱的藥物。
對於上部的逆氣,應該疏導;中部的逆氣,應該調理;下部的逆氣,應該消導。
怒氣問題,應該調節肝經,如柴胡、青皮、桔梗、枳殼、芍藥、半夏、白芥子、竹茹、木香、萊菔子等。
鬱氣問題,應該開鬱,如蒼朮、香附、川芎、青皮、黃連、半夏、竹茹、山梔、枳殼、連翹、木香、澤瀉等。鬱氣難治,患者必須自我約束纔能有效治療。
使用藥物治療氣病時,要注意:枳殼能破除滯氣,但多用會損傷胸中的氣;青皮能疏肝,但多用會損傷真氣;香附能疏通滯氣;陳皮能疏導逆氣;紫蘇能疏散表氣;厚朴能疏泄胃氣;檳榔能疏泄高處的氣;藿香能疏導胃氣;沉香能升降真氣;腦麝能疏散真氣;木香能疏導中下焦的氣。這些藥物對於氣病是有幫助的,但其中有些藥物具有散氣作用,有些藥物具有洩氣作用,使用它們只能治標,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