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1)

1. 中風門

攝生散,治一切卒中,不論中風、中寒、中暑、中濕及痰飲,痰厥、氣厥之類,初作即用此劑。

南星、半夏(薑汁泡)、木香各一錢五分。蒼朮、細辛、石菖蒲、生甘草各一錢。

上水一鍾半,生薑七片,煎至八分,溫服。痰盛加全蠍(炙)二枚,仍先用通關散搐鼻。若牙噤者,用烏梅肉擦牙,和南星、細辛末,以中指蘸藥擦,自開。

白話文:

攝生散

功效: 治療各種突發的疾病,包括中風、中寒、中暑、中濕、痰飲、痰厥、氣厥等,發病初期即可使用此方。

配方:

  • 南星、半夏(用薑汁浸泡)、木香 各一錢五分
  • 蒼朮、細辛、石菖蒲、生甘草 各一錢

用法:

  1. 以上藥材用一鍾半水,加入生薑七片,煎煮至八分,溫服。
  2. 痰多者,可加全蠍(炙)二枚,並先用通關散搐鼻。
  3. 若牙關緊閉者,用烏梅肉擦牙齒,並將南星、細辛研成粉末,用中指沾取藥粉擦拭牙齒,即可自行打開。

通關散,治卒中風邪,昏悶不醒,牙關緊急,湯藥不下。

牙皂、生半夏、南星、細辛。

上共為末,每用少許吹入鼻內,候有嚏可治。

八味順氣散,凡中風人,先服此藥順氣,次可進治風藥,兼理七氣拂鬱,令人手足厥冷。

白朮、茯苓、青皮、白芷、陳皮、烏藥,人參(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白話文:

「通關散」可以用來治療中風引起的昏迷不醒、牙關緊閉、無法吞嚥藥物。將牙皂、生半夏、南星、細辛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腔,待打噴嚏即可。

「八味順氣散」則適合中風患者,先服用此藥順氣,之後再服用治療中風的藥物。此藥可以調理七氣鬱結,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藥方包括白朮、茯苓、青皮、白芷、陳皮、烏藥、人參(各一兩)和甘草(炙,五錢)。

上共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大秦艽湯,治中鳳,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外無六經形證,內無便溺阻隔,且血弱不能養筋。

秦艽、石膏各三兩,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芍藥、白朮、白芷、生地、熟地各二兩,白茯苓二兩,細辛五錢。

白話文:

大秦艽湯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溫熱服下。

功效: 治療中風,導致手足不能運動,舌頭僵硬不能說話,沒有六經病證的症狀,也沒有大便或小便不通的狀況,且血氣虛弱無法滋養筋骨。

藥方:

  • 秦艽、石膏各三兩
  • 甘草、川芎、當歸、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芍藥、白朮、白芷、生地、熟地各二兩
  • 白茯苓二兩
  • 細辛五錢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煎至一鍾,通口服。天陰雨,加生薑七八片。如心下痞,加枳實一錢。

搜風順氣丸,治三十六種風,七十二般氣,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百節痠軟,便溺閉澀。

車前子一兩半,白檳榔、防風各一兩,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一兩,菟絲子、牛膝各二兩,乾山藥二兩,枳殼、獨活各一兩,大黃五錢(半生半熟),郁李仁(湯泡,去皮,另研)五錢。

白話文:

服用方法

  • 上述藥方,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二鍾煎煮至一鍾,趁熱服用。
  • 天氣陰雨時,可加入生薑七八片。
  • 若出現心下痞滿的症狀,可加入枳實一錢。

搜風順氣丸

  • 搜風順氣丸可以治療三十六種風症和七十二種氣症,包括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百節痠軟、大小便閉澀等。

藥方組成

  • 車前子一兩半
  • 白檳榔、防風各一兩
  • 火麻子(微炒去殼,另研)一兩
  • 菟絲子、牛膝各二兩
  • 乾山藥二兩
  • 枳殼、獨活各一兩
  • 大黃五錢(半生半熟)
  • 郁李仁(湯泡去皮,另研)五錢

