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7)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7)

1. 何謂病根之脈

凡病之大小輕重,必有其根,惟審其根之所起,然後可以施治而不感。知標知本,萬舉萬當,病之既愈而不犯,職此故也。以身論之,外為標,內為本,陽為標,陰為本,六腑為標,五臟為本,臟腑在內為本,十二經絡在外為標。以病論之,先受為本,後傳為標。故凡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縱先生輕病,後生重病,亦先治其輕,後治其重,惟中滿及兩便不利,急則治標耳。然而脹滿便閉,亦有標本之分。

故先喘後脹,病在肺,喘為本,而腫為標,治宜清金降氣;先脹後喘,病在脾,脹為本,而喘為標,治宜實脾利水。血分之症,先經水斷而後浮腫,腫為標,而血為本,先治血。水分之症,先浮腫而後經絕,腫為本,而血為標,先治水。可因此而例推之。《脈經》云:何以知春得病?蓋以無肝脈也。

無心脈,夏得病;無肺脈,秋得病;無腎脈,冬得病;無脾脈,四季之月得病。

假令肝病者,西行或食雞肉得之,當以秋時發,得病以庚辛日也。否則或感金銀物得之。

假令脾病者,東行或食雉、兔肉及諸水果實得之,當以春時發,得病以甲乙日也。

假令心病者,北行或食豚,魚肉得之,當以冬時發,得病以壬癸日也。

假令肺病者,南行或食馬及獐、鹿肉得之,當以夏時發,得病以丙丁日也。

假令腎病者,中央或食牛肉及諸土中物得之,當以長夏時發,得病以戊己日也。

何以知人露臥得病?陽中有陰也。何以知人夏月得病?諸陽入陰也。

何以知人食肉中毒?浮之無陽,但有陰脈,來疾去疾,此為水氣之毒也,脈遲者,食乾物得之。

善太息,得之憂思。病有休作,心腹熱,日若渴涎出者,有蛔也。

小腸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

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

腰中冷如冰,不渴,小便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從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

熱在上焦,咳為肺痿;熱在中焦,因堅;熱在下焦,因血脈。

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發痛;微黑者,有熱;微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渴者,可治;不渴,不可治。臍反出者,此為脾先終。

疲極筋力,其脈弦數而實。筋痛則動,皆傷肝也。

凝思則滑,神耗則散,皆傷心也。

吟誦耗氣,氣濡而弱,叫呼走氣,脈散而急,皆傷肺也。

房勞失精,兩尺脈浮散,男子遺精,女子半產,弦大而革,皆傷腎也。

胃虛不食,其脈必緩,亦有微濡。五飲停伏,浮細而滑。久畜沉積,沉細而軟。形虛自汗,脈皆微濡。揮霍變亂,脈自沉伏。僵仆墜下,脈則細滑。踒折傷損,瘀血在內,疝瘕症癖,並五內作痛,脈皆弦緊。中寒症結,脈則遲澀。五積六聚,食飲痰氣,伏留不散,隧道阻滯,脈皆促結。三消熱中,尺中洪大,癲狂神亂,關上疾。

白話文:

[什麼是疾病的根本脈象]

疾病的嚴重程度,無論大小,必然有其根源。唯有明確地辨識出疾病的起始,才能進行適當的治療且不會產生副作用。掌握疾病的表面現象與根本原因,就能夠每次治療都恰到好處,病人痊癒後就不會再犯,這就是因為能辨別病本與病標的原因。如果以身體來論,外表的症狀是病標,體內的問題是病本,陽性反應是病標,陰性反應是病本,六腑的問題是病標,五臟的問題是病本,五臟六腑在體內的是病本,十二經絡在體外的是病標。如果以疾病來論,最先受到影響的是病本,後來擴散的是病標。所以,對於任何疾病,必須先治療病本,再處理病標。即使先出現的病徵較輕,後出現的病徵較重,也是先處理輕症,再處理重症,只有中滿症(腹部脹滿)以及大小便不通的情況,才需要優先處理病標。然而,脹滿和便祕也有病標與病本的分別。

