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2)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2)

1. 何謂從症而不從脈

凡病有從症而不從脈者,如久病無脈,是氣將絕也,主必死。若不繫久病或暴病無脈,或傷寒痛風,或痰積經閉,或憂驚折傷,或氣運不應。一時無脈,不可便以死斷。當聽其五音,察其五色,問其所欲所苦,或寒或熱,看病參詳治之。又如傷寒六、七日,不大便,目中不了了,無表症,脈雖浮亦有可下者,如大便不難,不可輕下。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無里症,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身熱而表猶未解也,故用麻黃細辛湯之類,微取其汗,如身不發熱,不可輕汗。東垣云:形質肌肉顏色,似不病者,此心病也,不形於脈。又大去血後,勿以脈診,脈雖數為假熱,獨參湯救之,血脫則補氣也。五臟之輪至也,肺在一與六,心在二與七,脾在三與八,肝在四與九,腎在五與十,肺心在上屬陽,主呼,肝腎在下屬陰,主吸,脾居中間,陰中有陽,主呼吸之間。代止之脈在何臟何腑,以此斷生死之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病症卻沒有脈象,比如久病無脈,表示氣力將要耗盡,性命垂危。但如果病症不是久病,或是突然發病無脈,或是有傷寒、痛風、痰積、經閉、憂愁驚嚇、外傷,或是一時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暫時無脈,不能馬上斷定死亡。應該仔細觀察病人聲音、面色、喜好、痛苦程度、寒熱狀況等,綜合判斷病情,並施以相應治療。

例如,傷寒病發六七天,沒有大便,眼睛昏沉,沒有表證,脈象雖然浮但可以考慮使用瀉藥。但是如果大便不難,就不要輕易使用瀉藥。

少陰病發病二三天,沒有裡證,脈象雖然沉但可以考慮使用發汗藥,因為這表示體內有熱,但表症尚未解除,可以用麻黃細辛湯之類的藥物,微微發汗。如果身體沒有發熱,就不要輕易發汗。

東垣說,如果病人外表、肌肉、面色看起來像沒病,這其實是心病,不會表現在脈象上。還有,大量失血之後,不要用脈象診斷,因為脈象雖然數,但那是假熱,要用獨參湯救治,因為失血要補氣。

五臟的氣血運行有其規律,肺在一天和六天運行到,心在二天和七天運行到,脾在三天和八天運行到,肝在四天和九天運行到,腎在五天和十天運行到。肺心在上屬陽,主呼氣,肝腎在下屬陰,主吸氣,脾居中,陰中有陽,主呼吸之間。脈象的停滯能反映出病症所在臟腑,藉此可以推斷生死期限。

2. 何謂瘡瘍之脈

沉實,發熱煩躁,外無焮赤痛,其邪深在裡,宜先疏通,以絕其源;浮大數,焮腫在外,當先托裡,恐邪入內;不沉不浮,內外症無,知其在經,當和榮衛。

脈數,身無熱,內有癰膿。脈數,應當發熱,而反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癰。若數脈不時見,當生惡瘡。

浮,腫瘍為虛,為風,潰瘍為虛,宜補。洪,腫瘍為虛,為熱盛,宜宣熱拔毒,年壯形實,宜下;潰瘍為邪氣盛。服藥久不退者,難治。

滑,腫瘍為熱:潰瘍為熱,為虛,為邪未退。

數,腫瘍為病進,為熱,數而洪者,欲膿:潰瘍為難愈。

散,腫瘍為氣不收斂;潰瘍為痛未退,洪滑大數難治。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中醫診斷脈象與疾病的關係。根據脈象的不同,可以推測疾病的性質、位置和發展趨勢,並據此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 沉實: 病邪深入體內,應先疏通經絡。
  • 浮大: 病邪在體表,應先引導出來。
  • 不沉不浮: 病邪在經絡之中,應調和營衛氣血。
  • 數: 可能是熱證,也可能預示膿腫或惡性瘡瘍。
  • 浮: 腫瘍或潰瘍屬於虛證,需要補益。
  • 洪: 腫瘍或潰瘍屬於熱證,需要宣散熱邪,拔除毒素。
  • 滑: 腫瘍或潰瘍屬於熱證,也可能屬於虛證或病邪未退。
  • 散: 腫瘍或潰瘍屬於氣血不收斂或疼痛未退。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只是基本的脈象診斷原則,實際診斷需要結合其他症狀和患者的體質,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芤,腫瘍為血虛;潰瘍為虛,為脈病相應。

