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1)
身經通考卷一答問 (11)
1. 身經答問四
凡頭面外冒風寒、口吸寒冷致牙疼者,皆外因也。實熱,陰虛火動骨蒸所致、氣鬱血熱蟲蛀,皆內因也。硬物所支,打擊等致,皆不內外因。
如生齒,用雄鼠脊骨研揩,即生。牛屎中黑豆燒存性,人麝摻之,勿見風,治大人、小兒牙齒不生。
唇部為何如?
曰:唇屬足太陰脾經,又屬足陽明胃經,又屬手少陰心經,又屬手太陰肺經。唇瘡連年不瘥,以八月藍葉一斤,搗汁洗之,三日瘥;又用白荷花瓣貼之,效。
俠口統屬沖、任二脈。上唇俠口,屬手陽明大腸經,脈入下齒,交人中,上鼻孔;下唇俠口,屬足陽明胃經,脈入上齒,挾口環唇下(上耳至腮)。燥則干,熱則裂,風則瞤,寒則揭。若唇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名曰繭唇。宜補脾氣、生脾血為主。唇黃泡腫,烏頭炒灰研,香油調敷之。又以甑上汗滴下,傅之效。又訶子肉,五倍子等分為末,干貼上效。
舌部為何如?
曰:舌屬手少陰心經,又屬足太陰脾經,又兼屬足陽明胃經,又屬足少陰腎經,又屬足厥陰肝經。
舌主嘗五味,以榮養於身,資於脾,以分布津液於五藏。故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連舌本,散舌下,系干舌旁。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
心脾虛,風熱乘之則為病。風寒濕所中,則舌捲縮而不能言。七情所郁,則舌腫滿。心熱則裂,而生木舌、重舌。脾熱則滑而胎,脾閉則白胎如雪。若咽痛口乾,舌瘡,日晡益甚,為腎經虛火。若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為脾經血傷火動。若恚怒過度,寒熱口苦,而舌腫痛,為肝經血傷火動。
凡舌腫,下必有噤蟲,狀如螻蛄、臥蠶,有頭毛,其頭小白,可燒鐵烙頭上即消,不急治能殺人。
心主血,血出則瘡愈,宜䤵針,不宜燔針。惟舌下廉泉穴屬腎經,雖宜出血,亦當禁針。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手陽明之筋,其病人支痛,轉筋舌卷。肝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
心血不足,則舌常痹,不可作風治,理中加當歸服之。舌出不收,傷寒後不能調揖者,往往有之,珍珠末、冰片等分傅之,即收;或用巴豆一枚,去油取霜,用紙捻卷之,內入鼻中,舌自收。
舌縱涎下,多唾,蓋胃中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
大病瘥,喜出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宜理中丸溫之,或加益智仁。凡胃上停寒,唾白沫,皆宜此。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
凡舌苦,膽熱也。舌甘,脾熱也。舌酸,濕熱也。舌澀,風熱也。舌辛,燥熱也。舌咸,脾濕也。舌淡,胃虛也。麻乃血虛也。生胎,脾熱閉也。出血,心火鬱也。腫脹,心脾火毒也。瘡裂,上焦熱也。木強,風痰濕熱也。短縮,風熱也。舌出數寸,有傷寒、產後中毒、大驚數種。
白話文:
身經答問四
凡是頭面部因外受風寒,或吸入寒氣導致牙痛的,都是外在原因。實熱、陰虛火旺導致骨蒸,以及氣鬱血熱、蟲蛀等,都是內在原因。因硬物撞擊等外力造成的,則不屬於內外原因。
如果牙齒還沒長出來,可以用雄鼠脊椎骨研磨後塗抹,就能長出牙齒。牛糞裡的黑豆燒成炭,加入麝香,注意避免見風,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牙齒不生。
嘴唇的病症如何?
