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5)
身經通考卷三 脈說 (5)
1. 何謂傷暑之脈
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先夏至日者,為病瘟;後夏至日者為暑病。暑病惡臭,以心主臭,自入為焦臭也。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多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
其外證;頭痛身熱,口乾煩渴,面垢自汗,倦怠少氣,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涎嘔逆,發黃生斑,皆其症也;又甚者,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獨旺,以致搐搦不省人事,其脈虛浮,浮者風也,虛者,暑也。俗曰:暑風治宜黃連香茹飲,或只雙解散加香茹,凡夏月暑症不可服諸熱劑,若誤用之乃致斑毒,發黃,小便不通,悶亂而死。
白話文:
中暑者陰症,中熱者陽症。
中暑的人屬於陰虛症狀,中熱的人屬於陽盛症狀。
先夏至日者,為病瘟;後夏至日者為暑病。
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瘟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
暑病惡臭,以心主臭,自入為焦臭也。
暑病有惡臭,因為心主臭,暑氣從口鼻進入,傷及心包絡經絡,導致焦臭。
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其脈多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
暑氣是相火(心火)的氣勢在夏季旺盛,人們在夏季容易感受暑氣,暑氣從口鼻進入,傷及心包絡經絡,因此脈象多虛弱,或浮大散亂,或弦細而遲緩。這是因為暑熱傷氣,導致氣消散而脈象虛弱。
其外證;頭痛身熱,口乾煩渴,面垢自汗,倦怠少氣,背寒惡熱;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利痰涎嘔逆,發黃生斑,皆其症也;又甚者,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邪獨旺,以致搐搦不省人事,其脈虛浮,浮者風也,虛者,暑也。
暑病的外在症狀有:頭痛、發熱、口乾舌燥、面部油膩、自汗、倦怠無力、氣短、背部發寒、惡寒等。嚴重的還會出現神志不清、昏迷、霍亂、嘔吐、腹瀉、痰涎、嘔逆、皮膚發黃、身上出現斑點等等。更嚴重的情況是,心火過盛,無法制約肺金,也無法平抑肝木,導致肝邪獨旺,進而出現抽搐、昏迷等症狀。這種情況下,脈象是虛浮的,浮表示風邪,虛表示暑邪。
俗曰暑風治宜黃連香茹飲,或只雙解散加香茹,凡夏月暑症不可服諸熱劑,若誤用之乃致斑毒,發黃,小便不通,悶亂而死。
俗話說:治療暑風宜用黃連香茹飲,或只用雙解散加香茹。夏季暑病不可服用溫熱的藥物,如果誤用,會導致斑毒、黃疸、尿閉、神志不清而亡。
傷暑與傷寒,俱有發熱,當細辨之。蓋寒傷形,暑傷氣,傷寒則惡寒,而脈浮緊;傷暑則惡熱,而脈虛微,以此為別。《經》云: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治宜小柴胡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主之。天時淫雨濕令並行,蒼朮、白虎主之。若元氣素弱而傷重者,用清暑益氣湯。
一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發燥,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因天熱外傷肺氣也。
白話文:
傷暑和傷寒都會發燒,必須仔細辨別。因為寒邪傷的是身體,暑邪傷的是元氣。傷寒會怕冷,脈搏浮緊;傷暑則會怕熱,脈搏虛弱,以此區分。醫書中說:脈搏有力但身體寒冷,是得了傷寒;脈搏虛弱但身體發熱,是得了傷暑。治療宜用小柴胡加石膏、知母,或人參、白虎湯。如果天氣潮濕下雨,用蒼朮、白虎湯。如果原本元氣就虛弱,且病情嚴重,則用清暑益氣湯。
在烈日下勞動的人或農夫,因長時間在太陽底下工作而生病,稱為中熱。這種病症一定會頭痛,皮膚乾燥,怕熱,摸起來很熱,口渴想喝水,大量出汗,沒有力氣活動,都是因為天氣炎熱而傷害了肺氣所致。
或避暑於深堂大廈,或寺廟庵觀,人跡罕至之處而得病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逼,致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五積散主之。
若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小便澀,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脈弦細虛遲,表裡中暍也,用補中益氣湯,加香茹、白扁豆,熱加黃芩。
若暑風卒倒,冒觸心經,一時昏迷,切不可飲冷水,並臥濕地。其法先以熱湯灌,或童便灌,及用青布蘸熱湯熨臍中氣海,令暖氣透徹臍腹,候其甦醒,然後進藥。若旅途卒然暈倒,急扶陰涼處,掬路中熱土作窩於臍上,令人溺其內,即蘇。灌以人尿,或攪地漿水飲半碗,或車輪土五錢,冷水調,澄清服。
白話文:
有的人躲避暑氣,待在深宅大院,或者寺廟庵觀,人跡罕至的地方,卻反而生病了,這種病叫做中熱。這種病症通常會出現頭痛怕冷、身體僵硬、四肢疼痛、心煩意亂、皮膚發熱、沒有汗等症状,這是因為房屋裡的陰寒之氣逼迫,導致全身陽氣無法舒展造成的。治療應採用辛溫的藥物,以解表散寒,五積散可以用來主治。
如果出現發熱怕冷、身體疼痛、小便不暢、汗毛豎立、手腳冰冷,稍微勞動就發熱,嘴巴張開牙齒乾燥,脈象細弱虛遲,這就是表裡中暑了,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香菇、白扁豆,如果發熱嚴重,可以加黃芩。
如果突然中暑昏倒,暑熱侵犯心經,一時昏迷,切不可喝冷水,也不要躺濕地。治療方法是先用熱湯灌入,或者用童便灌入,也可以用青布沾熱湯熨臍中氣海穴位,讓溫熱之氣滲透到臍腹,等到病人醒過來再服用藥物。如果在旅途中突然昏倒,要趕快扶到陰涼處,用路上的熱土在肚臍上堆成窩,讓人撒尿在裡面,就能醒過來。也可以灌入人尿,或者攪拌地漿水喝半碗,或者用車輪土五錢,用冷水調和,澄清後服用。
2. 何謂傷濕之脈
濕者,火土相蒸之氣也,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體虛之人,或為風雨所襲,或臥卑濕之地,或涉大水深澤,或汗出沾衣,浸淫脾腎,皆能成濕,此為外感;又或恣食酒漿、多食柑桔,瓜果、生冷之類,濕又以內傷矣。
夫濕能傷脾,脾土一虛,諸症生焉,人皮膚為頑麻;入氣血為倦怠;入肺為喘滿咳嗽;入脾為濕痰,黃腫瀉泄;入肝為脅滿,而肢節不利;入腎則腰疼胯痛;入關節則一身盡痛;入腑則麻木不仁;入臟則舒伸不能;夾風則頭目昏眩,嘔噦心煩;兼寒則拳攣掣痛,無汗惡寒;帶熱則煩渴引飲,心腹疼痛,多汗。
《脈經》曰:脈浮而緩,濕在表也;脈沉而緩,濕在裡也,或弦而緩,或緩而浮,皆風濕相搏也。又曰:或細或澀,或緩或濡,是皆中濕。治法,當利小便,或輕汗以散之,或溫燥以除之,上下分消其濕,是其治也。
白話文:
濕邪的成因、危害及治療
濕氣,是火與土交合蒸騰所產生的氣體。 在天空中表現為濕氣,在地面上表現為濕土,在人體中則歸屬於脾臟。
體質虛弱的人,容易受到風雨的侵襲,或臥於潮濕之地,或涉入深水澤,或出汗沾濕衣物,這些都可能導致濕邪入侵脾腎,造成外感濕邪。此外,過度飲酒、食用柑橘、瓜果、生冷食物等,也會造成內傷濕邪。
濕邪會損傷脾臟,脾土虛弱,就會產生各種病症:
- 皮膚會變得粗糙麻木。
- 氣血循環不暢,導致倦怠乏力。
- 侵入肺臟,引起喘息、胸悶、咳嗽。
- 侵入脾臟,形成濕痰,導致黃疸、水腫、腹瀉。
- 侵入肝臟,引起脅肋脹滿,肢體活動不便。
- 侵入腎臟,造成腰痛、髖部疼痛。
- 侵入關節,導致全身疼痛。