長,腫瘍宜消退之法;潰瘍為易愈。

牢,腫瘍為邪盛欲膿;潰瘍為邪不退。

實,腫瘍為邪氣太盛;潰瘍為邪不退,為實,緩豁大者為虛。

弦,腫瘍為痛欲膿,弦洪相搏,外緊內熱為疽發也:潰瘍為血虛,為痛。

緊,腫瘍浮而緊,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為癰疽。

澀,腫瘍為氣實,為氣滯;潰瘍為血虛,為脈病相應。

短,腫瘍為元氣不足;潰瘍為虛,宜補。

微,腫瘍為虛;潰瘍勻者,為脈病相應。

遲,腫瘍為寒,為虛,尺遲為血少;潰瘍為氣血不能滋榮於瘡。為有外寒。

緩,腫瘍為可治,大而緩為虛;潰瘍緩而澀者愈,以其病相應,及胃氣充也

白話文:

腫瘤的脈象反映了病情的虛實,而潰瘍的脈象則主要反映了其癒合程度。

腫瘤的脈象如果芤,代表身體血虛;如果潰瘍的脈象芤,代表虛弱,與脈象相符。

腫瘤的脈象如果長,代表腫瘤有消退的跡象;如果潰瘍的脈象長,代表容易癒合。

腫瘤的脈象如果牢,代表邪氣盛,可能要化膿;如果潰瘍的脈象牢,代表邪氣未退。

腫瘤的脈象如果實,代表邪氣太盛;如果潰瘍的脈象實,代表邪氣未退,但如果脈象緩豁大,則代表虛弱。

腫瘤的脈象如果弦,代表疼痛可能化膿,如果弦洪相搏,外緊內熱,則可能是疽;如果潰瘍的脈象弦,代表血虛,也代表疼痛。

腫瘤的脈象如果緊,代表腫瘤浮於表面且緊實,伴隨發熱惡寒,可能會有疼痛,屬於癰疽;

腫瘤的脈象如果澀,代表氣實,氣滯;如果潰瘍的脈象澀,代表血虛,與脈象相符。

腫瘤的脈象如果短,代表元氣不足;如果潰瘍的脈象短,代表虛弱,需要補益。

腫瘤的脈象如果微,代表虛弱;如果潰瘍的脈象微而勻稱,代表與脈象相符。

腫瘤的脈象如果遲,代表寒性,虛弱,尺脈遲則代表血少;如果潰瘍的脈象遲,代表氣血不能滋養瘡口,可能存在外寒。

腫瘤的脈象如果緩,代表可以治療,腫瘤大而脈象緩則代表虛弱;如果潰瘍的脈象緩而澀,代表容易癒合,與病症相符,也代表胃氣充盈。

沉,腫瘍為邪氣深;潰瘍為遺毒在內,寸沉為胸有痰。

伏,腫瘍為陰,中伏陽邪;潰瘍為陽伏,陰中為內蝕,為流注浸淫,難治。

虛,腫瘍宜內托;潰瘍宜大補。

弱,腫瘍為元氣不足,宜內托;潰瘍為病脈相應,宜補。

結,腫瘍為邪結;潰瘍漸勻則愈,不調則危。

促,腫瘍為熱,為病進;潰瘍為熱不減,漸進則死,漸退則生。

代,腫瘍為氣血敗壞,元氣損傷;潰瘍為元氣竭絕。

白話文:

沉,腫瘤是邪氣深入體內;潰瘍是體內遺留的毒素,寸沉代表胸中有痰。

伏,腫瘤是陰邪,體內陽氣被邪氣所侵;潰瘍是陽邪潛伏,在陰寒體內內蝕,是流注浸淫的病症,難以治癒。

虛,腫瘤需要內托藥物來扶正;潰瘍需要大補藥物來恢復元氣。

弱,腫瘤是元氣不足,需要內托藥物來扶正;潰瘍是病邪與脈絡相應,需要補益元氣。

結,腫瘤是邪氣聚集;潰瘍逐漸平緩則會痊癒,如果治療不調則會有危險。

促,腫瘤是熱邪,代表病情加重;潰瘍是熱邪不減,病情逐漸加重則會死亡,病情逐漸減輕則會活下來。

代,腫瘤是氣血衰敗,元氣受損;潰瘍是元氣耗竭。

3. 何謂小兒之脈

小兒乳抱之時,未能飲食,不可診脈,但以食指三節為三關,辨驗之,上節為命關,中節為風關。下節為氣關。黃赤為熱,青黑為痛,白為寒。見於氣關者,主在內之疾;見於風關者,主在外之疾也;於命關者不治。

白話文:

當小孩子還不能吃東西的時候,在他們無法接受把脈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手指的三個部分來判斷病情:第一節是命關、第二節是風關、第三節是氣關。如果出現黃色或紅色表示有發燒現象,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感,白色則意味著寒冷症狀。若這些症狀出現在氣關處,就表示疾病已經深入身體內部了;而出現在風關的地方,則可能是一些外部感染所引起的病症;而一旦症狀出現在命關的位置,那麼這種病就是無法治癒的。

4. 何謂將死之脈

《歌》曰:雀啄(或云肝絕)連來三五啄,屋漏(或云胃絕)半日一點落(脾胃心肺絕,腎絕也)。彈石硬(或云腎絕)來尋即散(肺絕也),搭指散亂(或云脾絕)真解索(五臟絕也)。魚翔似有又似無(或云心絕腎絕也),鰕遊靜中跳一躍(人或云大腸絕,脾胃絕也)。

更有釜沸湧如羹,旦占夕死不須藥。余謂此七脈亦不必強分,總之,陰陽之氣將散,不能自有之象。

一動一止兩日死,兩動一止四日逝,三動一止六日亡,四動一止八日事,五動一止只十日,十動一止一年去,春草生時即死期,二十一動二年住,清明節後始傾亡,三十動止三年次,立秋節後病則危。四十動止四年斃,小麥方熟是死期,五十一止五年絕,草枯木脫時死矣。

白話文:

如果病人呼吸一次,停頓一次,活不過兩天;呼吸兩次,停頓一次,活不過四天;呼吸三次,停頓一次,活不過六天;呼吸四次,停頓一次,活不過八天;呼吸五次,停頓一次,活不過十天;呼吸十次,停頓一次,只能活一年,等到春天草木生長的時候,就是死期。

如果病人呼吸二十一次,停頓一次,可以活兩年,但清明節過後,就會開始走向死亡。如果病人呼吸三十次,停頓一次,可以活三年,但立秋節過後,如果生病了就很危險。如果病人呼吸四十次,停頓一次,可以活四年,但小麥成熟的時候,就是死期。如果病人呼吸五十一次,停頓一次,可以活五年,但等到草木枯萎,樹葉脫落的時候,就會死去。

总结

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中醫根據病人呼吸狀況來判斷病情和預測壽命的方法。其中包含了許多關於臟腑功能、陰陽之氣等中醫理論的描述,以及一些關於季節與疾病的關聯的觀點。虽然這些觀點在現代醫學中已經被新的理論取代,但它們仍然反映了古代醫學對人體生命與自然界之間關係的理解。

