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3)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3)
1. 身經答問四
蓋酸味能收痰,隨翎而出,又能消積血。若乳蛾甚而不散,以小刀就蛾上刺血,用牙硝吹點,以退火邪。服射干、青黛、甘、桔、梔、芩、礬石、枳實、大黃之類,以散上焦之熱;外所敷藥,如生地龍、韭根、伏龍肝之類。若夫生瘡,或白或赤,其白多涎,而赤多血,大抵與口瘡同例。
喉痹惡寒者,乃寒閉於外,熱鬱於內,以薑汁散其外寒,則內熱得伸而愈矣。切忌膽礬酸寒之劑點喉,反致陽氣不伸。又忌硝黃寒劑下之,反致陽氣下陷,則禍不旋踵。兩寸脈不足乃陽虛也,必用表藥升提之;或三部俱弱,亦用此法;三部俱實,宜消陽助陰。苟天行運氣之邪,城市皆同其治,必先表散。
亦大忌酸藥點之、下之。其症,一屬火,宜仲景桔梗湯,或面赤斑者,屬陽毒,宜陽毒諸方汗之;一屬濕,宜《活人》半夏桂枝甘草湯,或面青黑者,屬陰毒,宜陰毒諸方汗之。臟寒咽閉,吞吐不利,用製附子以蜜塗炙,含之勿咽。急喉痹,有聲如鼾,此為肺絕之候,速宜參膏捄之,下以薑汁竹瀝。
咽痛用諸藥不效者,此非咽痛也,乃鼻中生一條紅線如發,懸一黑泡,大如櫻珠,垂掛到咽門而止,妨礙飲食,須用探取。用牛膝直而獨條者,洗淨,用好醋三、五滴,同研細,就鼻孔滴二、三點入去,則絲斷珠破,其病立安。冬月臨臥時,食生萊菔三、五片,無咽喉之疾。
凡治鯁之法皆以類推,如顱𡵚治魚鯁,輔磁石治針鯁,發灰治發鯁,貍虎治骨鯁,亦各以其類也。
白話文:
身經答問四
酸味能收斂痰液,並能排出痰液,還能消散瘀血。如果乳蛾(乳腺炎)嚴重且沒有消退,可以用小刀在乳蛾上刺破放血,再用硝石吹點在傷口上,以消除炎症。可以服用射干、青黛、甘草、桔梗、梔子、黃芩、明礬、枳實、大黃等藥物,以散去上焦的熱邪;外敷藥物則可以使用生地龍、韭菜根、伏龍肝等。各種瘡瘍,無論是白色或紅色,白色多為膿液,紅色多為血液,大致與口瘡的治療方法相同。
喉嚨阻塞伴隨惡寒,是因為寒邪阻滯於外,熱邪鬱積於內,可以用薑汁來散寒邪,這樣內熱就能得到宣洩而痊癒。絕對禁止用寒涼的膽礬點喉嚨,否則反而會導致陽氣不能舒展。同樣也忌諱用硝石、硫磺等寒涼藥物內服,否則會導致陽氣下陷,後果很快就會顯現。寸脈微弱是陽虛的表現,必須用溫陽的藥物來提升陽氣;如果三部脈象都虛弱,也應採用同樣的方法;如果三部脈象都實,則應考慮消散陽邪,滋補陰液。如果流行病邪盛行,城市裡的人都患有同樣的疾病,治療時就必須先疏散表邪。
也絕對禁止用酸性藥物點敷或內服。這種疾病,一種是屬於火邪,可以用張仲景的桔梗湯治療,或者面部發紅長斑點的,屬於陽毒,要用治療陽毒的藥方發汗治療;一種是屬於濕邪,可以用《活人歌》中的半夏桂枝甘草湯治療,或者面色青黑者,屬於陰毒,要用治療陰毒的藥方發汗治療。臟腑寒冷導致咽喉閉塞,吞咽困難,可以用炮製好的附子塗上蜂蜜炙烤後含在口中,不要吞咽。急性的喉嚨阻塞,聲音像鼾聲一樣,這是肺氣將絕的徵兆,應迅速用參膏搶救,並服用薑汁和竹瀝。
咽喉疼痛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的,這就不是單純的咽喉疼痛,而是鼻腔內長了一條像頭髮一樣細的紅色線狀物,連接著一個像櫻桃一樣大的黑色泡泡,垂掛到咽喉處,影響飲食,需要用工具取出。可以用直而單獨的一根牛膝,洗淨後,滴入三到五滴好醋,一起研磨成細末,滴入鼻孔二到三滴,就能使絲狀物斷裂,泡泡破裂,疾病就能痊癒。冬天睡覺前,吃生蘿蔔三到五片,可以預防咽喉疾病。
所有治療卡住異物的治療方法,都根據其類型推導,例如用顱𡵚治療魚骨卡住,用磁石治療針卡住,用頭髮灰治療頭髮卡住,用狸貓或老虎的骨頭治療骨頭卡住,都是根據異物的種類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