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二 圖說 (9)
身經通考卷二 圖說 (9)
1. 望色(附)
《經》曰:望而知之,謂之神。故望色者,治人第一義也。《靈樞經》曰: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內經》云:五臟之氣,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自如豕膏者生,黑如鳥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內經》以一色之中而分平、病、死三等,至《靈樞》又分明臟腑部分及浮沉淺深、夭澤散搏等法。蓋以其道之不容忽也。予略陳其要:夫五色有光,明亮是也;五色有體,潤澤是也。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單憑觀察就能診斷病情,稱為神醫。因此,觀察患者的脸色是醫治的第一要義。《靈樞經》中說,五色对应五臟,青色属肝,红色属心,白色属肺,黄色属脾,黑色属肾。《內經》中也提到,五臟之氣,顏色變化與生死息息相關。青色如草綠色則死,黃色如枳實色則死,黑色如火炭色則死,紅色如血色則死,白色如枯骨色則死,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青色如翠羽色則生,紅色如雞冠色則生,黃色如蟹腹色則生,白色如猪油色則生,黑色如鳥羽色則生,這些都是健康的徵兆。
心氣旺盛則脸色如紅布包裹的朱红色,肺气旺盛则脸色如紅布包裹的红色,肝气旺盛则脸色如紅布包裹的紺色,脾氣旺盛则脸色如紅布包裹的栝蔞實色,肾氣旺盛则脸色如紅布包裹的紫色,這些都是五臟健康的外在表現。《內經》中將顏色分為平、病、死三種狀態,而《靈樞經》更進一步分為臟腑部位、浮沉淺深、夭澤散搏等診斷方法。由此可見,觀察顏色診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簡單概括其精髓:五色要有光澤,明亮是健康的表現;五色要有質感,潤澤是健康的表現。
光者無形,為陽,陽主氣;體者有象,為陰,陰主血。氣血俱亡,其色沉晦枯槁,經所謂草茲、枳實、炲、衄、血、枯骨五者是也。氣血尚有,其色光明潤澤,經所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鳥羽五者是也。此五色雖為可生,終為一臟之色獨亢,亢則害,病也,非平也。
蓋平人五臟既和,其一臟之色,必待其旺而始榮於外,其榮於外也,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故云如縞裹。如縞裹者,朦朧光澤,雖有形影,猶未燦然,內因氣血無乖,陰陽不爭,五臟無偏勝故也。
苟或不然,五臟衰敗,其見色也,昔之朦朧者,一變而為獨亢;昔之光明者,一變而為沉濁;昔之潤澤者,一變而為枯槁,甚至沉濁枯稿,合而為夭,是光體俱無,陰陽氣血俱絕,不死又何待哉!
白話文:
光線無形,屬陽,陽主導氣;形體有形,屬陰,陰主導血。氣血都消失,其顏色就會變得黯淡枯槁,經書上所說的草色、枳實色、炲色、衄色、血色、枯骨色五種顏色,就是這個道理。氣血仍然存在,其顏色就會光明潤澤,經書上所說的翠羽色、雞冠色、蟹腹色、豕膏色、鳥羽色五種顏色,就是這個道理。這五種顏色雖然可以生長,但終究只是一種臟器的顏色獨特地旺盛,旺盛就會造成傷害,就是生病了,不是健康狀態。
一般健康的人,五臟都調和,其中一種臟器的顏色,必定要等到它旺盛後才會顯露在外,它顯露在外,是依靠脾胃之氣從皮毛之間顯現出來,脾胃之氣呈黃色,皮毛呈白色,所以說像白布包裹一樣。像白布包裹一樣,光澤朦朧,雖然有形體和影子,但還沒有光彩奪目,這是因為內在氣血沒有阻礙,陰陽不互相爭奪,五臟沒有偏勝的緣故。
如果情況不是這樣,五臟衰敗,它的顏色就會顯現出來,以前朦朧的,就變成一種顏色獨特地旺盛;以前光明的,就變成沉濁;以前潤澤的,就變成枯槁,甚至沉濁枯槁,合在一起就變成夭折,這就表示光體都消失了,陰陽氣血都斷絕了,不死又等什麼呢!