嘴唇屬於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陰肺經。如果唇瘡多年不癒,可以用八月瓜葉一斤搗汁清洗,三天就能痊癒;或者用白荷花瓣貼敷,也有效。
口角(俠口)屬於衝脈和任脈。上嘴唇的口角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經脈通向下齒,交於人中,上達鼻孔;下嘴唇的口角屬於足陽明胃經,經脈通向上齒,沿著口角環繞嘴唇下方(從耳朵延伸到腮部)。乾燥則嘴唇乾裂,熱則嘴唇裂開,風則嘴唇抽搐,寒則嘴唇發紫。如果嘴唇腫脹發白,皮膚皺縮裂開像蠶繭一樣,叫做繭唇,應該以補脾氣、養脾血為主。嘴唇黃色腫脹,可以用烏頭炒成灰研磨後,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用蒸籠上滴下的汗水塗抹也有效。或者用訶子肉和五倍子等量研磨成粉,乾燥後貼敷也有效。
舌頭的病症如何?
舌頭屬於手少陰心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
舌頭負責品嚐五種味道,滋養身體,依靠脾臟,將津液輸布到五臟六腑。因此,心的主要經脈連接著舌根,脾的絡脈連接著舌根,散布到舌下,連接到舌頭兩側。肝經循行於陰部,絡於舌根。
心脾虛弱,風熱乘虛而入就會生病。風寒濕邪入侵,則舌頭捲縮不能說話。七情鬱結,則舌頭腫脹。心火旺盛則舌頭裂開,並產生木舌、重舌。脾熱則舌苔滑膩,脾氣閉阻則舌苔白厚如雪。如果咽喉疼痛口乾,舌頭生瘡,日暮時分症狀加重,這是腎經虛火。如果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適,這是脾經血虛火旺。如果憤怒過度,寒熱交替,口苦,舌頭腫痛,這是肝經血虛火旺。
凡是舌頭腫脹,舌下必然有噤蟲,形狀像螻蛄或蠶,有頭有毛,頭部顏色發白,可以用燒紅的鐵烙印在蟲頭上就能消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心主血,出血則瘡愈,宜用瀉血針法,不宜用灸針。但舌下廉泉穴屬於腎經,雖然也宜出血,但也應該禁止針刺。邪氣侵犯手少陽經的絡脈,會導致喉嚨阻塞,舌頭捲縮;手陽明經的筋脈受損,患者會感到肢體疼痛,抽搐,舌頭捲縮。肝經失於滋養,則筋脈急縮,筋脈急縮就會牽引舌頭和睾丸,所以嘴唇青紫,舌頭捲縮,睾丸縮小,則筋脈先衰竭。
心血不足,則舌頭經常麻木,不能用祛風的方法治療,應該服用理中湯加當歸。舌頭伸出來收不回去,傷寒後不能正常說話的,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珍珠粉和冰片等量混合後塗抹,就能使舌頭縮回;或者用巴豆一粒,去掉油脂取其霜,用紙卷起來放入鼻孔,舌頭就能自動縮回。
舌頭流涎,唾液很多,這是因為胃中熱盛導致蟲子活動,蟲子活動則胃氣虛弱,胃氣虛弱則廉泉穴開合失常,廉泉穴開合失常所以流涎,應該補益少陰經。
大病痊癒後,經常流口水,很久不能恢復的,這是胃上有寒邪,應該服用理中丸溫胃,或者加入益智仁。凡是胃上有寒邪停滯,唾液是白色泡沫的,都應該用這種方法治療。少陰經的氣血到達時會咬舌,少陽經的氣血到達時會咬頰,陽明經的氣血到達時會咬唇。
凡是舌頭發苦,是膽熱;舌頭發甜,是脾熱;舌頭發酸,是濕熱;舌頭發澀,是風熱;舌頭發辛辣,是燥熱;舌頭發鹹,是脾濕;舌頭淡白,是胃虛;舌頭麻木,是血虛;舌苔生長,是脾熱閉阻;舌頭出血,是心火鬱結;舌頭腫脹,是心脾火毒;舌頭裂開,是上焦熱盛;舌頭強硬,是風痰濕熱;舌頭短縮,是風熱;舌頭伸出數寸,有傷寒、產後中毒、驚嚇等情況。