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0)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10)
1. 何謂合氣運之脈(附圖)
五運者,十干之合也,甲己二年合為土運,乙庚二年合為金運,丙辛二年合為水運,丁壬二年合為木運,戊癸二年合為火運。
丹天之氣,經於牛、女,奎,壁四宿之上,下臨戊癸之位,立為火運。黅天之氣,經於心、尾、角、軫四宿之上,下臨甲己之位,立為土運。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四宿之上,下臨乙庚之位,立為金運。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四宿之上,下臨丙辛之位,立為水位。
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四宿之上,下臨丁壬之位,立為木運,自房至畢十四宿為陽,主晝;自昴至心十四宿為陰,主夜。戊為天門,乾之位也;己為地戶,巽之位也。
白話文:
五運與星宿
五運是指十天干相互組合而成的運氣循環。
- 甲己兩年合在一起為土運。
- 乙庚兩年合在一起為金運。
- 丙辛兩年合在一起為水運。
- 丁壬兩年合在一起為木運。
- 戊癸兩年合在一起為火運。
丹天之氣運行於牛、女、奎、壁四個星宿之上,下方對應戊癸的位置,因此立為火運。
黅天之氣運行於心、尾、角、軫四個星宿之上,下方對應甲己的位置,因此立為土運。
素天之氣運行於亢、氐、昴、畢四個星宿之上,下方對應乙庚的位置,因此立為金運。
玄天之氣運行於張、翼、婁、胃四個星宿之上,下方對應丙辛的位置,因此立為水運。
蒼天之氣運行於危、室、柳、鬼四個星宿之上,下方對應丁壬的位置,因此立為木運。
從房宿到畢宿的十四個星宿屬於陽,主宰白天;從昴宿到心宿的十四個星宿屬於陰,主宰夜晚。
戊為天門,對應乾卦的位置;己為地戶,對應巽卦的位置。
丙者,火之陽,建於甲己歲之首,正月建丙寅,丙火生土,故甲己為土運。戊者,土之陽,建於乙庚歲之首,正月建戊寅,戊土生金,故乙庚為金運。庚者,金之陽,建於丙辛歲之首,正月建庚寅,庚金生水,故丙辛為水運。甲者,木之陽,建於戊癸歲之首,正月建甲寅,甲木生水,故戊癸為火運。
壬者,水之陽,建於丁壬歲之首,正月建壬寅,壬水生木,故丁壬為木運,是五運皆生於正月建干也。
六氣者,十二支之對也,子與午對,二年俱為蒼火之氣;醜與未對,二年俱為濕土之氣;寅與申對,二年俱為相火之氣;卯與酉對,二年俱為燥金之氣;辰與戌對,二年俱為寒水之氣;巳與亥對,二年俱為風水之氣。君火居尊,故不立運,而運只有五。戊癸火運,乃相火之位,故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是也。
白話文:
丙火是火之陽,在甲己年正月初一,立春時節,建在丙寅,丙火生土,所以甲己年為土運。戊土是土之陽,在乙庚年正月初一,立春時節,建在戊寅,戊土生金,所以乙庚年為金運。庚金是金之陽,在丙辛年正月初一,立春時節,建在庚寅,庚金生水,所以丙辛年為水運。甲木是木之陽,在戊癸年正月初一,立春時節,建在甲寅,甲木生水,所以戊癸年為火運。
壬水是水之陽,在丁壬年正月初一,立春時節,建在壬寅,壬水生木,所以丁壬年為木運。這五運都是從正月初一的立春建干開始的。
六氣是指十二地支的對應關係,子與午相對應,兩年都是蒼火之氣;醜與未相對應,兩年都是濕土之氣;寅與申相對應,兩年都是相火之氣;卯與酉相對應,兩年都是燥金之氣;辰與戌相對應,兩年都是寒水之氣;巳與亥相對應,兩年都是風水之氣。君火位居尊位,所以沒有運,而運只有五個。戊癸火運,是相火的位置,所以稱之為君火以名,相火以位。
故六氣不加於君火,是以運則五年一周氣,則六期環會。
大運者,乃當年年干,通主一年之運也。主運者,每年皆以木運,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至水而終,每運各主七十二日有奇,年年常如是者。客運者,如甲己年,即以土運起,亦從大寒日始,以次相生而終,亦每運各主七十二日有奇,逐年更替者。
六氣,有司天,有在泉,有正化,有對化,假如當年年支是子,子午皆少陰君火司天,子為對化,午為正化,對司化令之虛,正司化令之實,余仿此。