2. 聞聲(附)
《經》云:聞而知之,謂之聖。如辨音者,聽其聲即可以知其物,雖非玄遠,誠非淺易。予姑以《經》書中要者言之。
《經》曰:肝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肺在音為商,在聲為哭。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口出無倫,譫語也(有虛有實)。無稽怒叫,狂言也(實症)。出言壯厲,先輕後重者,外感也。語言懶怯,先重後輕者,內傷也;語不接續,鄭聲也;無病始言,獨語也(三症屬虛)。
鼻塞聲重,傷風也。聲啞唇瘡,狐惑也。卒口噤,背反張,痓症也。鼻鼾語塞,風溫也。錯語呢喃,出言不正,熱症也。下淚,淚有聲,先渴後嘔,停水也。喉中漉漉有聲,痰也。腸若雷鳴,氣不和,濕也,小兒驚風,口不能言,心熱也。無還聲為鴉聲,死症也,雜病發喘,癆瘵聲啞,危病也。
以上種種,若能細察,實能活人。至於聞其五音,以知其所苦,是神聖之道,存乎司命者之方寸耳!
白話文:
古書中說,聽到聲音就能知道病症,這就是聖人的智慧。就像辨音師聽聲音就能知道是什麼東西一樣,雖然不玄妙,但也絕非簡單。我現在就用古書中重要的內容來說明。
古書記載,肝在五音中屬角,發出的聲音是呼;心屬徵,發出的是笑聲;脾屬宮,發出的是歌聲;肺屬商,發出的是哭聲;腎屬羽,發出的是呻吟聲。
如果一個人說話胡言亂語,沒有邏輯,那就是譫語(有虛有實的病症)。如果一個人無理取鬧,大聲叫喊,那就是狂言(實症)。如果一個人說話強壯有力,開始輕微,然後越來越重,那就是外感。如果一個人說話懶散怯懦,開始沉重,然後越來越輕,那就是內傷。如果一個人說話斷斷續續,就像唱鄭聲一樣,那就是病症。如果一個人沒有病卻開始說話,而且自言自語,那就是病症(這三種都屬於虛症)。
如果一個人鼻子塞住,聲音沉重,那就是傷風。如果一個人聲音嘶啞,嘴唇生瘡,那就是狐惑病。如果一個人突然嘴巴閉合,頭往後仰,那就是痓病。如果一個人鼻鼾聲響,說話含糊,那就是風溫。如果一個人說話錯亂,呢喃細語,語無倫次,那就是熱症。如果一個人眼淚流不停,而且有聲音,先口渴後嘔吐,那就是停水。如果一個人喉嚨裡有咕嚕咕嚕的聲音,那就是痰。如果一個人肚子像打雷一樣響,氣息不順暢,那就是濕症。如果一個小孩驚風,不能說話,那就是心熱。如果一個人發不出聲音,就像烏鴉叫一樣,那就是死症。如果一個人各種病症發作,呼吸急促,聲音嘶啞,那就是危病。
如果能仔細觀察這些病症的聲音,就能救活病人。能夠通過五音來辨別病症,這就是神聖之道,是掌管生命的人的智慧。
3. 問症(附)
示吉曰:望聞問切,察病之四法也。望色、聞聲、切脈,古人反復言之。至於問而知之之謂工,先哲尚未發明,不無有疑焉。何以故?如至病家,問其瀉痢,以知其瀉痢;問其寒熱,以知其寒熱,則淺矣,必非古人之意也!即至人家。問其病起於何日?(日少為新病,實症居多;日多為久病,虛症居多。
)曾食何物?(食冰而病,藥用冰煎。如傷肉食,用草果、山楂之類。)曾有怒勞房欲等事?(怒則傷肝,勞則內傷元氣,房勞則傷腎。)及問初起何症?(如初起頭疼,發熱惡寒,屬外感;如初起心腹疼痛,及瀉痢等症,俱屬內傷。)後變何病?(如痢變瀉、變瘧為輕,瘧瀉變痢為重。
白話文:
示吉曰:望聞問切,察病之四法也。
解說: 吉先生說,望、聞、問、切,是觀察疾病的四種方法。
望色、聞聲、切脈,古人反復言之。
解說: 古人反复强调观察病人的面色、声音、脉搏。
至於問而知之之謂工,先哲尚未發明,不無有疑焉。
解說: 然而,通过询问来了解疾病,才是医术精湛的表现。 古代先贤尚未明确提出这种方法,令人存疑。
何以故?如至病家,問其瀉痢,以知其瀉痢;問其寒熱,以知其寒熱,則淺矣,必非古人之意也!
解說: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比如,到病人家中,只问他是否拉肚子,就知道他拉肚子;只问他是否发烧,就知道他发烧,那就太肤浅了,这肯定不是古代医家的意图!