註解

  • 「鍾」是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 200 毫升。
  • 「錢」是古代重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 3.75 克。
  • 「上㕮咀」指的是藥方中所列的藥材。
  • 「心下痞」是指胃脘部脹滿不適的症狀。
  • 「搜風順氣」是指治療風寒濕邪、氣血阻滯等病症。
  • 「百節痠軟」是指全身關節痠痛乏力的症狀。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茯酒、米飲任下,早晨臨臥各一服。

三化湯,治中風,二便數日不通,邪氣內實。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上每服三兩,水三碗,煎至一碗半,終日服之,以微利則已。

轉舌膏,治中風,舌蹇不語。涼膈散加菖蒲、遠志各少許,煉蜜為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三五丸,用蒲荷湯化開,或食後或臨臥或食遠服,加青黛、藍根各一分,為活命金丹,治中風神不清。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可以用茯苓酒或米湯送服,早晚各服一次。

三化湯用於治療中風,症狀包括二便數日不通,邪氣內實。

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取等量。

每次服用三兩,用三碗水煎煮至一碗半,全天服用,以微利為佳。

轉舌膏用於治療中風,症狀包括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將涼膈散加入菖蒲、遠志各少許,用蜂蜜製成櫻桃大小的丸藥,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三至五丸,用蒲荷湯化開服用,可以飯後服用,也可以臨睡前服用,或者飯後隔一段時間服用。加入青黛、藍根各一分,製成活命金丹,用於治療中風神志不清。

救急稀涎散,治卒中風,昏昏若睡,形體昏悶,四肢不收。

豬牙皂角(四挺,肥實□□不蛀,削去粗皮)、晉礬(一兩,光明通瑩者),二味同搗為細末,如患輕者可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

神驗烏龍丹,治手足嚲曳,口眼喎斜,言語蹇澀,履步不正者。

烏頭(去皮尖)、五靈脂各五兩,上為末,入龍腦、麝香令研細,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先用生薑汁研,次後□調服之,一日兩服,空心晚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中風昏迷、四肢無力的「救急稀涎散」,用豬牙皂角和晉礬研磨成細末,輕症服用半錢,重症服用三字匕,溫水調服。

治療手腳歪斜、口眼歪斜、說話不流利、步履不穩的「神驗烏龍丹」,用烏頭和五靈脂各五兩研磨成粉末,加入龍腦和麝香研磨更細,製成如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先用生薑汁研磨,再用其他藥物調和服用,一天兩次,空腹和晚飯前服用。

治中風口噤,服淡竹瀝一升。

瓜蒂散(方見痰門,凡病在胸膈者,宜吐之)。

涼膈散方(見感冒)。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嘴巴閉合不開,可以服用一升淡竹瀝。瓜蒂散的配方可以在痰門看到,如果疾病出現在胸部和上腹部,可以用此方法進行催吐。涼膈散的配方可以在感冒篇找到。

2. 傷寒門

汗法,桂枝(凡邪在表者宜汗之):桂枝三錢、赤芍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三枚,上蒸盞半,煎八分,溫服,取微汗。

麻黃,麻黃三錢、桂枝一錢、甘草五分、杏仁八枚,水盞半,先煎麻黃數沸後,加生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八分,溫服,覆取汗。蓋麻黃性□熱,惟冬時正傷寒無汗者用之,春夏不可輕用,服之恐發斑、發黃;如用加石膏、知母、黃芩。

白話文:

發汗的方法,若病邪在表,宜用桂枝湯。桂枝三錢、赤芍二錢、甘草二錢、生薑五片、大棗三枚,加水煎煮至八分,溫服,微微出汗即可。

麻黃性偏燥熱,主要用於冬天正值傷寒,無汗的患者。春夏季節不可輕易服用,以免引起發斑、發黃等症狀。若需服用,需加入石膏、知母、黃芩等藥物來緩解麻黃的燥熱之性。

又參蘇軟,(方見感冒)。

小柴胡湯(方見感冒門)。

下法,小承氣湯(凡邪在中下部者宜下之,方見感冒)。

大承氣湯(三焦俱有邪盛用之):大黃□錢(酒洗),芒硝一合、厚朴二錢、枳實一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十神湯,治時行不正之氣,冬寒春溫,不問陰陽二證及內外兩感風寒,腰膝痛,濕痹,頭痛,咳嗽。