五臟之輪至也,肺在一與六,心在二與七,脾在三與八,肝在四與九,腎在五與十,肺心在上,屬陽,主呼;肝腎在下,屬陰,主吸;脾居中間,陰中有陽,主呼吸之間代止之脈,在何臟何腑,以此斷生死之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描述的是五行相生相剋的概念。根據這個理論,人體內有五個主要器官:肺、心、脾、肝和腎,它們分別對應著數字1到5以及6到10。其中,肺和心位於上方,屬於陽性,負責呼氣;而肝和腎則位於下方,屬於陰性,負責吸氣。脾則處於中央的位置,是陰性和陽性的交界點,負責控制呼吸之間暫停時刻的心跳。

最後一句的意思是在判斷一個人的生命期限時,可以通過觀察哪一個器官或部位出現問題來進行預測。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觀念並非現代科學認可的方法,因此不應該作為診治疾病的依據。

5. 何謂心腹疼痛之脈

陳無擇云:十二經絡,外感六淫,則其氣閉塞,鬱於中焦,氣與邪爭,發為疼痛。足厥陰心痛,兩脅急引小腹,連陰股相引痛。手心主心痛徹背,心煩,掌中熱,嘔干目黃,亦脅滿。足太陰心痛,腹脹滿,澀澀然,大便不利,隔閉咽塞。手太陰心痛,短氣,不足以息,季脅空痛,遺矢無度,胸滿煩心。

足少陰心痛,煩劇面黑,心懸若飢,胸滿,腰脊痛。背俞、諸經心痛,心與背相引,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諸府心痛,難以俯仰,少腹上衝,卒不知人,嘔吐泄瀉,此皆諸經,諸府涉邪所致痛,屬外所因。

若五臟內動,汩以七情則其氣痞膈,聚於中脘,氣與血搏,發為疼痛。肝心痛者,色蒼蒼然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真心痛者,寒邪傷其君也,手足青至節,旦發夕死,夕發旦死;脾心痛者,如針錐刺其心腹,蘊蘊然氣滿;肺心痛者,若從心間起,動作益甚,色不辨;腎心痛者,與背相引善瘛,如物從後觸其心,身偃僂;胃心痛者,腹脹滿,不下食,食則不消,皆臟氣不平,喜怒憂鬱所致,屬內因。

白話文:

陳無擇說:十二條經絡,如果外感六淫邪氣,就會導致氣血閉塞,鬱積在中焦,氣與邪氣爭鬥,就會引起疼痛。

足厥陰經心痛,會兩脅疼痛並連到小腹,以及陰股部位,疼痛相連。手心主經心痛會痛到背部,心煩意亂,掌心發熱,嘔吐乾嘔,眼睛發黃,也會感到脅肋滿悶。足太陰經心痛,會腹脹滿悶,感覺澀澀的,排便不順暢,隔著胸口感覺咽喉堵塞。手太陰經心痛,會呼吸短促,喘不過氣,季脅部位空虛疼痛,排便失禁,胸口滿悶煩躁。

足少陰經心痛,會煩躁不安,面色發黑,感覺心臟懸空好像飢餓,胸口滿悶,腰脊疼痛。背俞穴和所有經絡心痛,都會心臟和背部相連,心痛到背部,背痛到心臟;所有臟腑心痛,會難以彎腰仰頭,小腹上衝,突然昏迷,嘔吐腹瀉,這些都是各種經絡、臟腑受到邪氣侵犯所導致的疼痛,屬於外因。

如果五臟內部氣血失調,受到七情六欲的影響,就會導致氣血鬱滯在胸膈,聚積在中脘,氣血互相搏擊,就會引起疼痛。

肝臟導致的心痛,面色蒼白,就像死人一樣,整天喘不過氣來;心臟本身導致的心痛,是寒邪傷害心臟,手腳發青,一直延伸到關節,早晨發病晚上就會死,晚上發病早晨就會死;脾臟導致的心痛,感覺像針刺一樣,痛到心腹,感覺悶悶的,氣體充滿;肺臟導致的心痛,感覺從心臟部位開始,活動就會加重,面色分辨不清;腎臟導致的心痛,會與背部相連,抽搐,感覺好像有東西從後面觸碰心臟,身體彎腰駝背;胃臟導致的心痛,腹脹滿,吃不下東西,吃下去也消化不了,這些都是臟腑氣血不平,喜怒憂鬱所造成的,屬於內因。