即至人家。問其病起於何日?(日少為新病,實症居多;日多為久病,虛症居多。
解說: 应该询问病人:
- 疾病从什么时候开始?
- 如果时间短,就是新病,多为实症。
- 如果时间长,就是久病,多为虚症。
曾食何物?(食冰而病,藥用冰煎。如傷肉食,用草果、山楂之類。)
解說:
- 病人吃过什么?
- 如果因为吃冰而生病,就用冰煎药。
- 如果因食用肉类而生病,就用草果、山楂之类的药材。
曾有怒勞房欲等事?(怒則傷肝,勞則內傷元氣,房勞則傷腎。)
解說:
- 病人是否曾经生气、劳累、房事过度?
- 生气伤肝,劳累伤元气,房事过度伤肾。
及問初起何症?(如初起頭疼,發熱惡寒,屬外感;如初起心腹疼痛,及瀉痢等症,俱屬內傷。)
解說:
- 询问病人最初的症状是什么?
- 如果一开始就头疼、发热、怕冷,属于外感。
- 如果一开始就心腹疼痛、腹泻等症状,属于内伤。
後變何病?(如痢變瀉、變瘧為輕,瘧瀉變痢為重。
解說:
- 询问疾病之后的变化?
- 比如,痢疾变成腹泻,或疟疾变成轻症,都是比较轻的。
- 疟疾和腹泻混合在一起,就比较严重。
先喘後脹病在肺。先脹後喘,病在脾。先渴後嘔為停水類。)今口渴思飲否?(口不渴內無熱也。口渴欲飲為熱,老人口渴不思飲,主津液少。若嗽水不欲咽,主蓄血,主陰極發燥。)喜熱喜冷否?(喜熱內寒,喜冷內熱。)口中淡苦否?(苦熱,鹹寒,虛淡甘,脾熱成疳,傷食口酸。
)思食否?(傷食不思食,雜症思食,為有胃氣則生,否則無胃氣則死。)胸中寬否?(不寬,傷食痰積氣滯之症。)腹中有無痛處否?(無痛病不在內,主虛;有痛處,主食積痰血之類;有痛處,手按則減者為虛。)大小便如常否?(小便秘結黃赤為熱,清白為寒,濁如米泔為濕熱下陷。
白話文:
如果先喘氣再肚子脹,病症在肺。如果先肚子脹再喘氣,病症在脾。如果先口渴再嘔吐,屬於停水類。現在口渴想喝水嗎?如果不渴,表示體內沒有熱。口渴想喝水說明體內有熱,老年人口渴卻不想喝水,主要原因是津液不足。如果咳嗽咳出的水不想嚥下去,說明有積血,也說明陰氣極度虛弱導致身體乾燥。你喜歡熱還是冷?喜歡熱表示體內寒氣重,喜歡冷表示體內有熱。嘴巴感覺是淡還是苦?苦味代表內熱,鹹味代表寒氣,淡味代表虛弱,甘味代表脾胃正常。脾胃有熱會導致疳積,傷食會導致口酸。你想要吃東西嗎?傷食的人不想吃東西,各種雜症則會想吃東西。因為有胃氣才能活,沒有胃氣就會死。胸部感覺是否寬敞?不寬敞可能是傷食、痰積、氣滯等病症。肚子有沒有痛的地方?沒有痛的地方,病症不在內部,說明身體虛弱;有痛的地方,說明可能是食積、痰積、血瘀等病症;有痛的地方,用手按壓後疼痛減輕,說明身體虛弱。大小便是否正常?小便排泄困難、顏色黃赤,說明體內有熱;小便清澈透明,說明體內有寒;小便混濁像米湯一樣,說明體內有濕熱下陷。
大便秘為實為熱,自利為虛,暴瀉暴痢為實,久瀉久痢為虛,下黃赤為熱,下清白為寒。)足冷暖否?(足暖陽症,足冷陰症,乍冷乍溫,便結屬陽,大便如常屬虛。)及平日勞逸,喜怒憂思,並喜食何物?(勞則氣散,逸則氣滯,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喜食厚味則生痰,醇酒則發熱。
)種種問法,實為活人之捷徑。然以此而盡古人問而知之之義尤未也。予於靜定之中,若有所悟。蓋令人之病,如咳嗽、發熱、瀉痢、諸痛,俱病之總名也。一症之中,各有火,有寒,有痰,有氣,有虛,有實,致症之原不同。如治咳嗽,問得有火症,即作火治;有痰有氣症,即作痰氣治。
白話文:
便秘是實證、熱證,腹瀉則是虛證,突然腹瀉或痢疾是實證,長期腹瀉或痢疾則是虛證,大便顏色偏黃或偏紅是熱證,偏清白則是寒證。請問病人腳部冰冷還是溫暖?腳溫屬陽證,腳冷屬陰證,忽冷忽熱,且大便乾燥,屬於陽證,大便正常則屬虛證。此外,還要詢問病人平常的勞逸狀況、喜怒哀樂情緒以及飲食偏好。過勞傷氣,過逸則氣滯,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喜食油膩厚味則易生痰,嗜飲醇酒則容易發熱。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是診治疾病的關鍵。然而,僅憑這些問題並不能完全體現古人「問而知之」的精妙之處。我靜心思考,有所領悟。疾病的症狀,例如咳嗽、發熱、腹瀉、疼痛等,只是表面現象,其內在原因卻各有不同,有火症、寒症、痰症、氣症、虛症、實證等,導致疾病的根源也不一樣。例如治療咳嗽,若發現是火症,就針對火症治療;若發現是痰氣症,就針對痰氣症治療。
因此,一問舍病名而治病原,庶合古人之心也。昔丹溪翁名擅千古,亦不過每症分出寒熱、虛實、痰火、血氣等件,隨症調治,此豈有異人之目,洞見臟腑者乎?亦惟問其症以知之耳!
白話文:
所以,不只詢問疾病的名稱,而是要瞭解疾病的原因,才符合古人的想法。過去的丹溪翁雖然享譽千秋,也只是根據每個病症分別區分成冷熱、虛實、痰火、血液等等類型,隨著病情進行治療,這難道是有特殊能力可以看透內臟的人嗎?也是隻有通過詢問症狀才能知道而已啊!
4. 汗、吐、下三法(附)
人身不過表裡,氣血不過虛實,良工先治其實,後治其虛。粗工或治實或治虛。謬工實實虛虛,惟庸工能補其虛,不敢治其實。舉世不省其誤,此余所以著三法也。夫病非人身素有之物,或自外入,或自內生,皆邪氣也。邪氣中人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留之輕則久而自盡,甚則久而不已,更甚則暴死矣。
若不去邪,而先以補劑,是盜未出門而先修室字,真氣未勝而邪已橫驚矣。惟脈脫下虛、無邪無積之人,始可議補爾!他病惟先用三法,攻去邪氣,而元氣自復也。《素問》一書,言辛甘發散淡滲泄為陽,酸苦鹹湧泄為陰,發散歸於汗,泄歸於下,滲為解表同於汗,泄為利小便同於下,殊不言補。
白話文:
人體不過是表裡兩部分組成,氣血也只不過是虛實兩種狀態。精通醫術的良醫,會先治療實證,然後再治療虛證。技藝粗淺的醫生,則可能會治實證也可能治虛證。那些醫術荒謬的醫生,則會亂治,實證虛證都亂補。只有那些技藝平庸的醫生,才會只敢補虛證,不敢去治療實證。世人大多不理解其中的錯誤,所以我才寫下這「三法」的理論。
夫病非人身素有之物,或自外入,或自內生,皆邪氣也。邪氣中人去之可也。攬而留之,可乎?留之輕則久而自盡,甚則久而不已,更甚則暴死矣。
疾病不是人體天生就有的東西,可能是從外部入侵,也可能是從內部產生,這些都是邪氣。邪氣入侵人體,是可以去除的。但是如果任由它存在,行嗎?如果邪氣輕微,可能久而久之自行消失,但嚴重的情況下,就可能久治不愈,甚至會突然暴斃。
若不去邪,而先以補劑,是盜未出門而先修室字,真氣未勝而邪已橫驚矣。惟脈脫下虛、無邪無積之人,始可議補爾!他病惟先用三法,攻去邪氣,而元氣自復也。
如果不去除邪氣,就先用補藥,就好比小偷還沒出門就先去修房子,真氣還沒有战胜邪氣,邪氣就已經橫行霸道了。只有脈象虛弱、沒有邪氣也沒有積滯的人,才可以考慮補藥。其他病症,都應該先用「三法」攻去邪氣,然後元氣自然就會恢復。
《素問》一書,言辛甘發散淡滲泄為陽,酸苦鹹湧泄為陰,發散歸於汗,泄歸於下,滲為解表同於汗,泄為利小便同於下,殊不言補。
