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5)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5)

1. 氣分門

補中益氣湯,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懶言,惡食,溏泄,日漸瘦弱,元氣下陷,一切內虛,蒸蒸發熱等症。

當歸二錢、人參五分、白芍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陳皮二錢、白朮二錢、甘草五分。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頂腦痛,藳本五分、細辛三分;有痰困倦乃太陰、厥陰之痛,加半夏一錢,生薑三片;耳鳴、目黃頰頷腫、肩臑肘疼、面赤目紅,加羌活一錢、防風、藳本五分;通血,甘草三分,黃芩五分;消腫,嗌痛面赤,加桔梗三分;口乾,加乾葛五分;升胃氣,痞悶,加芍藥、黃連各一錢;腹脹,枳實、厚朴七分,木香、砂仁各三分,天寒,加乾薑;惡寒,加桂心五分;夏月惡熱,黃芩五分,甘草、白芍三分;腹痛,加熟地六分;滯氣,加木香、青皮各三分;體重乃風濕相持,加蒼朮、升麻各一錢,又羌活、柴胡、藳本;大便澀,加歸梢一錢;久痛咳嗽,去人參;冬月,加帶根節麻黃、加佛耳草;長夏濕土旺,加蒼朮、澤瀉;濕熱勝,不利穀味,加神麯以消之;五味子、麥冬益肺氣;脅下急痛加柴胡、甘草;多唾白痰,胃口停寒,加益智仁;胃痛,加豆蔻三分;疲甚,加參耆、白朮(有至一兩者);汗多,去升麻,加酸棗仁;善嚏,乃腠理不密,加貝母、前胡;瀉泄,加白芍、澤瀉、茯苓;嗽,加桑皮,麥冬各一錢,五味子七粒;食少或傷食,加神麯。麥芽、黃□、枳實;胃有濕痰,加半夏;大病後元氣未復,加橘紅。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勞累損傷脾胃,導致中氣不足、懶言少語、食慾不振、腹瀉、日漸消瘦、元氣下陷、各種內虛症狀、以及身體發熱等症狀。方劑由當歸、人參、白芍、茯苓、陳皮、白朮、甘草組成。根據不同症狀可添加其他藥材,例如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頂腦痛加藳本、細辛等。

四君子湯,治一切氣虛,脾胃虧損,吐瀉□言語□□,四肢無力,脈來細□□。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治痰加半夏、陳皮為六君子湯,男子虛勞有熱加四物湯為八物湯(四物、四君)。如渴,加木瓜、乾葛、烏梅;吐瀉,加黃耆、藿香、扁豆;□虛渴,加麥冬;胃冷,加丁香、砂仁、附子;遍身疼,加赤芍、官桂;六腑閉塞,加□□大黃,氣痛,加茴香、玄胡索、當歸;心煩,加辰砂、酸棗仁、遠志;咳,加桑皮、杏仁、五味子;虛熱,加當歸、柴胡、升麻;氣短,加木香、砂仁;喘急,加枳實、枳殼;風熱邪滯,加荊芥、黃芩、薄荷;盜汗,加□□、□□;小便不利,加澤瀉、木通、豬苓;□□,加□;惡寒,加麻黃、桂枝;氣塊,加三稜、莪朮、茴香、附子;瀉痢白黑,加厚朴、□□;嘔多,加□□、□□;□體,加□□、□□、□□;□□,加□□、生苄、麥冬、嘔噦,加藿香、半夏;裡急後重,加香薷、□□、□□、□□;腹痛如劇,加官桂、乾薑、赤芍;積滯,加□□、黃□;□□□□,加□□□;□□,加杏仁、前胡、桔梗、薄荷;勞熱,加□□、□□□;□□□□,加□□、貝母、紫蘇、麥冬;咽喉痛及木強,加牛蒡□、荊芥穗;□□□,加枇杷葉、□□、□□、藿香;□中出血,加黃柏、阿膠;大便不通,加檳榔、大黃;□□,加□□□、乳香、硃砂、□仁、□□;小兒慢驚□,加□□、□□、□□、薄荷、□□、□□、□□;小兒風疾,加全蠍、細辛、白附子;小兒疹痘已出未成,加升麻、乾葛:□□□□,加參□、陳皮、□心;骨□□,加□□、山梔子;眼腫,加防風、蟬退、木賊、菊花、蒼朮、竹葉;頭痛甚,加川芎、細辛、知母、葛根;濕溫多汗,加知母、蒼朮、石膏;吞酸吐逆,加良薑;半夏;上焦火,加梔子、龍膽草:聲重目黃,加茵陳、大黃;淋澀,加瞿麥、海金沙、芸臺子;喉閉,加硼砂、白礬,去薑棗;肚腫,加龍膽草,肉桂;痢,加肉豆寇、黃連:婦人難產,加麝香、白芷、百草霜,以上平補。

