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0)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0)
1. 何謂病在內在外、在左在右、在上在中在下之脈
又有不內外因焉,《歌》曰:勞神役慮定傷心,虛澀之中仔細尋。勞役陰陽傷腎部,忽然緊脈必相侵。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澀之中宜忖度。疲極筋力便傷肝,指下尋之脈弦虛。飲食飢飽井傷脾,未可輕將一例推。飢則緩弦當別議,若然滑實飽無疑。叫呼損氣因傷肺,燥熱脈中宜熟計。能通不內外中因,生死吉凶都在是。
白話文:
疾病的產生,並非單純由內外、左右、上下等部位的經脈所決定。《歌訣》說:過度勞心費神會傷及心臟,此時脈象虛弱澀滯,需仔細診察。過度勞累損傷腎臟的陰陽之氣,脈象會突然緊縮。縱慾傷及心的經絡,脈象微弱澀滯,需細心判斷。極度疲勞會傷及肝臟,脈象弦細而虛弱。飲食不節,飢飽失度會傷及脾臟,但不能一概而論,飢餓時脈象會較緩慢而弦細,飽食時則脈象滑實。大聲喊叫損傷肺氣,脈象乾燥而熱盛,需要仔細考慮。 能夠通曉疾病的內外、上下、左右等成因,就能判斷生死吉凶。
2. 何謂傷風之脈
《內經》云:風從南方來,命曰太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命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肉,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
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於肌肉,其氣主體重。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三虛相搏,則為暴病卒死。
兩實一虛,則為淋露寒熱。犯雨濕之地,則為痿。偏中於邪風,則為擊僕偏枯。故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因為賊風所傷,是謂三虛。逢年之盛,遇月之滿,得時之和,命日三實,雖有賊風邪氣不能危。
正月朔日,其日西北風不雨,人多死平旦;北風春,民多死日中;北風夏,民多死夕時,北風秋,民多死終日,北風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天和溫,不風,糴賤,民不病;天寒而風,糴貴,民多病。二月醜,不風,民多心腹病。三月戍,不溫,民多寒熱。四月巳,不暑,民多癉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
常云:中風脈浮。又云:傷風之脈,陽浮陰弱,風邪中人六脈多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者,挾寒則脈帶浮遲;挾暑則脈虛;挾濕則脈浮澀。《脈經》曰: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寸口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氣實相搏,入於臟則死、入於腑則愈。此為卒厥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死;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復自愈。
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宜吐,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虛,皆虛與痰。《捷徑》云:風疾脾緩空費力,癆疾心數命難存。
大法宜浮遲,不宜強大急數,若脾脈緩而無力者,最為難治,蓋風喜歸肝,肝木克脾土,則大便洞泄,故為難活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於頭,則為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為漏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新沐中風,則為首風。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為泄風。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白話文:
【什麼是感受風邪的脈象】
