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二 圖說 (3)
身經通考卷二 圖說 (3)
1. 心藏圖說
心俞,在脊第五椎旁,募在腹上巨厥。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之脈也,故手少陰無俞焉。平脈洪,賊脈沉,其聲噫,其臭焦,其液汗,其味苦,其色赤,夏宜呵,腦後高叉手。
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脅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耍而散,當病消渴自己。
心脈沉之小而堅,浮之不喘,若心不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嚥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喘而堅,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心脈急,名心疝,少腹當有形。心中風者,發熱不能起,心中飢而欲食,食則嘔。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盅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自發煩熱,當臍挑手,其脈弦。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心水者,其人體重,少氣不得臥,煩躁,其陰大腫。
腎乘心必癃。真心痛,手足青至節,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苦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聚而堅持之,勿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咬,皆不可取以小針。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不愈,病煩心。
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心病者,胸內痛,脅支滿痛,膺背肩胛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腰背相引而痛。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久視傷血,勞傷心也。損其心者,調其榮衛。心熱病額先赤,心熱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
肝移寒於心,狂,膈中。肝移熱於心則死。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心咳不已,小腸受之,其狀咳而失氣。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不可言快心痹者,脈不通,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假令得心脈,其外症面赤口乾,喜笑;其內症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苦痛,其病煩心,心痛。
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心實,大便不利,四肢重;身熱,腹滿胃脹;心虛,病苦悸恐不樂,心腹痛難以言,心如寒,狀恍惚,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心中大動。
白話文:
心俞穴位於脊椎第五節旁邊,而心臟的募穴則在腹部的巨厥穴處。所有影響心臟的邪氣,都存在於心包絡之中。心包絡就是心臟的脈絡,因此手少陰經上並無特定的穴位。正常的心脈跳動應為洪大,異常的心脈跳動則會顯得沉弱,心臟相關疾病的特徵聲音是噫氣,其氣味像是燒焦的味道,體液表現為汗水,口味偏苦,顏色偏紅。夏天適合做呵氣運動,將雙手交叉放在腦後。
心氣虛時會有悲傷不止的情況,心氣實時則會笑個不停。心臟疾病通常在中午時分較輕,半夜時分較嚴重,清晨時分則較平靜。如果疾病最先從心臟開始,首先會感到心痛,一天後可能擴散到肺部,引起喘息和咳嗽;三天後可能擴散到肝臟,導致肋痛和身體不適;五天後可能擴散到脾臟,造成排泄困難和身體疼痛。心脈搏動堅硬且長,可能會導致舌頭卷縮無法說話;心脈若軟弱而分散,可能會導致消渴症。
心脈若沉小而堅實,表面無喘息現象,這可能是心氣不足且伴有疼痛,進食困難,喜歡吞口水,偶爾手腳發熱,心情煩悶,偶爾忘記事情且不開心,喜歡深深嘆息,這些情況通常是因憂慮過度所導致。如果心脈緊張且堅硬,表示體內有氣結,會影響進食,這種情況被稱為心痹,通常是因為外在疾病或過度思慮導致心臟虛弱,使邪氣趁虛而入。心脈緊急的情況,被稱為心疝,可能會在下腹部形成硬塊。心臟受風影響的人,會有發熱且難以起身的情況,感覺心中飢餓想吃東西,但一吃就嘔吐。
心臟受寒影響的人,感覺心臟像被大蒜刺激一樣,嚴重時會心痛連到背部,背痛連到心臟,就像被蠱惑了一樣。其脈象浮動的,通常會自行嘔吐而痊癒。過度憂慮思考會傷害心臟,心臟受傷的人會有恐懼感,容易忘記事情且易怒。心臟受傷的人,一旦勞累疲倦,就會臉部和頭部發紅且下肢沉重,自覺煩熱,臍周按壓會有手觸感,脈象呈弦狀。心臟脹大的人,會感到心煩且呼吸短促,睡覺時無法安穩。心臟水腫的人,身體會感到沉重,呼吸微弱無法躺下,情緒煩躁,下體會腫脹。
腎臟影響心臟時,可能會導致尿瀦留。真正的心痛,手足會青紫到關節,如果早晨發作可能晚上就會死亡,如果是晚上發作可能早晨就會死亡。心腹疼痛且伴有懊惱感,疼痛會不定時發生,心腹部位會感到熱,口渴,口水分泌增多,這是蛔蟲咬噬的症狀。可以將手聚集在疼痛處用力按住,避免蟲子移動,再用大針頭穿刺,持續按住直到蟲子不動才拔針。腸道中的蟲咬,都不能用小針頭處理。心臟的積聚,被稱為伏梁,從肚臍上方開始向上延伸到心臟,大小像手臂,如果長期未治療,可能會導致心煩。
心痛,通常在秋季的庚辛日獲得。心臟疾病的人,會感到胸部內側疼痛,肋骨下方會感到脹滿且疼痛,胸骨、背部、肩胛骨也會感到疼痛,雙臂內側也會感到疼痛。心臟虛弱時,胸部和腹部會膨脹,肋骨下方、腰部和背部會相互牽引產生疼痛。所有影響心臟的邪氣,都存在於心包絡之中。長時間盯著看會傷害血液,過度勞累會傷害心臟。如果心臟受損,應該調整營養和血液循環。心臟熱病會先從額頭開始發紅,心臟熱病初期會感到不開心,幾天後才會發熱,熱量增加會突然心痛,感到煩悶且易嘔吐,頭痛且臉部發紅,不出汗,在壬癸日特別嚴重,丙丁日會大量出汗。心臟瘧疾會讓人感到煩躁,非常想喝冷水,但又容易感到寒冷,不會有高熱。
肝臟影響心臟時,會導致精神錯亂,影響膈肌。肝臟熱氣影響心臟時,可能會導致死亡。心臟咳嗽的特徵是咳嗽時心痛,喉嚨有異物感,嚴重時咽喉會腫脹。心臟咳嗽如果不停止,小腸也會受到影響,其特徵是咳嗽時會放屁。心臟風邪的特徵是多汗、怕風、焦慮、易怒、臉色紅潤。病情加重時,患者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心臟痹阻的特徵是脈搏不暢、上氣不接下氣、喘息、喉嚨乾燥、易打嗝。如果診斷為心臟問題,外表的特徵是臉色紅潤、口乾、喜笑;內在的特徵是在臍週上方有活動的氣結,按壓時會感到堅硬且疼痛,其病症是心煩、心痛。
手掌發熱且打嗝,這可能是心臟問題,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是心臟問題。心臟實證時,會有排便不順、四肢沉重、身體發熱、腹部脹滿和胃脹等症狀;心臟虛證時,會有心悸、恐懼、不開心、心腹疼痛、心臟冰冷、神志恍惚、手心發熱、手肘和手臂緊繃、腋下腫脹、心跳加速等症狀。
2. 應用藥品
火實瀉之,瀉子用黃連、大黃;氣用甘草、人參、赤茯苓、木通、黃柏;血用丹參、牡丹、生地黃、玄參;鎮驚用
白話文:
[使用藥物]:如果症狀是因為火氣過旺所導致,我們會使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在治療火氣過盛的情況下,會選擇黃連和大黃來清熱瀉火;如果要調理氣機,則會用到甘草、人參、赤茯苓、木通和黃柏;對於血液問題,會選擇丹參、牡丹皮、生地黃和玄參來涼血活血;若是要安神定驚,會另外選用相應的藥材。
由於原句未完整提供鎮驚使用的藥材,因此無法完整翻譯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