- 侵入腑臟,引起麻木、失去知覺。
- 侵入臟器,導致身體僵硬,伸展困難。
- 與風邪結合,引起頭昏眼花、噁心嘔吐、心煩意亂。
- 與寒邪結合,引起手腳拘攣、疼痛、無汗畏寒。
- 與熱邪結合,引起口渴、想喝水、心腹疼痛、多汗。
《脈經》中記載:
- 脈象浮而緩,表示濕邪在表層。
- 脈象沉而緩,表示濕邪深入內裡。
- 脈象弦而緩或緩而浮,表示風濕邪氣互相搏擊。
- 脈象細弱或澀滯,或緩慢或滑膩,表示體內有濕邪。
治療濕邪的方法,應根據濕邪的深淺,採取不同的方法:
- 濕邪在表層,可用利尿或輕微發汗的方法散除濕邪。
- 濕邪深入內裡,可用溫熱乾燥的方法驅除濕邪。
- 上下並重,根據病情分別消散表裡濕邪。
以上是古代醫書中對於濕邪的描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萬物乾燥。濕病本不自生,因熱而怫鬱,不能先行水道,故停滯而生濕。
白話文:
夏天炎熱能使大地變得溼滑,所以夏季天氣炎熱時,所有生物都感到溼黏潮溼;秋季寒冷時,所有生物都感到乾燥。溼症本身並不是自然產生的,是因為受到熱力所困擾,無法先排出水分,因此停留在身體內造成溼症。
3. 何謂傷寒之脈
《脈訣舉要》曰:傷寒,太陽浮緊而澀,及傳而變,名狀難悉,陽明則長,少陽則弦,太陰入里,遲沉必兼及人,少陰其脈遂緊;厥陰熱深脈狀厥冷。在陽當汗,或利小便,表解里痛,其脈實堅,此其大略治法之正。
至於大法,自有仲景,傷寒有五脈,非一端,陰陽俱盛緊澀者寒;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傷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為濕脈;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或遇於風,變成風濕;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成溫毒;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陰陽俱盛,重感於傷,變為溫瘧,同病異名,同脈異經。
白話文:
《脈訣舉要》說:傷寒,太陽經脈浮而緊且澀,如果傳變,症狀難以完全掌握。陽明經脈則脈象長,少陽經脈則脈象弦,太陰經脈入里,脈象遲緩沉重,必然兼及其他經脈,少陰經脈則脈象緊;厥陰經脈熱在深處,脈象卻呈現厥冷。如果病在陽氣,應該發汗,或利小便,表證解除了,裡頭還疼痛,脈象堅實有力,這就是治療傷寒的大概原則。
至於治療傷寒的詳細方法,自有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傷寒有五種脈象,不是單一模式,陰陽俱盛、脈緊而澀的屬於寒證;陽氣浮而滑,陰氣濡而弱,叫做傷風,不可使用寒涼藥物;陽氣濡而弱,陰氣細而急,這不是風寒,而是濕脈;陽氣浮而滑,陰氣濡而弱,如果遇到風,就會變成風濕;陽氣洪大而數,陰氣實大,再遇到濕熱,就會變成溫毒;陽氣濡而弱,陰氣弦緊,再遇到濕氣,就會變成濕溫;陰陽俱盛,再次受到傷寒,就會變成溫瘧。同種疾病有不同名稱,同種脈象卻屬於不同經脈。
傷寒傷風何以判?寒脈緊澀風浮緩,傷寒惡寒風惡風,傷風自汗寒無汗,陽屬膀胱並胃膽,陰居脾腎更連肝。浮長弦細沉微緩,脈症先將表裡看。又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傷寒以浮、大、動、數、滑為陽,沉、澀、弱、弦、緩為陰,其弦、緊、浮、滑、沉、澀六者為殘脈。脈能為諸經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緩為四季之正。脈浮、沉遲、數為客脈,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呼出心肺為陽,吸人肝腎為陰,一呼一吸為一息。寸口為陽,尺澤為陰,中為關界。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榮,氣為衛。所謂傷寒之病,以淺入深,先以皮膚肌肉,次入腸胃筋骨,其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俱在浮、中、沉三脈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白話文:
傷寒的脈象,浮、大、動、數、滑等都屬於陽性;沉、澀、弱、弦、緩等則屬於陰性。其中,弦、緊、浮、滑、沉、澀六種脈象,又被稱為“殘脈”。脈象可以反映出各經絡的病變。春天脈象以弦為主,夏天以洪為主,秋天以毛為主,冬天以石為主,土屬性則以緩為主,這是四季的正常脈象。浮、沉遲、數等脈象則屬於客脈,左邊脈象為人迎,右邊脈象為氣口。呼氣時,氣息出於心肺,屬於陽;吸氣時,氣息入於肝腎,屬於陰。一呼一吸為一個呼吸週期。寸口脈屬於陽,尺澤脈屬於陰,中間的脈象則屬於關界。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榮,氣為衛。所謂傷寒之病,以淺入深,先以皮膚肌肉,次入腸胃筋骨,其陰陽寒熱,表裡虛實,俱在浮、中、沉三脈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陽氣主宰著人體的氣機,陰氣主宰著人體的血脈。血脈是滋養人體的,氣機則是保護人體的。所謂傷寒,是由淺入深,先侵犯皮膚和肌肉,再進入腸胃、筋骨。其陰陽寒熱、表裡虛實等病理變化,都體現在浮脈、中脈、沉脈的有力與無力上。有力者,代表實證、陽氣、熱證;無力者,則代表虛證、陰氣、寒證。如果浮、中、沉三脈都看不出來,就要仔細觀察,尋找其他徵兆。如果脈象隱隱約約,則代表陰陽氣血隱藏在體內,三部脈象皆然。
雜病以弦為陽,傷寒以弦為陰;雜病以緩為弱,傷寒以緩為和。傷寒以本為病進,以緩為邪退。緩為胃脈,有胃氣曰生,無胃氣曰死,傷寒病中脈貴有神,脈中有力,即為有神,神者,氣血之先也。兩手無脈曰雙伏,一手無脈曰單伏。寸口陽脈中或見沉細者,但無力者,為陽中伏陰;尺部陰脈中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
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口細微如絲,為脫陽;尺部微而無力,為脫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寸脈弱而無力,切忌汗下,初按來疾去徐,名曰內虛外實;去疾來徐,名曰內實外虛。
白話文:
各種疾病,脈象弦緊表示陽氣旺盛,傷寒病則表示陰氣盛;各種疾病,脈象緩慢表示虛弱,傷寒病則表示平和。傷寒病,脈象有力表示病情加重,脈象緩慢表示邪氣退散。緩慢的脈象屬於胃經的脈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傷寒病中,脈象要重點觀察是否有神,有力量的脈象就是有神,神氣是氣血的先兆。雙手都摸不到脈象稱為雙伏,單手摸不到脈象稱為單伏。寸口陽脈中摸到沉細無力的脈象,稱為陽中伏陰;尺部陰脈中摸到沉數的脈象,稱為陰中伏陽。
寸口脈象數而有力,表示陽氣旺盛;尺部脈象沉細無力,表示陰氣重。寸口脈象細微如絲,表示陽氣虛脫;尺部脈象微弱無力,表示陰氣虛脫。寸脈浮而有力,表示寒邪表實,應該發汗;浮而無力,表示風邪表虛,應該補虛。尺脈沉而有力,表示陽邪在裡為實,應該瀉下;無力,表示陰邪在裡為虛,應該溫補。寸脈弱而無力,切忌發汗瀉下,初按脈象來時疾去時徐,稱為內虛外實;去時疾來時徐,稱為內實外虛。
尺寸俱同,名曰緩,緩者,和而生也。汗下後脈靜者生,燥亂身熱者死,乃邪氣勝也。如寒邪直中陰經,溫之而脈來斷續,為歇止,正氣脫而不復生也。純弦之脈,名曰負,負者死。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陰陽離,離者死。
浮脈,初排指於皮膚之上,輕手按之便得曰浮,此為寒邪初入足太陽經,病在表之標,可發而去之。雖然,其治法則有二焉,寒傷榮,則無汗惡寒;風傷衛,則有汗惡風,一通一塞,不可用也。
浮緊有力則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在表宜發散,冬時用麻黃湯,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有渴加石膏、知母。