《黃帝內經》提到:從南方來的風叫作「太弱風」,這種風對人體的影響是,內部會影響到心臟,外部則影響到脈絡,主要表現為熱象。從西南方來的風叫作「謀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脾臟,外部則影響到肌肉,其特徵主要表現為體質變弱。從西方來的風叫作「剛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肺部,外部則影響到皮膚,其特徵主要表現為乾燥。從西北方來的風叫作「折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小腸,外部則影響到手部,太陽脈脈象消失會出現血液淤積,脈絡閉塞會導致結塊,血脈不通暢容易突然死亡。從北方來的風叫作「大剛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腎臟,外部則影響到骨骼和肩背的肌肉,其特徵主要表現為寒冷。
從東北方來的風叫作「兇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大腸,外部則影響到腋下和肢節。從東方來的風叫作「嬰兒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肝臟,外部則影響到筋絡,其特徵主要表現為全身濕重。從東南方來的風叫作「弱風」,它對人的影響,內部會影響到胃部,外部則影響到肌肉,其特徵主要表現為全身沉重。這八種風如果從人體的虛弱部位侵入,就會使人患病。如果同時存在三個虛弱的因素,就可能引發突然的疾病甚至猝死。
兩個強壯的部位和一個虛弱的部位,就會導致淋病、感冒和發熱。如果暴露在雨水和潮濕的地方,就可能導致萎縮症。如果身體的一側受到邪風的侵害,就可能導致半身不遂。所以,聰明的人會像躲避箭矢和石頭一樣躲避風邪。在年紀老邁、月經期間和季節更替時,如果被邪風所傷,就稱為「三虛」。在年紀壯盛、月經圓滿和季節適宜時,即使遇到邪風和異常氣候,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正月初一,如果刮西北風而且不下雨,很多人會在清晨死亡;如果刮北風且是春天,很多人會在中午死亡;如果刮北風且是夏天,很多人會在傍晚死亡;如果刮北風且是秋天,很多人會在全天死亡,如果刮大北風,十分之六的人會因病死亡。
正月初一,如果天氣和暖,沒有風,糧食價格就會便宜,人們就不會生病;如果天氣寒冷而且有風,糧食價格就會昂貴,人們就會多病。二月初二,如果沒有風,人們就會多患心腹病。三月初三,如果天氣不溫暖,人們就會多患寒熱病。四月初四,如果天氣不熱,人們就會多患消瘦病。十月初十,如果天氣不冷,人們就會多突然死亡。
通常認為,中風的脈象是浮脈。又說:受風邪影響的脈象,陽脈浮,陰脈弱,風邪侵入人體後,六脈多會沉伏,也有脈象隨著氣血運行而變得洪大,如果伴有寒象,脈象就會浮遲;如果伴有暑象,脈象就會虛;如果伴有濕象,脈象就會浮澀。《脈經》指出:脈象微弱而頻繁,這是風邪所致,寸口脈象沉大而滑。沉脈表示實證,滑脈表示氣滯,氣滯和實證相互作用,如果進入臟器就會死亡,如果進入腑器就會康復。這是突然昏厥不知道人,如果嘴脣青紫、身體冰冷,就是進入臟器死亡;如果身體溫暖並且出汗,就是進入腑器並且可以自行康復。
脈象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應該嘔吐,或者脈象浮而滑,或者脈象沉而滑,或者脈象微而虛,都是虛證和痰濕。《捷徑》提到:風邪影響脾臟,病情緩慢,治療耗費精力,消耗性疾病影響心臟,心跳加速,生命難以保存。
一般來說,脈象浮遲比強大急數好,如果脾脈緩慢而無力,是最難治療的,因為風邪喜歡進入肝臟,肝木剋制脾土,就會導致大便瀉洩,因此很難存活。
風氣沿著督脈向上,就會導致頭風。風邪進入頭部,就會導致眼風,眼睛感到寒冷。喝酒後受風邪影響,就會導致漏風。在性行為後出汗受風邪影響,就會導致內風。洗完頭髮後受風邪影響,就會導致頭風。長期風邪進入體內,就會導致腸風和飧泄。如果風邪停留在腠理,就會導致洩風。
肺風的特徵,多汗怕風,時常咳嗽,呼吸短促,白天病情輕微,晚上病情加重,診斷在眉毛上方,面色呈白色。心風的特徵,多汗怕風,煩躁易怒,面色紅潤,病情嚴重時說話不清,診斷在嘴脣,面色呈紅色。肝風的特徵,多汗怕風,容易悲傷,面色微青,喉嚨乾燥易怒,偶爾討厭女性,診斷在眼睛下方,面色呈青色。脾風的特徵,多汗怕風,身體疲憊,四肢不想動,不想吃東西,診斷在鼻子上方,面色呈黃色。
腎風的特徵,多汗怕風,面部浮腫,脊椎疼痛無法站立,面色黧黑,生殖器官功能障礙,診斷在肌肉上方,面色呈黑色。胃風的特徵,脖子多汗怕風,食物不易消化,隔膜堵塞不通,腹部容易脹氣,脫衣後腹部脹大,吃冷食後會拉肚子,診斷形體消瘦而腹部膨大。
頭風的特徵,頭面部多汗怕風,風邪來臨前一天病情加重,頭痛無法忍受,風邪來臨當天病情稍微減輕。漏風的特徵,多汗,不能穿單薄的衣服,吃飯時會出汗,嚴重時全身出汗,呼吸困難怕風,衣服經常濕透,口乾易渴,不能勞累。洩風的特徵,多汗,口乾,不能勞累,全身疼痛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