《素問》這本書里說,辛、甘、淡、滲、泄屬陽,酸、苦、鹹、湧、泄屬陰。發散歸屬於汗,泄歸屬於小便,滲是解表,跟出汗類似,泄是利小便,跟小便相通。書中並沒有提及補。
所謂補者,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更相君臣佐使,皆以發腠理、致津液、通氣血而已。非今人所謂溫燥邪僻之補也。蓋草木皆以治病,病去則五穀菜果肉皆補物也。猶當辨其五臟所宜,毋使偏傾可也。若以藥為補,雖甘草、人參,久服必有偏勝增氣而夭之慮,況大毒有毒乎?是故三法猶刑罰也,粱肉猶德教也。治亂用刑,治治用德,理也。
余用三法,常兼眾法,有按有蹻,有揃有導,有減增有續止,醫者不得余法而反誣之,哀哉!如引涎漉涎,取嚏追淚,凡上行者皆吐法也;薰蒸澡洗、熨烙針刺砭射。導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催生下乳、磨積逐水、破經泄氣,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天之大氣,風寒暑濕燥火發病多在乎上;地之六氣,霧露雨雪水泥,發病多在乎下;人之六味,酸苦甘辛鹹淡,發病多在乎中。發病者三,出病者亦三。
白話文:
所謂補益,辛味補肝,鹹味補心,甘味補腎,酸味補脾,苦味補肺,這些味性相互配合,如同君臣佐使,都是為了疏通腠理、滋養津液、流通氣血而已。這不是現在人所說的溫燥邪僻的補益方式。其實草木都是用來治療疾病的,病好了之後,五穀、蔬菜、水果、肉類都具有補益作用。只是要根據五臟的特性來選擇,不要偏食,這樣才好。如果用藥物來補益,即使是甘草、人參,長期服用也會造成偏勝,導致氣血過盛而早夭,何況是那些有大毒或有毒性的藥物呢?所以,三法如同刑罰,五穀雜糧如同德教。治理國家需要刑罰,太平盛世需要德教,這是自然法則。
我使用三法,常常結合各種方法,有按壓、有揉捏、有推拿、有導引,有減量、有增量、有持續、有停止,有些醫生不懂我的方法,反而誣陷我,實在令人悲哀!例如引涎漉涎、取嚏追淚,凡是向上引導的,都屬於吐法;薰蒸、洗澡、熨烙、針刺、砭石、射箭,導引、按摩,凡是解表的方法,都屬於汗法;催生、下乳、磨積、逐水、破經、泄氣,凡是向下引導的,都屬於下法。天地之間的氣,風寒暑濕燥火等因素容易導致上半身疾病;地面的六氣,霧露雨雪泥水等因素容易導致下半身疾病;人體的六味,酸苦甘辛鹹淡等因素容易導致內臟疾病。發病的原因有三種,治病的方法也應該有三種。
風寒之邪,結搏於皮膚之間,滯於經絡之內,留而不去,或發痛注麻痹、腫癢拘攣,皆可汗而出之。痰飲宿食,在胸膈為諸病,皆可吐而出之。寒濕固冷火熱,客下焦發為諸病,皆可泄而出之。吐中有泄,下中有補。《經》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是之謂也。
吐法,凡病在胸膈,中脘已上者,皆宜吐之。考之《本草》,吐藥之苦寒者,瓜蒂、梔子、茶末、豆豉、黃連、苦參、大黃、黃芩;辛苦而寒者,常山、藜蘆、鬱金。甘而寒者,桐油;甘而溫者,牛肉。甘苦而寒者,地黃、人參、蘆;苦而溫者,青木香、桔梗、蘆、遠志、厚朴。
白話文:
風寒邪氣,凝結在皮膚之間,阻塞在經絡裡面,長時間不散,可能會出現疼痛、麻痺、腫脹、瘙癢、肌肉攣縮等症狀,這些都可以用發汗的方式排出體外。痰飲積食,停留在胸膈部位,會造成各種疾病,可以用催吐的方式排出體外。寒濕、固冷、火熱等邪氣,侵入下焦,也會造成各種疾病,可以用瀉下的方式排出體外。催吐中也包含瀉下,瀉下中也包含補益。《經書》說:懂得其中精髓的人,只需一言就能說盡,這就是所謂的精華所在。