白話文: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參蘇飲」治療感冒。

感冒可以使用「小柴胡湯」。

如果邪氣在中下部,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感冒門中也有記載。

如果三焦都邪氣盛,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配方為:大黃一錢(酒洗)、芒硝一合、厚朴二錢、枳實一錢。水二鍾,煎成一鍾,溫熱服用。

「十神湯」可以治療時行不正之氣,包括冬寒春溫引起的各種證狀,不論是陰陽二證還是內外兩感風寒,以及腰膝痛、濕痹、頭痛、咳嗽。

陳皮、麻黃(去皮)、川芎、蘇葉、香附子、白芷、升麻、乾葛、赤芍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二鍾。姜五片,棗一枚,煎至八分,不拘時服。潮熱加黃芩、柴胡;心胸脹滿加枳實、半夏、頭痛加細辛、石膏;咳嗽加五味子、桔梗;飲食不進加砂仁、白朮;鼻衄不止加烏梅、山梔仁;嘔吐加丁香、半夏:腹脹加白朮、炮姜;冷氣痛加良薑、延胡索;大便秘澀加大黃、朴硝;有痢加枳殼、當歸、黃連;瀉泄加藿香、澤瀉;疹毒加人參、茯苓,去麻黃、香附。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由陳皮、麻黃、川芎、蘇葉、香附子、白芷、升麻、乾葛、赤芍等中藥組成,用來治療一些常見的病症。

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可以加入不同的中藥來調整藥效,例如:

  • 潮熱可以加黃芩和柴胡。
  • 心胸脹滿可以加枳實和半夏。
  • 頭痛可以加細辛和石膏。
  • 咳嗽可以加五味子和桔梗。
  • 飲食不進可以加砂仁和白朮。

依此類推,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相應的加減藥材。

注意

呂真人達玄散,專治傷寒,瘟疾,痘疹。初覺無名腫毒,卒感心疼,冷氣喉閉,乳哦,瘧疾時行,赤眼,內外吹乳,用銀簪蘸香油黏藥,點大眼角,男先左,女先右,合目踡腿、蓋被側臥,出汗後,吃清米湯稀粥;如瘟疾久不汗,此藥先吹鼻,次點眼,蓋被覆臥,半灶香即汗,陳米湯調養,一日後方服稀粥。

白犀角(通梢白者佳,鎊屑,一兩),山慈菇(一兩,銼碎),麻黃(一兩,去根節切細),朴硝(一兩(淨牙),血竭(一兩,碎)。

白話文:

呂真人達玄散

此方專門治療傷寒、瘟疫、痘疹等疾病。

適用症狀:

  • 初期感到不明原因的腫痛
  • 突然心痛
  • 感冒寒氣,喉嚨閉塞
  • 乳房腫脹
  • 瘧疾流行
  • 眼睛紅腫
  • 內外吹乳(指乳房內外都有疼痛感)

使用方法:

  1. 用銀簪蘸香油,黏取藥粉,點於眼角外側。
  • 男性先點左眼,女性先點右眼。
  1. 合上眼睛,屈腿側臥,蓋上被子。
  2. 出汗後,食用清米湯稀粥。

若瘟疫久治不癒,未見出汗:

  1. 先將藥粉吹入鼻中。
  2. 再點眼角。
  3. 蓋被覆臥。
  4. 半炷香時間後就會出汗。
  5. 用陳米湯調養身體。
  6. 一天後再食用稀粥。

藥材:

  • 白犀角(取通梢白色部分,刮成屑,一兩)
  • 山慈菇(一兩,銼碎)
  • 麻黃(一兩,去根節切細)
  • 朴硝(一兩,淨牙)
  • 血竭(一兩,碎)

共合一處,生薑汁自然拌濕,分十八劑,各用烏金紙包裹,外用熟棗二斤去核搗如泥,各包彈子大,擺沙盆內,以沙盆蓋上,下加火,煙盡為度,候冷取出,其藥如黑炭者佳,紙去淨,和勻,每一錢加冰片二分,研極細,收磁瓶內,蠟封口,勿泄氣,此藥治傷寒,愈人甚眾,有立見出汗者神效。