若飲食勞逸,觸忤非類,使臟氣不平,痞隔於中,或飲啖生冷果實,中寒不能消散,結而為積,遇時還發,名積心痛;及其臟寒生蛔致心痛者,所謂九種心痛:曰飲,曰食,曰風,曰冷、曰熱、曰悸、曰蟲、曰疰、曰去來痛者,除風熱冷屬外因,余皆不內外因。

婦人惡血,人心脾經發作疼痛,尤甚於諸痛。

卒中客忤,鬼擊屍疰,使人心痛,亦屬不內外因。

《經》曰:陰弦為心痛,心脈微急為痛,微大為心痹引背,短而數心痛,澀則心痛,沉細者生,浮大弦長者死。

凡諸心痛者,皆少陰厥氣上衝也,有熱厥心痛者,身熱足寒,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如為熱也,其脈浮大而洪,當灸太谿及崑崙,謂表裡俱瀉之,是調熱。病汗不出,飲熱下利,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畢,服金鈴子散則愈。痛止,服枳朮丸,去其餘邪也。

白話文:

如果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或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臟腑氣血失衡,胸口鬱結,或是吃生冷食物,導致寒氣積聚在體內,久而久之形成積聚,時常發作,就稱為積心痛。此外,如果臟腑寒氣導致蛔蟲作祟,也會引起心痛,這就是九種心痛:飲痛、食痛、風痛、冷痛、熱痛、悸痛、蟲痛、疰痛、去來痛。除了風、熱、冷是外因,其他都是內因。

婦女因血虛或瘀血,以及心脾經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起心痛,而且比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更加劇烈。

突然發生的中風或驚厥,以及因鬼神作祟而引起的疼痛,也屬於內因導致的心痛。

《經》書中記載:脈象陰弦為心痛,心脈稍微急促為痛,脈象微大為心臟病引起背痛,脈象短而快為心痛,脈象澀滯也為心痛,脈象沉細為預示病情會好轉,脈象浮大、弦長則預示病情會危重。

凡是心痛,都是少陰厥氣上衝造成的,如果是熱厥引起的心痛,患者會出現身體發熱,腳部冰冷,嚴重者會煩躁不安,嘔吐,額頭出汗,看起來像發熱一樣,脈象浮大而洪,應該灸太溪穴和崑崙穴,使表裡氣血通暢,達到調熱目的。如果患者沒有出汗,喝熱水後會拉肚子,並且全身出汗,就表示病好了。灸完之後,服用金鈴子散,可以徹底治癒。疼痛消退之後,服用枳朮丸,去除餘邪。

又有大實心中痛者,閒氣而食,卒然發痛,大便或秘,久而注悶,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飲食,急以煮黃丸利之,後以藳本湯去其邪也。

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或大便利而不渴,氣微力弱,急以朮附湯溫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發暮死,急當救之,是知久病無寒,暴病非熱也。

《內經》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痛止。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有實證的心痛,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節導致的氣滯,突然發作疼痛,大便可能便秘,時間久了會感到胸悶,胸口高聳,按壓更痛,無法正常飲食,應該先用煮黃丸來通利,之後再用藳本湯去除邪氣。

如果有人患有寒厥引起的心痛,會出現手腳冰冷、全身冒冷汗、大小便清稀、或者大便通暢卻不口渴、氣虛乏力等症狀,應該用朮附湯溫暖身體。寒厥引起的劇痛不是長期疾病,可能早上發病晚上就死亡,必須緊急救治。由此可知,長期疾病不會是寒症,突然發病的疾病也不一定是熱症。