白話文:

四君子湯,治一切氣虛,脾胃虧損,吐瀉言語蹇澀,四肢無力,脈來細弱。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治痰加半夏、陳皮為六君子湯。男子虛勞有熱加四物湯為八物湯(四物、四君)。

  • 如渴,加木瓜、乾葛、烏梅。
  • 吐瀉,加黃耆、藿香、扁豆。
  • 虛渴,加麥冬。
  • 胃冷,加丁香、砂仁、附子。
  • 遍身疼,加赤芍、官桂。
  • 六腑閉塞,加大黃。
  • 氣痛,加茴香、玄胡索、當歸。
  • 心煩,加辰砂、酸棗仁、遠志。
  • 咳,加桑皮、杏仁、五味子。
  • 虛熱,加當歸、柴胡、升麻。
  • 氣短,加木香、砂仁。
  • 喘急,加枳實、枳殼。
  • 風熱邪滯,加荊芥、黃芩、薄荷。
  • 盜汗,加牡蛎、龍骨。
  • 小便不利,加澤瀉、木通、豬苓。
  • 淋痛,加滑石。
  • 惡寒,加麻黃、桂枝。
  • 氣塊,加三稜、莪朮、茴香、附子。
  • 瀉痢白黑,加厚朴、黃連。
  • 嘔多,加生姜、半夏。
  • 寒體,加肉桂、附子、乾薑。
  • 虛煩,加酸棗仁、生地、麥冬。
  • 嘔噦,加藿香、半夏。
  • 裡急後重,加香薷、白豆蔻、吳茱萸、枳實。
  • 腹痛如劇,加官桂、乾薑、赤芍。
  • 積滯,加檳榔、黃芩。
  • 痰飲咳嗽,加葶藶子。
  • 咳嗽,加杏仁、前胡、桔梗、薄荷。
  • 勞熱,加黃連、生地。
  • 虛勞咳嗽,加黃芪、貝母、紫蘇、麥冬。
  • 咽喉痛及木強,加牛蒡子、荊芥穗。
  • 咳嗽痰多,加枇杷葉、瓜蔞、竹茹、藿香。
  • 口中出血,加黃柏、阿膠。
  • 大便不通,加檳榔、大黃。
  • 心煩不眠,加龍眼肉、乳香、硃砂、柏仁、遠志。
  • 小兒慢驚風,加全蠍、蜈蚣、僵蠶、薄荷、鉤藤、地龍、天麻。
  • 小兒風疾,加全蠍、細辛、白附子。
  • 小兒疹痘已出未成,加升麻、乾葛。
  • 小兒咳嗽,加參苓、陳皮、瓜心。
  • 骨蒸潮熱,加地骨皮、山梔子。
  • 眼腫,加防風、蟬退、木賊、菊花、蒼朮、竹葉。
  • 頭痛甚,加川芎、細辛、知母、葛根。
  • 濕溫多汗,加知母、蒼朮、石膏。
  • 吞酸吐逆,加良薑、半夏。
  • 上焦火,加梔子、龍膽草。
  • 聲重目黃,加茵陳、大黃。
  • 淋澀,加瞿麥、海金沙、芸臺子。
  • 喉閉,加硼砂、白礬,去薑棗。
  • 肚腫,加龍膽草、肉桂。
  • 痢,加肉豆寇、黃連。
  • 婦人難產,加麝香、白芷、百草霜,以上平補。