催吐療法,凡是病症位於胸膈,中脘以上部位的,都適合使用催吐。參考《本草綱目》,催吐藥物中,苦寒類的有瓜蒂、梔子、茶末、豆豉、黃連、苦參、大黃、黃芩;辛苦寒類的有常山、藜蘆、鬱金;甘寒類的有桐油;甘溫類的有牛肉;甘苦寒類的有地黃、人參、蘆薈;苦溫類的有青木香、桔梗、蘆薈、遠志、厚朴。
辛苦而溫者,薄荷、芫花、松蘿;辛而溫者,蘿蔔子、穀精草、蔥根鬚、杜衡、皂莢。辛而寒者,膽礬石、綠石青;辛而溫者,蠍稍、烏梅、烏頭、附子尖、輕粉。酸而寒者,晉礬、綠礬、齏汁;酸而平者,銅綠。甘酸而平者,赤小豆。酸而溫者,飯漿。咸而寒者,青鹽、滄鹽、白米飯;甘而寒者,牙硝。
白話文:
辛苦又溫熱的藥材有薄荷、芫花、松蘿;辛辣且溫熱的有蘿蔔子、穀精草、蔥根鬚、杜衡、皂莢。辛辣且寒涼的有膽礬石、綠石青;辛辣且溫熱的有蠍稍、烏梅、烏頭、附子尖、輕粉。酸味且寒涼的有晉礬、綠礬、齏汁;酸味且平和的有銅綠。甘酸且平和的有赤小豆。酸味且溫熱的有飯漿。鹹味且寒涼的有青鹽、滄鹽、白米飯;甘味且寒涼的有牙硝。
辛而熱者,砒石。諸藥惟常山、膽礬、瓜蒂有小毒,藜蘆、芫花、烏、附、砒石有大毒。他皆吐藥之無毒者。凡用法先宜少服,不湧漸加之,仍以雞羽撩之,不出以齏投之。不吐再投,且投且探,無不吐者,吐至瞑眩,慎勿驚疑,但飲冷水、新水立解。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
吐之次日,有頓快者,有轉甚者,引之未盡也,俟數日再吐之。吐後不禁物,惟忌飽食鹹酸、硬物、乾物、油肥之物。吐後心火既降,陰道必強,大禁房室、悲憂,病人既不自責,必歸罪於吐法也。
不可吐者有八,性剛暴、好怒、喜淫者,病勢已危、老弱氣衰者,自吐不止者,陽敗血虛者,吐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溺血者,病人粗知醫書、不辨邪正者,病人無正性、反覆不定者,左右多嘈雜之言者,皆不可吐,吐則轉生他病,反起謗端,雖懇切求之,不可強從也。
白話文:
辛而熱者,砒石。諸藥惟常山、膽礬、瓜蒂有小毒,藜蘆、芫花、烏頭、附子、砒石有大毒。他皆吐藥之無毒者。
意思是:性辛熱的藥物,例如砒石。在所有藥物中,只有常山、膽礬、瓜蒂有輕微毒性,而藜蘆、芫花、烏頭、附子、砒石則具有劇毒。其他的吐藥則沒有毒性。
凡用法先宜少服,不湧漸加之,仍以雞羽撩之,不出以齏投之。不吐再投,且投且探,無不吐者,吐至瞑眩,慎勿驚疑,但飲冷水、新水立解。強者可一吐而安,弱者作三次吐之。
意思是:使用吐藥時,應先少量服用,若無效果再逐漸增加劑量。可以利用雞毛輕輕刺激喉嚨,若仍不吐則可加服少量藥物。若仍不吐,則可反复服用並觀察,沒有人會不吐。當吐到昏昏沉沉時,不要驚慌害怕,只要喝冷水或新鮮的水,馬上就會緩解。體質強壯的人一次吐完即可,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分三次吐完。
吐之次日,有頓快者,有轉甚者,引之未盡也,俟數日再吐之。吐後不禁物,惟忌飽食鹹酸、硬物、乾物、油肥之物。吐後心火既降,陰道必強,大禁房室、悲憂,病人既不自責,必歸罪於吐法也。
意思是:吐藥後,有些人當日會感到身體狀況明顯好轉,有些人則會變得更嚴重,這是因為病氣尚未完全清除。等待幾天後,可以再次服用吐藥。吐藥後不需要忌口,但要避免暴飲暴食、吃過鹹或過酸的食物,以及堅硬、乾燥、油膩的食物。吐藥後心火下降,陰氣就會上升,因此要禁止房事、避免悲傷憂愁。病人如果自己不反省,就會把病情加重歸咎於吐藥。