因此,如果先出現喘息,後出現脹滿,那麼病症在肺部,喘息是病本,脹滿是病標,治療應該清肺降氣;如果先出現脹滿,後出現喘息,那麼病症在脾臟,脹滿是病本,喘息是病標,治療應該健脾利水。對於血液系統的病症,如果先發生月經中斷,後發生浮腫,那麼浮腫是病標,血液問題是病本,應該先治療血液問題。對於水液代謝系統的病症,如果先發生浮腫,後發生月經中斷,那麼浮腫是病本,血液問題是病標,應該先治療水液代謝系統的問題。可以依此原則推廣應用。《脈經》中提到:如何知道春季得病?因為找不到肝脈。

找不到心脈,夏季得病;找不到肺脈,秋季得病;找不到腎脈,冬季得病;找不到脾脈,四季之交得病。

例如,如果得了肝病,可能是向西行或吃了雞肉所致,應該在秋季發病,發病日應是庚辛日。如果不是這樣,可能是接觸金銀等金屬物品所致。

例如,如果得了脾病,可能是向東行或吃了雉雞、兔子肉以及各種水果或果仁所致,應該在春季發病,發病日應是甲乙日。

例如,如果得了心病,可能是向北行或吃了豬肉、魚肉所致,應該在冬季發病,發病日應是壬癸日。

例如,如果得了肺病,可能是向南行或吃了馬肉、獐肉、鹿肉所致,應該在夏季發病,發病日應是丙丁日。

例如,如果得了腎病,可能是處於中央位置或吃了牛肉以及各種土中生物所致,應該在夏季末發病,發病日應是戊己日。

如何知道一個人在戶外睡覺後得病?這是因為在陽中有陰的影響。如何知道一個人在夏天得病?這是因為所有陽氣進入陰氣的影響。

如何知道一個人吃肉中毒?浮診無陽,只有陰脈,脈象來去迅速,這是水氣毒素的表現,脈象遲緩的人,是吃了乾燥的食物所致。

經常長嘆,是由於憂慮和思考過度。疾病有時好時壞,心腹發熱,每天好像口渴,口水分泌多,這是有蛔蟲的表現。

小腸中有宿食,常常晚上發熱,第二天就停止。

大腸中有宿食,會有寒冷和發熱的情況,有時候像瘧疾一樣。

腰部感覺冰冷如冰,沒有口渴,小便正常,飲食正常,這屬於下焦的問題,可能由於勞累出汗,衣服裡層被汗水弄濕,長時間後導致。

熱在上焦,咳嗽是肺萎縮的表現;熱在中焦,導致堅硬;熱在下焦,影響血液循環。

如果病人鼻子下方平坦,代表胃部有問題。微微泛紅,表示有疼痛;微微泛黑,表示有熱;微微泛青,表示有寒;白色,表示無法治癒。嘴脣黑色,表示胃部先有問題,口渴的人,可以治療;不口渴的人,無法治療。肚臍突出,表示脾臟功能衰竭。

極度疲勞,脈象緊繃且實。肌肉疼痛,影響肝臟。

深度思考,脈象滑順,精神消耗,脈象散亂,都是對心臟的傷害。

唸書耗氣,氣虛而弱,尖叫或奔跑耗氣,脈象散亂且急促,都是對肺部的傷害。

房事過度,兩手尺脈浮散,男性遺精,女性流產,脈象弦大且革,都是對腎臟的傷害。

胃虛不能進食,脈象一定緩慢,也可能微弱。五飲停滯,脈象浮細且滑。長期積累,脈象沉細且軟。形體虛弱自汗,脈象微弱且濡。精神混亂,脈象沉伏。昏迷倒下,脈象細滑。骨折傷害,瘀血在內,疝氣、瘤塊、結石等,以及五臟疼痛,脈象都緊繃且弦。中寒症結,脈象遲緩且澀。五積六聚,食物、飲料、痰液、氣體等在體內停留不散,脈象都促結。三消熱中,尺脈洪大,癲狂精神錯亂,關脈快速。

氣實脈浮,血實脈滑,氣血相搏,脈象也沉實。

婦女懷孕,脈象和順且滑。另外,陰脈搏擊,陽脈不同,表示懷孕。

通常臟器疾病,固定且不移動,病情不離開原位;腑器疾病,上下流動,位置不定。

七傳者死亡,傳給剋制它的臟腑;間臟者存活,傳給它所生的臟腑。(出自《難經》)

臟器疾病難以治療,腑器疾病較易治療。魏相的兒子魏順說:無法治癒的疾病,醫生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