說明:

  • 方括號內為中藥名,括號內為現代藥名。
  • 繁體字“□”可能表示遺漏或不明確的字詞,需要根據上下文推斷。

木香檳榔丸,順氣寬胸、消積化滯、解宿酒、消宿食、除脹滿、利水腫。

廣木香四兩,黃連四兩,吳茱萸(炮炒)、黃芩(四兩,酒炒)、黃柏(四兩,鹽水炒赤)、檳榔(八兩,煨),陳皮(八兩,炒),青皮(四兩,醋炒)、莪朮(五兩,煨)、枳殼(八兩,麩炒),黑醜(八兩,炒)、厚朴(四兩,姜炒)、大黃(四兩,酒蒸)、香附(八兩,制)、當歸(八兩,酒洗)、乾薑(三兩□,上為末,白水滴丸綠豆大,不時白湯下一錢或半錢,半邪既迸退,須用平劑以調之。

白話文:

「木香檳榔丸」能順暢氣機,舒展胸悶,消解積滯,化解阻礙,解除宿醉,消化積食,消除腹脹,利水消腫。

配方:廣木香四兩、黃連四兩、吳茱萸(炮炒)、黃芩(四兩,酒炒)、黃柏(四兩,鹽水炒至赤色)、檳榔(八兩,煨)、陳皮(八兩,炒)、青皮(四兩,醋炒)、莪朮(五兩,煨)、枳殼(八兩,麩炒)、黑醜(八兩,炒)、厚朴(四兩,姜炒)、大黃(四兩,酒蒸)、香附(八兩,制)、當歸(八兩,酒洗)、乾薑(三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以白水滴丸,丸如綠豆大小,不時用白湯送服一錢或半錢,邪氣退散後,需改用平緩的藥劑調養。

以下方,疏利分心氣飲,木通一錢半、官桂三錢半、赤芍二錢半、桑白皮五錢、大腹皮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紫蘇二錢、羌活五錢、甘草三錢半、半夏(姜炒,五錢),上銼,加薑、棗、燈草,煎服。上方加枳殼、香附,檳榔,治氣病,最能升降陰陽,調和三焦屢驗。水氣面目浮腫,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瓜、葶藶、麥冬:腹中氣塊加三稜、莪朮、術香、檳榔:痞悶加枳實、香附:氣滯加烏藥;腰痛加枳殼、木瓜,氣塞加炒枳殼、炒菜菔子、炒皂角子,食少加砂仁、神麯、咳嗽加桔梗、五味子,性急加□□□;上焦熱加片芩;下焦熱加梔子;翻胃加沉香,磨服。

白話文:

以下方劑,能疏通利氣,主治分心氣飲。方中用木通一錢半、官桂三錢半、赤芍二錢半、桑白皮五錢、大腹皮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紫蘇二錢、羌活五錢、甘草三錢半、半夏(姜炒,五錢),將藥材切碎,加入薑、棗、燈草,煎煮服用。上方加枳殼、香附、檳榔,可治氣病,最擅長升降陰陽,調和三焦,效果屢試不爽。若出現水氣導致面目浮腫,可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瓜、葶藶、麥冬;腹中氣塊則加三稜、莪朮、術香、檳榔;痞悶加枳實、香附;氣滯加烏藥;腰痛加枳殼、木瓜;氣塞加炒枳殼、炒菜菔子、炒皂角子;食少加砂仁、神麯;咳嗽加桔梗、五味子;性急加[空白];上焦熱加片芩;下焦熱加梔子;翻胃加沉香,磨成粉末服用。

四七湯,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薑製,三兩)、紫蘇二兩,一方加桔梗、枳實、甘草尤效,作十劑,生薑七片、棗一枚,水煎熱服。

神仙一塊氣,青皮、陳皮、莪朮(煨)、三稜(煨)、香附(童便炒,各一兩),神麯(炒)、麥芽(炒)、萊菔子(炒)、白醜(頭末)、檳榔、鬱金、黃連各五錢,枳實(麵炒,三錢),皂角、百草霜各二錢半,上為末,稀麵糊為丸,綠豆大,每三十丸視疾之上下為食之先後,溫酒、薑湯送下。