不可吐者有八,性剛暴、好怒、喜淫者,病勢已危、老弱氣衰者,自吐不止者,陽敗血虛者,吐血、咯血、衄血、嗽血、崩血、溺血者,病人粗知醫書、不辨邪正者,病人無正性、反覆不定者,左右多嘈雜之言者,皆不可吐,吐則轉生他病,反起謗端,雖懇切求之,不可強從也。
意思是:有八種情況不適合服用吐藥:
- 性格暴躁、容易生氣、喜歡縱慾的人。
- 病情已經危重、年老體弱、元氣衰弱的人。
- 已經不停地嘔吐的人。
- 陽氣衰敗、血虛的人。
- 嘔血、咯血、鼻出血、咳嗽帶血、崩漏、小便帶血的人。
- 對醫書略知一二,卻不能辨別病症的人。
- 病人缺乏正性,反复無常的人。
- 周圍有很多議論紛紛的人。
以上這些情況都不適合服用吐藥,因為服用吐藥可能會導致其他疾病,反而招來非議。即使病人懇切地請求,也不能強行施用。
總結
這段文字闡述了中醫關於吐藥的用法和禁忌。它強調吐藥的使用需慎重,不可亂用,並列舉了八種情況不適合服用吐藥。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不要自行服用中藥,尤其是劇毒藥物,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汗法,風寒暑濕之邪,入於皮膚之間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發汗,所以開玄府而逐邪氣也。然有數法,有溫熱發汗、寒涼發汗、□□發汗、導引發汗,皆所謂開玄府而逐邪氣也。以《本草》校之,荊芥、薄荷、白芷、陳皮、半星、細辛、天麻、生薑、蔥白,皆辛而溫者也;蜀椒、胡椒、茱萸、大蒜,皆辛而熱者也。
白話文:
汗法:
汗法是針對風寒暑濕等邪氣入侵皮膚,尚未深入體內時,迅速驅除邪氣的方法。想要快速去除邪氣,發汗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能打開身體的玄府(指汗腺、毛孔等),將邪氣排出體外。
發汗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溫熱發汗、寒涼發汗、**[遺漏文字]**發汗、導引發汗,這些方法都是通過打開玄府,驅逐邪氣來達到治病的目的。
根據《本草》記載,荊芥、薄荷、白芷、陳皮、半星、細辛、天麻、生薑、蔥白等藥材,都具有辛溫的特性;蜀椒、胡椒、茱萸、大蒜等藥材,則具有辛熱的特性。
青皮、防己、秦艽,其辛而平者乎?麻黃、人參、大棗,其甘而溫者乎?葛根、赤茯苓,其甘而平者乎?桑白皮,其甘而溫者乎?防風、當歸,其甘辛而溫者乎?官桂、桂枝,其甘辛而大熱者乎?厚朴、桔梗,其苦而溫者乎?黃芩、知母、枳實、苦參、地骨皮、柴胡、前胡,其苦而寒者乎,羌活、獨活,其苦辛而微溫者乎?升麻,其苦甘且平者乎?芍藥,其酸而微寒者乎?浮萍,其辛酸而寒者乎?凡此皆發散之屬也。善擇者,當熱而熱。
白話文:
青皮、防己、秦艽,它們的味道辛辣而性平嗎?麻黃、人參、大棗,它們的味道甘甜而性溫嗎?葛根、赤茯苓,它們的味道甘甜而性平嗎?桑白皮,它的味道甘甜而性溫嗎?防風、當歸,它們的味道甘甜辛辣而性溫嗎?官桂、桂枝,它們的味道甘甜辛辣而性大熱嗎?厚朴、桔梗,它們的味道苦澀而性溫嗎?黃芩、知母、枳實、苦參、地骨皮、柴胡、前胡,它們的味道苦澀而性寒嗎?羌活、獨活,它們的味道苦辛而性微溫嗎?升麻,它的味道苦甘而性平嗎?芍藥,它的味道酸味而性微寒嗎?浮萍,它的味道辛酸而性寒嗎?