司天在泉,子午卯酉為一律,寅申巳亥為一律,辰戌丑未為一律。
五運六氣須五日候之,記其風雨晦明,有應時作病者,有伏氣後時而病者,有故病沖而動者,體認純熟,久久自然造極。
白話文:
因此,六氣不影響君火,所以運行週期五年一輪,六個時期循環往復。
大運指的是當年的年干,統管一年的運勢。主運指的是每年以木運開始,從大寒日開始,依序相生,直到水運結束,每運各主七十二天左右,每年都一樣。客運指的是像甲己年,則以土運開始,也從大寒日開始,依序相生而結束,同樣每運各主七十二天左右,每年輪替。
六氣包括司天、在泉、正化、對化,例如當年年支是子,子午皆為少陰君火司天,子為對化,午為正化,對司化令虛,正司化令實,其他年份以此類推。
司天在泉,子午卯酉為一組,寅申巳亥為一組,辰戌丑未為一組。
五運六氣需要觀察五天後的變化,記錄風雨陰晴,有的病症會隨著時節而發作,有的病症會在伏氣之後發作,有的病症會因為舊病的影響而復發,熟練掌握這些知識,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精通。
大而天地,小而人之一身,五行之氣皆在焉。天地之氣,有常無變,則人亦和平而無災。天地之氣,變而失常,則疾疫之所從出也。是故木氣盛,則肝以實病,脾以虛病;火氣盛,則心以實病,肺以虛病,此醫者所以致察也。
譬如今己酉年,己為土運,不及則木氣乘旺反見風化,風氣乃行,治當益脾以平木,此客運之治法。酉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運生司天曰小逆,六十年有此,十二年小逆,燥金司天,治宜苦溫,此客氣治法也。天氣,客氣也,客氣乃行歲中天命,主氣只奉客氣之天而已。
主氣臨於客氣之下,客氣加於主氣之上,天氣所以不齊,民病所由而生,客勝主則從,主勝客則逆,主勝瀉主、補客;客勝瀉客補主。聲在天之運氣,有在人之運氣,天時勝,舍人病而從天時;人病勝,舍天時而從民病。張子曰:病如不是當年氣,看與何年運氣同?只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儒之道博約而已矣,醫之道運氣而已矣。
白話文:
天地很大,人體很小,五行之氣都存在其中。天地的氣息,如果始終如一,不發生變化,那麼人就會平安健康,不會有災禍。如果天地的氣息發生變化,不再保持常態,就會導致疾病和瘟疫。因此,如果木氣過盛,就會導致肝臟實證,脾臟虛證;如果火氣過盛,就會導致心臟實證,肺臟虛證。這就是醫者應該仔細觀察的地方。
比如現在是己酉年,己為土運,如果土氣不足,就會導致木氣過盛,出現風邪,風氣就會流行。治療方法應該滋補脾臟,來平息木氣,這就是針對客運的治療方法。酉陽明燥金司天,少陰君火在泉,運生司天稱為小逆,六十年會出現一次,十二年也會出現一次小逆。燥金司天,治療應該採用苦溫的方法,這就是針對客氣的治療方法。天氣就是客氣,客氣主導著一年中天命的運行,主氣只是順應著客氣的天命而已。
主氣位於客氣之下,客氣作用於主氣之上,所以天氣才會不穩定,百姓才會生病。如果客氣勝過主氣,就會順從客氣;如果主氣勝過客氣,就會逆轉客氣。主氣勝過客氣時,就應該瀉主補客;客氣勝過主氣時,就應該瀉客補主。天運的變化,也會影響人體的運氣。如果天時強盛,人們就會生病,順應天時;如果人體的病氣強盛,就會違背天時,順應人體的病氣。張子說:如果疾病不是當年天气的病症,就看看與哪一年運氣相同。只要找到某一年的治疗方法,就能明白真正的道理。儒家的道理博大精深,而醫學的道理就是運氣而已。
人居氣交之中,非內有所傷,即外有所感,故不通運氣之太過、不及,而時氣之病難治矣。《紺珠經》云: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
六氣司天圖。(假令子午年六氣如此,余者以類推之,凡在天之氣,三年一降,五年遷正,司泉降極復升)。在天之氣三年一降,五年遷正,司泉降極復升。在地之氣三年一升,五年遷正,司天升極復降。
白話文:
人生活在天地氣交匯的地方,如果不生病,就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如果不了解運氣的過與不及,以及時氣的變化,那麼時氣引起的疾病就難以治療。《紺珠經》說:不懂得五運六氣,翻遍醫書又有什麼用呢?