白話文:
脈象的尺寸都相同,稱為「緩脈」,「緩」代表著和諧、平穩,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病人出汗後脈象平靜,則預示著可以康復;如果出現燥熱、煩亂的症狀,則代表邪氣過盛,預示著死亡。若寒邪直接侵犯陰經,用溫熱方法治療後,脈象出現斷斷續續的變化,稱為「歇止」,表示正氣虛脫,無法恢復。脈象呈現純粹的弦脈,稱為「負脈」,「負」代表著死亡。按壓脈搏時感覺像解開的繩索一樣,稱為「陰陽離脈」,「離」也代表著死亡。
第二段
浮脈,初排指於皮膚之上,輕手按之便得曰浮,此為寒邪初入足太陽經,病在表之標,可發而去之。雖然,其治法則有二焉,寒傷榮,則無汗惡寒;風傷衛,則有汗惡風,一通一塞,不可用也。
浮脈是指將手指輕輕放在皮膚表面,就能觸摸到的脈象。這表示寒邪初次入侵足太陽經,病症尚在表層,可以通過發汗的方法驅除。然而,治療方法應區分兩種情況:寒邪傷及「榮氣」,則病人會沒有汗、怕冷;風邪傷及「衛氣」,則病人會有汗、怕風。這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機閉塞,一種是氣機疏泄,不能用同一種方法治療。
第三段
浮緊有力則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在表宜發散,冬時用麻黃湯,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有渴加石膏、知母。
如果浮脈同時伴隨緊、有力,並且出現無汗、怕冷、頭疼、腰背痠痛、發熱等症狀,這就屬於傷寒,病症尚在表層,應該採用發散的方法治療。冬天可以使用麻黃湯,其他季節則可以使用羌活沖和湯。如果病人感到口渴,可以加入石膏和知母。
註
- 中醫古文中的「尺寸」是指脈象的搏動幅度。
- 「榮氣」和「衛氣」是中醫理論中描述人體氣機的兩個概念,分別代表著營養和防禦。
- 「麻黃湯」、「羌活沖和湯」等都是中醫經典方劑,具体方剂组成和功效请参考相关中醫文献。
浮緩無力則有汗惡風,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風,在表,宜和衛,冬時用桂枝湯,餘三時用加減沖和湯,腹痛小建中湯,痛甚桂枝加大黃湯。
中脈,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略重按之乃得,謂之半表半裡。然亦有二焉,蓋陽明、少陽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長而有力即微洪脈也,此為陽明在經。其症微有頭痛,眼眶痛,鼻乾不得眠,發熱無汗,用葛根解肌湯;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經汗過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參湯。無汗不可服此藥,為大忌。
白話文:
如果感覺浮腫虛弱,容易出汗怕風,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發燒,這是傷風,病在表層,應該調和衛氣。冬天用桂枝湯,其他季節用加減沖和湯。如果肚子痛,可以用小建中湯;痛得厲害,可以用桂枝加大黃湯。
中脈是指按壓時,觸摸到皮膚下方、肌肉之間的脈搏。稍微用力按壓就能摸到,稱為半表半裡。但其實也有兩種情況,因為陽明經和少陽經不遵循表裡循行,而是走中焦。
脈象又長又有力,稍微有點洪大,這是陽明經在經絡中的表現。症狀是輕微頭痛、眼窩疼痛、鼻子乾燥難以入睡、發燒但不流汗。可以使用葛根解肌湯。如果口渴又出汗,或者流汗過後仍口渴,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沒有流汗就不可服用白虎加人參湯,這是大忌。
弦而數,此為少陽經脈。其症胸脅痛而耳聾,寒熱嘔而口苦,用小柴胡湯;或兩經合痛則脈弦而長,此湯加葛根、芍藥、綠膽,無出入,有三禁,止宜和解表裡耳!
