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2)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2)

1. 身經答問四

䪼部為何如?

曰:䪼,顴骨也。屬手足少陽三焦、膽、手太陽小腸經之會,又屬手少陰心經。心病者,顴赤心絕,則虛陽上發,面赤如赭。白者,肺之候;丹者,心之候。火剋金,為賊邪不治。又屬足少陰腎經,腎病者顏黑。

頰部為何如?

曰:頰,面旁也,屬手足少陽三焦,膽,手太陽小腸、足陽明胃經之會。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又屬足厥陰肝經,肝熱,左頰先赤。又屬手太陰肺經,肺熱,右頰先赤。

頤部為何如?

曰:頤屬足陽明胃經,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又屬足少陰腎經,腎熱頤先赤。

凡伸欠,頰車蹉,但開不能合,以酒飲之,令大醉,睡中吹皂角末,搐其鼻,嚏透則止。

癢腮,用柏葉、車前草、柏子仁,杵碎,熱傅患處,或用雞清,調赤小豆末。

咽喉之部為何如?

曰:咽在喉後,所以咽物,屬手太陽小腸、少陰心、足太陰脾、厥陰肝經之會。咽主地氣,地氣通於嗌,足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病腹滿嗌乾。又屬足少陰腎經,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又屬足陽明胃經,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又屬足厥陰肝、少陽膽經,咽喉病雖在脾土,實由肝膽之所為。

喉在咽前,所以出氣,屬手太陰肺、足陽明胃、少陰腎、厥陰肝經、任脈之會。喉主天氣,天氣通於肺,謂之肺系。又屬手少陰心、少陽三焦經。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運氣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

心與三焦並絡於喉,氣熱內結,故為喉痹。又屬手足陽明大腸、胃、手少陽三焦經之合,又屬足太陰脾經。喉嚨後,屬手厥陰心包經。結喉兩旁,應手人迎動脈,屬足陽明胃經,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以候藏,右小以候腑。人迎後,屬手陽明大腸經。會厭者,音聲之戶,懸壅者,音聲之關。

十二經脈皆上循咽喉,盡得以病之,然統其所屬,乃在君相二火何也?《經》云:喉主天氣,咽主地氣。又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蓋肺主氣,天也;脾主食,地也。於是,喉納氣,咽納食。納氣者,從金化;納食者,從土化。金性燥,土性濕。至於病也,金化變動為燥,燥則澀,澀則閉塞而不仁,故在喉為之痹;土化變動為濕,濕則泥,泥則壅脹而不通,故在咽為之腫痹。腫之病雖少異,然皆一時火鬱上焦,致痰涎、氣血聚結咽喉。

其咽腫之形狀分之,則有纏喉風、乳蛾之名。喉痹之暴發暴死者,名走馬喉痹,中間雖有經氣之寒熱不等,其為火症一也。大抵治法視火微甚,微則正治,甚則反治。撩痰出血,隨宜而施。或於手大指少商穴出血行氣,若腫達於外者,又必外敷以藥。又宜先以鵝翎蘸米醋,繳喉中,摘出其痰。

白話文:

身經答問四

顴骨屬於手足少陽三焦經、膽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陰心經的交匯處。心臟有病,顴骨會發紅,甚至呈現紫紅色,這是虛火上升的表現。顴骨發白是肺部疾患的徵兆;發紅則是心臟疾患的徵兆。火克金,若不治療,就會造成病症加重。顴骨還屬於足少陰腎經,腎臟有病,臉色會發黑。

臉頰屬於手足少陽三焦經、膽經、手太陽小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匯處。少陽經氣虛衰,會導致突然耳聾、臉頰腫脹發熱。臉頰還屬於足厥陰肝經,肝火旺盛,左臉頰會先發紅;屬於手太陰肺經,肺熱,右臉頰會先發紅。

下巴屬於足陽明胃經,胃氣虛弱會出現寒戰和下巴顫抖。下巴也屬於足少陰腎經,腎臟有熱,下巴會先發紅。

如果張口打哈欠時,咬肌(頰車)酸痛,張口容易閉口困難,可以用酒讓患者喝醉,睡著後,用皂角末吹入鼻中,使其打噴嚏,噴嚏出來後症狀就能緩解。

腮部瘙癢,可以用柏葉、車前草、柏子仁搗碎後熱敷患處,或者用雞蛋清調和赤小豆粉敷患處。

咽喉位於喉嚨後方,負責吞咽食物,屬於手太陽小腸經、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和厥陰肝經的交匯處。咽喉主管地氣,地氣與喉嚨相通,足太陰脾經的經脈佈滿胃部,並與喉嚨相連,因此胃脹滿會導致喉嚨乾燥。咽喉也屬於足少陰腎經,腎臟有病會導致口乾舌燥、咽喉腫脹、呼吸困難、喉嚨乾燥疼痛。還屬於足陽明胃經,向上通向心臟,沿著咽喉到達嘴巴。也屬於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即使咽喉疾病主要在脾土,但也與肝膽有關。

喉嚨位於咽喉前方,負責發聲,屬於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和任脈的交匯處。喉嚨主管天氣,天氣與肺相通,稱為肺系。也屬於手少陰心經和少陽三焦經。心臟咳嗽時,咳嗽會導致心痛,喉嚨會有異物感,嚴重時會咽喉腫痛。邪氣入侵手少陽經絡,會導致咽喉腫痛、舌頭捲曲、口乾、心煩。少陽經氣運行的時期,會出現咽喉腫痛、耳鳴、嘔吐等症狀。

心臟和三焦經都與喉嚨相連,氣熱內結會導致咽喉腫痛。也屬於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太陰脾經的交匯處。喉嚨後方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喉結兩旁,在人迎脈搏動處,屬於足陽明胃經,脈搏跳動通常左側較小,右側較大,左側脈搏小反映臟腑的狀態,右側脈搏小反映腑的狀態。人迎脈搏後方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會厭是發聲的門戶,懸雍垂是發聲的關卡。

十二經脈都經過咽喉,因此都會導致咽喉疾病,但歸根結底都與心、肺(君相二火)有關。《經》書上說:喉嚨主管天氣,咽喉主管地氣。又說:一切逆氣上衝都屬於火症,因為肺主氣,屬天;脾主運化食物,屬地。因此,喉嚨吸入氣,咽喉吞咽食物。吸入氣從金氣化生,吞咽食物從土氣化生。金性燥,土性濕。生病的時候,金氣化生異常就會變得乾燥,乾燥就會引起阻塞,導致咽喉閉塞疼痛;土氣化生異常就會變得濕潤,濕潤就會引起腫脹阻塞,導致咽喉腫痛。雖然咽喉腫痛的症狀略有不同,但都是由於上焦一時火鬱,導致痰液、氣血聚集在咽喉所致。

咽喉腫痛的症狀,有纏喉風、乳蛾等名稱。咽喉腫痛突然發作並危及生命者,稱為走馬喉痹,雖然寒熱程度不同,但都屬於火症。總體治療方法根據火症的輕重來決定,輕則正治,重則反治。痰液阻塞,出血等症狀,要根據情況處理。可以在大拇指少商穴放血以行氣,如果腫脹到外面,還必須外敷藥物。還可以用鵝毛蘸米醋,清理喉嚨中的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