六氣司天圖。(假設子午年六氣是這樣的,其他的年份可以以此類推。凡是在天上的氣,三年下降一次,五年遷移一次,司泉降到最低點後又回升)。天上的氣三年下降一次,五年遷移一次,司泉降到最低點後又回升。地上的氣三年上升一次,五年遷移一次,司天升到最高點後又下降。
2. 何謂運氣天和不應之脈
大寒至二月春分為初之氣,厥陰風木主令。經云:厥陰之至其客脈弦。一云:沉短主而敦。
春分至四月小滿為二之氣,少陰君火主令。經云:少陰之至其客脈鉤,一云:緊細主而微。
小滿至六月大暑為三之氣,少陽相火主令。經云:少陽(客,《紺珠》同)之至其脈大而浮,一云:乍疏乍數(論主),乍短乍長。
大暑至八月秋分為四之氣,太陰濕土主令。經云:太陰之至其脈緩,一云:緩大而(主)長。(《紺珠經》曰:太陰所至其脈緩)。
秋分至十月小雪為五之氣,陽明燥金主令。經云:陽明之至短而澀,一云:浮大而(主)短
小雪至十二月大寒為六之氣,太陽寒水主令。經云,太陽之至其脈大(主)而長(《紺珠經》云:太陽所至其脈沉)。
白話文:
從大寒到二月春分,屬於初之氣,厥陰風木主宰。經書上說,厥陰到達時,脈象會呈現弦脈,也有人說,脈象沉而短,主病為敦病。
從春分到四月小滿,屬於二之氣,少陰君火主宰。經書上說,少陰到達時,脈象會呈現鉤脈,也有人說,脈象緊而細,主病為微病。
從小滿到六月大暑,屬於三之氣,少陽相火主宰。經書上說,少陽到達時,脈象會呈現大而浮的脈象,也有人說,脈象忽疏忽數,忽短忽長。
從大暑到八月秋分,屬於四之氣,太陰濕土主宰。經書上說,太陰到達時,脈象會呈現緩脈,也有人說,脈象緩而大,主病為長病。
從秋分到十月小雪,屬於五之氣,陽明燥金主宰。經書上說,陽明到達時,脈象會呈現短而澀的脈象,也有人說,脈象浮而大,主病為短病。
從小雪到十二月大寒,屬於六之氣,太陽寒水主宰。經書上說,太陽到達時,脈象會呈現大而長的脈象,也有人說,脈象沉。
南政土運己丑己未二歲,太陰司天,少陰在左,少陽在右,故左寸脈不應(不應為沉細也,當沉而浮,當浮而沉,俱為不應也)。
南政土運辰戌二歲,太陰在泉,少陰在右,少陽在左,故右尺脈不應(南政以前為左,以後為右君也)。
南政土運巳亥二歲,厥陰司天,太陽在左,少陰在右,故右寸脈不應。
南政土運寅申二歲,厥陰在泉,太陽在右,少陰在左,故左尺脈不應。
南政土運子午二歲,少陰司天,厥陰在左,太陰在右,故兩手寸脈俱不應。
南政土運卯酉二歲,少陰在泉,太陰在左,厥陰在右,故兩手尺脈俱不應(南政甲己所臨之歲,司天在泉,但見君火所在則不應);
白話文:
南朝政權土運在己丑年和己未年,太陰主宰天象,少陰在左側,少陽在右側,所以左寸脈不應(不應是指脈象沉細,應該沉卻浮,應該浮卻沉,都屬於不應)。
南朝政權土運在辰戌年,太陰在泉,少陰在右側,少陽在左側,所以右尺脈不應(南朝政權以前以左側為君,以後以右側為君)。
南朝政權土運在巳亥年,厥陰主宰天象,太陽在左側,少陰在右側,所以右寸脈不應。
南朝政權土運在寅申年,厥陰在泉,太陽在右側,少陰在左側,所以左尺脈不應。
南朝政權土運在子午年,少陰主宰天象,厥陰在左側,太陰在右側,所以兩手寸脈都不應。
南朝政權土運在卯酉年,少陰在泉,太陰在左側,厥陰在右側,所以兩手尺脈都不應(南朝政權甲己年所臨的年份,司天之氣在泉,但只要看到君火所在的脈位就不應)。
北政水運丑未二歲,太陰司天,少陰在左,少陽在右,故右尺脈不應。(北政以前為右、以後為左臣也)。
北政金運辰戌二歲,太陰在泉,少陽在左,少陰在右,故左寸脈不應。
北政火運巳亥二歲,厥陰司天,太陽在左,少陰在右,故左尺脈不應。
北政木運寅申二歲,厥陰在泉,少陰在左,太陽在右,故右寸脈不應。(北政但見君火,在上則下不應,在下則上不應,在左右亦然)。
南政己酉己卯二歲,當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法當兩尺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寸當浮大而反沉細,是陽明與少陰相反。經曰:尺寸反者死。
南政甲子甲午歲,當陽明在泉,法當兩寸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白話文:
古代星象運行到北政水運丑未二歲時,太陰主宰天象,少陰在左,少陽在右,因此右尺脈不會有反應。同樣道理,北政金運辰戌二歲時,太陰在泉,少陽在左,少陰在右,因此左寸脈不會有反應。北政火運巳亥二歲時,厥陰主宰天象,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因此左尺脈不會有反應。北政木運寅申二歲時,厥陰在泉,少陰在左,太陽在右,因此右寸脈不會有反應。
當星象運行到南政己酉己卯二歲時,陽明主宰天象,少陰在泉,按照道理來說,兩尺脈應該沉細無反應,但實際上卻浮大,而兩寸脈應該浮大,卻反而是沉細,這是因為陽明與少陰互相相反。古籍記載:「尺寸脈反者死」。
同樣的道理,當星象運行到南政甲子甲午歲時,陽明在泉,兩寸脈應該沉細無反應,但實際上卻浮大,兩尺脈應該浮大,卻反而是沉細,這是因為陽明與少陰尺寸脈相反。古籍記載:「尺寸脈反者死」。
北政(乙辛、丁癸)卯酉,陽明司天,少陰在泉,法當兩寸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北政(丙戊、庚壬)子午少陰司天,陽明在泉,法當兩尺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南政己丑己未,少陽在右,少陰在左,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右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不應。是謂左右交。經云:左右交者死。
南政甲辰甲戌,少陽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經云:左右交者死。
白話文:
當北政(乙辛、丁癸)年的卯酉月,陽明經氣主宰天部,少陰經氣處於泉部,按理應當在兩寸脈處摸到沉細而無反應的脈象,而實際卻摸到浮大之脈,在兩尺脈處應當摸到浮大之脈,卻反而是沉細的脈象。這是陽明和少陰經氣的尺寸脈象相反。古籍中說:尺寸脈象相反者,必死無疑。
第二段
北政(丙戊、庚壬)子午少陰司天,陽明在泉,法當兩尺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兩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陽明與少陰尺寸相反。經云:尺寸反者死。
當北政(丙戊、庚壬)年的子午月,少陰經氣主宰天部,陽明經氣處於泉部,按理應當在兩尺脈處摸到沉細而無反應的脈象,而實際卻摸到浮大之脈,在兩寸脈處應當摸到浮大之脈,卻反而是沉細的脈象。這是陽明和少陰經氣的尺寸脈象相反。古籍中說:尺寸脈象相反者,必死無疑。
第三段
南政己丑己未,少陽在右,少陰在左,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右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不應。是謂左右交。經云:左右交者死。
當南政己丑己未年,少陽經氣在右側,少陰經氣在左側,按理應當在右寸脈處摸到沉細而無反應的脈象,而實際卻摸到浮大之脈,在右尺脈處應當摸到浮大之脈,卻反而是沉細而無反應的脈象。這就是所謂的左右交。古籍中說:左右交者,必死無疑。
第四段
南政甲辰甲戌,少陽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經云:左右交者死。
當南政甲辰甲戌年,少陽經氣在左側,少陰經氣在右側,按理應當在右寸脈處摸到沉細而無反應的脈象,而實際卻摸到浮大之脈,在左尺脈處應當摸到浮大之脈,卻反而是沉細的脈象。這就是所謂的左右交。古籍中說:左右交者,必死無疑。
備註
- "北政" 和 "南政" 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年運推算方式,這裡指的年份是按照天干地支推算出來的。