《內經》中說:寒氣停留於脈絡外圍,就會導致脈象寒,脈象寒就會收縮,收縮就會導致脈搏細弱急促,細弱急促就會牽引小絡,所以會突然發作疼痛,遇到溫熱就會立刻止痛。如果病情嚴重,寒氣停留的時間較長,就會持續疼痛,因為寒氣停留在經脈中,與溫熱之氣相互抵觸,就會導致脈象充實,充實就會疼痛,而且按壓無效。寒氣長時間停留,溫熱之氣從上而下,脈搏就會充盈而血氣紊亂,所以疼痛加劇,按壓無效。寒氣停留在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液無法散佈,小絡急劇牽引,所以會疼痛,按壓之後,血氣散開,所以疼痛就會停止。

寒氣客於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於衝脈,衝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則痛止。重感於寒則痛久,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繫於肝,寒氣客於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肋與少腹相引痛。厥氣客於陰股,寒氣上及少腹,皿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

寒氣結於小腸募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寒氣停滯在不同經脈和部位所造成的病症。例如,寒氣停留在俠脊經脈會導致深按無效,寒氣停留在衝脈則會導致氣喘、碰觸疼痛。此外,寒氣停留在背俞經脈會導致血虛疼痛,寒氣停留在厥陰經脈則會導致肋骨和少腹疼痛。寒氣停留在小腸則會導致腹痛、腹瀉或便秘。

這段文字也提到了寒氣停留在五臟、腸胃和腸道會引發的病症,例如昏迷不醒、嘔吐、腹瀉等。

《脈經》曰:陰弦則腹痛,弦急小腹痛,尺脈緊臍下痛,尺脈伏小腹痛瘕疝,尺脈實小腹痛,當利之,心腹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堅大疾者死。

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是生脹滿而硬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者,是邪實也,須陷胸湯下之。若但小腹硬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畜血之症;小便不利者,則是溺澀之症。

凡腹痛,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丸之類。

夏月腹痛,肌熱,惡熱,脈洪疾,手太陰、足陽明主之,苓芍湯主之。

白話文:

《脈經》說:脈象弦緊,則腹部疼痛;弦緊而脈搏急促,則小腹疼痛;尺脈緊而疼痛位於臍下,尺脈沉伏則小腹疼痛伴有瘕疝,尺脈實則小腹疼痛,應當使用通利的方法治療。心腹疼痛難以安息,脈象細小遲緩者可活,脈象堅實急促者會死亡。

邪氣聚集在下焦,則津液不能通暢,血氣不能運行,或小便不通暢或血瘀留滯於下,就會導致腹部脹滿而硬痛。如果從心窩到小腹都硬滿疼痛,就是邪氣實證,需要用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小腹硬滿疼痛,小便通暢,就是積血的病症;如果小便不通暢,就是溺澀的病症。

凡是腹部疼痛,可用四物苦楝湯、酒煮當歸丸等藥物治療。

夏季腹部疼痛,伴有肌膚發熱、惡寒,脈象洪數,手太陰、足陽明經絡主之,用苓芍湯治療。

秋兒腹痛,肌寒,惡寒,脈洪疾,足太陰、足少陰主之,桂枝芍藥湯。四時腹痛,芍藥甘草湯。

卒暴疼痛,若非中惡客忤,即飲食過度,腸胃不勝,氣不及化,傷於太陰脾經而然,則東垣三物備急丸,不可缺也。然腹痛為病,有冷、有熱、有虛、有實,至於血氣蟲積,皆能作痛,當詳審其證,診其脈而施治焉。大抵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凡痛甚先通利,此要法也。

白話文:

秋天肚子痛,身體發冷,怕冷,脈搏洪大而快,屬於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陰腎經的病症,可以用桂枝芍藥湯治療。一年四季肚子痛,可以用芍藥甘草湯治療。

突然發作的劇烈疼痛,如果不是中邪或受寒,就是飲食過度,腸胃承受不住,氣機運化不足,傷及脾經導致的,那麼東垣的「三物備急丸」不可缺少。但是腹痛這種病症,有寒、有熱、有虛、有實,甚至血氣、蟲積都能引起疼痛,必須仔細辨別症狀,診脈後才能治療。總的來說,疼痛是因為不通,通了就不會痛,凡是疼痛厲害的,就先要通利,這是治療腹痛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