救苦散,治傷寒不服藥。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延胡索、牡丹皮、硃砂各一錢,白芷、皂角各四錢。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混合在一起,用生薑汁拌濕,分成十八份,每份用烏金紙包好。另外,將熟棗去核搗成泥狀,每份捏成彈子大小,放在沙盆裡,用沙盆蓋子蓋住,底下加火加熱,等到煙散盡即可。待藥物冷卻後取出,藥材呈黑色炭狀者為佳,去除烏金紙,將藥材混合均勻。每份藥材加冰片二分,研磨成極細粉末,收納於磁瓶中,用蠟封口,避免空氣進入。此藥物可治療傷寒,療效顯著,甚至能立竿見影地讓人出汗,效果神奇。

救苦散,專治傷寒而不服藥者。

川芎、藿香、藜蘆各三錢,延胡索、牡丹皮、硃砂各一錢,白芷、皂角各四錢。

共為細末,每用些須,以竹筒吹入兩鼻,卻飲熱蔥茶一碗。蓋覆出汗即愈。

發汗散,此在途急救之藥。

綠豆粉、麻黃、甘草各一兩。

末之,每服一錢,涼水調下,即汗。

又方,胡椒三錢,整蔥七錢,搗爛手握之,夾兩腿中即汗。

四時傷寒點眼方,冰片一分、粉草(自然面)、枯礬(極淨面,各一錢),共為末研勻,銀簪蘸無根水點,先服白滾湯二、三碗,點後兩手緊抱兩膀,屈膝片時,汗出,點一、二次,汗即遍手至足。

白話文:

「共為細末,每用些許,以竹筒吹入兩鼻,卻飲熱蔥茶一碗。蓋覆出汗即愈。」 意思是:將材料磨成細末,每次取適量,使用竹筒吹入兩個鼻孔,然後飲用熱蔥茶一碗,覆蓋身體以助汗出,即可痊癒。

「發汗散」,此在途急救之藥。 意思是:發汗散是途中的急救藥物。

「綠豆粉、麻黃、甘草各一兩。」 意思是:綠豆粉、麻黃和甘草,各一兩份量。

「末之,每服一錢,涼水調下,即汗。」 意思是:將以上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涼水調服,馬上就會出汗。

「又方,胡椒三錢,整蔥七錢,搗爛手握之,夾兩腿中即汗。」 意思是:另一個方法,使用三錢胡椒和七錢整蔥,將蔥搗爛後用手握住,夾在兩腿中間,就能出汗。

「四時傷寒點眼方,冰片一分、粉草(自然面)、枯礬(極淨面,各一錢),共為末研勻,銀簪蘸無根水點,先服白滾湯二、三碗,點後兩手緊抱兩膀,屈膝片時,汗出,點一、二次,汗即遍手至足。」 意思是:四季傷寒點眼方,使用冰片一分、粉草(自然面)、枯礬(極淨面,各一錢),一起磨成粉末並混合均勻,用銀簪蘸無根水點在眼上,先喝兩到三碗白滾湯,點眼後兩手緊抱兩膀,屈膝片刻,出汗,點一到二次,汗水就會遍及全身。

傷寒初得,不問陰陽,肥皂角二挺,燒紅為末,熱水五合燉服之。陰症更效。

神效沃雪湯,治傷寒二症未辨,時行惡氣相傳。

蒼朮(堅者泡,刮去皮)、乾薑(炮)、甘草(炙,各六兩)、厚朴(去皮,薑製)、防風(嫩者)、白芍(去皮)、葛根(各四兩)。

每服四錢,水二鍾,煎八分,不拘時熱服,少頃,取生薑、蔥作羹或粥服之,坐臥避風,身體微潤即愈。如疫氣正相傳染,清晨進一服為佳。

白話文:

傷寒初期,不論是陽症還是陰症,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取肥皂角兩根,燒成紅灰,用五合熱水燉煮,趁熱服用。陰症的效果更佳。