凡此皆屬於發散藥物。善於選擇的人,應該根據症狀的寒熱來選擇藥物,熱症用熱性藥物,寒症用寒性藥物。
當寒而寒;不善擇者,反此,則病有變也。發汗,中病則止,不必盡劑。凡破傷風、小兒驚風、飧泄不止、酒家火病,皆宜汗之。所謂火鬱則發之也。
下法,積聚陳莝於中,留結寒熱於內,必用下之。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營衛通。下之者,所以補之也。庸工妄投,當寒反熱,當熱反寒,故謂下為害也。考之《本草》下之寒者,戎鹽之咸,犀角之酸鹹,滄鹽,澤瀉之甘鹹,枳實之苦酸,膩粉之辛,澤漆之苦辛,杏仁之苦甘。下之微寒者,豬膽之苦。
白話文:
當身體寒冷時就要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如果不懂得選擇,反其道而行,就會導致病情變化。發汗,治癒疾病後就停止,不必服用完所有藥物。凡是破傷風、小兒驚風、腹瀉不止、酒家火病,都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這就是所謂的「火鬱則發之」。
下法適用於體內積聚的陳舊宿食,以及寒熱交雜的情況,必須使用下法治療。陳舊宿食去除,腸胃才會乾淨;積聚的病灶消除,氣血才能暢通。下法實際上是為了補益身體。庸醫胡亂用藥,應該寒涼的卻用熱性藥物,應該熱性的卻用寒涼藥物,所以說下法是有害的。根據《本草》記載,寒性的下藥有戎鹽的鹹味,犀角的酸鹹味,滄鹽,澤瀉的甘鹹味,枳實的苦酸味,膩粉的辛味,澤漆的苦辛味,杏仁的苦甘味。微寒的下藥有豬膽的苦味。
下之大寒者,則牙硝之甘,大黃、牽牛、瓜蒂、苦瓜、牛膽、藍汁、羊蹄根苗之苦,大戟,甘遂之苦甘,朴硝,芒硝之苦鹹。下之溫者,檳榔之辛,芫花之苦辛,石蜜之甘,皂角之辛鹹。下之熱者,巴豆之辛。下之涼者,豬、羊血之咸。下之平者,郁李仁之酸,桃花之苦,皆下藥也。
白話文:
治療寒性便秘的藥物,包括牙硝的甘味,大黃、牽牛、瓜蒂、苦瓜、牛膽、藍汁、羊蹄根苗的苦味,大戟、甘遂的苦甘味,朴硝、芒硝的苦鹹味。
治療溫性便秘的藥物,包括檳榔的辛味,芫花的苦辛味,石蜜的甘味,皂角的辛鹹味。
治療熱性便秘的藥物,包括巴豆的辛味。
治療涼性便秘的藥物,包括豬血、羊血的鹹味。
治療平性便秘的藥物,包括郁李仁的酸味,桃花的苦味,這些都是瀉下藥。
惟巴豆性熱,非寒積不再輕用,妄下則使人津液涸竭,留毒不去,胸熱目燥,轉生他病。其不可下者凡四:洞泄寒中者,表裡俱虛者,厥而唇青手足冷者,小兒病後慢驚者,誤下必致殺人。其餘大積、大聚、大痞、大秘、大燥、大堅,非下不可,但須寒熱積氣用之,中病則止,不必盡劑也。
白話文:
惟巴豆性熱,非寒積不再輕用,妄下則使人津液涸竭,留毒不去,胸熱目燥,轉生他病。
巴豆性屬熱,如果不是寒性積滯,就不應輕易使用。如果妄下(亂用巴豆瀉下),會導致人體津液枯竭,毒素殘留,胸部發熱、眼睛乾澀,進而產生其他疾病。
其不可下者凡四:洞泄寒中者,表裡俱虛者,厥而唇青手足冷者,小兒病後慢驚者,誤下必致殺人。
以下四種情況不可使用巴豆瀉下:
- 洞泄寒中者:是指由於寒氣入侵導致的腹瀉,伴有腹部冷痛,大便稀薄。
- 表裡俱虛者:是指身體表裡虛弱,氣血不足,抵抗力下降。
- 厥而唇青手足冷者:是指出現昏厥,嘴唇發青,手腳冰冷的症狀,多為寒邪入體所致。
- 小兒病後慢驚者:是指小兒病後,出現神志不清、驚恐不安等症狀。
如果誤用巴豆瀉下,以上四種情況都可能導致死亡。
其餘大積、大聚、大痞、大秘、大燥、大堅,非下不可,但須寒熱積氣用之,中病則止,不必盡劑也。
除了以上四種情況,其他情況如:
- 大積:指腹中積聚大量食物或其他物質。
- 大聚:指腹中氣血瘀滯,形成腫塊。
- 大痞:指腹中痞塊堅硬,難以消散。
- 大秘:指便秘嚴重,難以排便。
- 大燥:指腸道乾燥,排便困難。
- 大堅:指腹部堅硬,觸摸時有抵抗感。
以上情況非瀉下不可,但需要根据患者寒热積氣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巴豆,只要病情缓解就应该停止使用,不必一次用完所有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