白話文:

四七湯,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薑製,三兩)、紫蘇二兩,有些配方還會加桔梗、枳實、甘草,效果更佳,共做十劑,每次用生薑七片、紅棗一枚,水煎熱服用。

神仙一塊氣,青皮、陳皮、莪朮(煨)、三稜(煨)、香附(童便炒,各一兩),神麯(炒)、麥芽(炒)、萊菔子(炒)、白醜(頭末)、檳榔、鬱金、黃連各五錢,枳實(麵炒,三錢),皂角、百草霜各二錢半,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稀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十粒,根據病情輕重調整服用時間,用溫酒或薑湯送服。

遇仙丹,此方治病甚多,於婦人尤靈。

黑醜(頭末,四兩,半生半熟)、三稜五錢、莪朮五錢、茵陳五錢、檳榔五錢,俱生用,上為末,每藥末四兩,用飛羅面一兩,卻將皂角五錢,煎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壯盛者五錢,小兒減半,五更雞鳴時,茶清送下。一方:無三稜,有大黃、玄胡索、香附。如男婦一生,常慣氣惱,致令痞悶膨脹,以此健脾消食、順氣開鬱、化痰清火。

順氣理脾丸,即小健脾丸,每日常服,心腹寬快。

白話文:

遇仙丹方,治病廣泛,婦女尤效

此方名叫「遇仙丹」,能治療許多疾病,對婦女尤其有效。

藥方組成:

  • 黑醜(頭末,四兩,半生半熟):指黑豆,用頭部,取四兩,半生半熟的狀態。
  • 三稜五錢:三稜,五錢重。
  • 莪朮五錢:莪朮,五錢重。
  • 茵陳五錢:茵陳,五錢重。
  • 檳榔五錢:檳榔,五錢重。

以上藥材均生用,研磨成粉末。取藥粉四兩,加入飛羅面一兩,再將皂角五錢煎水煮成麵糊,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 每服三錢,體壯者可服五錢,小兒減半。
  • 於五更雞鳴時,用茶水送服。

另一方:

  • 去除三稜,加入大黃、玄胡索、香附。

功效:

  • 此方適用於男女一生中常因氣惱而導致痞悶膨脹的症狀。
  • 能健脾消食、順氣開鬱、化痰清火。

順氣理脾丸:

  • 順氣理脾丸即小健脾丸,可每日服用,能使心腹寬快。

白朮、白芍、白茯苓各三兩,陳皮、黃連(姜炒)、半夏各二兩,神麯、山楂肉、麥芽、枳實、甘草(炒)、青皮各一兩,木香、砂仁各五錢,香附(炒,二兩,童便姜炒),上末,麵糊為丸,梧桐子大。每五、七十丸,米湯送下。

正氣天香散,新惹氣者服比。

天台烏一錢半、香附(醋炒,六錢)、陳皮(鹽水炒,一錢)、紫蘇(六分)、乾薑(六分),水煎,溫服。如因氣致脊痛脊強,流入背膂,屬手太陰肺、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加羌活;亦有腎氣逆上而痛者;加鹽炒小茴香、炒川椒十粒;如虛痛用補中益氣湯,或八物湯加黃耆;如肝盛多生恚怒加鐵粉。

白話文:

白朮、白芍、白茯苓各三兩,陳皮、黃連(薑炒)、半夏各二兩,神麴、山楂肉、麥芽、枳實、甘草(炒)、青皮各一兩,木香、砂仁各五錢,香附(炒,二兩,童便薑炒),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十丸,用米湯送服。此藥方名為「正氣天香散」,適合治療新發生的氣病。

若因氣病導致脊柱疼痛僵硬,並延伸至背部,屬於手太陰肺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可加入羌活。若因腎氣逆上而疼痛,可加入鹽炒小茴香、炒川椒十粒。若為虛痛,則可服用補中益氣湯或八物湯加黃耆。若因肝火旺盛、易怒而導致疼痛,可加入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