- "陽明"、"少陰"、"少陽" 指的是中醫經絡學說中的三種經氣。
- "司天"、"在泉" 指的是經氣在人體中的位置和狀態。
- "寸脈" 和 "尺脈" 指的是手腕上用來診脈的兩個位置。
- "沉細"、"浮大" 指的是脈象的形態。
- "尺寸反" 和 "左右交" 指的是脈象的異常變化。
這段古代醫學文字主要描述的是根據脈象診斷疾病的方法。它指出,如果脈象出現某些特定的異常變化,例如尺寸相反或左右交,就預示着病人會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診斷方法是古代醫學的經驗總結,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現代醫學的知識。
南政己亥己巳,太陰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
南政甲寅甲申,太陽在右,少陰在左,左尺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右尺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左而交於右。
北政(乙辛、丁癸)巳亥,太陽在左,少陰在右,右寸脈當沉細不應,而反浮大。左寸脈當浮大,而反沉細,是謂左右交,少陰在右而交於左。(南北之政,先立其年,干分五運,支立司天,土運甲己,金運乙庚,水運丙辛,木運丁壬,火運戊癸,土君余臣,司天分例,六化圖推,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子午之上,少陰治之;丑未之上,太陰治之,寅申之上,少陽治之:卯酉之上,陽明治之;辰戌之上,太陽治之;巳亥之上,厥陰治之。當年歲支司天,移當中位為基,南政司天在寸、北政司天在尺。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中醫對於脈象和天干地支關係的理解。其中提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天干地支組合,會對人體的經脈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表現出不同的脈象。
例如,在南政己亥己巳年,太陰經應該在左側,少陰經應該在右側,但實際上右寸脈卻出現浮大,左寸脈卻出現沉細,這就說明少陰經的氣血交替到左邊了。
文中還提到了一些中醫術語,例如五運、司天、六化,以及各個經脈的治病範圍。這些術語的具體解釋需要參考中醫典籍。
總體而言,這段文字展現了古代中醫對於人體經脈、天干地支和疾病關係的複雜理解。
注
- "南政"和"北政"指的是中國古代以南、北方向劃分的區域政治中心。
- "寸脈"和"尺脈"是中醫診脈時所用的部位,分別代表手腕的寸口和尺澤位置。
- "太陰、少陰、太陽、陽明、厥陰"等是中醫經絡學說的概念,代表人體不同的經脈系統。
南政甲己,土運喻君,位坎面離。少陰司天,兩寸不應;少陰在泉,兩尺不應。三陰在左,則左不應;三陰在右,則右不應。左右尺寸,少陰為定。北政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喻之臣輔,位南面北,居卑,少陰司天,兩尺不應,少陰在泉,兩寸不應,左右同前之應,脈無沉細俱宜,諸脈不應,反診較之,尺寸反,死;陰陽交,危)。
白話文:
南方屬土,甲己年運勢主導,位居坎卦面向離卦。少陰主天,寸口脈不應,少陰在泉,尺脈不應。三陰在左則左手脈不應,三陰在右則右手脈不應。左右寸尺,少陰脈為準。北方屬水,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年運勢為輔佐,位居南方面向北方,處於低位,少陰主天,尺脈不應,少陰在泉,寸脈不應,左右應脈如前,脈象無沉細皆宜,諸脈不應,反診比較,寸尺反,則死;陰陽交合,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