神效沃雪湯

,可以治療傷寒初期,尚未明確辨別是陽症還是陰症,以及流行時疫造成的疾病。

藥方如下:

蒼朮(堅硬的選用,泡水後刮去外皮)、乾薑(炮製)、甘草(炙烤)、厚朴(去皮,用薑汁炮製)、防風(選嫩的)、白芍(去皮)、葛根(各取四兩)。

用法:

每服四錢,加水兩鍾煎煮至八分,不限時間,趁熱服用。服藥後,稍待片刻,用生薑、蔥做成羹湯或粥食用。注意避免風寒,身體略微出汗即表示病癒。如果正在流行時疫,清晨服用一劑效果最佳。

陷胸湯,治結胸。方見諸書。

綿花子酒,治初感寒,屢驗。

綿花子(一撮,炒黃搗破),黃酒煮滾去子,飲一大鐘,即時汗出。

治傷寒,七日內皆可服,不問有汗無汗,食前食後,防風一錢五分,枳實、白芷各一錢五分,紫蘇、川芎各一錢二分,陳皮、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

五仙湯,治時氣之日前者,半酒、半水煎服、即汗:

茶葉、核桃仁、艾葉、綠豆各一撮,蔥根三莖。

白話文:

陷胸湯,用來治療結胸。方子見於各類書籍。

綿花子酒,用來治療初感風寒,屢試有效。

用一撮綿花子,炒黃後搗碎,用黃酒煮沸,去子,飲用一大杯,馬上就會出汗。

用來治療傷寒,七天內都可以服用,無論有沒有出汗,飯前飯後都可以服用。方子為:防風一錢五分、枳實、白芷各一錢五分、紫蘇、川芎各一錢二分、陳皮、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兩枚,水煎服。

五仙湯,用來治療時氣病發病前期的症狀,用半酒半水煎服,立即出汗。

方子為:茶葉、核桃仁、艾葉、綠豆各一撮,蔥根三莖。

傷寒呃逆,諸藥不效,雄黃二錢、酒一盞,煎七分,乘熱嗅之即止。

抵當湯,治血結胸,譫語,瘀血狂言,小腹滿,漱水不欲咽。

水蛭十枚、虻蟲十枚、桃仁十枚、大黃八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血未下,再服。

抵當丸,當汗失汗,熱毒深入,吐血,身黃。

水蛭、虹蟲各五枚,桃仁六個,大黃二錢,為細末,作一丸,水二盞。

十棗湯,治心下痞硬,脅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

白話文:

傷寒引起呃逆,各種藥物都不見效,可以用雄黃兩錢,酒一杯,煎煮至七分,趁熱聞一聞,呃逆就會停止。

抵當湯用來治療血結於胸,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瘀血導致的狂言亂語,小腹脹滿,漱口卻不願意吞咽。

水蛭十枚、虻蟲十枚、桃仁十枚、大黃八錢,加水兩鐘,煎煮成一鐘,溫溫地服用;如果血還沒出來,就再服用一次。

抵當丸用於治療汗出過多、熱毒深入,吐血,全身發黃。

水蛭、虹蟲各五枚,桃仁六個,大黃兩錢,研成細末,做成一丸,用水兩盞煎服。

十棗湯用來治療心窩處痞硬、脅肋疼痛、乾嘔、氣短汗出,但不畏寒。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水鍾半,先煎大肥棗十枚,取八分內藥末,弱人五分,強人一錢,平旦溫服。若上病不除,明旦再服。加半錢,利後粥調養。

破棺丹,大黃(二兩,半生半熟)、芒硝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半丸。或一丸、二丸,食後,童便入酒,各半化服,或白湯合酒化服。

白話文:

芫花、甘遂、大戟各取相同份量,用水煎煮,用半個鍾的量水。先用大肥棗十枚煎煮,取八分藥汁,體質虛弱的人取五分藥汁,體質強壯的人取一錢藥汁,早上空腹溫熱服用。如果病症沒有消除,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次,加半錢藥汁,瀉後用稀飯調養。

破棺丹:大黃兩兩,半生半熟,芒硝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半丸,或一丸、兩丸,飯後服用。用童子尿和酒各半混合服用,或者用白開水和酒混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