沉脈,重手按之至肌膚之下。筋骨之間乃得,此為沉脈。然亦有二,陰陽寒熱俱在沉脈中分,若沉而有力,為陽為熱;沉而無力,為陰為寒。沉數有力,則為陽明之本,表症罷而熱入於裡,惡寒頭痛悉除,反覺怕熱,欲揭衣被,揚手擲足,譫語狂妄,燥渴,或潮熱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輕則大柴胡湯下之,重則六一順氣湯選用。
白話文:
脈象弦而數,這是少陽經脈的表現。症狀包括胸脅疼痛伴隨耳聾,寒熱交替嘔吐且口苦,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或者兩經同時疼痛,則脈象弦而長,此時可在小柴胡湯中加入葛根、芍藥、綠膽,不可隨意增減藥物,有三種禁忌,應當以和解表裡為主。
沉脈,是指用手重按,才能在肌肉之下、筋骨之間觸摸到的脈象。但是沉脈也有陰陽寒熱之分,若沉而有力,則屬陽屬熱;沉而無力,則屬陰屬寒。如果沉而數且有力,則屬陽明經脈的本證,是表症消失後熱邪深入裡證,惡寒頭痛都消失,反而怕熱,想要脫掉衣服被子,手腳亂舞,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口渴,或者發熱盜汗,五到六天沒有排便,症狀較輕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症狀嚴重則選用六一順氣湯。
沉遲無力為寒,初病起,外症無頭痛、身熱,便惡寒而四肢厥冷,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戰慄面如刀刮,引衣踡臥,不渴,或手足指甲青,此則直中陰經,非從陽經傳來,急溫之,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湯、四逆湯之類。故《經》云: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
白話文: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寒性疾病,由於病邪直接侵襲了陰經,所以沒有發熱,而是出現一系列寒症。
- 沉遲無力:體虛無力,行動遲緩。
- 惡寒:怕冷,感到寒冷。
- 四肢厥冷:四肢冰冷發涼,無血色。
- 腹痛吐瀉:腹部疼痛伴有腹瀉。
- 口吐白沫、流冷涎:口中有泡沫或流出冷涎,表示寒邪侵襲了脾胃。
- 戰慄面如刀刮:身體顫抖,臉色蒼白,像是被刀刮過一樣。
- 手足指甲青:手指腳趾甲發青,是氣血運行不暢的表現。
治療原則
對於寒性疾病,主要需要溫補陽氣,驅散寒邪。輕微的可以用理中湯,嚴重的需要使用姜附湯、四逆湯等藥方。
經典引用
《經》指的是中醫經典著作,例如《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這段文字引用了《經書》中的論述:發熱惡寒是陽氣外泄,而沒有發熱卻感到惡寒則是陰氣內寒。
总结
這段文字簡潔明瞭地描述了寒性疾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並引用經典論述加以佐證,体现了中醫的辨证论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